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中国网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深圳)在深圳举行。大会期间,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系统部部长曾祥兵发表了题为《车用柔性电池集团推广与保护措施》的主题报告。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的话题是关于柔性电池组成的推广和安全设计。从几个方面来说:1。柔性电池市场的规模和应用优势;2.柔性电池模块的发展趋势:3.团体推广;4.安全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有软包,有圆柱形,有方形,各有利弊。2016年,韩国三星和LG各有特色。我们对主机厂的软袋技术路线没有特别偏好,或者说不喜欢。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技术路线状态。我们也可以看到(图)这是一个行业的预测。到2025年到100Gwh,未来软包装的产业链也将非常普及。
这是我预测软包电池组装效率的趋势。之前主要是不规范状态,这个群体效率低。后来软包改成了标准模块,客车的空间适应了标准模块,所以承载能力提高了。未来是一个大模块,是一个比较空洞的概念。是个模糊的概念,不一定是大模块。可以从现有尺寸扩展电池。我们做过测试,发现一组电池可以达到95%,电池相当于模块的状态。这一块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提高模块组合效率的角度,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1。轻量化设计;2.提高了空间利用率;3.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得到提高。轻量化设计是基于模块、系统、新材料、新技术、使用更新材料的模块和上下游的系统。比如刚才有同事介绍的盒子,现在用的是钣金和铝合金。我们可以用高强度塑料来改善我们的状态。空间利用率就是如何让电芯的布局空间和整车的空间边界更加规范,不要在那里放一些浪费的空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集成大模块技术。如果提高电器的能量密度,整体效率会大大提高。
轻量化会从几个角度降低。以左边的盒子为例,从设计、工艺、材料入手。从设计上来说,希望有结构设计优化,比如做成平板或者镂空板,重量会有变化。使用的复合材料,最近看到的PCM材料,会比PP更轻更结实,成本可能会涨一点,看选在哪里了。下壳铝合金2.7,镁铝合金强度会增加,这也是一个突破。在工艺上,所有工序的连接都是单宁酸和激光焊接的状态,也可以用粘胶的结构,也就是小蚂蚁的身体。铝合金的状态是胶合,结构密度比金属轻,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另一个是标准化和平台化的研究。这项研究如何提高效率?效率有很多种,生产效率,利用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风险,也可以提高效率。我们也提倡平台化,大规模的物料,可以供不同的供应商使用,整体流程成本控制更科学。
我来说说软袋的安全设计。昨天魏老师也讲了软袋电池的一大特点——膨胀。通货膨胀就一定是错的吗?任何电芯都有膨胀,如何抑制膨胀对电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可能有一些原因,也可能有一些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怎么优化呢?有两部分要做:1 .在电池开发的过程中,也就是整个生命周期,如何控制膨胀率,如何测试膨胀率,通过仿真手段和验证手段探索基础数据,然后将基础数据应用到结构中,再用力学模型表达模块结构,这是设计阶段的第一项工作。
2.现在所有开发流程的验证时间都很短,所有的时间都很短。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开发周期可以很快。如果有两年周期验证,可以测试模块周期周期和型号周期,把扩展测试做到位,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呼吁同行多积累,因为电动车已经发展了十年,多积累一些数据可以作为行业交流的基础数据库,对以后的电池应用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从力学的角度做大量的工作,将分为六个部分:1。防振荡设计。振动是强度的设计,所以在设计上做好仿真;大家普遍验证的标准就是国标,国标就是门槛。企业电池厂和主机厂要高于国标,让客户有更好的产品应用体验,前期采用更严格的标准。最早的一款车是2014年上市的,但至今没有因为振动出现故障。这项工作需要做得细致。2.防挤压设计。我们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应用和传统汽车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概念。以前是传统车撞底盘就坏了,现在电池跟传统车有一些变化,好像油箱坏了,会有危险。现在这一块的工作,怎么让底盘防护更有效,但是没有办法让装甲车,有点难,怎么找到最合理的设计。3.密封设计。进水肯定会导致短路。如何保证在全生命周期(10年)内使用?现在实验室的要求是疲劳振动和循环寿命试验后做RPX7和RPX9实验,以保证电池组的防水性能。现在可以保证电池24小时内泡在水里,这样就不用泡了。这个标准也会提高,对暴雨和暴雨有很好的抵抗能力。4.抗冲击设计。特别是路面不平整,有一些大石头,这也需要一定的工作。整车是要和电池组碰撞的,不仅仅是一块,还有整车。机械全方位保护,等等。
