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是少有的对“造车”想得很清楚的公司。”
7月9日下午,在商汤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主品牌后,一位业内人士向新智家表达了上述感叹。
随着王晓刚在发布会上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介绍,商汤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努力从幕后走到了台前,SenseAuto也由点到面的展示出来——这是一个依托原创AI技术,可持续输出,涵盖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车路协同的全栈系统。
此前,商汤并未透露过多关于其在汽车领域布局的细节。
那么,商汤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到了各个层次?绝影如何实现与商汤其他业务的高效优质联动?从市场角度来看,绝影的竞争力如何?
五岁的奔马
虽然比较低调,但商汤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本田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共同培育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进程。经过多轮竞争,最终选择成立不到三年的商汤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商汤也没有停止对自我完善技术的追求,将之前在AI领域的积累移植到了汽车领域。去年,它获得了ASPICE L2(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测量模型二级)认证和ASIL-B功能安全证书。
据介绍,在“幽灵”正式亮相之前,商汤已与30多家国内外主机厂进行了密切接触,定点量产项目(生命周期内)覆盖车辆总数超过2000万辆。
在2021年上海车展亮相的WEY旗舰车型配备了独特的智能客舱解决方案。
现在,商汤蛰伏已久的拳头派上了用场,等了五年的“鬼”也出来了。
从历史角度看,绝影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坐骑,速度极快,也是与鲁、赤兔马齐名的传奇千里马。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移动智能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解释说,基于上述历史背景,商汤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被命名为“绝影”,表明了商汤致力于打造中国原创的智能汽车技术和品牌,也象征着它可以帮助智能汽车像千里马一样高效可靠。
另一方面,绝影可以理解为“卓越的视觉感知技术”——这是商汤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也是商汤布局智能汽车市场的切入点。
当然,作为未来世界的关键入口之一,车辆将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连接城市服务所有节点的桥梁。绝影也就是用看不见的想象力连接车、人、城市,可以和商汤的各大业务线联系起来。
打开陆云的全栈闭环。
如开头所说,商汤在智能汽车布局上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一点或许可以从SenseAuto的架构上得到有力的验证。
以感知为切入点,爵英的智能汽车产品有三个方向:
1) SenseAuto Pilot Ghost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专注于L2+高级辅助驾驶到基于不同传感器的L4自动驾驶创新。
2) SenseAuto Cabin Ghost智能客舱解决方案,覆盖从用户上车到用车的主动人机交互体验。
3) SenseAuto Connect陆云感知平台,通过车、路、云的融合,提高城市和交通综合管理的效率。
先看智能驾驶。
该解决方案包括前视视觉感知方案(Pilot-V)、驾驶员驾驶方案(Pilot-P)、激光雷达感知方案(Pilot-L)、AR-Robobus等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方案,可支持多类别传感器及其传感技术,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方案。
其中,前瞻性传感方案已被ca……ied到很多量产车型,单目摄像头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200米,能够在对高精地图依赖性较弱的情况下识别车道线、匝道汇合点和入口点,支持车道保持等ADAS功能。这种打法在业内并不多见。
除了视觉技术,商汤还开发了激光雷达的高精度3D传感技术。独特的点云噪声识别模块保证了算法即使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下也能稳定地检测和跟踪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发布了试驾方案。
除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车道跟随、超车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多项高级功能。这些能力甚至可以从高速公路延伸到城市场景。
目前,功能相似的量产车型仅来自几个新势力,如特斯拉(NOA)、NOP和小鹏(NGP)。
商汤科技试点驱动方案
再看看驾驶舱。
解决方案包括驾驶员感知系统(CAIN-D)、驾驶舱感知系统(CAIN-O)、智能进入系统(CAIN-K)、驾驶舱域控制器(CAIN-V)等方案。
简而言之,商汤在驾驶舱的主要努力是变被动交互为主动交互。
此前,用户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大部分诉求都需要手动操作物理按键。如今,在视觉感知技术的加持下,车辆可以更主动、更亲密地与人互动。
不仅如此,商汤的智能车舱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为汽车安全多提供一道防线。
例如,一旦驾驶舱传感系统检测到儿童被单独留在车内,就会及时提示汽车使用者,避免安全隐患。
驾驶员感知系统会从远处感知驾驶员的注视区域和视线方向,提供车与舱的非接触式交互,还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是否接听手机。
一旦检测到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会实时提醒驾驶员。
最后看云。
绝影陆云感知平台主要由智能路侧感知解决方案(Connect-R)和智能车路协同云控制平台(Connect-M)组成。
根据官方披露,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基础传感设备的帮助下,智能路侧传感解决方案可以赋予路侧基础设施全息传感能力。
