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在又一波动荡之后,距离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佛罗里达州相撞,又一辆特斯拉ModelS在中国自燃还不到两个月。
3月26日凌晨,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广州市天河区汇景新城小区地下车库自燃。车辆严重受损,现场一片混乱。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据了解,特斯拉Model S自燃时,没有充电,也没有发生碰撞。这不是第一次没有碰撞和充电的自燃!
对于广州发生的这起自燃事故,特斯拉官方尚未给出正式回应。然而,从网上流传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地下室一片狼藉。被烧毁的是一辆红色的特斯拉Model S,车的右后门有一个很大的损坏痕迹。从这辆Model S挂着普通的“粤A”蓝卡来看,这辆车应该是较早进入中国的一批Model S。
根据现场情况,相关媒体推测,如此大的损坏可能是由于电池起火和高温导致铝合金机身熔化造成的。至于为什么这款S型电池在半夜没有碰撞和充电就着火了,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这样的自燃。2018年初,重庆一小区二楼的车库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故。它也是一辆带有“蓝卡”的特斯拉Model S,在没有充电和碰撞的情况下从车底自燃。
2016年1月1日,在挪威的一个超级充电站内,一辆正在充电的Model S突然起火,整辆车几乎被烧毁。幸运的是,车上没有人,所以没有人受伤。这起事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随后的调查中,特斯拉声称火灾是由汽车引起的。
2017年3月4日,上海金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两辆Model S发生火灾,其中一辆严重受损,车门已被烧穿。从现场的照片来看,起火点不在充电接口,因此有猜测认为火灾是由电池引起的。碰撞后的自燃经常引起特斯拉的注意。2018年3月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Model X在高速公路上相撞后,电池迅速起火,车内发生小爆炸,最终导致车主死亡,汽车随后大规模燃烧,大火持续了一个小时。直到那时它才熄灭。
2018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一辆2014年生产的Model S撞上混凝土墙后自燃。2017年6月11日凌晨3点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上护栏后发生火灾。2014年7月,美国一名小偷在偷了一辆特斯拉汽车后刹车逃离。在西好莱坞撞上多辆汽车后,他撞上了一盏路灯,摔成两半,导致电池起火。据相关媒体统计,特斯拉Model S/X系列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因行驶、碰撞和充电而引发的燃烧、自燃和爆炸事故已近50起或超过50起。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让人胆战心惊,不用担心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松下电池是罪魁祸首?在具有自燃和碰撞燃烧的特斯拉Model S/X车型上,搭载了日本松下公司提供的NCA(锂镍钴铝酸盐)电池。从技术上讲,电池本身由于其内部结构和成分而发生放热开裂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相关数据,18650电池的结构只是一种具有特殊财产的薄膜,它将含有镍、钴和锂的正极与含有石墨的负极分离开来(负极材料的组成更复杂,主要是石墨材料)。金属分子可以穿过这层膜,但石墨分子不能。
在给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正极的金属分子通过薄膜与石墨结合,与石墨结合的金属分子在放电时会通过薄膜返回正极。但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类似树枝的金属枝晶。当汽车充电速度快或充电温度过低时,金属枝晶会加速生长,刺穿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薄膜,导致内部短路……
电池。
电池内部的这种短路会进一步导致电池大量散热,然后电池内部的热量会溶解薄膜。然后,正极直接与负极物质反应,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膨胀,物质在相对大气压下喷出。之后,在高温的作用下,其他外围电池会发生与故障电池类似的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整个电池板自燃。当然,电池的自燃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只要不能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不会发生自燃。尽管电池自燃是小概率事件,但电池本身的不稳定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近年来,关于特斯拉Model S/X自燃、碰撞、火灾甚至爆炸的新闻屡见不鲜,人们不得不怀疑特斯拉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是否真的可靠。俗话说,在又一波动荡之后,距离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佛罗里达州相撞,又一辆特斯拉ModelS在中国自燃还不到两个月。
3月26日凌晨,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广州市天河区汇景新城小区地下车库自燃。车辆严重受损,现场一片混乱。幸运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据了解,特斯拉Model S自燃时,没有充电,也没有发生碰撞。这不是第一次没有碰撞和充电的自燃!
