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那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事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工业遭受重创。2020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降至-2%,中国乘用车开票市场增速将降至-23%,均为历年同期最低增速。上半年是否万劫不复,下半年是否还有机会,厂商如何应对,希望通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市场。
一、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回顾虽然上半年市场增速为历年同期最低,但从二季度开始逐月回升,回暖趋势明显。上半年开票同比下降23%,其中第一季度下降46%,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月份下降-84%。从4月份开始,市场出现明显回暖趋势,当月增速迅速收窄至-3%,5-6月份进一步回升,分别正增长9%和2%。从绝对量来看,大致来说,1-4月份疫情给市场造成了210万辆的销售损失,5月份开始弥补。5-6月共补20万辆,预计下半年补40-70万辆。上半年仍有21家厂商呈现正增长。分厂商来看,全行业93家厂商中有21家呈现正增长,其中8家厂商去年同期无销量(如特斯拉中国、长安林肯),13家厂商增长率为正(蔚来+91%、一汽轿车+43%、长安福特+15%、福建戴姆勒+7%、长安+6%、一汽马自达+5%、一汽马自达+5%)。细分市场的升温节奏体现了消费升级的特征。SUV比轿车和MPV暖,豪华品牌比普通品牌暖,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暖。无论分类如何,A/B合资的主流轿车和A合资的主流SUV都呈现出更快的升温节奏。NEV继续大幅下滑,但降幅逐月收窄。上半年NEV进销存同比下降44%,高于整体市场,但逐月收窄,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高14个百分点。新能源销量的大幅下滑,除了补贴下滑因素外,还与公共市场的大幅收缩有直接关系。1-5月新能源对公销量同比下降55%,对私销量同比增长6%。特斯拉异军突起,Model3半年销量4.4万辆,NEV厂商位居行业第二,直逼新能源鼻祖比亚迪(4.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开始从政策导向、价格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质量导向。新车上市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全市场(燃油车)投放新车(新+置换)32辆,比去年同期多12辆。制造商仍然对2020年的市场抱有很高的期望。赎回需求依然旺盛。2019年,赎回需求占比35%。疫情爆发后,赎回需求暂时受到抑制,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占比下降到15%。3月份以来,赎回比例迅速上升至40%左右。二手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复苏步伐落后于新车市场。上半年,全国乘用车二手车累计交易量230万辆,同比下降65%。6月份交易量为53万辆,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3.6%,复苏步伐落后于新车市场。市场……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交易价格整体下降3.2%,低于去年底的-7.3%和去年同期的-4.7%,价格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综上所述,中国乘用车市场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疫情爆发四个月后市场开始恢复正增长,各项指标健康发展。可以看出,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普及后期千人数量仍在逐年增加,市场需求刚性依然存在。2.2020年全年市场展望1。宏观经济从宏观政策来看,面对疫情战、贸易战、洪水战、地缘等各种复杂的内外严峻形势,中国政府经受住了考验和压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一是将“六保”(保民生、保就业、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保基层运行)作为2020年政府工作的新目标。为保稳定,我们不会设定GDP增长目标,不会重启类似2009年的强刺激政策,坚持“宅在家里不投机”的立场。二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1-5月,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约4.5万亿元,6月中旬又发行了1万亿特别抗疫国债。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极大地提振了消费信心。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屡创新高,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整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在资金支持下持续发力。在消费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此前受到抑制的餐饮消费和旅游消费也将得到明显改善。国家信息中心将2020年中国经济分为四个阶段,大致对应四个季度。第一阶段:疫情防控导致经济关停。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鉴于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各大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中国的年度经济增长预期(IMF: 1.2%,世行:1%,SiC: 2.4%,CATARC: 2.5%)。阶段二:防控解除,需求集中释放。二季度车市的快速回暖,更多的是前期被压抑需求的集中释放。阶段三:前期需求释放后,经济下行压力显现。第四阶段:刺激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增速回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未来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三季度。各种压力和风险依然存在:居民就业形势严峻,收入下降影响消费的压力,国内外疫情反弹的风险,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带来的极端压力的风险。2.产业政策:上半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减轻当年企业负担,同时兼顾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节能减排的中长期目标。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上半年地方政府出台了近140项促进消费的政策,涵盖购车补贴、续保优惠、汽车下乡、鼓励新能源等。放宽限购区域的限购指标。全国已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的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海南)均表态或决定放宽限购指标。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优化。财政补贴政策的实施期限为……e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延长至2022年底,其中2020年补贴标准比上年下降10%,下降幅度比上年降低。