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铝合金车身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最高制造标准。与钢相比,铝合金具有更轻的重量、更好的能量吸收效果、更强的耐腐蚀性,并且可以达到与钢相同的强度。由于铝合金的成本和价格相对较高,汽车中使用的铝合金部件越多,汽车就越先进,车企就越良心。阿维塔11(参数|询价)是30万至40万级纯电动SUV中最智能的车型,而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是中型纯电动SUV的销售基准。前者的远程双电机版本在价格上有很大的重叠。那么,就铝材的使用比例而言,哪款车型更良心呢?悬架采用相同的结构,更昂贵的车辆Avita 11的悬架系统起到支撑车身重量的作用,这对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构和材料是衡量悬架性能的主要指标。两款车的悬架结构都非常先进。它们都采用了前双叉臂和后多连杆的形式,可以有效抑制车身的俯仰和侧倾,约束轮胎的跳动角度,从而提高车辆的抓地力,提高NVH舒适性。然而,在材料方面,这两辆车之间的差异仍然很大。
阿维塔11的悬架使用了大量的铝制部件。它的前悬架完全由铝制成,而后悬架的下两个连杆仅使用钢,其余支撑臂由铝合金制成;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Model Y前悬架下方仅有的两个连杆由铝合金制成,而其他部件如前悬架的上A臂和后悬架的所有摆臂均由钢制成。此外,两辆车的前转向节和后轴承座也是由铝材料制成的。相比之下,Avita 11悬浮材料的成本更高。副车架方面,两款车都采用了圆形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其抗冲击性能。然而,在材料方面,Avita 11再次占据主导地位,所有这些都由铝合金制成,而Model Y则完全由钢制成。簧下质量对车辆的加速度和操控性有很大影响。例如,鞋子越轻,运动员跑得就越快。关于簧下质量与整备质量的比例,两款车的比例都很小,分别为12.59%和13.38%,这表明两款车都有很好的簧下质量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铝合金材料的广泛使用,阿维塔11的簧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即使配备了比Y型更大的铝制轮圈、轮胎、制动盘和卡钳,簧下质量也只有297.75公斤,比Y型的269公斤重不到30公斤。车身安全有其自身的优势,阿维塔的铝合金比例更为优越。车身材料方面,阿维塔11只有前座舱盖采用铝合金材质,其余均为钢制。然而,Model Y的前舱盖和前后门都是由铝合金制成的,成本很高。
在白色车身方面,Model Y的车架后部和后轮拱上部由铝材料制成。其尾部采用一体化压铸设计,不仅有效减轻了重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不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这辆车修了28万,修了20万”的新闻。一旦这个部件在碰撞事故中受伤,整个后车身可能需要重建。相比之下,Avita 11铝材料的使用可以被描述为“花钱如粪土”。几乎整个车身底部框架,包括纵梁、下侧梁和后副车架上方的框架部分,都是由铝制成的。在这种扎实而慷慨的材料使用背后,体现了制造商不计成本的投入。此外,位于阿维塔11防撞梁下方的辅助梁可以防止行人在发生事故时被拉入车底,特斯拉没有这种设计。在后防撞梁方面,两者均由铝合金制成。Model Y的材料厚度更高,Avita 11的车身覆盖率更高,可以说是有利有弊。值得一提的是,阿维塔11的前后备厢盖由铝合金制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辆前部与驾驶室之间的距离成为塌陷区,可以通过变形吸收能量,保护驾驶员的安全。铝合金前舱相当于为驾驶员提供了一个额外的“屏障”。
事实上,要判断一款汽车产品是否优秀,需要从一个综合的维度来判断。铝合金的使用比例只是其中一个标准。此外,不同制造商的研发策略也有很大差异:对阿维塔来说,其首款产品势必会获得知名度,毫不吝啬地投入成本是合理的;对于已经拥有显著规模优势的特斯拉来说,降低成本是其核心优先战略。通过降低成本,它可以不断发动价格战,不断降低用户的购车成本。在设计风格、制造工艺、智能驾驶、辅助驾驶舱、三电系统等维度上,两款车型也各有优势。总之,选择正确的车型是最正确的。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在一线自主品牌中,长安汽车具有强大的市场号召力,而且这些年,长安频繁推出新车,许多新车获得了市场的肯定。2023年,长安再接再厉,旗下深蓝、阿维塔齐发力,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型。
1900/1/1 0:00:00编辑西四出品电动公会1竺延风离任东风,正式退休继一汽换帅后,近日东风也迎来高层变阵。
1900/1/1 0:00:00说起阿维塔汽车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他是由华为、宁德时代、长安汽车三方合作打造的一个全新汽车品牌。
1900/1/1 0:00:00在智能化大行其道的当下,很多汽车品牌都在奋力朝着智能方向迈进。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智能驾驶行业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1900/1/1 0:00:00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开放高阶智能驾驶的城市诞生,L3、L级智能驾驶也被逐步允许上路。
1900/1/1 0:00:00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开放高阶智能驾驶的城市诞生,L3、L级智能驾驶也被逐步允许上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