电气安全可以做很多工作,真的发生的时候,短路保护,人体触摸保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现在挺火的,新闻也多了。这方面的工作比以前更受重视了。新的阻燃材料和保温材料正在推,可以加强模块和模块的保温,或者阻断热传导。因为能量密度是不断迭代递进的,所以人们认为能量密度是第一位的,把安全的事情放在后面。这两年,鼓励政策一直在弱化。我觉得还是要回归设计的本质,安全是首要位置。我们不应该吝啬耐热和阻燃措施的应用,这些措施可能会降低能源密度,但会更好地提高能源安全。
在热安全方面,要进一步控制热失控,延长发生时间,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做一系列的工作,如处理热失控的性质,分析热扩散,预案,保护方案等。,最大程度保护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功能安全也被越来越多的提了出来,功能安全更多的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安全设计是重中之重,要从整车安全贯穿整车开发的过程和目标,再逐步分解到系统和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要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设计。
未来,电池和模块的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将不断提高,软包电器的一致性也将不断提高。随着标准化模块和方形电池大模块的发展趋势,成本会越来越被理解。在软包技术和方形电池的开发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基于电芯自身安全性和高能量的优势,首先要强化安全设计的理念,对安全设计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打造更安全可靠的流程。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深)”直播专题!1 2021年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动力工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电池中国网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深圳)在深圳召开。大会期间,奇瑞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电池系统部部长曾祥兵发表了题为《车用柔性电池集团推广与保护措施》的主题报告。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的话题是关于柔性电池组成的推广和安全设计。从几个方面来说:1。柔性电池市场的规模和应用优势;2.柔性电池模块的发展趋势:3.团体推广;4.安全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有软包,有圆柱形,有方形,各有利弊。2016年,韩国三星和LG各有特色。我们对主机厂的软袋技术路线没有特别偏好,或者说不喜欢。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技术路线状态。我们也可以看到(图)这是一个行业的预测。到2025年到100Gwh,未来软包装的产业链也将非常普及。
这是我预测软包电池组装效率的趋势。之前主要是不规范状态,这个群体效率低。后来软包改成了标准模块,客车的空间适应了标准模块,所以承载能力提高了。未来是一个大模块,是一个比较空洞的概念。是个模糊的概念,不一定是大模块。可以从现有尺寸扩展电池。我们做过测试,发现一组电池可以达到95%,电池相当于模块的状态。这一块还有很大的空间。
从提高模块组合效率的角度,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1。轻量化设计;2.提高了空间利用率;3.电池单元的能量密度得到提高。轻量化设计是基于模块、系统、新材料、新技术、使用更新材料的模块和上下游的系统。比如刚才有同事介绍的盒子,现在用的是钣金和铝合金。我们可以用高强度塑料来改善我们的状态。空间利用率就是如何让电芯的布局空间和整车的空间边界更加规范,不要在那里放一些浪费的空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还有集成大模块技术。如果提高电器的能量密度,整体效率会大大提高。
轻量化会从几个角度降低。以左边的盒子为例,从设计、工艺、材料入手。从设计上来说,希望有结构设计优化,比如做成平板或者镂空板,重量会有变化。使用的复合材料,最近看到的PCM材料,会比PP更轻更结实,成本可能会涨一点,看选在哪里了。下壳铝合金2.7,镁铝合金强度会增加,这也是一个突破。在工艺上,所有工序的连接都是单宁酸和激光焊接的状态,也可以用粘胶的结构,也就是小蚂蚁的身体。铝合金的状态是胶合,结构密度比金属轻,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
另一个是标准化和平台化的研究。这项研究如何提高效率?效率有很多种,生产效率,利用效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风险,也可以提高效率。我们也提倡平台化,大规模的物料,可以供不同的供应商使用,整体流程成本控制更科学。
我来说说软袋的安全设计。昨天魏老师也讲了软袋电池的一大特点——膨胀。通货膨胀就一定是错的吗?任何电芯都有膨胀,如何抑制膨胀对电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可能有一些原因,也可能有一些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怎么优化呢?有两部分要做:1 .在电池开发的过程中,也就是整个生命周期,如何控制膨胀率,如何测试膨胀率,通过仿真手段和验证手段探索基础数据,然后将基础数据应用到结构中,再用力学模型表达模块结构,这是设计阶段的第一项工作。
