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记者黄新旭编辑裴建儒2022年底的临近,各大合资品牌的销售业绩基本稳定。中国乘用车协会数据显示,11月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约为202.9万辆,同比下降5.7%。其中,主流合资车企批发销量约53.64万辆,较去年同期下降30.6%;今年前11个月,主流合资车企的批发销量约为726.72万辆,同比下降12.2%。从市场份额来看,主流合资品牌已从2019年的54.4%下降到39.6%。从具体车型来看,在11月国内轿车销量排名中,前四名均为国产品牌车型,其中主流合资车型轩逸以2.22万元的月销量排名第五。在11月的国产SUV销量排行榜中,前七名主要是国产品牌车型,而主流合资车型途观以1.17万辆的销量排名第八。为了应对智能电动化的趋势,合资品牌正在加速拥抱电动化。今年,bZ4X和Ariya等多款合资电动汽车车型已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将来能为合资品牌提供帮助吗?“铁三角”在今年前11个月已经突破了100万辆,国内合资市场的前三大销量数字仍然被“铁三角“牢牢占据。数据显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均已进入百万汽车俱乐部。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一汽-大众前11个月销量约164.73万辆,领跑国内合资汽车市场;上汽大众以119.93万辆的销量在合资车企中排名第二;
上汽通用汽车销量约107.59万辆,在合资汽车公司中排名第三。在“铁三角”中,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前11个月的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9%和8.5%。在轿车领域,上汽大众的新款朗逸和帕萨特在前11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约为30.96万辆和15.44万辆,在合资轿车排行榜上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九。今年前11个月,一汽-大众旗下的速腾和新宝来分别以19.53万辆和19.45万辆的销量位居合资轿车排行榜第五和第六位。在SUV领域,上汽大众途观是“铁三角”中唯一一款在今年前11个月进入SUV排行榜前15名的车型,累计销量约13.1万辆。今年汽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核心短缺危机尚未完全过去。汽车物流有时也会遇到不稳定因素。此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增加了汽车公司的成本压力,这都是它们目前面临的挑战。一家合资汽车公司的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日本前三大公司正面临“缺芯”问题“由于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短缺,以及物流停滞。日本汽车公司今年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丰田、本田和日产在中国的销售都在11月受到了影响。日产汽车公司高级副总裁、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总裁(600006)有限公司山崎壮平解释说,芯片和组件的持续短缺给公司的销售带来了持续的压力。事实上,原材料成本的飙升和芯片的持续短缺长期困扰着“日本前三”,在2022年过去的11个月里,它们也呈现出波动的销售趋势。以丰田为例,今年上半年丰田的销量普遍下滑,主要原因是工厂停工和芯片短缺,这是所有车企都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不过,随着下半年市场的稳定和供应链的恢复,丰田在中国的销量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丰田在中国的两家合资汽车公司都表现良好。今年前11个月,广汽丰田同比增长27.6%,以93.08万辆紧随上汽通用,在合资车企中排名第四;一汽丰田前11个月的销量约为77.42万辆,同比增长4.2%。事实上,在轿车行业,日本经典车型的表现仍然相对出色。今年前11个月,东风日产轩逸以38.87万辆的销量位居轿车榜单首位;一汽丰田卡罗拉以21.89万辆排名第六;广汽丰田凯美瑞以21.57万辆排名第七;广汽本田雅阁排名第十,前11个月累计销量约为19.41万辆。然而,在SUV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只有本田CR-V、丰田RAV4和日产小科入选,前11个月的销量分别为199300辆、14.55万辆和13.9万辆。合资汽车公司正在加速触电。在日益激烈的电动化浪潮下,合资车企的电动化步伐略有延迟。根据中国铁路协会的数据,11月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批发渗透率为35.9%。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为51.9%;新能源汽车在豪华汽车中的渗透率为40.6%;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仅为5%。然而,对于主流合资品牌的全面电动化来说,今年似乎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例如,丰田推出了其首款新能源汽车bZ4X;日产推出新平台旗舰新能源车型Ariya;广汽三菱收购Atuko;本田带来e:NS1;上汽通用别克发布Electra-X;
现代IONIQ6也在中国首次亮相。在中国合资车企中处于第二梯队的马自达也宣布计划到2030年在汽车电动化进程中投资1.5万亿日元。从2025年到2027年,马自达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独家纯电动车型。得益于基于平台的模式,合资车企的电动产品推出速度更快。例如,大众汽车推出了一系列基于MEB平台的ID车型;通用汽车宣布,将在2025年底前推出超过15款基于Autotronic平台的电动车型;日产未来还将基于CMF-EV平台打造更多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推出23款电动驱动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15款。此外,国产品牌和新造车企业正在加速布局电动化,价格已逐步覆盖主流合资车企的价格区间。在此背景下,未来合资车企的电动化道路可能会面临更多挑战。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任命了质量管控部门和设计部门的新主管,目的是为了协调奥迪与保时捷品牌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工作联系”,并优化集团架构。
1900/1/1 0:00:00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新华社12月14日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1900/1/1 0:00:00每经记者李硕每经编辑裴健如延期一个多月后,广州车展宣布恢复举办。
1900/1/1 0:00:00证券时报记者毛可馨广汽集团正全力冲刺年度产销目标,预计全年产销及工业总产值、在地产值均能实现两位数增长。
1900/1/1 0:00:00财联社12月15日讯当地时间周三,高盛将特斯拉目标价从305美元下调至235美元,但依旧维持“买入”评级,因为该银行仍看好特斯拉的长期前景。
1900/1/1 0:00:00新京报贝壳财经讯北京时间12月14日,法拉第未来宣布高层人事调整,继续加强领导团队的领导力,并为FF91Futurist的大规模全面量产做好准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