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无与“轮”比 揭秘F1轮胎的规则和历史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赛车场中,有一种神奇的橡胶,它能决定赛车的速度,可以让处于下风的车手逆袭翻盘,也可以让领跑的选手痛失冠军。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讨论的就是轮胎。F1中的轮胎有左右比赛走向的能力。那么,F1中的轮胎规则是怎样的?在F1七十多年的历史中,轮胎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赛车轮胎的天花板

  F1的速度可超过300公里/小时,过弯时横向加速度高达4G,要想输出如此巅峰的性能,作为赛车与赛道第一接触点的轮胎也必须有天花板级的实力。

  倍耐力是当今F1的唯一轮胎供应商,目前提供干地轮胎、湿地胎和全雨胎三种轮胎。

-干地胎:

  干地轮胎是胎面没有花纹的热熔胎。这种胎会在胎面温度升高后,自身融化呈凝胶状态,从而提高抓地力。干地轮胎又从硬到软分为C1到C5五种配方。

  轮胎的硬度是一把双刃剑。轮胎越软,其抓地力越大,磨损越快,升温越快;轮胎越硬,抓地力越小,磨损越慢,升温越慢。

  F1轮胎性能虽强,但磨损快寿命短,在比赛中只能用区区十几到几十圈。F1规定了每位车手在正赛中至少需要使用两种不同配方的轮胎,这强迫赛车在每场比赛都必须进站换胎。是追求速度还是耐用,不同配方的轮胎怎么搭配,在什么时间更换,都是每支车队每场比赛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往往是决定胜负的一环。

-湿地胎和全雨胎

  湿地胎和全雨胎的胎面有排水花纹。湿地胎应用范围很广,可在无积水或正在变干的湿地使用;全雨胎则能在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下每秒排出85升水,轮胎轮廓也专门做了提高抗滑水性能的设计。

多彩的轮胎,全面的性能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F1实际上有七种不同的轮胎。可能F1也觉得太复杂的分类让车迷一头雾水,于是用颜色对轮胎种类进行了标记。湿地胎是绿色,全雨胎是蓝色。

  干地胎的情况有点复杂。每一场比赛,倍耐力会根据赛道具体情况从C1到C5五种轮胎配方中选出三种配方,作为当场比赛的用胎,并以红黄白三色分别表示软胎、中性胎和硬胎。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红黄白只代表当场比赛中,被选中的三种配方轮胎的相对软硬度。到了另一场比赛,红黄白三色对应的可能就是另外三种不同硬度的配方。

  F1规定每位车手每站比赛最多只能使用13套干地胎、4套湿地胎和3套全雨胎,四个车轮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轮胎。每站的可用轮胎数看着充裕,但实际上车队不能随意调配使用,必须遵循一定规则。

  每节练习赛后,车手都必须交换两套干地轮胎;F1还会指定一套干地轮胎用于排位赛Q3,结束后也要归还。经历了这一套复杂的轮胎交还规则后,正赛中,进入Q3的车手有6套干地轮胎可以使用,其他车手有7套干地轮胎可用。

精彩轮回:豪门的起起落落

  作为与赛车性能息息相关的部分,轮胎在F1逾七十载历史中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50年代:百家争鸣

  在F1诞生之初,那个赛车和民用车尚未泾渭分明的年代,F1轮胎也和民用胎差别不大。50年代的F1轮胎胎面带沟槽,轮胎整体窄而高,四个车轮的尺寸一致。

  最初有6家轮胎品牌活跃在围场内:那个年代是倍耐力、邓禄普和Englebert争霸的年代,火石、Avon和马牌也曾短暂登场。

60年代:邓禄普称霸

  来到60年代,车队们意识到轮胎对圈速的影响,轮胎重量不断减轻,接地面积不断加大,前后车轮尺寸不一的轮胎搭配也开始出现。邓禄普由于在轮胎材料和尺寸上不断创新,成为那个时代的霸主。

70-80年代:军火竞赛

  70年代开始,随着赛车越来越快,对轮胎抓地力的要求越来越高,F1轮胎也进入了“军火竞赛”的年代。那时,人们发现没有花纹的“光头胎”可以最大程度增大轮胎接地面积,提高抓地力,于是在1971赛季,光头胎登上了F1舞台,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由于马力的剧增,F1赛车对轮胎耐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1977年,更坚固的子午线轮胎在F1赛场出现。