在此基础上,商汤智能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将构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控制、分析和决策平台,提升交通管理效率。
未来,绝影还将以陆云感知平台为枢纽,连接智慧汽车服务与智慧交通、智慧商业、智慧出行等不同行业,赋能多种V2X场景应用。
总的来说,随着这三个产品方向的实施,尚汤灿覆盖了自行车智能(包括车内和车外)和车路协同智能的发展,打通了到陆云的全栈闭环。目前市面上拥有如此全栈能力的玩家并不多。
拥有原创AI技术的连横
SenseAuto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全面的系统。对于普通玩家来说,部署这么大的业务量,可能不容易推进。
在AI领域深耕已久的商汤有足够的自信。
例如,2016年以来,商汤及其联合实验室的CVPR就业论文数量已近300篇,持续领先全球。
同时,商汤还积极推动底层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高价值的专利申请,构建高效的专利保护网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格局: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翻番,积累了7500+全球专利资产,广泛分布于20+个国家/地区,其中授权专利1200+件,占发明专利资产的90%以上。
更重要的是,SenseAuto Phantom基于SenseCore尚设备,而SenseAuto Empower Pha……om Empower引擎是基础——两者都是从商汤原有的AI能力孕育出来的。
SenseCore尚汤艾设备是由商汤建造的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今年在WAIC首次亮相。
据了解,AI大装置旨在突破不同算法、计算能力和平台之间的壁垒。智能计算中心建成后,最终强度将达到3740 PFlops,一天可处理视频23600年;高性能计算引擎可以将GPU的计算效率提升1000倍;算法工具箱超过17000个。
如果说AI装置为商汤的超大型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那么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相对较小的模型的训练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依托AI大设备的计算能力支持和全工具链的加持,商汤还打造了SenseAuto Empower鬼影赋能引擎:
横向上,可以提供开放的感知平台,嵌入商汤领先的通用视觉感知能力,高效识别机舱内外场景;纵向可以提供全栈开发能力,开放算法工具箱、数据管理、充值、仿真评估系统等工具链,促进R&D-测试-优化的闭环高效运行。
AI大设备和鬼影赋能引擎的结合,将大大降低人工智能的生产要素成本,并可以大大缩短不同层次的智能汽车功能应用的开发和验证周期,这也是王晓刚一直强调的商汤智能驾驶的重要优势。
此外,商汤还建立了完善的测试和模拟系统,覆盖超过10,000个问题测试场景和超过500,000个测试场景库。这些都是汽车行业的硬通货。
尚汤灿背后的商业矩阵的强大合力不容忽视。
从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始,商汤有十几个基于AI技术普适性的跨业务矩阵,这些垂直端口之间有很多技术共性。
换句话说,基于强大的技术解耦能力,尚汤灿实现了基于各种计算平台、不同模型的定制功能的快速部署,甚至与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金融、智慧零售、互联网娱乐等场景的跨界融合。
商汤科技的自动驾驶AR小巴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授予“镇馆十大宝贝”。
不要竞购任何公司,帮助车企共同建设能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晓刚不可避免地被问到“标杆管理”的问题。
然而,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商汤没有竞购汽车行业的任何一家公司。
在王晓刚看来,时代已经从移动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以前人和服务是连接的,现在机器和机器,人和机器是连接的。智能汽车是新时代最大的商业领域之一。
目前国内每年有2000万辆新车上市,每辆车都会配备各种传感器,其中视觉感知数据值得深挖,这是商汤的强项。
再加上近年来一些OEM厂商对AI能力的提升越来越迫切,于是商汤想出了“授人以鱼”的主意。
这个想法的实现离不开上面提到的鬼影赋能引擎。更重要的是,该引擎未来还可以开放给OEM厂商,帮助他们构建能力。
意味着商汤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客户想在这个基础上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在商汤都能得到满足。连客户都想自己盖房子。
与业内一些声音不同,代工自研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的生存空间。相反,王晓刚说,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自我研究是一件好事。
“每个车企都有自己差异化的诉求,我们希望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对于商汤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升级工具和平台,创新核心技术。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将是大势所趋。”王晓刚说。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商汤是少有的对“造车”想得很清楚的公司。”
7月9日下午,在商汤推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自主品牌后,一位业内人士向新智家表达了上述感叹。
随着王晓刚在发布会上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介绍,商汤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努力从幕后走到了台前,SenseAuto也由点到面的展示出来——这是一个依托原创AI技术,可持续输出,涵盖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车路协同的全栈系统。
此前,商汤并未透露过多关于其在汽车领域布局的细节。
那么,商汤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到了各个层次?绝影如何实现与商汤其他业务的高效优质联动?从市场角度来看,绝影的竞争力如何?
