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3-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该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并得到世界汽车组织(OICA)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支持。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变化、新挑战、新理念——引领中国汽车工业新征程”。紧扣时代脉搏,寻求突破,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掌控宏观产业形势,分析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趋势。8月15日上午,德勤汽车领先合伙人周在“智能互联汽车创新发展与产业生态升级”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周昆凌,德勤汽车行业领先合伙人:尊敬的各位来宾,早上好!很荣幸在前半段从行业、政策、政府引导等角度讲了很多分析和专业的观点。我是站在企业的角度讲,作为汽车行业,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汽车。希望对在场的各位有启发。有三个部分向大家汇报:第一,软件定义了汽车时代智能网联汽车的路径和要素。第二,思维。第三,简单总结一下。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行业谈论“数字化转型”已经有好几年了,但近几年汽车行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产品本身也在数字化。明显的特点是,原来由功能定义的产品,逐渐由软件定义。因此,在电子电气架构完善后,尤其是特斯拉在行业内开了先河的前提下,软件定义汽车的话题对其他企业具有显著的标杆作用。未来谈整车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不是要不要做,而是要怎么做,怎么打造自己的软件实力和软件生态。从产品定义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汽车是一个可升级、可扩展、软件驱动的电子产品。从传统模式来看,OTA后的汽车出厂时如何定义?现在的量产车,出厂时一般都会锁定功能。如果你想提高它们的性能,你通常需要更换或修改它们。通过数字模式下的软件升级来解锁新的汽车功能是一种趋势。毫无疑问,基于软件的工具和软件定义的工具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代码行。基本上有智能网联汽车,也有不止一行代码的智能汽车。L4和自动驾驶汽车将拥有超过5亿个线路代码。这样的高线码对行业有什么价值?我们进行了研究和调查,发现一行代码的价值大约相当于10美元。因此,在未来,软件不仅会为产品性能赋能,还会为企业带来重大的商业模式机会。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到底是怎样的?怎么做?总之,构建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有三条路径。路径一: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产品的R&D路线,以特斯拉、宝马、奔驰为代表。在自动驾驶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路径二:通过线上服务快速提升产品力,结合互联网和互联网生态,国内应用最多,比如在上海荣威RX5创造了非常成功的先例。路径三:用户思维主导的智能驾驶舱路线。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第三条路径主要是国内造车新势力和现有的很多主流车企走的。三条路径更接近互联网,更接近自动驾驶的方向。未来的房间会逐渐向第三条路径靠拢,也就是我们要讲的智能互联车的发展路径。既然未来的方向是把智能驾驶舱作为一个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向,那么人车关系的演变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比如说到人机交互HMI,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以执行者的身份谈论汽车。我们给汽车控制指令,汽车理解我们的话来实现它的目标。随着智能网联技术和应用越来越多,他们将成为“熟悉你的人”,通过数据连接整合场景服务,主动推送。未来汽车不仅会变得智能有科技含量,还会赋予情感因素。由于有数据的支撑,当人们对自己、ID绑定、车主有了更好的了解后,往往会主动提出并积极推广出行体验。服务会找人,而不是进车后找功能和服务。车辆智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入车辆后你会发现另一个自己。说到数字孪生和D2T,未来将在进入汽车后得到体现。数字化时代,智能驾驶舱会带来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一些功能已经可用……在最新的量产车型中。智能互联汽车的三大要素是什么?以智能交互为出发点,同时体现智能驾驶和智能服务的产品差异。随着技术的发展,如语音识别,AR/VR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面部表情捕捉,以及其他交互,汽车越来越容易理解人的意思,理解你的指令和需求。车辆作为机器或计算机,在理解你的指令后,会控制车辆。智能驾驶舱领域的未来指令必须能够渗透到驾驶层面。考虑到人和车的生活,智能服务可以给出行体验和用车体验带来极大的丰富性。与中国其他国家相比,我们做得很好。它将连接人和车,主动推送很多基于LBS场景的服务。智能交互体现在几个方面的变化:(1)多样性。多种交互技术,比如未来,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人喜欢语音识别,有人喜欢控制。未来的人车交互会多元化,多元化会用到很多技术。(2)性格。例如,首先在上海投放市场的蔚来汽车的NORMI就是人格化的。中国人更喜欢形象化的交互方式,所以拟人也是一种交互方式。(3)终端可以迭代。当然需要自己进化,交互方式也能进化。它需要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更好的理解你,能够终端迭代。所谓智能驾驶,是指自动驾驶路径中的初级智能控制,比如驾驶舱中的控制。座椅等技术非常普及,基本都是智能汽车才有的功能。还有辅助驾驶,由L1-L5级技术辅助。智能驾驶需要融入智能交互。未来像特斯拉这样的汽车云架构是大方向。在国内还是一步一步往前走,一步一步达到特斯拉CCM架构还是很难的,涉及很多技术突破,供应商协作,等等。当前大部分量产车辆仍然使用ECU来控制不同的车辆控制内容。每个人都有非常丰富的移动生活,非常了解智能服务。未来给人找服务的体验会切换到通过服务找人,后台的云数据会更好的了解主人本人。比如,在实时场景下,会基于汽车的位置和出行场景主动推广相关服务。