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势力的硬实力 岚图FREE电池安全解析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北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条,安全第一,行车不规范,亲人泪流满面。”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一度让这句台词风靡朋友圈。司机无疑是安全出行的核心因素,但不是全部,车辆本身的质量也同样重要。不考虑主观变量,汽车安全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涉及工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在新能源领域,电池安全显然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过去几年,电池安全事故频发,“起火”、“自燃”甚至“爆炸”等字眼不时见诸报端。久而久之,消费者难免会对新能源汽车产生顾虑。在电池续航时间越来越长的背景下,电池安全应该如何保障?日前,爱歌汽车受邀走进中汽中心实验室,见证了蓝兔汽车的电池安全测试。

电池技术发展多年,为什么总有起火事故?电池可以看作是一个能量包,基于电化学原理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从而储存或释放能量。如果想“储存”更多的电能,就必须在电化学上做文章,比如使用更活泼的电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活性化学意味着相对难以控制,这就像后驱性能车,很好玩,但更难驾驶。

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只有相对的安全和稳定。电芯生产的一致性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电池安全的绊脚石。目前行业主流水平已经达到PPM量级,即电芯安全故障率百万分之一。PPM是什么概念?假设每辆电动汽车配备100块电池,每一万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会出现电池安全故障。坦白说,这个数字并不乐观,也充分说明了电池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一定不能让它变得更糟。为此,各大车企都想尽办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热失控的原因是内部短路、过充(过压)和高温。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研究人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整为零:将电芯与电芯分开,防止单个电芯的热失控演变成连锁反应;

2.结构安全:优化车身和电池的结构设计,以物理安全促进化学安全;3.电池管理:改进软件功能,优化电池控制,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蓝兔FREE基于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其中“E”代表电动,两个“S”分别代表智能和安全,“A”代表架构。将“安全”写入平台名称,在汽车行业并不多见。打造智能电动品牌,老牌车企确实有自己的坚持。

R&D团队在蓝兔汽车公司为电池安全做了什么?据蓝兔汽车首席新能源技术官黄敏博士介绍,蓝兔汽车坚持自主研发电池安全技术,研发了一套主/被动综合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立体隔热墙”技术、PACK五层安全防护、蓝兔独家云BMS等。

目前,蓝兔汽车有两个电池系统,即“琥珀”和“云母”。蓝兔自由侠纯电动版采用“琥珀”电池,车内采用三星SDI提供的2170铝壳圆柱形电池。“云母”电池应用于蓝兔自由侠的增程版,三元锂电池配合1.5T增程器实现860km的NEDC续航里程。

既然热失控是有害的,就要防止微持续,避免多米诺效应。为此,蓝兔开发了业内首个“立体保温墙”技术。每个电芯四面包裹,立体隔热墙将电芯与电芯隔开,形成高效的隔热、阻燃、绝缘保护层。简单理解,立体隔热层为每个电芯定制了独立的安全仓,即使单个电芯着火,也不会蔓延到周围的电池。

在被动安全防护方面,蓝兔采用PACK(电池组)五层安全防护,包括定制车身防护、高强度车架、压力传递、变形吸能、电池双保险。蓝兔自由光在车身关键部位大量应用了1500Mpa级超高强度钢和2000Mpa级热成型钢,提高车身防护能力。电池组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和多重加强筋的特殊设计,增强电池组的结构强度。在电池组内部,蓝兔设计了加强梁(两横一竖)来分解和吸收外部碰撞能量,从而防止电池单元受损。

此外,蓝兔还为电池组预留了30mm以上的变形吸能空间。如果车辆遭遇猛烈撞击,高效的变形吸能设计可以防止电池受损,尽可能降低热失控的风险。防爆阀和熔断装置是最后一道“结构保险”。如果有极端的冲击侵入(如针刺),电池短路或电池内压力升高,双保险机构可立即切断电池内的短路电路,释放额外压力,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一般来说,传统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只能提供单车数据计算和3-5天的短期信息存储。蓝途云BMS可同时在线服务百万辆车,一秒内响应95%的请求,分析并永久存储PB级数据,数据可靠性高达99.99%。

蓝途云BMS搭载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可根据电池的历史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检测隐患,实现关键故障的早期预测。官方称,这套系统可以提前两小时预测冒烟、着火、爆炸等关键故障,提前一周预警电池短路、欠压等故障。

电池组是否安全,光是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实际检验后才知道。因此,蓝兔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在实验室举行了电池安全测试,以验证蓝兔免费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样品为蓝兔FREE的纯电动版“琥珀”电池系统,采用2170 NCA圆柱形电池,电池容量为88kWh。

目前,国际上有20多个电池安全……电动汽车标准。在此基础上,蓝兔汽车新增了60项,形成了80项150项的严格检测体系。在中汽中心的实验室里,工程师现场演示了挤压试验、模拟碰撞试验和高温喷水试验。

挤压试验中,试验台通过半径为75mm的刚性半圆柱体,以200kN的力挤压电池组(国标要求100kN),挤压时间保持10分钟。挤压10分钟后,继续观察1小时,再完成试验。在实际测试中,蓝兔FREE的电池组只是在边框边缘有轻微变形,电池组本体并未受到影响,更谈不上起火爆炸。

