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长安发布最新新新能源技术
11月30日,长安汽车(000625)董事长朱华荣发布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和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力科技-力智增程、力超集中式电驱动。“力”不是单一的技术,而是丰富汽车技术的“集体”技术标签,包括力智能增程、力超集成电驱动等,其中还包括181多项专利技术。作为长安汽车的最新成果,效率最高可达95%。重量减少10%,体积减少5%,效率减少4.9%,功率密度减少37%。其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在-30℃的环境中使电池温度每分钟提高4℃,车辆功率提高50%,充电时间缩短15%,全面提高冬季电动汽车的使用难度。这对北部地区乃至随后的出口相关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利益。
今年7月,长安汽车推出了首款搭载Force Intelligence增程的长安深蓝SL03。这款车在上市之后,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至9月,长安深蓝SL03的销量为5825辆,占长安深蓝销量的100.00%,在中型车销量中排名第18位。2022年9月,长安深蓝SL03销量环比增长363.77%;在过去的12个月里,长安深蓝SL03的销量在2022年9月达到了最高水平,销量达到5825辆。在新技术的支持下,长安新能源汽车即将投入使用吗?
然而,从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系列的销量来看,在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中,长安新能源汽车似乎仍存在一些发展上的短板。
从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来看,比亚迪(002594)以633777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208043辆,特斯拉中国197575辆,奇瑞、广汽埃安、吉利、小鹏和长安65989辆紧随其后。
12月1日,爱安、理想汽车、Nezha、NIO和赛力斯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布了11月的销售或交付数据。其中,理想汽车的月度交付量创下了单月最高交付量纪录;赛力斯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最为显著,达到335.07%;小鹏汽车已逐渐走出此前的交付低谷,11月交付量环比有所增长。在前五名的排名中,长安汽车仍然没有任何迹象。
深入研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是令人费解的。
二
回收控制新能源
作为国内第一家提出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并以成为“世界级主流电动汽车品牌”为目标的车企,长安汽车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开拓者。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无数车企从他们的传奇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长安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还没有超过排名第一的比亚迪的10%,甚至新能源领域的重要资产——长安新能源的控股权——都不在他们手中,这不能说是尴尬的。
早在2017年,长安汽车的管理层就看到了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机遇。2017年,长安汽车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计划到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投资1000亿元,调动1万人的研发资源,到2025年停止销售汽油车;
2018年,长安汽车发布“北斗天枢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产品100%联网,并计划到2020年打造1000人的开发团队,到2025年增至5000人。由于财务问题,长安汽车于2018年5月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成立了长安新能源公司。
尽管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但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和消费者的购买潜力尚未得到挖掘。此外,产品竞争力一般,长安新能源上市后的发展也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例如,2018年4月上市的逸动EV 460,截至2019年底,累计销量仅为2.5万辆。
当时,长安汽车自身的盈利状况也处于下滑阶段。2018年至2019年,长安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6.8亿元和-2.65亿元。
由于自身在支持新能源业务发展方面存在困难,长安汽车管理层已启动对长安新能源实施混改。2020年一季度,长安新能源引入了四家战略投资者,包括长信基金和成维基金。增资完成后,长安汽车在长安新能源的股权降至48.95%,失去了绝对控制权。
进入2020年后,长安汽车的盈利能力已恢复到稳健发展阶段。长安新能源正乘着国际国内新能源的“东风”,其新能源业务也进入增长阶段。今年1-10月,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9.29万辆,同比增长1.3倍,在中国铁路协会2022年1-10月销量排名新能源厂商第七。
如今,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业务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收回其“已出售”的股权。
12月3日,长安汽车(14.040,0.09,0.65%)发布了关于收购长安新能源部分股权的通知,收购了重庆长兴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持有的重庆长安新能量汽车技术有限公司7.71%股权,以及重庆两江新区作为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人持有的长安新能2.63%股权,交易总金额为13.3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长安汽车在长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将从40.66%增至51.00%,长安新能源将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据悉,三方已于2022年11月9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本次交易预计将于2023年第一季度完成,届时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的持股比例将从40.66%增至51%,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合并。
