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飙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动汽车,希望有一天电动汽车能够成熟、量产、低价。日前,《晨报》首席汽车撰稿人唐华(微博)在其腾讯微博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问题,引起了汽车圈专家和网友的广泛讨论。
唐华说, “中国能进入直电时代吗?由于国家对纯电动汽车的大力支持和国内柴油产品的质量不佳,现有的混合动力政策支持力度较弱,车型较少,销量很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们不玩混合动力,我们只是弯道超车,交叉混合动力,进入纯电动新时代电动汽车。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大同社会。“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网友易世田迅速回复:“不可能,我的朋友从日本回来学习电动汽车研发,但他还没有找到工作。虽然我不知道中国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程度,但当我的朋友在日本时,他们的总裁说电动汽车应该在当地使用,我们会把所有的汽油车卖给中国。此外维修费现已取消。如果汽车不再使用汽油,将极大地影响国库收入。"
《民族艺术》编辑、汽车评论员韩迪写道:“我看好电动汽车,它们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混合动力汽车只是过渡产品。”
但网友赵明新表示, “弯道超车实际上是中国浮躁社会的众多表现之一。我不想实践技术。我只想买来自用,然后赚很多钱,获得一个好名声,然后去政府当官员。这样的工业理念怎么可能有未来?任何超越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如果人们停下来,你仍然是爬坡,也许你可以在下一个路口领先。"
《汽车公社》杂志主编魏金桥(微博)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话题不需要讨论。五年后,就没有机会了。”
网友龚涛回答说:“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政府说了算。政策说了算,这和美国政府一样,要游说。市场不决定。另外,市场完全可以培育。”
新华社资深财经作家张毅(微博)打趣道:“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比他更乐观。两三年内,电动汽车将无处不在。”
网友Candace Flynn乐观地说:“我相信,只要技术逐渐成熟,并给予一些宣传。纯电动的普及不是梦想!”
网友阿辉写道:“按照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价格、里程和现有基础设施,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充电设施的普及。”
《中国民航报》编辑董雨露(微博)对张译的观点提出质疑:“混合动力能否在两三年甚至五年内普及还很难说。如果电动汽车要进一步普及,如何匹配?”
然而,《华西都市报》副主编郭登利(微博)表示,“我同意张先生的观点,电动汽车肯定会在三年内大规模投放市场。”
比亚迪汽车公共关系部经理许安表示支持郭登利的观点,他说:“最棒!有困难和曲折,但可以广泛推广。”
高级汽车维修技师邵文涛,表达了他的意见:“10年前的化油器技术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新一代的维修技术人员已经淡出了市场,没有任何兴趣。过去10年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低碳的呼吁,电动汽车已经诞生,并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
董玉璐再次发问,说道:, “好吧,即使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在两三年内建造N个以上的充电站,包括价格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内的使用成本如何?目前,我每周大约加一两次油,每次5分钟。如果你加油时有两辆以上的车在你面前排队,你不愿意等。如果我等充电怎么办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电动汽车目前没有在发达国家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斯柯达客户关系管理高级经理熊伟回答她:“如果充电接口不尽快标准化,制造商会使用自己的设备,后续成本会很高。”
(编辑/邵阳)在油价飙升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电动汽车,希望有一天电动汽车能够成熟、量产、低价。日前,《晨报》首席汽车撰稿人唐华(微博)在其腾讯微博上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制造电动汽车的问题,引起了汽车圈专家和网友的广泛讨论。