五岁的奔马
虽然它比较低调,但商汤的故事在……智能汽车领域最早可以追溯到2016年。
当时,本田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工智能合作伙伴,共同培育自动驾驶技术,加速智能汽车的研发进程。经过多轮竞争,最终选择成立不到三年的商汤签订长期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商汤也没有停止对自我完善技术的追求,将之前在AI领域的积累移植到了汽车领域。去年,它获得了ASPICE L2(汽车软件过程改进和能力测量模型二级)认证和ASIL-B功能安全证书。
据介绍,在“幽灵”正式亮相之前,商汤已与30多家国内外主机厂进行了密切接触,定点量产项目(生命周期内)覆盖车辆总数超过2000万辆。
在2021年上海车展亮相的WEY旗舰车型配备了独特的智能客舱解决方案。
现在,商汤蛰伏已久的拳头派上了用场,等了五年的“鬼”也出来了。
从历史角度看,绝影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坐骑,速度极快,也是与鲁、赤兔马齐名的传奇千里马。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移动智能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解释说,基于上述历史背景,商汤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被命名为“绝影”,表明了商汤致力于打造中国原创的智能汽车技术和品牌,也象征着它可以帮助智能汽车像千里马一样高效可靠。
另一方面,绝影可以理解为“卓越的视觉感知技术”——这是商汤最引以为傲的技术,也是商汤布局智能汽车市场的切入点。
当然,作为未来世界的关键入口之一,车辆将不再是信息孤岛,而是连接城市服务所有节点的桥梁。绝影也就是用看不见的想象力连接车、人、城市,可以和商汤的各大业务线联系起来。
打开陆云的全栈闭环。
如开头所说,商汤在智能汽车布局上的思路非常清晰,这一点或许可以从SenseAuto的架构上得到有力的验证。
以感知为切入点,爵英的智能汽车产品有三个方向:
1) SenseAuto Pilot Ghost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专注于L2+高级辅助驾驶到基于不同传感器的L4自动驾驶创新。
2) SenseAuto Cabin Ghost智能客舱解决方案,覆盖从用户上车到用车的主动人机交互体验。
3) SenseAuto Connect陆云感知平台,通过车、路、云的融合,提高城市和交通综合管理的效率。
先看智能驾驶。
该解决方案包括前视视觉感知方案(Pilot-V)、驾驶员驾驶方案(Pilot-P)、激光雷达感知方案(Pilot-L)、AR-Robobus等不同场景下的具体方案,可支持多类别传感器及其传感技术,也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方案。
其中,前视感知方案已搭载到多款量产车型上,单目摄像头有效探测距离可达200米,可在对高精地图依赖性较弱的情况下识别车道线、匝道汇合点和入口点,支持车道保持等ADAS功能。这种打法在业内并不多见。
除了视觉技术,商汤还开发了激光雷达的高精度3D传感技术。独特的点云噪声识别模块保证了算法即使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下也能稳定地检测和跟踪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在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首次发布了试驾方案。
除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基本功能外,还可以实现车道跟随、超车自动变道、匝道通行等多项高级功能。这些能力甚至可以从高速公路延伸到城市场景。
目前,具有类似功能的量产型号仅来自……几个新势力,如特斯拉(NOA)、NOP和小鹏(NGP)。
商汤科技试点驱动方案
再看看驾驶舱。
解决方案包括驾驶员感知系统(CAIN-D)、驾驶舱感知系统(CAIN-O)、智能进入系统(CAIN-K)、驾驶舱域控制器(CAIN-V)等方案。
简而言之,商汤在驾驶舱的主要努力是变被动交互为主动交互。
此前,用户在驾驶汽车过程中的大部分诉求都需要手动操作物理按键。如今,在视觉感知技术的加持下,车辆可以更主动、更亲密地与人互动。
不仅如此,商汤的智能车舱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为汽车安全多提供一道防线。
例如,一旦驾驶舱传感系统检测到儿童被单独留在车内,就会及时提示汽车使用者,避免安全隐患。
驾驶员感知系统会从远处感知驾驶员的注视区域和视线方向,提供车与舱的非接触式交互,还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是否接听手机。
一旦检测到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会实时提醒驾驶员。
最后看云。
绝影陆云感知平台主要由智能路侧感知解决方案(Connect-R)和智能车路协同云控制平台(Connect-M)组成。
根据官方披露,在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基础传感设备的帮助下,智能路侧传感解决方案可以赋予路侧基础设施全息传感能力。
在此基础上,商汤智能车路协同云控平台将构建“车路云一体化”协同控制、分析和决策平台,提升交通管理效率。
未来,绝影还将以陆云感知平台为枢纽,连接智慧汽车服务与智慧交通、智慧商业、智慧出行等不同行业,赋能多种V2X场景应用。
总的来说,随着这三个产品方向的实施,尚汤灿覆盖了自行车智能(包括车内和车外)和车路协同智能的发展,打通了到陆云的全栈闭环。目前市面上拥有如此全栈能力的玩家并不多。
拥有原创AI技术的连横
SenseAuto无疑是一个庞大而全面的系统。对于普通玩家来说,部署这么大的业务量,可能不容易推进。
在AI领域深耕已久的商汤有足够的自信。
