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博士,宁德时代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300750)。2020年,美国国家先进技术电池联盟授予他终身成就奖。他目前是亚洲固态离子协会的成员,也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中心的学术成员。2022年,他被任命为上海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在清洁和绿色能源成为全球共识后,曾毓群不断推动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浪潮。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力,被誉为新能源产业的“心脏”。2011年,曾毓群创立了宁德时代之初,动力电池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和韩国的动力电池企业发展迅速,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十年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格局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中国电力(600482)电池公司打破了日本和韩国的垄断,发起反击。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中国动力电池公司占据了全球56%以上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玉群在接受《新京报-壳牌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十年最大的变化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了2-3倍,射程从100多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000公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并选择新能源汽车。曾毓群认为,推动全面电动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动力电池技术需要不断突破;
电池不仅应该是先进的,而且应该是绿色的。企业需要转型为零碳制造,并最终在整个电池寿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特点是技术迭代迅速。回顾过去十年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你认为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哪些值得记住的教训?曾毓群:从行业来看,最大的变化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了2到3倍,续航里程从100多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000公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选择新能源汽车,中国电动汽车的月渗透率已达到30%以上。目前,全球十大动力电池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企业。从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至今。该行业的主要教训是,过去两年原材料的激增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伤害。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保障一次锂电池产品供应的战略意义,加快国内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幅提高上游矿产资源的供应和价格稳定性,推动完善电池回收体系以降低成本,推动电气化普及,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贝壳财经:您认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呈现出哪些鲜明的特点?曾毓群: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的鲜明特点是技术迭代快、规模增长快、产业链韧性强。因为锂电池不是石油,所以它们的主要成分可以回收。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使能源从依赖石油的资源禀赋转变为依赖锂电池的制造禀赋和回收利用。这可以充分利用中国的制造业优势,通过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贝壳财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你认为动力电池行业应该如何高质量发展?曾毓群:动力电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技术必须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必须是第一资源,创新必须是第一动力。宁德时代始终坚持四大创新。材料和材料系统的创新,以及系统结构的创新,确保了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继续在全球领先。第三个绿色极限制造创新使我们能够拥有更高的制造效率、更低的碳产品和十亿分之一的缺陷率,让消费者感到放心。最后,还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我们的换电服务品牌EVOGO,它通过新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带来了首次购买成本的降低,提高了能源补充效率,并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我们仍然需要思考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保持领先优势。贝壳财经:十多年前,中国新能源(600617)汽车还处于推广的早期阶段。你创业时为什么选择动力电池领域?曾毓群:在成立宁德时代之前,我们在锂电池技术和生产工艺解决方案方面有十多年的积累。当时,动力电池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日本和韩国在这一领域发展迅速,技术领先。然而,我们看到了该国转变绿色发展的决心,以及交通电气化和清洁能源的巨大市场。当时,我们决心制造世界级的电池,为人类的新能源产业做出杰出贡献。贝壳财经:您认为中国动力电池公司的竞争力体现在什么方面?曾毓群: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崛起,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这离不开技术的不断进步、产业链的规模优势和完善的政策体系的保障。然而,我们可以……
Don’不要对成绩表沾沾自喜。我们应该看到,从《欧洲电池法》到美国的《爱尔兰共和军法案》,欧洲和美国一直在迎头赶上,它们正在以强劲的势头支持当地产业的发展。我们不能只“起早赶晚”,而是要思考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保持领先优势。壳牌金融:新能源汽车被认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随着电动化的不断推进,您认为对动力电池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曾毓群:首先,随着全球电动化的加速,电池面临大规模交付,要求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不断提高制造能力,确保高质量交付。其次,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性能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这需要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此外,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应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关键支持。电池不仅应该是先进的,而且应该是绿色的。企业需要转型为零碳制造,并最终在电池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碳中和。锂资源并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贝壳财经:在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竞争中,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应该依靠什么,应该如何防御和进攻?曾毓群:锂矿资源不是动力电池发展的瓶颈,而是对短期供需矛盾和一些人为炒作的反应。随着国内原材料开采的推进和电池回收系统的健康运行,锂矿资源的短缺将大大缓解。此外,技术创新也是缓解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钠离子电池的发明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为动力电池行业是技术驱动的,所以需要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技术市场氛围。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专利侵权案件在企业中频繁发生。为了保持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行业必须加大专利保护力度,让研发投入真正转化为产品红利,让努力做研发的企业没有后顾之忧。贝壳财经: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动力电池行业也在向“零碳”迈进。动力电池生产中如何实现碳中和?曾玉群:我们宜宾工厂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家零碳灯塔工厂,在电池生产方面实现了碳中和。下一步是做零碳电池。我们正在使用专业的工具和数据库,结合自己对上游能源结构和消费的研究,建立产品碳足迹的构成模型,并在行业内率先开展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贝壳财经:您如何看待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的发展?你对世界能源格局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曾毓群:推动全面电气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电池不仅在运输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和配电的基本组成部分。储能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电池行业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高的声誉,并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更多贡献。问答:在过去的十年里,你们行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曾毓群:从行业来看,最大的变化是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增加了2到3倍,续航里程从100多公里增加到现在的1000公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并选择新能源汽车;
目前,全球十大动力电池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中国企业。该行业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曾玉群:电池不仅要先进,还要环保。企业需要转型为零碳制造,最终实现电池整个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的前景?曾毓群:推动全面电气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电池不仅在运输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可再生能源发电、输电和配电的基本组成部分。电池行业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水平的发展势头。新京报北科财经记者王琳琳采写
标签:现代
“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产业总体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依托日渐完善的制造工业体系,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1900/1/1 0:00:0011月1日国内知名的商业智能服务商QuestMobile发布了《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
1900/1/1 0:00:00新浪科技讯11月1日午间消息,企查查App显示,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公开“一种车内儿童行为的引导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
1900/1/1 0:00:00财联社10月25日讯周二美股盘前,通用汽车公布了第三季度财报,由于其业绩好于市场预期,盘前交易中其股价一度上涨逾5。
1900/1/1 0:00:0010月31日,以“不止惊艳内外兼修”为主题的欧拉闪电猫上市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欧拉闪电猫共发布四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898万元2698万元,官方指导价区间为2012万元28
1900/1/1 0:00:0011月1日,合众新能源张勇等一行领导莅临到访汇通达总部,与汇通达网络总裁徐秀贤、汇通达新能源事业部总经理封心振、副总经理方世峰等领导进行交流会谈,共探新能源产业新思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