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亮道智能剧学铭:激光雷达商业化进程加速,大规模应用预计2024年后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发展的加速,激光雷达以其精确探测和高分辨率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OEM厂商、Tier1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公司。尤其是最近两年,产品商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长城、BAIC等国内车企,以及奔驰、宝马、沃尔沃、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都宣布了将在即将量产的新车上搭载激光雷达的消息。

此外,由于看好激光雷达的市场前景,资本市场也掀起了投资热潮。据统计,仅2020年激光雷达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就将多达10起。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激光雷达公司迎来了上市热潮:9月,以机械激光雷达为主要技术路径的威力登在纳斯达克上市;12月,坚持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Luminar也登陆纳斯达克;Aeva、Innoviz等公司也公布了相关上市计划。

对此,亮道智能CEO drama薛明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作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切身体会到,激光雷达正迎来行业发展的机遇期。尤其是国内车企对智能化的重视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在激光雷达量产的时间上甚至超过了国外。”

不过,Drama薛明也指出,由于真正能够提供完整激光雷达供应的资源稀缺,挑战依然存在,该行业有望在2024年后实现量产。"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粮道智能CEO戏剧学习题词

当前激光雷达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另外,目前市场存在怎样的竞争格局?初创企业将如何生存...围绕上述行业话题,居薛明以其多年的观察和在行业内的亲身经历,在接受加斯帕尔采访时给予了详细解答。详情如下:

因为市场不成熟,创业公司才有机会。

Q1:首席戏剧官,据了解,您从2015年开始回国创业,专注于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当时市场还处于商业化的空白期,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非常艰难。你为什么选择这个?

剧铭:首先,正是因为市场尚未成熟,所以我们的创业公司才有机会。其次,因为国内自动驾驶应用和激光雷达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国内汽车行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很高,所以我一定会从德国回来创业,也决心在这个赛道上长期奋战。另外,从产品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新产品的上车和量产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Q2:粮道智能业务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剧铭:2015年开始接触各大主机厂,培养前期预研。当时业内真正能提供激光雷达的公司很少,主要在美国,欧洲也有一两家。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与长城汽车、奥迪、大众、麦格纳、BAT等多家主机厂、Tier1供应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们与长城汽车、Ibeo签署了L3/L4自动驾驶量产研发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也是国内首个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应用合同。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道智能上海车展展台(来源:亮道智能)

Q3:激光雷达从去年才进入量产期。作为初创企业,前期将如何拓展业务,谋求生存发展?

剧铭:量产车规激光雷达正向开发要经历几个重要步骤:功能定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证、系统集成。目前,亮道智能可以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一整套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

但正如你所说,现阶段激光雷达要商业化确实很难,所以我们选择从测试和验证切入,这是激光雷达量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相信过去几年是练内功的时候,测试验证也是为了解决行业痛点。我们的测试验证不仅仅是在车辆端,还包括车路协调。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Q4:在测试和验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剧铭:2017-2020年,我们的测试验证体系基本成型。2019年,通过提供固态激光雷达测试验证服务,进入长城汽车自动驾驶量产项目。2020年,采购合同……正式签约,梁道智能承担的传感系统测试验证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亮道智能还为奥迪ag提供了欧洲的验证真相系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验证方案,并顺利通过验收。近日,在上海车展期间,我们正式推出了亮道智能的测试验证产品LDCompass。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LDCompass感知评估真相系统(来源:光明轨迹情报)

大规模量产尚需时日,国内车企可能赶超国外。

Q5:近两年,很多车企都开始宣布自己的量产车配备了激光雷达。你认为是时候在这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了吗?

剧铭:之前很多资本市场都认为激光雷达会在2018年或者2019年进入量产节点,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其实目前各家车企公布的量产时间节点已经接近我们之前的预期,但就目前来看,距离行业量产还有一段时间。

Q6:量产前的问题是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时候会达到什么规模?

剧铭:目前对于lidar公司来说,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资金投入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现在市场上能够提供完整的激光雷达货源的资源还是非常稀缺的。虽然有几十个,但是综合能力不全。乐观地说,2022年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汽车配备激光雷达,但我认为大规模爆发预计在2024年之后。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跟踪智能激光雷达算法的一个例子:动态目标识别与跟踪

至于具体的规模数据,大家说法不一。我觉得可能会达到10%-15%的组装率。更乐观的是,未来的车不止一辆,可能是三到五辆,所以需求会更大。

Q7:在与客户的接触中,你认为国外车企和国内车企在实施激光雷达落地方面有什么不同?

剧铭:我们和德国主机厂打交道比较多,他们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甚至有敬畏之心。国内车企非常重视智能化,接受新鲜事物。在激光雷达配置方面,传统车企都在提速,新兴车企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觉得国内激光雷达量产时间甚至会超过国外。对于客户的不同想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降低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加快开发进度。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整合至关重要。

Q8:目前,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亮轨智能如何定位自己?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剧明:我们是系统供应商,从软件和算法入手,构建系统级能力。我们的核心团队大多拥有在德国领先的OEM、Tier1和半导体公司的多年R&D经验,具有国际视野和落地全球项目的经验。同时,他们对当地市场和客户有更好的了解,这在技术专业性和响应速度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Q9:这是否意味着亮轨智能不涉及硬件?

