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氢燃料电池车迎风口 车企强化战略布局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被认为是实现汽车“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新制高点之一。随着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完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迎来风口。车企正抓住机遇加快布局,积极抢占赛道有利位置。车企纷纷加大布局在国内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日,丰田、一汽、东风、广汽、BAIC、易华通六家理念相同的企业签署合资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R&D(北京)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额为50.19亿日元,其中丰田出资65%,易华通出资15%,其他四家车企各占5%。公司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预计2020年在北京正式成立。通过协商,六家公司将共同规划产品,开展“FC电堆组装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整车安装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这将大大缩短氢燃料电池汽车从开发到商业化的时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公司将努力开发产品力优异、成本更低、在动力、能耗和耐久性方面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这也是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环。业内人士表示,丰田与五家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将是其在中国氢燃料业务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密集布局的重要一招。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希勇表示,此次成立的新公司是一个开放合作的优质平台,整合了丰田世界一流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易华通在系统集成方面的强大实力以及国内汽车集团的制造和市场优势。各方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正在经历的绿色能源革命。近年来,车企非常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不断加大业务。包括SAIC大通和宇通在内的车企也推出了相关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公司加大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将在四川生产氢燃料电池整车进行本土化研发,以加速进军中国商用车市场。2019年7月,一汽发布新能源技术战略“齐一登峰计划”,燃料电池汽车被列为一汽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之一。同时,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已被纳入一汽商用车发展的战略规划。作为商用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一汽解放积极布局商用车新能源领域,将发展氢燃料电池作为商用车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工信部近日公布的第33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有一汽解放氢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等6家企业的7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再比如,潍柴动力近年来非常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布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承担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及应用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若干重大项目,正在加快产品商业化和工程化。同时,公司投资了加拿大Ballard Power System有限公司和英国Siris Power Holdings有限公司,加快氢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布局。作为推动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和支持。“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地也积极出台政策跟进,全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例如,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探索推进氢燃料电池等绿色先进技术在特定边缘数据中心的试点应用,建设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城市。今年年初,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天津将构建技术、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的氢能产业生态圈。到2022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技术产业方面,到2022年,培育和引进一批氢气制备、储运、氢燃料电池制造、科研开发和配套服务等企业,引进2至3家在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电力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取氢能产业集群国家试点,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此外,到2022年,力争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建设3个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区,重点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开展至少3条公交或通勤线路示范运营,推广使用物流车、叉车、公交车等1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其他领域取得突破,建设至少两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大连市发改委在今年4月召开的推进氢能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大连市将编制《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将氢能产业发展纳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依托“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突破口,提前规划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其中,大连将启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程,建设2-3座示范运营加氢站;依托本土整车厂商搭建平台,整合本土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厂商和相关配套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联合研发;搭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测试和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另据了解,2020年,大连将新开7条公交线路,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公交示范线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普遍看好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万辆,2025年达到10万辆,2030年达到100万辆,将带动加氢站、燃料电池、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将是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山西证券指出,目前车企正在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降成本路径明显,未来有望被市场接受。在核心零部件领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通过并购或股权投资的方式,布局有技术壁垒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抢占市场先机。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完善、集群支撑不足等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政府应引导和加大对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的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推进产品国产化;鼓励和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促进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鼓励能源企业率先建立稳定、便捷、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制定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国家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被认为是实现汽车“零排放”的重要解决方案,成为未来产业竞争的新制高点之一。随着顶层设计和产业政策的完善,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正步入发展快车道,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迎来风口。车企正抓住机遇加快布局,积极抢占赛道有利位置。车企纷纷加大布局在国内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近日,丰田、一汽、东风、广汽、BAIC、易华通六家理念相同的企业签署合资合同,成立“联合燃料电池系统R&D(北京)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额为50.19亿日元,其中丰田出资65%,易华通出资15%,其他四家车企各占5%。公司主营业务为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预计2020年在北京正式成立。通过协商,六家公司将共同规划产品,开展“FC电堆组装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整车安装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研发工作,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这将大大缩短氢燃料电池汽车从开发到商业化的时间,加速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普及。公司将努力开发产品力优异、成本更低、在动力、能耗和耐久性方面具有更强竞争力的燃料电池系统及其主要零部件,这也是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不可或缺的一环。业内人士表示,丰田与五家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将是其在中国氢燃料业务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密集布局的重要一招。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希勇表示,此次成立的新公司是一个开放合作的优质平台,整合了丰田世界一流的氢燃料电池技术、易华通在系统集成方面的强大实力以及国内汽车集团的制造和市场优势。各方可以充分整合资源,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共同推动中国和世界正在经历的绿色能源革命。近年来,车企非常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并不断加大业务。包括SAIC大通和宇通在内的车企也推出了相关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现代公司加大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和应用,将在四川生产氢燃料电池整车进行本土化研发,以加速进军中国商用车市场。2019年7月,一汽发布新能源技术战略“齐一登峰计划”,燃料电池汽车被列为一汽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路线之一。同时,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也已被纳入一汽商用车发展的战略规划。作为商用车市场的领军企业,一汽解放积极布局商用车新能源领域,将发展氢燃料电池作为商用车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在工信部近日公布的第33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有一汽解放氢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等6家企业的7款燃料电池汽车产品。再比如,潍柴动力近年来非常重视新能源业务的布局,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目前已承担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商用车产业化技术及应用项目、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若干重大项目,正在加快产品商业化和工程化。同时,公司投资了加拿大Ballard Power System有限公司和英国Siris Power Holdings有限公司,加快氢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布局。作为推动节能减排、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驾护航和支持。“发展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推动氢燃料电池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地也积极出台政策跟进,全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例如,近日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探索推进氢燃料电池等绿色先进技术在特定边缘数据中心的试点应用,建设国内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试点示范城市。今年年初,天津市政府发布《天津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天津将构建技术、产业、应用一体化发展的氢能产业生态圈。到2022年,氢能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50亿元。在技术产业方面,到2022年,培育和引进一批氢气制备、储运、氢燃料电池制造、科研开发和配套服务等企业,引进2至3家在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部件、电力系统集成、检验检测等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积极争取氢能产业集群国家试点,初步形成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此外,到2022年,力争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建设3个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区,重点在交通领域推广应用,开展至少3条公交或通勤线路示范运营,推广使用物流车、叉车、公交车等1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其他领域取得突破,建设至少两个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大连市发改委在今年4月召开的推进氢能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大连市将编制《大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将氢能产业发展纳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依托“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为突破口,提前规划布局氢能产业发展。其中,大连将启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程,建设2-3座示范运营加氢站;依托本土整车厂商搭建平台,整合本土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厂商和相关配套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联合研发;搭建氢燃料电池汽车综合测试和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另据了解,2020年,大连将新开7条公交线路,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公交示范线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普遍看好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2020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万辆,2025年达到10万辆,2030年达到100万辆,将带动加氢站、燃料电池、氢气生产、储存和运输的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方向将是氢能利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山西证券指出,目前车企正在加速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逐步取得突破,降成本路径明显,未来有望被市场接受。在核心零部件领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通过并购或股权投资的方式,布局有技术壁垒的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抢占市场先机。但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氢能产业链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完善、集群支撑不足等问题,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政府应引导和加大对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的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瓶颈,推进产品国产化;鼓励和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氢能示范应用,鼓励地方政府创新激励方式,促进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资,鼓励能源企业率先建立稳定、便捷、低成本的氢能供应体系;完善标准法规建设,加快制定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后的管理细则;制定国家顶层氢能规划,合理规划加氢站,制定长期稳定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

