实习生张茜和经济观察报记者张新林的工资、地位和财富数字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近日,一则关于“威马年亏损82亿元,创始人年薪12亿元”的新闻登上了热门话题榜,再次引发人们对车企高管薪酬收入的兴趣。根据威马汽车此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2019年至2021,威马汽车遭受的损失持续增加,2021损失约82亿元。但魏玛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辉的工资在2021达到12.6亿元。此外,威马汽车向主要管理层支付的薪酬总额为17.5亿元,沈晖占主要管理层薪酬的72%。由于近两年销量持续低迷,威马汽车的行业排名从几年前造车势力的“第一梯队”下降到了“第二梯队”。巨额亏损造成的“天坑”与高达12亿的“天价”薪酬形成鲜明对比,点燃了“吃瓜群众”的情绪。车企领导的薪酬不仅反映了车企自身的发展状况,也是外界判断汽车行业盈利能力和前景的参考窗口。但事实是什么?沈晖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帖回应称,有些事情是真是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今年5月,《财富》杂志发布了《财富》500强企业中薪酬最高的前10位首席执行官名单。该榜单对280位首席执行官的薪酬计划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发现他们的总薪酬中位数为1590万美元,相当于1.14亿元人民币,不到威马创始人沈晖12亿年薪的10%。唯马沈晖12亿元的巨额收入,仅201万元的巨额薪酬,在嘉华资本董事长宋向前的朋友圈第一个“打开大门”:从任何角度来看,唯马都不能被认为是一家经营良好的企业。如果首席执行官真的拿到了12.6亿元的薪水和股权激励,占收入的30%以上,这背后的依据是什么?威马汽车是否创造了可与华为、谷歌、脸书和特斯拉相媲美的商业成就?在这场争论中,沈晖不得不跳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他在个人朋友圈发布了回应,表示有些事情是真是假,不值得花时间解释。沈慧还说:“我不知道我的收入这么高,我妻子会很难检查我的!
“事实上,威马的招股书中仍有许多线索值得详细探索。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浏览威马汽车的招股书发现,沈晖12.62亿元的年薪包括201万元的工资和奖金,以及高达12.6亿元的限制性股票和股权购买费用。也就是说,对沈晖来说,2.01 mi亿元是可以获得的“真金白银”,属于上市车企高管的正常薪酬范围。剩余的12.6亿元并不是沈晖获得的实际工资,因为限制性股票是非现金性质的,而实现股权奖励的重要前提是威马汽车能够成功上市。以威马汽车目前的情况来看,沈晖可能收不到这笔钱。据公开消息人士透露,威马汽车已完成近6亿美元的Pre-IPO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威马汽车的整体估值达到70亿美元。按照6.7的汇率计算,威马的估值为469亿元,威马深晖的限售股为12.59亿元,约占2%,也在正常范围内。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限制性股票数据的原因通常是公司为鼓励高管为公司上市做出贡献而设定的激励措施。与沈慧类似,京东集团和小米集团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时,刘强东和雷军获得了相应的股权激励。这在当时被认为是IPO前的“注”,也是互联网和科技行业的常见做法。如小米招股书所示,2018年4月,小米集团向雷军控制的SmartMobileHoldings发行了6359.56万股B类普通股作为股权激励,这些股票在上市前发行。这些股份约占总股本的2%,根据当时的估值情况,接近99亿股。但与小米不同的是,威马不断恶化的经营状况很难让人相信这场高达12亿元的“”。当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扭转局面的能力,想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时,公众不可避免地会怀疑威马上市后会转型为“收割机”。薪酬水平处于汽车行业的中间水平,但如果我们对整个汽车行业老板的薪酬进行排名,我们会发现沈辉的201万元薪酬处于行业的正常水平。从全球汽车公司的角度来看,真正年薪能超过10亿元的CEO屈指可数。据统计,2021,只有特斯拉、斯坦兰提斯、通用汽车和福特四家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薪酬超过1亿元。其中,马斯克2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75亿元)的年薪远超其他车企CEO,日利润4.3亿元,主要得益于特斯拉在2018年授予他的股票期权。在国内车企中,比亚迪(002594)董事长王传福的年薪最高,为579.8万元,其次是长城汽车(601633)董事长魏建军,薪酬超过574万元。此外,长安汽车(000625)董事长朱华荣的薪酬总额为247.48万元,上汽集团(600104)董事长陈虹的薪酬总额则为194.4万元。但在包括零跑、魏小利等造车新势力在内的队列中,威马汽车沈晖的年薪确实名列前茅。根据零跑汽车的招股书,该公司通过养老金、工资、退休福利计划、可自由支配的奖金、住房补贴和其他实物福利来支付工资。2021,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的工资总额为954.6万元,其中年薪166.7万元,股份支付779.5万元;