剧铭:是的。激光雷达的商业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我们初创公司既开发硬件,又开发软件和算法,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开放合作,尽快推动激光雷达的量产。

Q10:近年来,智能网联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行业的融合,企业也在不断扩大朋友圈和生态链。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突出智能?

剧铭:的确,产业链太长,没有一个企业能全部做到。加强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除了加强客户合作,良道智能还在不断拓展产业链新伙伴。例如,我们最近宣布与F……合作,全球领先的工程服务公司,推动中国和欧洲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及功能的发展,共同打造自动驾驶测试和验证领域的工具链。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岛智能与FEV战略签约。

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真正合格的系统供应商。

Q11:亮道智能和你自己都面临着哪些挑战?

剧铭:毕竟激光雷达是个新生事物,挑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时候,必须从自身角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所以压力非常大,不敢放松。

Q12:公司未来几年的目标是什么?

剧铭:首先希望成为合格的系统供应商,获得国内或国际量产项目。我们之前定的小目标是参与完成国内第一个量产项目,去年8月份实现了。下一个目标是扩大我们的能力,我们希望在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3-5家量产客户,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全球激光雷达智能企业的领导者。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发展的加速,激光雷达以其精确探测和高分辨率的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OEM厂商、Tier1零部件供应商和科技公司。尤其是最近两年,产品商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长城、BAIC等国内车企,以及奔驰、宝马、沃尔沃、丰田、本田等国际车企都宣布了将在即将量产的新车上搭载激光雷达的消息。

此外,由于看好激光雷达的市场前景,资本市场也掀起了投资热潮。据统计,仅2020年激光雷达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就将多达10起。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激光雷达公司迎来了上市热潮:9月,以机械激光雷达为主要技术路径的威力登在纳斯达克上市;12月,坚持固态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Luminar也登陆纳斯达克;Aeva、Innoviz等公司也公布了相关上市计划。

对此,亮道智能CEO drama薛明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作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切身体会到,激光雷达正迎来行业发展的机遇期。尤其是国内车企对智能化的重视和对新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在激光雷达量产的时间上甚至超过了国外。”

不过,Drama薛明也指出,由于真正能够提供完整激光雷达供应的资源稀缺,挑战依然存在,该行业有望在2024年后实现量产。"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粮道智能CEO戏剧学习题词

当前激光雷达市场面临哪些挑战?另外,目前市场存在怎样的竞争格局?初创企业将如何生存...围绕上述行业话题,居薛明以其多年的观察和在行业内的亲身经历,在接受加斯帕尔采访时给予了详细解答。详情如下:

因为市场不成熟,创业公司才有机会。

Q1:首席戏剧官,据了解,您从2015年开始回国创业,专注于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开发。当时市场还处于商业化的空白期,对于创业公司来说非常艰难。你为什么选择这个?

剧铭:首先,正是因为市场尚未成熟,所以我们的创业公司才有机会。其次,因为国内自动驾驶应用和激光雷达市场前景看好,尤其是国内汽车行业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很高,所以我一定会从德国回来创业,也决心在这个赛道上长期奋战。另外,从产品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新产品的上车和量产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

Q2:粮道智能业务目前发展情况如何?

剧铭:2015年开始接触各大主机厂,培养前期预研。当时业内真正能提供激光雷达的公司很少,主要在美国,欧洲也有一两家。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与长城汽车、奥迪、大众、麦格纳、BAT等多家主机厂、Tier1供应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我们与长城汽车、Ibeo签署了L3/L4自动驾驶量产研发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这也是国内首个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应用合同。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道智能上海车展展台(来源:亮道智能)

Q3:激光雷达从去年才进入量产期。作为初创企业,前期将如何拓展业务,谋求生存发展?

剧铭:量产车规激光雷达正向开发要经历几个重要步骤:功能定义、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验证、系统集成。目前,亮道智能可以为自动驾驶行业提供一整套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

但正如你所说,现阶段激光雷达要商业化确实很难,所以我们选择从测试和验证切入,这是激光雷达量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相信过去几年是练内功的时候,测试验证也是为了解决行业痛点。我们的测试验证不仅仅是在车辆端,还包括车路协调。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Q4:在测试和验证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剧铭:2017-2020年,我们的测试验证体系基本成型。2019年,通过提供固态激光雷达测试验证服务,进入长城汽车自动驾驶量产项目。2020年,采购合同……正式签约,梁道智能承担的传感系统测试验证工作有序推进。2020年,亮道智能还为奥迪ag提供了欧洲的验证真相系统,搭建了一套完整的验证方案,并顺利通过验收。近日,在上海车展期间,我们正式推出了亮道智能的测试验证产品LDCompass。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LDCompass感知评估真相系统(来源:光明轨迹情报)

大规模量产尚需时日,国内车企可能赶超国外。

Q5:近两年,很多车企都开始宣布自己的量产车配备了激光雷达。你认为是时候在这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生产了吗?

