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年中策划|传统车企磕磕绊绊学做网红,特斯拉依然「真香」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pixabay

编辑评论/注释

2014年前后,当、何、李想等人狂热地涌入造车领域时,或许他们都没想到,新造车的窗口期如此之长。以至于2021年上半年,在阿里、小米、百度、360等科技巨头加入造车大军之后,被称为新车2.0时代的到来。半年来,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在核心和电池匮乏的背景下,汽车高管们奋勇争先,抢夺资源和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明争暗斗,可能比过去一个世纪都要好。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梳理了上半年汽车圈的几个重要事件,试图从中找到规律,并对下半年的走势做了一个预测。这是年中总结系列的第一部分。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汽车市场开始强劲复苏。1-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6%,达到128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6月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超过12%,再创新高。

在碳中和愿景的驱动下,传统车企、新车企甚至新车都聚集在新能源领域,不断交锋。特斯拉一骑绝尘,Model Y上市后,负面舆论销量不断增加;蔚来在累计交付10万辆的基础上开启新征程;以性价比取胜的五菱洪光MINI EV,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下沉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先地位。

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让中国品牌更加坚定了“弯道超车”的决心。一直低调的沙龙知行(长城下)确定了氢电发展战略。吉利新品牌氪推出首款车型氪001,成为2021上海车展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在消费者的热情下,开放预订仅两个月后,氪宣布2021年可售订单已经售罄。然而氪星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应对突然爆发的红色。同时,极氪被质疑搞饥饿营销,发货前提价。甚至有消费者指责极氪临时更改配置,以至于极氪CEO安聪慧不得不亲自发道歉信安抚车主。

比氪星更让人担心的是大众。被寄予厚望的大众ID.4系列销量十分惨淡。在中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双重夹击下,大众在华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仍然受到核心短缺危机的冲击。不过,汽车高管承认,比起缺芯,他们更怕缺电池。芯荒潮尚未结束,电池荒又席卷而来。

然而,即使乌云遮住了太阳,仍然有一些企业在摸索前进,逐渐成为新的三脚架。

特斯拉真香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特斯拉官网

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路狂奔,带火了韦小立三兄弟。但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开始回调,一周内下跌12%,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如今,特斯拉的股价一直徘徊在600-700美元。

股价下跌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有关。上半年,特斯拉陷入入华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由于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存在安全隐患,许多机构和机关禁止特斯拉车辆进入。无奈之下,特斯拉急忙表示将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

此外,特斯拉安全事故频发。上海车展一位车主登上特斯拉车展车顶,指责其“刹车失灵”,将特斯拉送上热搜,推向深渊。不久前,特斯拉发起大规模召回,但召回声明中并未提及“刹车失灵”。官方表示,由于车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导致驾驶员误操作,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不出所料,特斯拉“无关紧要”的召回未能平息舆论,媒体和网友的批评声不断。

然而,特斯拉的销量仍在飙升。在刚刚过去的6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33,155辆汽车,同比增长122%。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销量超过16万辆。

7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推出标准续航版Model Y,售价27.6万元,比长续航版便宜了7万多元,彻底激发了Model Y的市场活力,多位特斯拉销售人员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由于订单太多,官网出现了“小面积”崩溃。销售人员甚至直言,“如果晚一个小时下单,可能还要再等一个月(提车)。”

如果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特斯拉香氛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华为霸屏车漆朋友圈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极地狐狸

不久前,SAIC董事长陈虹发表了“灵魂论”,引发了一波热议。在他看来,如果和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业务,就相当于让别人掌握了灵魂,SAIC只提供了肉体。这是SAIC“不能接受的(东西),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传统汽车公司……在自动驾驶和软件领域缺乏技术和人才。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合作,可以弥补短板,是很多公司的选择。

华为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在软件技术上有很强的优势。早在2018年,华为就明确不造车,而是专注于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高端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DS可以为车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车企快速获得优秀的自动驾驶能力。

虽然“SAIC”不想做华为的“身体”,但越来越多的车企牵手华为是不争的事实。

北汽极速福克斯和华为联合打造了阿尔法S华为的HI版。此次合作,华为提供了域控制器、操作系统、上层软件算法、传感器等完整解决方案。这对于极狐来说,几乎是一个质的飞跃。于是,Alpha S路测视频被广泛传播,收获了一大波流量。近日,广汽宣布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首款车型AH8将于2023年底量产。该车型定位为中大型智能纯电动SUV,具备L4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小康赛莱斯特、长安、比亚迪等多家主机厂都与华为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随着在汽车供应链中地位的不断加强,华为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大。不造车的华为可能比特斯拉更可怕。

