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受挫于中国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骤降,三星天津工厂将关停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挑灯夜读瑞银关于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最新长篇报告《撕裂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能提供优势吗?谁赢?》,我受益匪浅。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种电池的技术水平、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和成本,瑞银证据实验室从松下、LG化学、三星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SZ:300750)拆除了主流电池产品,所得结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让我们记录一些要点,供您参考。注:本文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LG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增长最好,特斯拉受益最大。 对电池的研究非常重要。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占汽车总价值的25%至40%。无论是对电池工厂还是汽车制造商来说,赢得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都意味着掌握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的关键技术,并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产业链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增长近10倍。得益于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预计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从今年的180万辆增长到2025年的1750万辆。基于这一假设,预计2018年的需求量约为93Gwh,到2025年将增至973GWh,增长9.5倍。就电池的总需求而言,它将从2018年的166Gwh增加到2025年的1145GWh,几乎是六倍。对于锂离子电池企业来说,营业收入将从今年的230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84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几年,电池的生产能力将与需求同步增长,但在2021后,生产能力将放缓。然而,瑞银并不认为电池会成为潜在的瓶颈。 特斯拉的成本优势超出了预期。在拆解测试中,发现松下2170电池的总电池成本仅为111美元/千瓦时。与成本第二低的LG化学相比,特斯拉的成本领先20%。原因有三:首先,特斯拉(NASDAQ:TSLA)的超级电池工厂已经具备规模优势;其次,圆形电池单元的制造工艺更简单;

再次,NCA电池(正极材料为镍、钴、铝组成的三元锂电池)的化学原材料成本更低。在电池组层面,75kWh的配置比之前的研究低了2800美元,估计53kWh的电池具有2000美元的优势。这相当于比之前19年的财务预测多出6亿美元的息税前利润。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同行很难与特斯拉直接竞争。然而,随着韩国和中国制造商不断获得规模经济,他们的成本差距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渐缩小到10%。但至少在2020年初之前,当NMC811电池(NMC指镍锰钴)成为主流产品时,将有机会进一步消除成本差距。另一点不可忽视的是,电池组生产也是特斯拉的一大优势。 特斯拉的其他优势首先,特斯拉在里程和重量方面都有优势,这意味着特斯拉的里程和驾驶体验比朋友的要好。其次,特斯拉的电动装配效率是首屈一指的,这意味着朋友的产品需要使用更大的电池才能达到与特斯拉相同的里程,当然成本也会更高。换算成货币,特斯拉在这方面的成本优势达到1000至4000美元/辆。然而,当LG发挥全规模效应时,其电池成本的缺口将缩小到900美元/辆的水平。在电池组层面,成本差距将缩小到每辆车1700美元的水平。2021后,随着NCM811的普及,这些差距可以继续消除。 基于电池的优点,衡量电池优点和缺点的指标并不局限于电力成本。总的来说,特斯拉和LG表现更好。不同类型的电池有各自的优势,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好或不好。首先,NCA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可以用最少的关键原材料制造,并且零件数量最少,组装最简单。然而,NCA固有的安全性能不足,需要与成熟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一起使用。特斯拉Model3配备了4416节NCA电池,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其次,NCM柔性电池最容易组装成电池组,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不需要复杂的BMS,可以降低安全管理成本。再次,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和三星SDI青睐的方形电池零件最多,近30个零件使其制造过程最为复杂。操作激烈如虎,但生产的电池具有最低的能量密度。然而,其优点是安全且易于组装到电池组中。目前,三星方形电池的价格比LG软电池贵得多,但未来可以通过降低过度设计的安全容量来大幅降低成本。第四,软包装电池的重量和能量密度最高,比如雪佛兰Bolt,它只需要288节电池就可以满足需求。此外,柔性电池不需要如此复杂的BMS,使用更少的连接线,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然而,柔性电池需要额外的堆叠和折叠制造工艺,这将增加成本和制造复杂性。瑞银修正了此前的观点。他们现在认为,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内燃机品牌获得的利润将低于特斯拉。 关于对原材料价格的敏感性,预计特斯拉-松下联盟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前提是原材料价格不会崩溃。特斯拉对镍价格的敏感度将略高于其他原材料。如果锂、钴、镍、锰和铝的价格同时上涨50%,特斯拉-松下联盟将受到的影响最小。 对原材料市场的影响在锂需求方面,预计将从2018年的26.5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115万吨LCE,市场容量将增长约四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锂都能完全受益。随着三元电池的普及和技术升级,高纯电池级氢氧化锂在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在镍需求方面,目前动力电池的消耗量约为6万吨,预计2025年这一需求将增至66.5万吨……

