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在智能化转型的压力下,传统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与科技公司“拉帮结派”。天眼查APP显示,比亚迪和Momenta于去年11月共同出资成立了帝派智行。吉利利用Waymo帮助吉利增强其智能驾驶想象力。为了让上汽集团享受公路旅行及其高端品牌智己,上汽集团加入了Momenta“飞轮”计划。
然而,与这一趋势共存的是,已经手握大权的传统汽车巨头实际上正在悄悄准备自己的B计划,吉利的埃加顿、核心发动机技术和通用汽车的Cruise。近日,比亚迪半导体宣布将扩大汽车行业8位通用MCU系列产品阵容,全面启动客户应用开发项目。
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智能大腿,为什么在智能布局方面还要自己做呢?是什么力量使最初的“铁三角”失去了稳定性?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选择自研合作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极狐HI版“艰难劳动”的背后,是汽车行业的重组。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汽车公司坚定地致力于智能化发展的方向。这一结论得到了特斯拉的反复验证,特斯拉在智能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特斯拉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来看,营收、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再次证明了智能汽车的想象力。为了进一步保持高股价,马斯克在一次季度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我们可以实现FSD与人类驾驶员相媲美的安全性,机器人项目Optimus的最终价值有望超过汽车和FSD。”这个听起来像星辰大海的新目标仍然坚定地指向人工智能技术。相比之下,被智能化推迟的比亚迪,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特斯拉。然而,截至4月29日,比亚迪的市值仅为特斯拉的11%左右。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第三方汽车公司仍然应该有智能备份?我们不妨试着通过一家汽车公司最近的尴尬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去年4月,北汽蓝谷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华为HI版极致福克斯Alpha S发布,原定于2021年底交付。此时,出现了一群之前不了解极狐的用户,但为了支持华为,他们来到了“嗨”,并被极狐扇了一把。在那之后,这个故事开始断章取义,其他版本的《极狐》也出现了。只有HI版本仍然保持着一种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仍然将琵琶隐藏了一半。细心的网友也注意到,在去年年底的官方媒体沟通会上,极狐将阿尔法S的HI新版本更名为“全球首款支持城市道路先进智能驾驶的量产车”,而此前“全球首款搭载华为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车”的称号已不再提。此外,此前的营销热情也被华为的“亲儿子”询价AITO稀释,这不可避免地让仍在关注极狐的用户感到困惑。最近,网上甚至有传言称北汽蓝谷和华为“闹翻”,这可能会导致极狐HI版的交付出现问题。对此,北汽极狐官方迅速辟谣称,“我们将在5月初与华为联合举办HI Day活动”,而最受关注的“极狐HI版何时上市”问题仍未得到解答。从极狐HI版的“苦工”不难看出,在智能化方面,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愉快。在谭清帅AI看来,极狐HI版的“艰难劳动”作为一个典型例子,实际上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已经到了矛盾激化的时期。传统的多层结构体系……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由于不同的造车理念不兼容,华为希望北汽蓝谷采用自己的造车概念,同时允许麦格纳放弃一些主动权。此外,两家供应商都与多个客户有联系,显然不会为一个刚刚成立、未来不确定的品牌妥协。从这个角度来看,被夹在中间的冀虎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似乎不难理解为什么HI版的极限福克斯一再推迟上市。毕竟,如果没有智能汽车和麦格纳,极狐能找到更好的代工制造商吗?如果不能,极狐的产品力可能会面临挫折。最后,对于汽车公司来说,与智能科技公司牵手仍然是一个问题如果形成对第三方智能技术的依赖,它们将陷入与竞争产品的同质竞争。目前,所有传统汽车公司都意识到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为了在高端智能汽车市场竞争,吉利极氪、上汽智己、北汽极狐、东风岚图、长城沙龙等智能电动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2022年开始,这些品牌的高端智能电动新车型将集中上市交付。这么多智能汽车匆匆上市,我们该如何打动那些应该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所以,现在是测试产品差异化的时候了。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是,如果一家车企的智能技术高度依赖第三方供应商,那么技术研发迭代的步伐必须与供应商同步,这与竞争对手的步伐相同,难以领先和差异化。从这个角度来看,有必要为具有自研能力和市场规模的汽车巨头准备一款智能备胎,即使他们找到了智能“大腿”。要将智能“备胎”变成现实并不容易,就像智能手机制造商通常只基于Android原生系统优化界面一样。在汽车行业,不同级别的智能技术分工也非常相似。一般的汽车公司更适合定义用户场景、交互习惯和用户行为。很少有汽车公司有能力开发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俗话说,在当前的汽车智能领域,世界上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敢于挑战整个自我研究。这一事实已经表明,尽管汽车公司已经准备好了战略支持者,但要发展自己的智能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智能全栈布局的成本压力巨大,每个垂直细分领域的技术都在不断升级。要在某一细分技术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并不难,但容易产生偏见,无法向用户呈现更好的智能体验。例如,比亚迪基于自身的制造和加工经验,首先选择从智能硬件上游进入,并于2002年开始进入芯片设计。先后布局了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等板块,在比亚迪半导体最引以为傲的IGBT半导体领域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然而,车机智能体验的滞后,仍然让不少车主吐槽不已。近期,Momenta、英伟达、地平线等公司相继与比亚迪达成合作,比亚迪也将在部分车型上搭载地平线之旅5芯片。原因并不难理解。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在汽车软件方面的布局仍然不足。多年来,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布局远远不足以形成协同效应,难以为用户提供直观可感的智能体验。然而,比亚迪半导体至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它并没有那么幸运地嗅到自动驾驶难以捉摸的想象力,甚至为了抓住在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进入另一家车企。为了弥补智能化的不足,通用汽车收购了自动驾驶独角兽Cruise,希望Cruise的技术可以自己使用。然而,令人尴尬的是,直到现在,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Super Cruise还没有在通用汽车的车辆上普及。事实上,智能驾驶技术是对科学研发的长期投资,是从商业到……的渐进技术增长路径……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日前,爱卡汽车获悉,BEIJING汽车将与华为开展合作,双方联合研发的全新燃油SUV将在今年内亮相及上市。
1900/1/1 0:00:006月2日晚,华为举办了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引发全网关注。同一时间,北京汽车宣布全球首款搭载HarmonyOS的燃油SUV即将发布。
1900/1/1 0:00:00“不是、没有、别瞎说”,我可不造车,这是此前华为对于造车这件事的态度也就是网络热词“否认三连”。华为在多个场合曾经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不会独立造车。
1900/1/1 0:00:00汽车行业的舞台正在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的用车场景转化,用户的卓越体验,不仅体现在产品本身以及销售环节上,铺设销售服务网络、致力于建立用户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也十分重要。
1900/1/1 0:00:00U6是爱驰汽车打造的第二款产品,色彩缤纷、智能化程度高,瞄准的是年轻用户需求。
1900/1/1 0:00:0011月12日,第38届福州国际汽车博览会开幕,展会为期4天,有近百家国内外主流汽车品牌及新能源品牌展示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