唐华说, “中国能进入直电时代吗?由于国家对纯电动汽车的大力支持和国内柴油产品的质量不佳,现有的混合动力政策支持力度较弱,车型较少,销量很少;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们不玩混合动力,我们只是弯道超车,交叉混合动力,进入纯电动新时代电动汽车。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大同社会。“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网友易世田迅速回复:“不可能,我的朋友从日本回来学习电动汽车研发,但他还没有找到工作。虽然我不知道中国电动汽车的自主研发程度,但当我的朋友在日本时,他们的总裁说电动汽车应该在当地使用,我们会把所有的汽油车卖给中国。此外维修费现已取消。如果汽车不再使用汽油,将极大地影响国库收入。"
《民族艺术》编辑、汽车评论员韩迪写道:“我看好电动汽车,它们的优势是不可替代的。混合动力汽车只是过渡产品。”
但网友赵明新表示, “弯道超车实际上是中国浮躁社会的众多表现之一。我不想实践技术。我只想买来自用,然后赚很多钱,获得一个好名声,然后去政府当官员。这样的工业理念怎么可能有未来?任何超越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如果人们停下来,你仍然是爬坡,也许你可以在下一个路口领先。"
《汽车公社》杂志主编魏金桥(微博)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话题不需要讨论。五年后,就没有机会了。”
网友龚涛回答说:“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政府说了算。政策说了算,这和美国政府一样,要游说。市场不决定。另外,市场完全可以培育。”
新华社资深财经作家张毅(微博)打趣道:“魏是一个悲观主义者,我比他更乐观。两三年内,电动汽车将无处不在。”
网友Candace Flynn乐观地说:“我相信,只要技术逐渐成熟,并给予一些宣传。纯电动的普及不是梦想!”
网友阿辉写道:“按照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价格、里程和现有基础设施,中国发展纯电动汽车产业至少需要十年时间。当然,最重要的是充电设施的普及。”
《中国民航报》编辑董雨露(微博)对张译的观点提出质疑:“混合动力能否在两三年甚至五年内普及还很难说。如果电动汽车要进一步普及,如何匹配?”
然而,《华西都市报》副主编郭登利(微博)表示,“我同意张先生的观点,电动汽车肯定会在三年内大规模投放市场。”
比亚迪汽车公共关系部经理许安表示支持郭登利的观点,他说:“顶尖!
虽然有困难和曲折,但它可以广泛推广。"
高级汽车维修技师邵文涛,表达了他的意见:“10年前的化油器技术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新一代的维修技术人员已经淡出了市场,没有任何兴趣。过去10年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低碳的呼吁,电动汽车已经诞生,并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让我们拭目以待!”
董玉璐再次发问,说道:, “好吧,即使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在两三年内建造N个以上的充电站,包括价格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内的使用成本如何?目前,我每周大约加一两次油,每次5分钟。如果你加油时有两辆以上的车在你面前排队,你不愿意等。如果我等充电怎么办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电动汽车目前没有在发达国家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斯柯达客户关系管理高级经理熊伟回答她:“如果充电接口不尽快标准化,制造商会使用自己的设备,后续成本会很高。”
(编辑/邵阳)
5月20日,日本FOURIN中国调查部部长周锦程在世界汽车产业论坛上表示,根据FOURIN预计,到2015年、2020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将分别达到2100万辆、3200万辆,其中,
1900/1/1 0:00:00随着我国卡车行业的发展壮大,看好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不再满足于单纯转让技术,纷纷在我国寻觅合资伙伴,随后出现了一批中外合资合作卡车生产企业。
1900/1/1 0:00:00锂离子充电电池厂商英耐时ENAX在4月2122日于上海举行的电动汽车论坛”2011InternationalElectricVehiclePilotCitiesandInd
1900/1/1 0:00:00五月的沈阳仍然带着些许的春寒未褪,而2011福田欧V新能源客车”共享创新科技”全国巡展正以如火如荼的脚步走进了这座东北老工业基地。
1900/1/1 0:00:00中国五大车展之一,第十届青岛国际车展今天开幕。本届车展继续以”绿色,未来之路”为主题,在展示众多品牌汽车的同时,电动车、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车展的亮点。
1900/1/1 0:00:00作者近日获悉,山东省利津县投资55亿元打造电动车生产基地。该项目采用星网开发模式,主要生产低速电动车、新能源叉车等新能源车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