2020年,朱江明的工资为464.89万元,全部以股份支付。根据汽车制造业新锐力量之一的小鹏汽车的财务报告,2021,小鹏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董事长何小鹏的总工资为135.2万元,其中包括基本工资、住房公积金、津贴和实物福利101.4万元,以及任意奖金33.1万元。另一家新汽车制造公司Ideal Automobile的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1,该公司董事的总薪酬分别为520万元、550万元,6440万元和9200万元。理想汽车(Ideal Automobile)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翔(Li Xiang)2021的总工资为150.4万元,2020年为171.4万元。NIO Motors没有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高管薪酬,只表示截至2021 12月31日,NIO已向其董事和高级管理层支付了总计约310万美元的现金。威马汽车的月均销量为数千辆,在造车新势力中处于“第二梯队”。与前述“一线”企业相比,无论是朱江明的166.7万、肖鹏的135.2万,还是李湘的150.4万,沈晖的201万薪资都显得“格格不入”。数据显示,2021之前,沈慧的年薪并不高。2019年,沈晖从威马汽车获得的年薪为145.6万元,而2020年为161.8万元,与市场平均水平一致。2021沈晖工资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魏玛在2020年9月初的D轮融资中获得了100亿元的巨额融资,创造了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单笔融资额。威马的压力和挑战依赖于工资的数字表示,只是表面上的触发因素。威马高开低走的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争议的中心。换句话说,“金融错配”是这场舆论风暴的核心。早在2015年,威马就成立了。彼时,以“蔚小理”为首的行业格局尚未形成,威马和“蔚小理尚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这一点上,威马的发展道路是充满希望的。2016年9月,威马发布了著名的“128战略”;2018年3月,威马首款车型EX5量产车正式试装下线;
2019年8月,威马汽车的累计交付量达到11312辆,超过了当时所有的造车新势力。然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突飞猛进的过程中,威马已经落后了。自EX5以来,威马从未有过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的车型,EX5的吸引力也逐渐减弱。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车型和新势力的推出,威马已不复往日的辉煌,很难重回新势力销量前五。根据招股书,威马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销量仅为7476辆。不仅销量下滑,威马全年增长的净亏损也引发了无数争议。虽然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亏损是市场上常见的情况,但2021,前三大公司“魏晓丽”的净亏损分别为40.16亿元、4863元和3.21亿元。不过,威马的亏损已经逼近三家公司的亏损总额,这也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威马的销售费用也在逐年增加。过去三年,威马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7.88亿元、38.34亿元和66.89亿元,约为总收入的1.4倍。与此同时,威马的研发投入比例逐年下降,分别达到8.928亿元、9921万元和9.812亿元。威马自成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多轮融资。2019年3月,威马宣布完成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由百度集团领投,太行产业基金、线性资本等参与。2020年9月,威马汽车完成了总额100亿元的D轮融资,由上海国资投资平台和上汽集团联合领投。百度和海纳亚洲风险投资基金继续参与本轮融资。2021,威马汽车在D1和D2轮融资总额为6亿美元。截至目前,威马的融资总额约为350亿元人民币。多轮融资、高亏损、销售额下降和高管高股权之间的强烈对比,是威马陷入众多争议的真正原因。威马需要解决的是尽快找到突破市场的方法,以便向正在进行的IPO发出明确的信号和信心。
10月3日消息,特斯拉官方微博消息,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生产了超过365万辆汽车,交付了超过343万辆汽车,不及市场预期的3579万辆。
1900/1/1 0:00:00广汽丰田首款eTNGA纯电中型SUVbZ4X正式上市,开启广汽丰田纯电新纪元。新车共推出五大配置版本,综合补贴后建议零售价1998万2878万元。
1900/1/1 0:00:00日前,据路透社报道,丰田汽车在近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使用其Tconnect服务的约29
1900/1/1 0:00:00紧凑级SUV市场是各家车企的必争之地,不过此前雪佛兰品牌旗下车型,在这一市场中的声量并不高。为了挽救颓势,其推出了全新紧凑级SUV星迈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款车能否在一众强者中脱颖而出。
1900/1/1 0:00:00近日在日本举行的F1赛事中,出现了让人震惊、生气又后怕的一幕。
1900/1/1 0:00:00长安CS85COUPE是长安三年前发布的一款轿跑式SUV,当初凭借着出色的外观设计、丰富的配置以及强悍的动力性能,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作为年度改款,新车共推出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