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北京汽车再次改变了自己的风格。5月18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蒋德义因工作调整,已于2022年5月16日向董事会提交辞职声明,不再兼任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主任、提名委员会主任。董事会在5月18日的会议上提议任命陈伟为董事会主席、战略委员会主任和提名委员会主任。任期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日起至第四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
卸任后,蒋德义只担任过北汽集团和北京奔驰的董事长,目前是下属公司职位最少的国有汽车集团的领导者。2020年7月,北汽集团宣布,徐和谊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由蒋德义接任。
虽然是一名“门外汉”空降兵,但蒋德义的简历也相当吸引人。在加入北汽集团之前,姜德毅曾担任北京金隅集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有限公司董事长、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使金隅水泥成为行业领导者。也许北汽集团希望蒋德义能够对目前集团的各个业务板块进行有效的改革。然而,蒋德义上任一年多后,改革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从销量来看,数据显示,2021,北汽集团整车销量172万辆,同比下降9.5%,在传统六大汽车集团中排名最后。尤其是北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北汽集团和北汽蓝谷的销量一直低迷,没有止跌迹象。收入方面,2021北汽集团年收入1759.16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6%;毛利润376.43亿元,同比下降10.67%;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实现净利润151.51亿元,同比增长16.95%,整体业绩尚可。但从各业务板块来看,北京奔驰贡献了绝大多数的营收和净利润,而北京汽车、北汽蓝谷、北京现代、福建奔驰仍处于亏损状态。
如今,各大汽车集团正逐渐将重点转向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和新能源,逐渐摆脱对合资项目的依赖。北汽集团业务中的问题显而易见。蒋德义不会对这些问题感到不清楚。任职之初,蒋德义密切配合,围绕改革和下放,在集团内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人事结构调整。第一步是将北汽营销公司升级为集团内的二级公司,与北汽和北汽新能源处于同一级别,这也意味着将营销工作置于与品牌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人事方面,蒋德义主张提拔年轻高管,将权力下放给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干部。北汽集团多家子公司的主要领导随后进行了调整: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刘玉生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北汽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汽集团总经理张锡勇不再兼任北汽福田董事长一职。龚跃琼升任董事长,常瑞接任总经理一职。原北汽集团总裁陈洪亮升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兼运营管理部部长,副总裁黄文兵升任北汽党委书记、总裁。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蔡素萍不再兼任海纳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原负责北汽越野车研发的副总经理王磊升任北京汽车研究院院长,并兼任北汽越野车研究院院长。这些调整都反映了同样的用人思路,即不再由集团领导兼任子公司董事长,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来做专门的工作。但可以看出,蒋德义只是在对原有北汽领导层进行调整,而不是输送更多新鲜血液。对于一个派系林立的国有企业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接任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伟,现任北汽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奔驰高级执行副总裁。陈伟是一名老北汽员工,自1994年起在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有限公司任职,拥有近30年的行业经验。陈伟的继任似乎也符合蒋德义的想法,即放权用人,并将高管从集团唯一盈利的子公司调离,以支持独立品牌。北汽集团还表示,此次调整是正常的工作调整,“符合国有企业管理的相关政策要求,目的是以更加合法合规的方式构建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明确权责关系,进一步释放二级企业的经营活力。”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陈伟在北京奔驰的五年任期已经届满。参照两位前任的晋升路径,陈伟被提拔为北股,这似乎也是一种惯例。
目前,尽管蒋德义的改革思路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尚不清楚是换汤不换药,还是用时间换效果。陈伟接手后能否扭转北京汽车的颓势,也是一个问题。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爆发式增长的当下,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前往北汽集团。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谢谢大家!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UTV Automotive的立场。
笔记
拼音 双语对照
面包车撞上豪车,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遇到一个好心的豪车司机,或许还可能放过肇事司机一马。
1900/1/1 0:00:00一座城垣,山环水抱;一江春月,柳暗花明。山水给了它大开大合的气势,历史给了它不言而喻的厚重,昆明似乎永远是一个沉于宁静、不急不躁的城市。
1900/1/1 0:00:00近日,我们从相关渠道获取了一组北京BJ60的谍照,新车预计将定位于一台中大型SUV,并将采用越野车惯用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预计将于2022年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北京越野实力对标坦克?前段时间,书戈看车为大家带来了北京越野全新中大型SUV车型BJ60的谍照解析,时隔数个礼拜,BJ60的官方样图也发布了,
1900/1/1 0:00:00当下,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汽车及相关产业链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减碳运动。
1900/1/1 0:00:00当下,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在该目标的指导下,汽车及相关产业链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减碳运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