2020年党政机关公务领域出租(含在线租车)及符合要求的车辆不退。第六个国家规定了一个过渡期。鉴于2020年7月1日国六切换节点,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过渡期和国五库存车销售期将适当延长。新版双积分管理办法为2019年和2020年积分管理办法的调整留有接口。考虑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19-2020年要为积分考核办法预留调整空间:2019年延长负积分补偿期,2020年调整新能源结转正积分比例。企业可以提前2021年新能源的正积分来补偿2020年新能源的负积分。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核算中对低油耗汽车的优惠条款。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来说,应该说国家储备政策还是很多的,比如1.6L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台的可能性不大)。3.市场预测从以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看,虽然下半年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也有很多可利用的机会。微观层面,下半年还有很多新车上市,成都车展、北京车展、广州车展都将在下半年开幕。经仔细测算,2020年国内乘用车开票市场增速在-8%左右,高于2019年-9.1%的市场增速。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下半年,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越是形势不利,越是要发掘和利用好潜在的机遇。第一,借助“保稳定”的国家目标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向制造商和经销商寻求更多的政府支持。二是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促进销售,包括房产车所在地方政府的特殊支持,非专属房产车所在地方的消费促进政策,限购城市放松限购带来的机遇。三是合理建立和消化国五车库存,在国六过渡期扩大销量,降低成本。第四,通过新能源补贴和双积分政策的调整,最大限度地争取在2020年的租赁、网约和公务车市场有所作为,同时打通2020-2021年的积分考量,灵活安排新能源汽车生产节奏。以上是从外部挖掘潜力,也是审时度势,从内部寻求突破。未来汽车市场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找准定位,做好选择。从规模和价值维度,车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大型/高价值,第二类:小型/高价值,第三类:小型/低价值,第四类:大型/低价值。一类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只有少数头部企业能实现;2类对品牌和产品要求高,是“小而美”的模式。漂亮的产品,漂亮的品牌,产品要能支撑品牌向上,品牌要能支撑产品卖溢价;3类没有出路,是市场出清的对象;第四类属于薄利多销,要求企业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正确路线。总之,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天灾人祸令人难忘,悲观情绪无处不在,内外、上下、宏观、微观。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越要保持信心,化危机为机遇,找到正确的生存发展之路并为之不懈努力。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那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性事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工业遭受重创。2020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预计将降至-2%,中国乘用车开票市场增速将降至-23%,均为历年同期最低增速。上半年是否万劫不复,下半年是否还有机会,厂商如何应对,希望通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看到一个更真实的市场。
一、上半年乘用车市场回顾虽然上半年市场增速为历年同期最低,但从二季度开始逐月回升,回暖趋势明显。上半年开票同比下降23%,其中第一季度下降46%,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2月份下降-84%。从4月份开始,市场出现明显回暖趋势,当月增速迅速收窄至-3%,5-6月份进一步回升,分别正增长9%和2%。从绝对量来看,大致来说,1-4月份疫情给市场造成了210万辆的销售损失,5月份开始弥补。5-6月共补20万辆,预计下半年补40-70万辆。上半年仍有21家厂商呈现正增长。分厂商来看,全行业93家厂商中有21家呈现正增长,其中8家厂商去年同期无销量(如特斯拉中国、长安林肯),13家厂商增长率为正(蔚来+91%、一汽轿车+43%、长安福特+15%、福建戴姆勒+7%、长安+6%、一汽马自达+5%、一汽马自达+5%)。细分市场的升温节奏体现了消费升级的特征。SUV比轿车和MPV暖,豪华品牌比普通品牌暖,合资品牌比自主品牌暖。无论分类如何,A/B合资的主流轿车和A合资的主流SUV都呈现出更快的升温节奏。NEV继续大幅下滑,但降幅逐月收窄。上半年NEV进销存同比下降44%,高于整体市场,但逐月收窄,上半年增速比一季度高14个百分点。新能源销量的大幅下滑,除了补贴下滑因素外,还与公共市场的大幅收缩有直接关系。1-5月新能源对公销量同比下降55%,对私销量同比增长6%。特斯拉异军突起,Model3半年销量4.4万辆,NEV厂商位居行业第二,直逼新能源鼻祖比亚迪(4.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消费开始从政策导向、价格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质量导向。新车上市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上半年全市场(燃油车)投放新车(新+置换)32辆,比去年同期多12辆。制造商仍然对2020年的市场抱有很高的期望。赎回需求依然旺盛。2019年,赎回需求占比35%。疫情爆发后,赎回需求暂时……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份,这一比例降至15%。3月份以来,赎回比例迅速上升至40%左右。二手车市场受疫情影响更严重,复苏步伐落后于新车市场。上半年,全国乘用车二手车累计交易量230万辆,同比下降65%。6月份交易量为53万辆,同比下降52%,环比下降3.6%,复苏步伐落后于新车市场。市场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乘用车市场交易价格整体下降3.2%,低于去年底的-7.3%和去年同期的-4.7%,价格总体保持相对稳定。综上所述,中国乘用车市场最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疫情爆发四个月后市场开始恢复正增长,各项指标健康发展。可以看出,我国乘用车市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普及后期千人数量仍在逐年增加,市场需求刚性依然存在。2.2020年全年市场展望1。宏观经济从宏观政策来看,面对疫情战、贸易战、洪水战、地缘等各种复杂的内外严峻形势,中国政府经受住了考验和压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一是将“六保”(保民生、保就业、保粮食和能源安全、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保基层运行)作为2020年政府工作的新目标。为保稳定,我们不会设定GDP增长目标,不会重启类似2009年的强刺激政策,坚持“宅在家里不投机”的立场。