具有11倍的增长潜力。从总需求来看,预计将从今年的220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310万吨。钴需求方面,今年的需求量约为12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6万吨。 电池组成本的下降趋势。到2025年,电池组成本将下降约35%。原因有三:第一,规模效应的出现。其次,技术升级带来了更高的产能密度和更低的原材料组合成本。最后,电池制造商选择制造成本更低、供应链更好的地方进行生产。例如,三星目前的NCM622产品成本为141美元/千瓦时,当它达到全规模效果时,成本可以降低18%,达到116美元/千瓦小时。在2020年改用NCM811后,由于钴的使用量几乎减半,它也可以带来15%至20%的成本降低空间。换言之,如果分析中考虑技术升级,到2020年/2021,主要制造商的电池成本预计将降至100美元/千瓦时。 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电池市场产能将达到973GWh,相当于19家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这意味着电池制造商的年均收入将以约20%的复合率增长。特斯拉从电池市场的竞争中获益最大。由于特斯拉拥有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势,它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NCA电池,而特斯拉的电动动力总成是许多制造商中效率最高的。然而,尽管松下目前有很多优势,但未来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因为其他制造商没有特斯拉那样的能力使用NCA电池。传统内燃机汽车品牌使用NCA电池非常昂贵,而且将其组装成电池组的复杂性也更高。得益于超级电池工厂的规模效应,特斯拉抵消了电池组组装的劣势,但对于刚刚开始转型的传统制造商来说,他们不想使用难以控制的圆形NCA电池,而是将NCM电池视为更好的选择。因此,瑞银认为,未来电池市场将形成寡头垄断结构,前五大制造商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其中,LG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尤其是LG化学)将是增长最快的电池供应商。到2025年,LG化学有望取代松下,成为前五大电池制造商。原因不难理解,全球内燃机制造商不太可能进入NCA的怀抱,NCM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其他四大巨头蚕食。此外,电池制造市场寡头垄断格局形成后,预计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首先,如果传统汽车制造商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他们几乎不可能在成本上赶上亚洲领先者。他们更愿意以参股或合资的形式与现有寡头合作,以稳定其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控制原材料供应。其次,据估计,到2021,松下、LG化工、三星SDI、SK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imited的生产能力将超过50GWh,这几乎是新来者无法逾越的成本壁垒。根据他们迄今为止的FID,当时可以商业化的产能只有2到5Gwh。综上所述,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值得我们关注。技术差异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方形电池最复杂,制造成本最低。继续梳理瑞银集团关于动力电池的研究报告。拆解的电池样品包括宝马I3的三星品牌94Ah电池、通用汽车Bolt的LG品牌软电池、特斯拉的松下品牌圆柱形电池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不同国产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有限品牌方形电池。 不同电池综合条件的比较从电池的角度来看,松下圆柱形电池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从容量到能源的角度来看,NCA也明显领先。此外,从重量比能源的角度来看,LG的软电池超过松下的圆柱形电池,夺得冠军。 寻找成本差异的根源为什么NCA的成本优势如此明显?这是由于高镍低钴技术……

松下电池。下图比较了各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正是由于高镍低钴,NCA电池的直接材料成本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就产生了电力成本的主要优势。在第一章中,韩国和中国制造商之间的成本差距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渐缩小到10%,因为它们将继续获得规模效应。但至少在2020年初NMC811电池成为主流产品之前,将有机会进一步消除成本差距。如果只看规模效应,LG化学的成本削减潜力最大,可以带来18%的成本削减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瑞银的模型假设未来会有更高的产能利用率,设备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吞吐量,规模的增加会带来更低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研发/销售比例也会更低。这样,规模效应可以使LG化学和三星在未来更具竞争力。此外,除了原材料成本的差异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制造成本的差异。根据生产的复杂性,方形电池需要的工艺最多,接近30道。大量零部件需要许多二级供应商的合作。相比之下,圆柱形电池的工艺最简单,因此可以带来最高的生产线利用率。在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备利用率都不会低于80%,而在其他类型电池的制造过程中设备利用率会达到60%或更低,从而造成瓶颈。如果排除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只看制造总成本的比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最大。这个结论很有趣。如前所述,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方形电池具有最高的制造复杂性,但为什么它的制造成本最低?如果我们继续细分制造成本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仅为1.5美元/千瓦时,而竞争对手工厂的劳动力成本由于位置问题比当代安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出数倍。这一次,中国劳动力的明显优势继续发挥作用。如果排除劳动力成本因素,NCA技术的制造成本仍然是最低的。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成本优势不仅存在于现在,而且随着未来规模的增长,其优势将更加明显。以下是瑞银的预测:然而,对于其他三家竞争对手来说,他们不会错过降低成本的机会,也不会放过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在中国建厂,以消除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他们采取这一措施后,选址对制造成本的影响如下:如上图所示,如果排除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特斯拉将再次领先,而LG化学和三星的制造成本将接近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水平。 对电池成本下降的预期瑞银认为,未来两三年电池成本下降幅度可达6%-18%。随着NCM811在2020年的普及,预计将实现100美元/千瓦时的目标。首先,当规模效应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它将保持稳定。在理想情况下,固定资产成本仅占电池总成本的10%-15%,而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6%-66%。其次,未来的成本降低主要来自阴极材料的选择,这考验着高镍低钴制造商的技术。LG化学、三星和宁德发电都预计在2020/2021向NCM811迈进,这将带来11%-24%的成本降低效果。由于松下采用了高镍和低估的NCA技术,成本很难继续下降。第三,未来将陆续建立的中国电池工厂将受益于低劳动力,并将成本降低约7美元/千瓦时。第四,研发费用的收入占比目标是8%-10%,但明年可能会降至5%。这是因为研发支出的绝对投入……