对于广州发生的这起自燃事故,特斯拉官方尚未给出正式回应。然而,从网上流传的视频和照片来看,地下室一片狼藉。被烧毁的是一辆红色的特斯拉Model S,车的右后门有一个很大的损坏痕迹。从这辆Model S挂着普通的“粤A”蓝卡来看,这辆车应该是较早进入中国的一批Model S。
根据现场情况,相关媒体推测,如此大的损坏可能是由于电池起火和高温导致铝合金机身熔化造成的。至于为什么这款S型电池在半夜没有碰撞和充电就着火了,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事实上,这并不是第一次这样的自燃。2018年初,重庆一小区二楼的车库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故。它也是一辆带有“蓝卡”的特斯拉Model S,在没有充电和碰撞的情况下从车底自燃。
2016年1月1日,在挪威的一个超级充电站内,一辆正在充电的Model S突然起火,整辆车几乎被烧毁。幸运的是,车上没有人,所以没有人受伤。这起事故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在随后的调查中,特斯拉声称火灾是由汽车引起的。
2017年3月4日,上海金桥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的两辆Model S发生火灾,其中一辆严重受损,车门已被烧穿。从现场的照片来看,起火点不在充电接口,因此有猜测认为火灾是由电池引起的。碰撞后的自燃经常引起特斯拉的注意。2018年3月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Model X在高速公路上相撞后,电池迅速起火,车内发生小爆炸,最终导致车主死亡,汽车随后大规模燃烧,大火持续了一个小时。直到那时它才熄灭。
2018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一辆2014年生产的Model S撞上混凝土墙后自燃。2017年6月11日凌晨3点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上护栏后发生火灾。2014年7月,美国一名小偷在偷了一辆特斯拉汽车后刹车逃离。在西好莱坞撞上多辆汽车后,他撞上了一盏路灯,摔成两半,导致电池起火。据相关媒体统计,特斯拉Model S/X系列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因行驶、碰撞和充电而引发的燃烧、自燃和爆炸事故已近50起或超过50起。频繁发生的电动汽车自燃事故让人胆战心惊,不用担心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松下电池是罪魁祸首?在具有自燃和碰撞燃烧的特斯拉Model S/X车型上,搭载了日本松下公司提供的NCA(锂镍钴铝酸盐)电池。从技术上讲,电池本身由于其内部结构和成分而发生放热开裂是不可避免的。根据相关数据,18650电池的结构只是一种具有特殊财产的薄膜,它将含有镍、钴和锂的正极与含有石墨的负极分离开来(负极材料的组成更复杂,主要是石墨材料)。金属分子可以穿过这层膜,但石墨分子不能。
在给电池充电的过程中,正极的金属分子通过薄膜与石墨结合,与石墨结合的金属分子在放电时会通过薄膜返回正极。但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类似树枝的金属枝晶。当汽车充电速度快或充电温度过低时,金属枝晶会加速生长,刺穿正极和负极之间的薄膜,导致内部短路……
电池。
电池内部的这种短路会进一步导致电池大量散热,然后电池内部的热量会溶解薄膜。然后,正极直接与负极物质反应,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池膨胀,物质在相对大气压下喷出。之后,在高温的作用下,其他外围电池会发生与故障电池类似的反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整个电池板自燃。当然,电池的自燃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只要不能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就不会发生自燃。尽管电池自燃是小概率事件,但电池本身的不稳定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近年来,关于特斯拉Model S/X自燃、碰撞、火灾甚至爆炸的新闻屡见不鲜,人们不得不怀疑特斯拉的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是否真的可靠。
4月1日起,比亚迪e1创首发智行版,将开启限量抢定活动当天,消费者只需进入“比亚迪e购”页面,预付定金196元,就可抢购限量999台的e1创首发智行版车型。
1900/1/1 0:00:00近些年随着绿色环保相关政策不断的推行,新能源汽车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不仅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
1900/1/1 0:00:00近日,日本索尼公司(SonyCorporation)与日本知名移动通信运营商NTTDOCOMO宣布,
1900/1/1 0:00:00日前,雷诺宣布推出V2G(车辆到电网)充电试点项目,该项目的特点是利用交流充电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充桩,由车辆向电网释放电能,以供家庭、企业及公共设施使用。
1900/1/1 0:00:00近日,由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及丰田研究所开展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制造商可通过技术预测电池使用寿命,从而实现加快电池上市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加速电池充电时间、将电池快速分类等。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特斯拉一直在以有记录和无记录的方式提高其自动驾驶系统Autopilot的功能。最近,该系统就获得了一项新功能:探测其他车辆的变道意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