二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1-5月,央行向市场投放资金约4.5万亿元,6月中旬又发行了1万亿特别抗疫国债。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融资困难,也极大地提振了消费信心。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屡创新高,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整的重要抓手,未来将在资金支持下持续发力。在消费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此前受到抑制的餐饮消费和旅游消费也将得到明显改善。国家信息中心将2020年中国经济分为四个阶段,大致对应四个季度。第一阶段:疫情防控导致经济关停。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鉴于一季度的经济形势,各大机构纷纷下调了对中国的年度经济增长预期(IMF: 1.2%,世行:1%,SiC: 2.4%,CATARC: 2.5%)。阶段二:防控解除,需求集中释放。二季度车市的快速回暖,更多的是前期被压抑需求的集中释放。阶段三:前期需求释放后,经济下行压力显现。第四阶段:刺激政策效果显现,经济增速回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但未来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三季度。各种压力和风险依然存在:居民就业形势严峻,收入下降影响消费的压力,国内外疫情反弹的风险,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带来的极端压力的风险。2.产业政策:上半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汽车产业政策,刺激汽车消费,减轻当年企业负担,同时兼顾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节能减排的中长期目标。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中央政策的鼓励下,上半年叶……,地方政府出台了近140项促进消费的政策,涵盖购车补贴、更新优惠、汽车下乡和鼓励新能源。放宽限购区域的限购指标。全国已实施小客车总量调控的地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海南)均表态或决定放宽限购指标。新能源补贴政策的优化。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其中2020年补贴标准比上年下降10%,下降幅度比上年降低。2020年党政机关公务领域出租(含在线租车)及符合要求的车辆不退。第六个国家规定了一个过渡期。鉴于2020年7月1日国六切换节点,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过渡期和国五库存车销售期将适当延长。新版双积分管理办法为2019年和2020年积分管理办法的调整留有接口。考虑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19-2020年要为积分考核办法预留调整空间:2019年延长负积分补偿期,2020年调整新能源结转正积分比例。企业可以提前2021年新能源的正积分来补偿2020年新能源的负积分。此外,还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积分达标值核算中对低油耗汽车的优惠条款。从促进消费的角度来说,应该说国家储备政策还是很多的,比如1.6L及以下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出台的可能性不大)。3.市场预测从以上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来看,虽然下半年不确定因素很多,但也有很多可利用的机会。微观层面,下半年还有很多新车上市,成都车展、北京车展、广州车展都将在下半年开幕。经仔细测算,2020年国内乘用车开票市场增速在-8%左右,高于2019年-9.1%的市场增速。三、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下半年,企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越是形势不利,越是要发掘和利用好潜在的机遇。第一,借助“保稳定”的国家目标和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向制造商和经销商寻求更多的政府支持。二是充分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刺激消费,促进销售,包括房产车所在地方政府的特殊支持,非专属房产车所在地方的消费促进政策,限购城市放松限购带来的机遇。三是合理建立和消化国五车库存,在国六过渡期扩大销量,降低成本。第四,通过新能源补贴和双积分政策的调整,最大限度地争取在2020年的租赁、网约和公务车市场有所作为,同时打通2020-2021年的积分考量,灵活安排新能源汽车生产节奏。以上是从外部挖掘潜力,也是从内部审时度势,寻求突破。未来汽车市场优胜劣汰不可避免,企业需要未雨绸缪,找准定位,做好选择。从规模和价值维度,车企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大型/高价值,第二类:小型/高价值,第三类:小型/低价值,第四类:大型/低价值。一类是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只是少数……ead企业可以实现;2类对品牌和产品要求高,是“小而美”的模式。漂亮的产品,漂亮的品牌,产品要能支撑品牌向上,品牌要能支撑产品卖溢价;3类没有出路,是市场出清的对象;第四类属于薄利多销,要求企业有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正确路线。总之,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的天灾人祸令人难忘,悲观情绪无处不在,内外、上下、宏观、微观。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越要保持信心,化危机为机遇,找到正确的生存发展之路并为之不懈努力。
7月23日,绿源电动车与星恒锂电池强强联手,于浙江绿源基地联合举行“恒星伙伴计划”签约仪式,绿源电动车正式加盟“恒星伙伴计划”,
1900/1/1 0:00:00北京时间7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马自达宣布在销售增长以及美国市场需求预期的推动下,该公司决定从8月开始恢复正常运营,或恢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1900/1/1 0:00:00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将竞争对手RivianAutomotive告上了法庭,称后者以“令人震惊的方式”挖角,并盗取商业机密。
1900/1/1 0:00:00中国石化消息,7月22日,燕山石化与北汽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汽车产业研发基地举行。
1900/1/1 0:00:00历时五天的马拉松式欧盟峰会最终达成协议,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一个总规模高达7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万亿)的复苏计划法案,将联合发债募集资金,用于资助成员国疫后重建。
1900/1/1 0:00:00一汽解放0008007月23日晚间公告,全资子公司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与广汉市人民政府拟签署《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启动广汉商用车基地项目建设。项目拟用地总面积828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