大多数公司的ture将保持不变,而收入将继续增长。总体而言,瑞银预计主流公司将在2021/2022年实现每千瓦时100美元的目标,但松下明年的成本将达到104美元。挑灯夜读瑞银关于动力电池制造商的最新长篇报告《撕裂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能提供优势吗?谁赢?》,我受益匪浅。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各种电池的技术水平、化学成分、制造工艺和成本,瑞银证据实验室从松下、LG化学、三星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SZ:300750)拆除了主流电池产品,所得结果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让我们记录一些要点,供您参考。注:本文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交易建议。LG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增长最好,特斯拉受益最大。 对电池的研究非常重要。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占汽车总价值的25%至40%。无论是对电池工厂还是汽车制造商来说,赢得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都意味着掌握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的关键技术,并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产业链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增长近10倍。得益于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提高,预计电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从今年的180万辆增长到2025年的1750万辆。基于这一假设,预计2018年的需求量约为93Gwh,到2025年将增至973GWh,增长9.5倍。就电池的总需求而言,它将从2018年的166Gwh增加到2025年的1145GWh,几乎是六倍。对于锂离子电池企业来说,营业收入将从今年的230亿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84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未来几年,电池的生产能力将与需求同步增长,但在2021后,生产能力将放缓。然而,瑞银并不认为电池会成为潜在的瓶颈。 特斯拉的成本优势超出了预期。在拆解测试中,发现松下2170电池的总电池成本仅为111美元/千瓦时。与成本第二低的LG化学相比,特斯拉的成本领先20%。原因有三:首先,特斯拉(NASDAQ:TSLA)的超级电池工厂已经具备规模优势;其次,圆形电池单元的制造工艺更简单;

再次,NCA电池(正极材料为镍、钴、铝组成的三元锂电池)的化学原材料成本更低。在电池组层面,75kWh的配置比之前的研究低了2800美元,估计53kWh的电池具有2000美元的优势。这相当于比之前19年的财务预测多出6亿美元的息税前利润。从成本的角度来看,现阶段同行很难与特斯拉直接竞争。然而,随着韩国和中国制造商不断获得规模经济,他们的成本差距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渐缩小到10%。但至少在2020年初之前,当NMC811电池(NMC指镍锰钴)成为主流产品时,将有机会进一步消除成本差距。另一点不可忽视的是,电池组生产也是特斯拉的一大优势。 特斯拉的其他优势首先,特斯拉在里程和重量方面都有优势,这意味着特斯拉的里程和驾驶体验比朋友的要好。其次,特斯拉的电动装配效率是首屈一指的,这意味着朋友的产品需要使用更大的电池才能达到与特斯拉相同的里程,当然成本也会更高。换算成货币,特斯拉在这方面的成本优势达到1000至4000美元/辆。然而,当LG发挥全规模效应时,其电池成本的缺口将缩小到900美元/辆的水平。在电池组层面,成本差距将缩小到每辆车1700美元的水平。2021后,随着NCM811的普及,这些差距可以继续消除。 基于电池的优点,衡量电池优点和缺点的指标并不局限于电力成本。总的来说,特斯拉和LG表现更好。不同类型的电池有各自的优势,我们不能简单地说谁好或不好。首先,NCA具有最高的体积能量密度,可以用最少的关键原材料制造,并且零件数量最少,组装最简单。然而,NCA固有的安全性能不足,需要与成熟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一起使用。特斯拉Model3配备了4416节NCA电池,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其次,NCM柔性电池最容易组装成电池组,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因此不需要复杂的BMS,可以降低安全管理成本。再次,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和三星SDI青睐的方形电池零件最多,近30个零件使其制造过程最为复杂。操作激烈如虎,但生产的电池具有最低的能量密度。然而,其优点是安全且易于组装到电池组中。目前,三星方形电池的价格比LG软电池贵得多,但未来可以通过降低过度设计的安全容量来大幅降低成本。第四,软包装电池的重量和能量密度最高,比如雪佛兰Bolt,它只需要288节电池就可以满足需求。此外,柔性电池不需要如此复杂的BMS,使用更少的连接线,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然而,柔性电池需要额外的堆叠和折叠制造工艺,这将增加成本和制造复杂性。瑞银修正了此前的观点。他们现在认为,在电动汽车时代,传统内燃机品牌获得的利润将低于特斯拉。 关于对原材料价格的敏感性,预计特斯拉-松下联盟将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前提是原材料价格不会崩溃。特斯拉对镍价格的敏感度将略高于其他原材料。如果锂、钴、镍、锰和铝的价格同时上涨50%,特斯拉-松下联盟将受到的影响最小。 对原材料市场的影响在锂需求方面,预计将从2018年的26.5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115万吨LCE,市场容量将增长约四倍。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锂都能完全受益。随着三元电池的普及和技术升级,高纯电池级氢氧化锂在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在镍需求方面,目前动力电池的消耗量约为6万吨,预计2025年这一需求将增至66.5万吨……