标签:一汽丰田北京一汽解放大发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长城与光束汽车签订服务协议:国产MINI呼之欲出

近日,长城汽车发布的第七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显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光束汽车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

1900/1/1 0:00:00
后浪来了 哪吒汽车六城直营体验中心同步起航

惟变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进取者胜。继首家上海直营体验中心、全国最大北京哪吒汽车体验中心开业后,哪吒汽车在夯实20时代的进程中再上一层楼。

1900/1/1 0:00:00
6月沪牌投放继续放量:环比增长2.76%,至18267辆

近日,据上海国拍发布的消息,6月份车牌拍卖将于6月20日(10:3011:30)举行,警示价为89300元。

1900/1/1 0:00:00
本田将在日本停产思域轿车 在中国和北美继续生产

据日媒报道,本田将在日本国内精简在售的轿车车型,2020年夏季将停产旗舰车型“思域”轿车等两款车型,销售店现有库存消化完后也将停止销售。思域轿车和小型轿车“GRACE”将分别于8月和7月停产。

1900/1/1 0:00:00
特斯拉上海Model 3轿车5月注册登记11364辆 环比增长173.63%

根据中国汽车信息网的数据,5月中国国产特斯拉的注册登记量几乎比一个月前增加了两倍。注册的车包括11364辆Model3轿车,这是特斯拉在中国组装的唯一车型。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5月销量同比下滑34%

据外媒报道,新冠疫情对大众集团造成沉重打击,今年5月其全球汽车销量同比下滑34至609,400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