例如,2016年以来,商汤及其联合实验室的CVPR就业论文数量已近300篇,持续领先全球。
同时,商汤还积极推动底层技术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高价值的专利申请,构建高效的专利保护网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格局:专利申请量连续六年翻番,积累了7500+全球专利资产,广泛分布于20+个国家/地区,其中授权专利1200+件,占发明专利资产的90%以上。
更重要的是,SenseAuto Phantom基于SenseCore尚汤艾设备,SenseAuto Empower Phantom Empower引擎是基础——两者都是从商汤的原始AI能力中孕育出来的。
SenseCore尚汤艾设备是由商汤建造的一种新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今年在WAIC首次亮相。
据了解,AI大装置旨在突破不同算法、计算能力和平台之间的壁垒。智能计算中心建成后,最终强度将达到3740 PFlops,一天可处理视频23600年;高性能计算引擎可以将GPU的计算效率提升1000倍;算法工具箱超过17000个。
如果说AI装置为商汤的超大型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平台,那么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舱等相对较小的模型的训练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依托AI大设备的计算能力支持和全工具链的加持,商汤还打造了SenseAuto Empower鬼影赋能引擎:
横向上,可以提供开放的感知平台,嵌入商汤领先的通用视觉感知能力,高效识别机舱内外场景;
纵向可以提供全栈开发能力,开放算法工具箱、数据管理、充值、仿真评估系统等工具链,促进R&D-测试-优化的闭环高效运行。
AI大设备和鬼影赋能引擎的结合,将大大降低人工智能的生产要素成本,并可以大大缩短不同层次的智能汽车功能应用的开发和验证周期,这也是王晓刚一直强调的商汤智能驾驶的重要优势。
此外,商汤还建立了完善的测试和模拟系统,覆盖超过10,000个问题测试场景和超过500,000个测试场景库。这些都是汽车行业的硬通货。
尚汤灿背后的商业矩阵的强大合力不容忽视。
从计算机视觉技术开始,商汤有十几个基于AI技术普适性的跨业务矩阵,这些垂直端口之间有很多技术共性。
换句话说,基于强大的技术解耦能力,尚汤灿实现了基于各种计算平台、不同模型的定制功能的快速部署,甚至与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金融、智慧零售、互联网娱乐等场景的跨界融合。
商汤科技的自动驾驶AR小巴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授予“镇馆十大宝贝”。
不要竞购任何公司,帮助车企共同建设能力。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晓刚不可避免地被问到“标杆管理”的问题。
然而,他的回答有些出人意料:
商汤没有竞购汽车行业的任何一家公司。
在王晓刚看来,时代已经从移动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以前人和服务是连接的,现在机器和机器,人和机器是连接的。智能汽车是新时代最大的商业领域之一。
目前国内每年有2000万辆新车上市,每辆车都会配备各种传感器,其中视觉感知数据值得深挖,这是商汤的强项。
再加上近年来一些OEM厂商对AI能力的提升越来越迫切,于是商汤想出了“授人以鱼”的主意。
这个想法的实现离不开上面提到的鬼影赋能引擎。更重要的是,该引擎未来还可以开放给OEM厂商,帮助他们构建能力。
意味着商汤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客户想在这个基础上建造什么样的房子,在商汤都能得到满足。连客户都想自己盖房子。
与业内一些声音不同,代工自研可能会影响供应商的生存空间。相反,王晓刚说,原始设备制造商进行自我研究是一件好事。
“每个车企都有自己差异化的诉求,我们希望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对于商汤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升级工具和平台,创新核心技术。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将是大势所趋。”王晓刚说。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虹软科技携虹软VisDrive一站式车载视觉解决方案确认申报2021年金辑奖汽车新供应链百强评选活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7月12日,埃隆马斯克(ElonMusk)就特斯拉在2016年收购SolarCity一事在法庭上提交了证词。他在法庭上坚称,特斯拉公司是由公司董事会所控制的。
1900/1/1 0:00:00要说当前新能源市场最火热的两款车,莫过于特斯拉ModelY和吉利旗下的极氪001。
1900/1/1 0:00:00当地时间周一,马斯克在美国出庭,就特斯拉2016年收购太阳能公司SolarCity的交易辩护。原来股东们指责马斯克在这起交易中主导了董事会的决策,并在财务问题上误导股东,还因此支付了更多的钱。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沃尔沃汽车在7月12日宣布,将增持电动汽车制造商极星(Polestar)的股份,使其持股比例提升至495。
1900/1/1 0:00:001、特斯拉推出全自动驾驶(FullSelfDriving,FED)BetaV9更新近日,特斯拉推出全自动驾驶(FullSelfDriving,FED)BetaV9更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