爆红之后我被锤了,现在还需要弥补。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氪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氪星,一出来就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其首款机型氪001上市后订单爆满,2021年可用订单售罄的消息让氪001首战告捷。但接下来的趋势有些出乎意料。

7月10日,氪发布了推迟三种新配置选项的指令,这意味着车主如果想定制,需要等待更长时间。随后,有用户质疑私自更改车辆参数极其困难,同时原来的标准配置现在变成了付费选项,被极其指责为“减配加价”。

面对汹涌而来的负面评论,7月12日,氪空间CEO安聪慧公开向氪空间预定主人发出道歉,并针对准主人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补偿方案。即便如此,氪空间还是让很多曾经的真爱粉彻底黑了,用户纷纷涌入氪空间社区留言声讨,甚至表示要退车。

氪气产品虽然惊艳,但是前期没有很好的控制供应链和成本问题,导致无法兑现最初的承诺,车型还没上市就遇到了信任危机。

这次危机也暴露了传统车企的一大弊端——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与用户相处。蔚来成功将“用户运营”打造为品牌护城河后,众多车企纷纷效仿。而传统车企做的大多是用户运营,只是大同小异,很难真正触及用户痛点。

对于氪星来说,显然有很多功课要补。接下来的半年,挽回准车主的心很重要。只要产品力不弱,口碑有救,还是有翻红的可能的。

大众ID的销量。家庭会继续萎靡不振。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大众汽车

传统汽车巨头转身痛苦的故事再次上演。即使大众提前半年预热,南北大众ID.4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仍远低于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南北大众两款ID.4车型5月总销量仅为1213辆,甚至不及部分新势力车企单一车型的月销量。

与之前的“油改电”车型不同,ID.4基于大众MEB纯电动平台,采用了全新的三电系统。上汽大众也投资170亿y……建造MEB工厂。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10%。“ID.4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低于预期,ID.4的生产计划不得不一再调整。”

不到30万的Model Y来了,ID.4系列似乎更没希望了。根据大众汽车一线销售人员的反馈,走进大众汽车4S店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冲着燃油车去的,而不是新能源车。

下半年,ID.6系列将成为大众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生力军,但从中大型SUV的定位来看,ID.6很难成为销量支柱。大众ID的销量。家庭会继续萎靡不振。

根据大众汽车的最新规划,2030年其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这个数字并不激进。接下来,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从寻找ID销量不佳的原因开始。家庭。

小米神秘造车。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小米

从小米高调进军汽车开始,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游走于各大车企和零部件巨头之间,开始了检验之路。雷军先后走访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博世、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长城、东风等企业,先造车成为雷军上半年的关键词。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雷军深知软件技术的重要性。雷军一边考察学习造车的硬件知识,一边收购自动驾驶公司加强软件实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后者将有20多人加入小米,可能为小米自动驾驶的研发奠定基础。此前,小米还投资了两家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数十家汽车供应链企业,业务涉及自动驾驶和整车销售。

与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小米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市场基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智能设备进入市场,这也成为小米打造智能电动车的天然接触点。未来小米会成为值得所有车企警惕的对手。

不过,目前雷军还没想好从哪个细分市场入手。据悉,小米内部并没有明确定位轿车,甚至不排除从房车切入。雷军曾经说过,小米首款车下线至少要三年。下半年,小米的造车项目将继续在黑暗中前行,雷军将继续招募和完善小米的造车团队,雷军的身影将继续出现在各大主机厂。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pixabay

编辑评论/注释

2014年前后,当、何、李想等人狂热地涌入造车领域时,或许他们都没想到,新造车的窗口期如此之长。以至于2021年上半年,在阿里、小米、百度、360等科技巨头加入造车大军之后,被称为新车2.0时代的到来。半年来,汽车行业进入市场。在核心和电池匮乏的背景下,汽车高管们奋勇争先,抢夺资源和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明争暗斗,可能比过去一个世纪都要好。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梳理了上半年汽车圈的几个重要事件,试图从中找到规律,并对下半年的走势做了一个预测。这是年中总结系列的第一部分。

作者|秦

编辑|李欢欢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汽车市场开始强劲复苏。1-6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5.6%,达到128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普及率不断提升。在……,新能源汽车普及率超过12%,再创新高。

在碳中和愿景的驱动下,传统车企、新车企甚至新车都聚集在新能源领域,不断交锋。特斯拉一骑绝尘,Model Y上市后,负面舆论销量不断增加;蔚来在累计交付10万辆的基础上开启新征程;以性价比取胜的五菱洪光MINI EV,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下沉市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领先地位。