具有11倍的增长潜力。从总需求来看,预计将从今年的220万吨增加到2025年的310万吨。钴需求方面,今年的需求量约为12万吨,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26万吨。 电池组成本的下降趋势。到2025年,电池组成本将下降约35%。原因有三:第一,规模效应的出现。其次,技术升级带来了更高的产能密度和更低的原材料组合成本。最后,电池制造商选择制造成本更低、供应链更好的地方进行生产。例如,三星目前的NCM622产品成本为141美元/千瓦时,当它达到全规模效果时,成本可以降低18%,达到116美元/千瓦小时。在2020年改用NCM811后,由于钴的使用量几乎减半,它也可以带来15%至20%的成本降低空间。换言之,如果分析中考虑技术升级,到2020年/2021,主要制造商的电池成本预计将降至100美元/千瓦时。 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预计到2025年,电池市场产能将达到973GWh,相当于19家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这意味着电池制造商的年均收入将以约20%的复合率增长。特斯拉从电池市场的竞争中获益最大。由于特斯拉拥有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势,它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NCA电池,而特斯拉的电动动力总成是许多制造商中效率最高的。然而,尽管松下目前有很多优势,但未来不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因为其他制造商没有特斯拉那样的能力使用NCA电池。传统内燃机汽车品牌使用NCA电池非常昂贵,而且将其组装成电池组的复杂性也更高。得益于超级电池工厂的规模效应,特斯拉抵消了电池组组装的劣势,但对于刚刚开始转型的传统制造商来说,他们不想使用难以控制的圆形NCA电池,而是将NCM电池视为更好的选择。因此,瑞银认为,未来电池市场将形成寡头垄断结构,前五大制造商将占据80%的市场份额。其中,LG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尤其是LG化学)将是增长最快的电池供应商。到2025年,LG化学有望取代松下,成为前五大电池制造商。原因不难理解,全球内燃机制造商不太可能进入NCA的怀抱,NCM的市场份额将逐渐被其他四大巨头蚕食。此外,电池制造市场寡头垄断格局形成后,预计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首先,如果传统汽车制造商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他们几乎不可能在成本上赶上亚洲领先者。他们更愿意以参股或合资的形式与现有寡头合作,以稳定其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控制原材料供应。其次,据估计,到2021,松下、LG化工、三星SDI、SK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Limited的生产能力将超过50GWh,这几乎是新来者无法逾越的成本壁垒。根据他们迄今为止的FID,当时可以商业化的产能只有2到5Gwh。综上所述,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值得我们关注。技术差异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方形电池最复杂,制造成本最低。继续梳理瑞银集团关于动力电池的研究报告。拆解的电池样品包括宝马I3的三星品牌94Ah电池、通用汽车Bolt的LG品牌软电池、特斯拉的松下品牌圆柱形电池和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不同国产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有限品牌方形电池。 不同电池综合条件的比较从电池的角度来看,松下圆柱形电池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从容量到能源的角度来看,NCA也明显领先。此外,从重量比能源的角度来看,LG的软电池超过松下的圆柱形电池,夺得冠军。 寻找成本差异的根源为什么NCA的成本优势如此明显?这是由于高镍低钴技术……

