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尽快落实!”近日,广东一家充电桩公司的营销经理王小强(化名)在朋友圈转发了两张图片,表情是双手合十,似乎想请佛祖保佑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转发的图片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15日发布的《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供电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的;(2) 拒绝或延迟接入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输配电设施系统,如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和电力批发购销;(3) 拒绝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接入电网时需要了解的输电和配电网的供电位置、可用容量和实际容量、出线方式、可用间隔数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4) 对于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输配电设施,如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客户受电项目和电力批发购销,适用的接入技术要求高于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五)违反市场竞争规则,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的;(6) 用户受电项目应指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设备材料供应商;(七)其他违反国家有关公平竞争规定的行为。在中国,最大的供电企业是国家电网,其次是中国南方电网。一位充电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告诉第一电气,“充电站运营商非常关心这项政策的出台,并渴望解决他们的产能增加问题。”中国市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十年,但截至目前,补贴和数量限制等政策刺激了市场需求,但实际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刺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充电难,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远未完善。如果充电站像加油站一样普遍、高效,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飞跃。因此,要想打赢这场所谓的“蓝天保卫战”,充电站的建设不容小觑。市场的痛苦:增加产能太难了!
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规定,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对集中充换电运营设施实施价格优惠,实施大型工业电价,并在2020年前免除基本电费。今年7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创新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将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和设施置换免征基本电费政策延长至2025年。在这样的扶持政策下,充电桩企业本应快速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王小强表示,企业在充电站的布局和安装上都要面临两个“门槛”。对于大型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来说,这两个“门槛”相对容易跨越,但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来说,“负担显然更重”。“充电站的建设在电力扩展方面受到电网的极大限制。要增加一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的容量,需要100多万元,只能满足7、8个充电桩的电力需求。要建造一个20-30个充电桩,至少需要3000千伏安,向配电网支付的增容费将达到300万元。例如,在广州和深圳,建造充电站需要建造配电室,比建造配电箱贵2-3倍,材料成本更高;
同时,配电室要经历从规划选址、审批、备案、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到电网验收等一系列流程,耗时半年以上,时间成本大,对企业把握补贴政策极为不利。“产能扩张的困难极大地增加了私营企业建造充电站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但这并不是营销经理最痛苦的事情,他们对失去市场份额感到难过。”如果我们能解决扩张问题,我宁愿没有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供电监管办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王小强看到了一点希望,但他并不太乐观。”《电力监管办法》之前就有,但内容笼统,不够详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修订草案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如反垄断规则,如不允许企业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或排挤竞争对手,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方向。不过,修订草案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实施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希望政策能尽快实施。“专门研究充电桩微电网的李明(化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因为政府已经看到了充电桩市场确实存在执行难等诸多问题,但从征求意见到最终书面实施,最快需要半年时间。”李明也向第一电气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这份文件的修订内容也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但关键在于最终出台时是否有细则协助实施。例如,修订草案提出,供电企业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必须拒绝用户的用电申请。这里的不正当理由是什么?合法理由是什么呢?许多细则需要完善,而细则是由省市发布还是由国家电网发布都是问题。与此同时,北方和南方在政策执行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在南方更容易实施。“一般来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修订草案文件出台,将有利于电网的终端配电。但能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新能源汽车起飞,尚不确定。附件《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希望尽快落实!
“近日,广东一家充电桩公司的营销经理王小强(化名)在朋友圈转发了两张图片,表情是双手合十,似乎想请佛祖保佑他,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
他转发的图片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8月15日发布的《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供电企业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无正当理由拒绝用户用电申请的;(2) 拒绝或延迟接入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输配电设施系统,如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和电力批发购销;(3) 拒绝向市场参与者提供接入电网时需要了解的输电和配电网的供电位置、可用容量和实际容量、出线方式、可用间隔数和相关技术参数等必要信息;(4) 对于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的输配电设施,如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客户受电项目和电力批发购销,适用的接入技术要求高于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和规范;(五)违反市场竞争规则,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者以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的;(6) 用户受电项目应指定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设备材料供应商;(七)其他违反国家有关公平竞争规定的行为。在中国,最大的供电企业是国家电网,其次是中国南方电网。一位充电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告诉第一电气,“充电站运营商非常关心这项政策的出台,并渴望解决他们的产能增加问题。”中国市政府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十年,但截至目前,补贴和数量限制等政策刺激了市场需求,但实际市场需求没有得到刺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充电难,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远未完善。如果充电站像加油站一样普遍、高效,那么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飞跃。因此,要想打赢这场所谓的“蓝天保卫战”,充电站的建设不容小觑。市场的痛苦:增加产能太难了!