新能源领域的巨大潜力,让中国品牌更加坚定了“弯道超车”的决心。一直低调的沙龙知行(长城下)确定了氢电发展战略。吉利新品牌氪推出首款车型氪001,成为2021上海车展最受关注的车型之一。在消费者的热情下,开放预订仅两个月后,氪宣布2021年可售订单已经售罄。然而氪星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应对突然爆发的红色。同时,极氪被质疑搞饥饿营销,发货前提价。甚至有消费者指责极氪临时更改配置,以至于极氪CEO安聪慧不得不亲自发道歉信安抚车主。

比氪星更让人担心的是大众。被寄予厚望的大众ID.4系列销量十分惨淡。在中国品牌和特斯拉的双重夹击下,大众在华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与此同时,汽车行业仍然受到核心短缺危机的冲击。不过,汽车高管承认,比起缺芯,他们更怕缺电池。芯荒潮尚未结束,电池荒又席卷而来。

然而,即使乌云遮住了太阳,仍然有一些企业在摸索前进,逐渐成为新的三脚架。

特斯拉真香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特斯拉官网

2020年,特斯拉股价,一路狂奔,带火了韦小立三兄弟。但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开始回调,一周内下跌12%,市值蒸发数千亿美元。如今,特斯拉的股价一直徘徊在600-700美元。

股价下跌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遭遇的一系列负面事件有关。上半年,特斯拉陷入入华以来最大的信任危机。由于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存在安全隐患,许多机构和机关禁止特斯拉车辆进入。无奈之下,特斯拉急忙表示将在中国设立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存储本地化。

此外,特斯拉安全事故频发。上海车展一位车主登上特斯拉车展车顶,指责其“刹车失灵”,将特斯拉送上热搜,推向深渊。不久前,特斯拉发起大规模召回,但召回声明中并未提及“刹车失灵”。官方表示,由于车辆主动巡航控制系统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导致驾驶员误操作,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

不出所料,特斯拉“无关紧要”的召回未能平息舆论,媒体和网友的批评声不断。

然而,特斯拉的销量仍在飙升。在刚刚过去的6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33,155辆汽车,同比增长122%。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累计销量超过16万辆。

7月8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正式推出标准续航版Model Y,售价27.6万元,比长续航版便宜了7万多元,彻底激发了Model Y的市场活力,多位特斯拉销售人员向未来汽车日报表示,由于订单太多,官网出现了“小面积”崩溃。销售人员甚至直言,“如果晚一个小时下单,可能还要再等一个月(提车)。”

如果没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特斯拉香氛事件还会继续上演。

华为霸屏车漆朋友圈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极地狐狸

不久前,SAIC董事长陈虹发表了“灵魂论”,引发了一波热议。在他看来,如果和华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开发自动驾驶业务,就相当于让别人掌握了灵魂,SAIC只提供了肉体。这是SAIC“不能接受的(东西),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

传统汽车公司……在自动驾驶和软件领域缺乏技术和人才。与华为等科技公司合作,可以弥补短板,是很多公司的选择。

华为作为国内顶尖的科技企业,在软件技术上有很强的优势。早在2018年,华为就明确不造车,而是专注于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高端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ADS可以为车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车企快速获得优秀的自动驾驶能力。

虽然“SAIC”不想做华为的“身体”,但越来越多的车企牵手华为是不争的事实。

北汽极速福克斯和华为联合打造了阿尔法S华为的HI版。此次合作,华为提供了域控制器、操作系统、上层软件算法、传感器等完整解决方案。这对于极狐来说,几乎是一个质的飞跃。于是,Alpha S路测视频被广泛传播,收获了一大波流量。近日,广汽宣布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首款车型AH8将于2023年底量产。该车型定位为中大型智能纯电动SUV,具备L4自动驾驶功能。

此外,小康赛莱斯特、长安、比亚迪等多家主机厂都与华为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随着在汽车供应链中地位的不断加强,华为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大。不造车的华为可能比特斯拉更可怕。

爆红之后我被锤了,现在还需要弥补。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氪

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氪星,一出来就吸引了足够的眼球。其首款机型氪001上市后订单爆满,2021年可用订单售罄的消息让氪001首战告捷。但接下来的趋势有些出乎意料。

7月10日,氪发布了推迟三种新配置选项的指令,这意味着车主如果想定制,需要等待更长时间。随后,有用户质疑私自更改车辆参数极其困难,同时原来的标准配置现在变成了付费选项,被极其指责为“减配加价”。

面对汹涌而来的负面评论,7月12日,氪空间CEO安聪慧公开向氪空间预定主人发出道歉,并针对准主人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补偿方案。即便如此,氪空间还是让很多曾经的真爱粉彻底黑了,用户纷纷涌入氪空间社区留言声讨,甚至表示要退车。