剧铭:之前很多资本市场都认为激光雷达会在2018年或者2019年进入量产节点,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其实目前各家车企公布的量产时间节点已经接近我们之前的预期,但就目前来看,距离行业量产还有一段时间。

Q6:量产前的问题是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时候会达到什么规模?

剧铭:目前对于lidar公司来说,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资金投入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现在市场上能够提供完整的激光雷达货源的资源还是非常稀缺的。虽然有几十个,但是综合能力不全。乐观地说,2022年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汽车配备激光雷达,但我认为大规模爆发预计在2024年之后。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跟踪智能激光雷达算法的一个例子:动态目标识别与跟踪

至于具体的规模数据,大家说法不一。我觉得可能会达到10%-15%的组装率。更乐观的是,未来的车不止一辆,可能是三到五辆,所以需求会更大。

Q7:在与客户的接触中,你认为国外车企和国内车企在实施激光雷达落地方面有什么不同?

剧铭:我们和德国主机厂打交道比较多,他们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甚至有敬畏之心。国内车企非常重视智能化,接受新鲜事物。在激光雷达配置方面,传统车企都在提速,新兴车企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我觉得国内激光雷达量产时间甚至会超过国外。对于客户的不同想法,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不降低安全要求的前提下,加快开发进度。

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整合至关重要。

Q8:目前,激光雷达行业的竞争正在加剧。亮轨智能如何定位自己?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

剧明:我们是系统供应商,从软件和算法入手,构建系统级能力。我们的核心团队大多拥有在德国领先的OEM、Tier1和半导体公司的多年R&D经验,具有国际视野和落地全球项目的经验。同时,他们对当地市场和客户有更好的了解,这在技术专业性和响应速度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Q9:这是否意味着亮轨智能不涉及硬件?

剧铭:是的。激光雷达的商业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我们初创公司既开发硬件,又开发软件和算法,是不现实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开放合作,尽快推动激光雷达的量产。

Q10:近年来,智能网联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行业的融合,企业也在不断扩大朋友圈和生态链。在这方面有什么措施突出智能?

剧铭:的确,产业链太长,没有一个企业能全部做到。加强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除了加强客户合作,良道智能还在不断拓展产业链新伙伴。例如,我们最近宣布与F……合作,全球领先的工程服务公司,推动中国和欧洲ADAS和自动驾驶系统及功能的发展,共同打造自动驾驶测试和验证领域的工具链。

Great Wall, Volkswagen, Audi, Honda, Mercedes-Benz

亮岛智能与FEV战略签约。

迎接挑战,努力成为真正合格的系统供应商。

Q11:亮道智能和你自己都面临着哪些挑战?

剧铭:毕竟激光雷达是个新生事物,挑战还是很多的。尤其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的时候,必须从自身角度最大限度的保护,所以压力非常大,不敢放松。

Q12:公司未来几年的目标是什么?

剧铭:首先希望成为合格的系统供应商,获得国内或国际量产项目。我们之前定的小目标是参与完成国内第一个量产项目,去年8月份实现了。下一个目标是扩大我们的能力,我们希望在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获得3-5家量产客户,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全球激光雷达智能企业的领导者。

标签:长城大众奥迪本田奔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荣南科技:聚焦车展,引领创新,拥抱电动化

前言:4月19日,第十九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盛大启幕。

1900/1/1 0:00:00
特斯拉出售部分比特币 收益超1亿美元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今年早些时候,特斯拉购买了价值15亿美元的比特币,当前该公司已经出售了其中的一部分,并从中获得了超过1亿美元的收益。

1900/1/1 0:00:00
马斯克获110亿美元期权奖励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在4月26日发布了第一季度财报,本季度特斯拉的业绩达到了此前为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设定的目标,因此他将获得两笔期权,总价值为110亿美元。

1900/1/1 0:00:00
2025年Stellantis电池产能将达48GWh

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悉,Stellantis和能源巨头道达尔合资企业AutomotiveCellsCompany(ACC)将在德国凯泽斯劳滕建立电芯厂,预计2025年上线,

1900/1/1 0:00:00
特斯拉2021年Q1财报公布:创有史以来最高记录的生产和交付数量

4月27日早间消息,特斯拉官方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特斯拉一季度净利润创新高;马斯克获110亿美元期权奖励;丰田子公司Woven Planet收购Lyft自动驾驶部门

特斯拉一季度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七个季度盈利特斯拉在第一季度却实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车辆生产和交付量,连续七个季度实现盈利,非GAAP净利润在公司历史上首次超过10亿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