通过超级ID (super account),车和人绑定后,车更懂用户的喜好(驾驶喜好、生活喜好、用车习惯),这些都是数据支撑的主动服务的体现,包括建立服务体系、连接互联网生态等等。这么多服务,这么多内容的投入,车企未来还是要盈利的。如何做好用户运营,是未来车企最重要的课题。用户运营需要与客户进行深度互动,客户愿意为未来的场景付费。第二,创新思维。借助智能手机的发展路径,各企业如何走下去?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大致有三条路径:路径一:通过功能整合重塑产品形态。特斯拉创造了一个比较大的主角。不排除苹果这样的公司也会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产品,像这样的公司会通过功能整合重新定义。方法二:深挖核心需求,比如华为的摄影极致,三星的屏幕设计极致,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途径三:围绕核心产品拓展行业生态,比如小米,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在未来,汽车公司将采取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或略微结合。车联网的很多功能大家都讲过了。车联网的功能是不是越来越多,叠加的功能才是消费者最好的体验?不一定。根据产品,大致有四类功能,涉及用户数据、场景数据、车辆数据。数据连接后,可以是s……为车主提供四项服务:(1)车辆控制服务;(2)旅游服务;(3)人车生态服务;(4)车辆售后服务。深入挖掘这些服务内容,将为汽车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新的收入来源。汽车企业这么大的投入肯定是希望盈利的。盈利模式是基于汽车金融、汽车销售、汽车服务的原始收入来源吗?不一定,如何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在服务方面大有可为,也大有潜力。如何设计功能?一般他们会遵循一定的规则,从用户角度、企业角度、竞争角度来设计自己的功能组合。要能够深度挖掘用户需求,了解用户的品牌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以及其他粘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企业视角应该能够带来模式创新和新的营收机会。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考虑营收和盈利能力,竞争是基于差异化。比如今天主干道上讨论的车联网特征,80%是一样的,另外20%就有些不一样了。如何打造一个车联网生态系统或者智能互联汽车的多样性,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咨询公司,德勤会根据行业经验,帮助汽车企业构建“三维场景树”,比如车辆属性的三个维度,什么样的车辆,什么级别的车辆;旅行的目的是帮助用户解决什么样的旅行不低;人际关系,谁会骑这样的车。通过三个维度,可以定义未来汽车将帮助用户解决哪些出行场景。不同的场景会导致智能互联网连接的不同定义,而不是简单的相加。如果单纯的添加,成本很高,也不一定会用到。像买车这样的许多功能很少使用,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通过“三维场景树”打造,这款车真正做到了高频使用而非低频使用,性价比更高。第三,总结。从需求场景到功能定义再到用户操作。在三个维度中,汽车企业有自己的创新布局很重要。如何通过智能交互、智能驾驶、智能服务来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如何打造产品差异化,对汽车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产品创新不仅仅是功能叠加和上市,更重要的是解决用户的问题,确定用户的出行场景。为了支撑这一点,软件能力和软硬件集成能力对于汽车企业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如何运营好,不断从用户身上赚更多的钱,也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我刚才说的观点,这两个月已经发表在两个白皮书里了。有兴趣的可以跟着看。第一份白皮书是《智能互联汽车时代汽车企业如何打赢数字化之战》,主要从产品发展路线的角度探讨智能互联汽车的发展。第二份白皮书是《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互联汽车》。每个人都对我们在8月下旬发布的白皮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份白皮书仍在评论中,“新基础设施下自动驾驶自行车智能和车辆道路协作之间的竞争”。非常感谢您的时间和聆听。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交流机会。谢谢大家!(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笔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
摘要当宇通进入一个市场时,拿下订单只是起点,产品是客户建立信任的第一关,其次服务保障一定要跟上,坚持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能在这个市场取得持续发展。
1900/1/1 0:00:00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
1900/1/1 0:00:00摘要秦力洪表示,在建设高端品牌方面需要具备时代背景、行业趋势、产品与技术、用户与服务、品牌人格五大要素。
1900/1/1 0:00:002020年8月13日15日,“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该论坛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主办,世界汽车组织(OICA)、世界经济论坛(WEF)唯一支持的行业顶级论坛。
1900/1/1 0:00:00今年的结构性问题和疫情短期性的影响,都让新能源行业非常难熬。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动化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我们自身也建立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现在的行业只是出于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1900/1/1 0:00:00针对媒体报道的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Model3一事,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称,公司曾在多个渠道公开明确表示特斯拉官方网站为新车唯一正规购买渠道,且从未委托其他平台或商家进行销售活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