长安汽车收购新能源汽车控股权对公司管理层有利。一方面,有利于公司更好地全面布局长安新能源的发展。毕竟,从长安汽车的长远规划来看,长安汽车未来的发展重点也集中在长安新能源汽车上。一直以来,长安汽车对长安新能源的调整和布局从未放松。同时,长安新能源回归长安汽车怀抱,也将给母公司自身业绩带来一定压力。毕竟,根据2021长安新能源的净利润计算,2021长安新能量的净利润为-26.39亿元;
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88亿元。
盈利能力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
三
从机会开始,长安能否扭转局面
长安汽车的管理层正在不断布局其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最近广泛推广的Force系列。一个实际问题是,长安新能源汽车系列目前没有既知名又受欢迎的明星车型。与比亚迪一样,其“唐”和“宋”系列汽车在消费者中具有很强的口碑效应,而与长安新能源汽车相比,尽管该公司不断推出具有高科技元素的新能源汽车,但尚未推出领先的车型。
目前,长安汽车的主要新能源车型有鲁敏、深蓝SL03和阿维塔11。2022年,在新产品长安鲁敏和长安深蓝SL03销量快速增长的推动下,长安汽车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65万辆,同比增长243.40%。但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排名中,长安的销量仍被挤到了第八位。
鲁敏车型是长安汽车系统中的老字号。其前身是2009年底推出的首款纯电动汽车长安-奔驰MINI EV,此后升级为路明。这款纯电动汽车主要面向低端市场,高端版售价不到7万元。根据近日公布的最新汽车销量数据,长安鲁敏2022年7月销量为7412辆,8月销量为10783辆,10月取得了12009辆的好成绩。然而,作为一款微型电动汽车,其利润微薄且主要集中在销量上,其车型和产品目标客户不足以被称为长安的领先品牌。
作为长安深蓝的重磅产品,SL03的正式上市已经推迟到今年7月下旬,并且在交付方面出现了重大延迟。今年8月,交付量仅为800多台,9月交付量增至5000多台。10月销量仅为6348辆,表明尽管绝对销量较低,但与上月相比增长疲软。
阿维塔是长安布局的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由长安、华为、宁德时代(300750)联合打造,搭载华为智能汽车系统,全系标配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阿维塔的起价为34.99万元,属于高端豪华车系列。这款车一旦被称为大众车型,也将对长安新能源的性能和口碑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阿维塔自8月初开始接受预订,过去三个月阿维塔的最终订单量仅为5000台。到目前为止,阿维塔的投入产出比仍然处于亏损状态,销量和声誉也没有改善。
根据《全国新能源产业报告》,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600617)产销保持高增长态势。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增长1.1倍。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增长87.6%和81.7%,继续推动中国汽车产销稳定增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驱动的大规模、高质量、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726万辆,而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456.7万辆,占比62.9%。出口继续呈现高增长趋势。2021全年,中国出口新能源汽车31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
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
随着长安新能源重新获得对长安汽车的控股权,有利于长安汽车对其新能源汽车布局和规划进行更直接的管理。然而,长安新能源的发展尚未实现稳定的盈利。领先车型的建立、消费者口碑的打开、产品质量的核心竞争力,都是长安新能源亟待提升的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更加注重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阶段,长安汽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完
财经自媒体“蓝莓财经”,订阅号:蓝莓财经,个人微信账号:615872972,转载版权所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莓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王爷说财经讯:不容易韩国,终于迎来一个好消息就在周一,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韩国汽车出口突破219489辆,同比增长25。
1900/1/1 0:00:0012月12日,时代财经从天际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其完成与沙特的合资合同签约,成为中国首个在沙特投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1900/1/1 0:00:0011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86万辆和232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了82和71,同比均下降79。
1900/1/1 0:00:00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2日讯世界经济格局正处在剧烈变革期,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面临全新挑战。
1900/1/1 0:00:00中国网汽车12月13日讯记者日前从官方获悉,广汽丰田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据统计,今年11月广汽丰田销量85200辆,相较10月的88万辆销量成绩有所下滑。
1900/1/1 0:00:00刚刚过去的11月,蔚来汽车交付14万辆,尽管在造车新势力中仍排哪吒、理想之后,但足以让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喘口大气。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