氪气产品虽然惊艳,但是前期没有很好的控制供应链和成本问题,导致无法兑现最初的承诺,车型还没上市就遇到了信任危机。

这次危机也暴露了传统车企的一大弊端——没有学会如何更好地与用户相处。蔚来成功将“用户运营”打造为品牌护城河后,众多车企纷纷效仿。而传统车企做的大多是用户运营,只是大同小异,很难真正触及用户痛点。

对于氪星来说,显然有很多功课要补。接下来的半年,挽回准车主的心很重要。只要产品力不弱,口碑有救,还是有翻红的可能的。

大众ID的销量。家庭会继续萎靡不振。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大众汽车

传统汽车巨头转身痛苦的故事再次上演。即使大众提前半年预热,南北大众ID.4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仍远低于预期。中汽协数据显示,南北大众两款ID.4车型5月总销量仅为1213辆,甚至不及部分新势力车企单一车型的月销量。

与之前的“油改电”车型不同,ID.4基于大众MEB纯电动平台,采用了全新的三电系统。上汽大众也投资170亿y……建造MEB工厂。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的电动汽车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10%。“ID.4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低于预期,ID.4的生产计划不得不一再调整。”

不到30万的Model Y来了,ID.4系列似乎更没希望了。根据大众汽车一线销售人员的反馈,走进大众汽车4S店的消费者基本上都是冲着燃油车去的,而不是新能源车。

下半年,ID.6系列将成为大众品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生力军,但从中大型SUV的定位来看,ID.6很难成为销量支柱。大众ID的销量。家庭会继续萎靡不振。

根据大众汽车的最新规划,2030年其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这个数字并不激进。接下来,为了实现目标,我们需要从寻找ID销量不佳的原因开始。家庭。

小米神秘造车。

Krypton, Tesla, Volkswagen, Model Y, Chang 'an

来源:小米

从小米高调进军汽车开始,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就游走于各大车企和零部件巨头之间,开始了检验之路。雷军先后走访了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博世、上汽通用五菱、长安、长城、东风等企业,先造车成为雷军上半年的关键词。

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雷军深知软件技术的重要性。雷军一边考察学习造车的硬件知识,一边收购自动驾驶公司加强软件实力。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收购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后者将有20多人加入小米,可能为小米自动驾驶的研发奠定基础。此前,小米还投资了两家自动驾驶领域的公司,穆宗科技和何塞科技。目前,小米已经投资了数十家汽车供应链企业,业务涉及自动驾驶和整车销售。

与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小米拥有庞大的用户和市场基础,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智能设备进入市场,这也成为小米打造智能电动车的天然接触点。未来小米会成为值得所有车企警惕的对手。

不过,目前雷军还没想好从哪个细分市场入手。据悉,小米内部并没有明确定位轿车,甚至不排除从房车切入。雷军曾经说过,小米首款车下线至少要三年。下半年,小米的造车项目将继续在黑暗中前行,雷军将继续招募和完善小米的造车团队,雷军的身影将继续出现在各大主机厂。

请关注未来汽车日报(ID: auto-time)。

标签:极氪特斯拉大众Model Y长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万都分拆自动驾驶业务 成立新公司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万都(MandoCo

1900/1/1 0:00:00
李书福罕见站台,它凭什么能代表吉利向上突围?

来源:吉利官方作者吴晓宇编辑王妍7月20日晚,在杭州奥体中心亚运场馆,星越L迎来全球上市。

1900/1/1 0:00:00
iWave Systems推出支持Wi-Fi 6的i.MX 8系统模块和SBC 可用于汽车领域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设计公司iWaveSystems推出全新强大的产品组合:支持WiFi6的i

1900/1/1 0:00:00
特斯拉6月中国新车注册量环比增长23%

特斯拉上个月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注册量再次上升,因为临近季度末的促销活动帮助抵消了围绕客户投诉和质量担忧的一系列负面报道的影响。

1900/1/1 0:00:00
格芯CEO称将坚持2022年IPO计划,否认或被英特尔收购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晶圆代工厂格芯(GlobalFoundries,也称格罗方德)的首席执行官TomCaulfield表示,该公司将坚持在2022年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的计划。

1900/1/1 0:00:00
“煜眼”技术助推AVP+ANP技术快速落地

自2020年12月重磅发布后,Apollo领航辅助驾驶系统(简称ANP)备受行业关注,这是一套基于L4级无人驾驶技术,降维量产的城市全场景自动驾驶量产解决方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