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发布规定,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实施支持性电价政策,对集中充换电运营设施实施价格优惠,实施大型工业电价,并在2020年前免除基本电费。今年7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创新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明确将电动汽车集中充电和设施置换免征基本电费政策延长至2025年。在这样的扶持政策下,充电桩企业本应快速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王小强表示,企业在充电站的布局和安装上都要面临两个“门槛”。对于大型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来说,这两个“门槛”相对容易跨越,但对于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来说,“负担显然更重”。“充电站的建设在电力扩展方面受到电网的极大限制。要增加一台1000千伏安变压器的容量,需要100多万元,只能满足7、8个充电桩的电力需求。要建造一个20-30个充电桩,至少需要3000千伏安,向配电网支付的增容费将达到300万元。例如,在广州和深圳,建造充电站需要建造配电室,比建造配电箱贵2-3倍,材料成本更高;同时,配电室要经历从规划选址、审批、备案、基础设施建设、扩建到电网验收等一系列流程,耗时半年以上,时间成本大,对企业把握补贴政策极为不利。“产能扩张的困难极大地增加了私营企业建造充电站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但这并不是营销经理最痛苦的事情,他们对失去市场份额感到难过。”如果我们能解决扩张问题,我宁愿没有政府补贴”。如果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供电监管办法》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王小强看到了一点希望,但他并不太乐观。”《电力监管办法》之前就有,但内容笼统,不够详细,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障碍。修订草案增加了一些具体规定,如反垄断规则,如不允许企业违反市场竞争规则、以不正当手段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声誉或排挤竞争对手,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方向。不过,修订草案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实施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希望政策能尽快实施。“专门研究充电桩微电网的李明(化名)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修订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因为政府已经看到了充电桩市场确实存在执行难等诸多问题,但从征求意见到最终书面实施,最快需要半年时间。”李明也向第一电气表达了这样的担忧:“这份文件的修订内容也符合市场实际情况,但关键在于最终出台时是否有细则协助实施。例如,修订草案提出,供电企业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必须拒绝用户的用电申请。这里的不正当理由是什么?合法理由是什么呢?许多细则需要完善,而细则是由省市发布还是由国家电网发布都是问题。与此同时,北方和南方在政策执行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在南方更容易实施。“一般来说,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修订草案文件出台,将有利于电网的终端配电。但能否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让新能源汽车起飞,尚不确定。附件《供电监管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
标签:
在8月30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由于美方挑起的贸易摩擦,美国汽车对华出口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900/1/1 0:00:00近日,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KBS报道,韩国消费者协会以及1226名韩国宝马汽车车主就“汽车召回案”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起损失赔偿诉讼,要求宝马公司赔偿总计184亿韩元约113亿元。
1900/1/1 0:00:00如果不出意外,未来一个月内,蔚来汽车、美团点评和腾讯音乐这三家中国科技公司将陆续登陆境外资本市场。这也意味着,其市场需求将接受考验。
1900/1/1 0:00:009月3日,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北京举办《AI未来》新书发布会,以他多年来从科研、产品、市场、投资全方面观察人工智能的经历,阐述了他对于未来15年AI发展的预测。
1900/1/1 0:00:009月3日,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对拟上报《特别公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第1批)》企业清单进行公示的通知。
1900/1/1 0:00:00离开整车厂一段时间的汽车人柳燕再度回归。据报道,9月3日,柳燕正式加盟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任专项副总裁兼WEY品牌营销总经理,全面负责WEY品牌的市场、销售、渠道及售后服务业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