松下电池。下图比较了各种电池的正极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正是由于高镍低钴,NCA电池的直接材料成本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因此,就产生了电力成本的主要优势。在第一章中,韩国和中国制造商之间的成本差距将在未来两三年内逐渐缩小到10%,因为它们将继续获得规模效应。但至少在2020年初NMC811电池成为主流产品之前,将有机会进一步消除成本差距。如果只看规模效应,LG化学的成本削减潜力最大,可以带来18%的成本削减效果。需要注意的是,瑞银的模型假设未来会有更高的产能利用率,设备效率的提高会带来更高的生产吞吐量,规模的增加会带来更低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研发/销售比例也会更低。这样,规模效应可以使LG化学和三星在未来更具竞争力。此外,除了原材料成本的差异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制造成本的差异。根据生产的复杂性,方形电池需要的工艺最多,接近30道。大量零部件需要许多二级供应商的合作。相比之下,圆柱形电池的工艺最简单,因此可以带来最高的生产线利用率。在制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设备利用率都不会低于80%,而在其他类型电池的制造过程中设备利用率会达到60%或更低,从而造成瓶颈。如果排除原材料成本的影响,只看制造总成本的比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最大。这个结论很有趣。如前所述,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方形电池具有最高的制造复杂性,但为什么它的制造成本最低?如果我们继续细分制造成本结构,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仅为1.5美元/千瓦时,而竞争对手工厂的劳动力成本由于位置问题比当代安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出数倍。这一次,中国劳动力的明显优势继续发挥作用。如果排除劳动力成本因素,NCA技术的制造成本仍然是最低的。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制造成本优势不仅存在于现在,而且随着未来规模的增长,其优势将更加明显。以下是瑞银的预测:然而,对于其他三家竞争对手来说,他们不会错过降低成本的机会,也不会放过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在中国建厂,以消除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他们采取这一措施后,选址对制造成本的影响如下:如上图所示,如果排除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特斯拉将再次领先,而LG化学和三星的制造成本将接近当代安培技术有限公司的水平。 对电池成本下降的预期瑞银认为,未来两三年电池成本下降幅度可达6%-18%。随着NCM811在2020年的普及,预计将实现100美元/千瓦时的目标。首先,当规模效应上升到一定水平时,它将保持稳定。在理想情况下,固定资产成本仅占电池总成本的10%-15%,而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56%-66%。其次,未来的成本降低主要来自阴极材料的选择,这考验着高镍低钴制造商的技术。LG化学、三星和宁德发电都预计在2020/2021向NCM811迈进,这将带来11%-24%的成本降低效果。由于松下采用了高镍和低估的NCA技术,成本很难继续下降。第三,未来将陆续建立的中国电池工厂将受益于低劳动力,并将成本降低约7美元/千瓦时。第四,研发费用的收入占比目标是8%-10%,但明年可能会降至5%。这是因为研发支出的绝对投入……

大多数公司的ture将保持不变,而收入将继续增长。总体而言,瑞银预计主流公司将在2021/2022年实现每千瓦时100美元的目标,但松下明年的成本将达到104美元。

标签:北京东南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美法官驳回高通反垄断案证据

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四,一名联邦法官驳回了芯片供应商高通公司提供的反垄断案证据。

1900/1/1 0:00:00
大众CEO迪斯:电动汽车方面,大众将比特斯拉便宜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Diess)表示:“我们将在电动汽车方面拥有非常强大的产品组合,大众希望通过积极的定价策略来针对特斯拉等对手,大众将比特斯拉便宜”。

1900/1/1 0:00:00
全球四大动力电池巨头“产品评测”:宁德时代排名第几?

挑灯夜读瑞银最新发布的动力电池厂商长篇报告《TearingdowntheheartofanelectriccarCanbatteriesprovideanedge

1900/1/1 0:00:00
宝马集团11月在华销量攀升10.3% 全球电动车销量激增

根据宝马集团官方公布的销量数据,尽管当前市场形势动荡,宝马集团在11月份以及前十一个月的销量均实现了增长。

1900/1/1 0:00:00
5G降临:手机准备好了 多行业面临变革

12月10日,工信部发文确认已向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5G时代正以超预期速度变成现实。

1900/1/1 0:00:00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孟晚舟事件是美国有预谋的追杀!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网站14日消息,2018年12月13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大使在加《环球邮报》发表题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加拿大走上背离公平正义的道路》的署名文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