  进入80年代,F1轮胎开始变小,前后轮的尺寸趋向一致。1985年,用于加热轮胎以方便达到工作温度的暖胎毯第一次出现。

  这个时期,轮胎品牌间的竞争也异常火热。固特异、倍耐力和米其林相继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固特异推出了光头胎,米其林祭出了子午线。轮胎制造商间的争锋日益白热化。

90年代:沟槽胎重现江湖

  F1轮胎在90年代的最大变革是1998赛季,F1出于安全因素把带沟槽轮胎重新引入F1,取代了光头胎,赛车的抓地力水平也随之下降。

  90年代前期是固特异一家独大的王朝。这家美国公司在1992到1996赛季是F1轮胎唯一供应商。但垄断显然对F1不利,1997赛季,普利司通进入围场,凭优异的性能向固特异发起了挑战。

  1998赛季收官站,在固特异退出F1前的最后一战,使用固特异轮胎的舒马赫在有机会争夺世界冠军的情况下爆胎退赛,固特异的F1之旅以遗憾收官。

2000年至今:光头胎重返,单一品牌开启

  进入21世纪,F1轮胎被设计得更坚固,2009年,光头胎又回到了F1。往日巨头米其林从2001年开始回归F1。法国品牌的这次回归虽然拿到了总冠军的荣誉,但也和FIA积累下了矛盾。

  两者矛盾最戏剧性的高潮是2005年的美国大奖赛,使用米其林的拉尔夫·舒马赫在练习中发生爆胎事故,让所有人意识到米其林轮胎在这条赛道有安全隐患。米其林希望FIA接受修改赛道布局以增加安全性的解决方案,但遭到拒绝。最终,米其林挑唆7支客户车队罢赛,令当年的美国大奖赛上演只有三支车队比赛的闹剧,严重影响赛事形象。米其林也在2006赛季后退出F1。

  2011年开始,F1开启单一轮胎品牌时代,倍耐力成为唯一轮胎供应商至今。2022年,F1告别13英寸轮胎,翻开18英寸轮胎的新篇章。

  有沟槽轮胎和光头胎的交替上阵,轮胎豪门的沉浮……F1轮胎的背后,是赛车科技和速度的进步,赛事运营理念的转变,还有F1赛车永远挑战极限,力争优胜的精神。

标签:路虎发现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E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吴锋:适时组织开展智能网联车准入试点

今年以来在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汽车供应链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4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同比下滑近47。“全球化采购、追求零库存”这些曾经被国内汽车企业奉为经典的生产管理模式亟需被重塑。在这一背景下在中国车谷举办的第20届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格外引人关注

1900/1/1 0:00:00
吴保军:全域自研是零跑应变的最高战略

2022年受疫情多发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汽车产业面临着供给受阻、需求转弱双重挑战。能源形式的转变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也驱动汽车产业迎来深刻变革

1900/1/1 0:00:00
无噪音无污染 法国水上出租车开始测试

日前一家飞艇初创公司SeaBubbles推出环保型水上出租车并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中进行测试。据悉这项水上出行服务未来将被整合到巴黎的交通服务网络中去

1900/1/1 0:00:00
无忧停车 FenSens研发智能停车传感器

日前有国内媒体报道FenSens公司研发了一款轻型智能太阳能停车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法以避免在停车时发生碰撞事故。据了解新传感器采用超声波技术体积较小且无需布线就能安装在汽车或卡车的前后方

1900/1/1 0:00:00
无忧进藏 特斯拉打通成都拉萨充电走廊

日前我们从官方获悉特斯拉沿着318国道陆续开设了多个充电站点从而打通了成都至拉萨的充电线路。其中包含两座超级充电站、11座目的地充电站平均每154公里就有一座

1900/1/1 0:00:00
无意追赶新趋势 宝马无计划推皮卡车型

不要指望很快就能看到宝马皮卡车型了宝马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霍伊敦克显然并不适合宝马品牌。如果宝马决定进入一个全新细分市场那么我们希望长期留在那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