2.现在所有开发流程的验证时间都很短,所有的时间都很短。大家都觉得现在的开发周期可以很快。如果有两年周期验证,可以测试模块周期周期和型号周期,把扩展测试做到位,至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我们重点考虑的。呼吁同行多积累,因为电动车已经发展了十年,多积累一些数据可以作为行业交流的基础数据库,对以后的电池应用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从力学的角度做大量的工作,将分为六个部分:1。防振荡设计。振动是强度的设计,所以在设计上做好仿真;大家普遍验证的标准就是国标,国标就是门槛。企业电池厂和主机厂要高于国标,让客户有更好的产品应用体验,前期采用更严格的标准。最早的一款车是2014年上市的,但至今没有因为振动出现故障。这项工作需要做得细致。2.防挤压设计。我们面临着新能源汽车应用和传统汽车应用在不同领域的概念。以前是传统车撞底盘就坏了,现在电池跟传统车有一些变化,好像油箱坏了,会有危险。现在这一块的工作,怎么让底盘防护更有效,但是没有办法让装甲车,有点难,怎么找到最合理的设计。3.密封设计。进水肯定会导致短路。如何保证在全生命周期(10年)内使用?现在实验室的要求是疲劳振动和循环寿命试验后做RPX7和RPX9实验,以保证电池组的防水性能。现在可以保证电池24小时内泡在水里,这样就不用泡了。这个标准也会提高,对暴雨和暴雨有很好的抵抗能力。4.抗冲击设计。特别是路面不平整,有一些大石头,这也需要一定的工作。整车是要和电池组碰撞的,不仅仅是一块,还有整车。机械全方位保护,等等。
电气安全可以做很多工作,真的发生的时候,短路保护,人体触摸保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工作。现在挺火的,新闻也多了。这方面的工作比以前更受重视了。新的阻燃材料和保温材料正在推,可以加强模块和模块的保温,或者阻断热传导。因为能量密度是不断迭代递进的,所以人们认为能量密度是第一位的,把安全的事情放在后面。这两年,鼓励政策一直在弱化。我觉得还是要回归设计的本质,安全是首要位置。我们不应该吝啬耐热和阻燃措施的应用,这些措施可能会降低能源密度,但会更好地提高能源安全。
在热安全方面,要进一步控制热失控,延长发生时间,确保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应该做一系列的工作,如处理热失控的性质,分析热扩散,预案,保护方案等。,最大程度保护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功能安全也被越来越多的提了出来,功能安全更多的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安全设计是重中之重,要从整车安全贯穿整车开发的过程和目标,再逐步分解到系统和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要做好每个环节的安全设计。
未来,电池和模块的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将不断提高,软包电器的一致性也将不断提高。随着标准化模块和方形电池大模块的发展趋势,成本会越来越被理解。在软包技术和方形电池的开发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基于电芯自身安全性和高能量的优势,首先要强化安全设计的理念,对安全设计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打造更安全可靠的流程。我就分享这么多。谢谢你。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大会(CIBF深)”直播专题!
从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王孙诰编钟、武曌金简、四神云气图壁画到洛阳应天门、华夏天地之中观星台、清明上河园,当传统文化结合全新元素,《元宵奇妙夜》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用创新的形式赋能传统文化,
1900/1/1 0:00:002021年3月19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联合电池中国网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在深圳隆重召开。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为优化城市自动驾驶车队部署,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使用真实数据进行了仿真测试,其结果显示了自动驾驶(AV)车队对拥堵、排放、公共交通和共享乘车的潜在影响。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汽车于3月18日表示,因上月寒冷天气造成的其它零部件供应中断,福特F150和Edge等部分高利润车型将在缺少部分部件的情况下进行组装,等到零部件满足需求时,
1900/1/1 0:00:002020年3月18日,雷丁汽车式宣布与意大利宾尼法利纳成为战略伙伴,未来将在产品造型设计方面进行合作。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一种功能强大的、可持续性微型超级电容器或将问世。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