模拟碰撞试验相对复杂。测试中用活塞冲击电池组,加速度G值为50g/60ms(国标最大值为28g/60ms),然后观察2小时,模拟整车碰撞产生的加速场景。在模拟碰撞测试中,电池组无泄漏,外壳无裂纹,无起火爆炸现象。绝缘电阻不低于100ω/v

高温淋水试验是模拟高温高压洗车的场景。用75-85℃、10MPa的高温高压水流冲击电池组连接器和所有密封面3分钟,然后拆开电池组进行检查。经测试,电池系统无水,电池组无起火爆炸现象。蓝兔FREE达到了IPX9K防水级别,是新国标中的最高级别。

不久前,一辆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在碰撞测试后48小时内自燃。据涉事各方分析,起火原因疑似冷却剂泄漏导致线路短路,并引发相关部件燃烧。值得一提的是,蓝兔汽车的冷却液泄漏实验标准远高于新国标。实验中,电池组倾斜30度角,就是让水冷板的冷却液全部进入电池组,充分流动。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蓝兔免费电池组仍然不会着火或爆炸。

虽然实验室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电池安全测试,但是耐久性不应该依赖于此,需要整车路试来查缺补漏。蓝兔自由行车辆耐久路试总里程超过300万km,经历了干热、湿热、干冷、温暖等气候条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90℃。今年7月,我的同事王开着免费的增程版进了西北(传送门),期间吃了不少苦头。西北的气候条件自然不如江南,但相比耐久性路试,已经很“文明”了。

面向未来,蓝兔汽车计划开发更尖端的电池技术。不久,蓝兔将量产高镍三元柔性电池,实现完全无热失控,实现行业领先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此外,固态电池也已列入蓝兔商业发展议程,后续动向值得期待。能量补充方面,蓝兔即将量产大功率快充技术,实现20分钟充60%;第二代超级快充技术也在研发中,有望实现10分钟续航400km。

编辑点评:蓝兔虽然是一个新势力品牌,但背靠东风集团这棵大树,享有孟新没有的造车背景和R&D资源。各个车企都在强调电池安全,但是真正卖安全的产品很少,大部分都是海外品牌。凭借完善的电池安全技术,蓝兔荣获中国品牌和新锐电源品牌荣誉。坦白说,我不能完全认同蓝兔自由侠的产品策略,但对电池安全的投入无疑会成为蓝兔汽车乘风破浪的重要筹码。

一个劲降十次!爱歌试驾蓝兔免费增程版

三元锂也是可靠的。浅谈蓝兔免维护电池的安全技术

智能豪华+续航无忧亮点揭晓

“北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条,安全第一,驾驶不规范,亲人泪流满面。”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一度让这句台词风靡朋友圈。司机无疑是安全出行的核心因素,但不是全部,车辆本身的质量也同样重要。不考虑主观变量,汽车安全需要硬实力的支撑,涉及工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在新能源领域,电池安全显然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过去几年,电池安全事故频发,“起火”、“自燃”甚至“爆炸”等字眼不时见诸报端。久而久之,消费者难免会对新能源汽车产生顾虑。在电池续航时间越来越长的背景下,电池安全应该如何保障?日前,爱歌汽车受邀走进中汽中心实验室,见证了蓝兔汽车的电池安全测试。

电池技术发展多年,为什么总有起火事故?电池可以看作是一个能量包,基于电化学原理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换,从而储存或释放能量。如果想“储存”更多的电能,就必须在电化学上做文章,比如使用更活泼的电极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活性化学意味着相对难以控制,这就像后驱性能车,很好玩,但更难驾驶。

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只有相对的安全和稳定。电芯生产的一致性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电池安全的绊脚石。目前行业主流水平已经达到PPM量级,即电芯安全故障率百万分之一。PPM是什么概念?假设每辆电动汽车配备100块电池,每一万辆汽车中就有一辆会出现电池安全故障。坦白说,这个数字并不乐观,也充分说明了电池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个不富裕的家庭一定不能让它变得更糟。为此,各大车企都想尽办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热失控的原因是内部短路、过充(过压)和高温。为了提高电池安全性,研究人员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化整为零:将电芯与电芯分开,防止单个电芯的热失控演变成连锁反应;

2.结构安全:优化车身和电池的结构设计,以物理安全促进化学安全;3.电池管理:改进软件功能,优化电池控制,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中。

蓝兔FREE基于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其中“E”代表电动,两个“S”分别代表智能和安全,“A”代表架构。将“安全”写入平台名称,在汽车行业并不多见。打造智能电动品牌,老牌车企确实有自己的坚持。

R&D团队在蓝兔汽车公司为电池安全做了什么?据蓝兔汽车首席新能源技术官黄敏博士介绍,蓝兔汽车坚持自主研发电池安全技术,研发了一套主/被动综合安全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立体隔热墙”技术、PACK五层安全防护、蓝兔独家云BMS等。

目前,蓝兔汽车有两个电池系统,即“琥珀”和“云母”。蓝兔自由侠纯电动版采用“琥珀”电池,车内采用三星SDI提供的2170铝壳圆柱形电池。“云母”电池应用于蓝兔自由侠的增程版,三元锂电池配合1.5T增程器实现860km的NEDC续航里程。

既然热失控是有害的,就要防止微持续,避免多米诺效应。为此,蓝兔开发了业内首个“立体保温墙”技术。每个电芯四面包裹,立体隔热墙将电芯与电芯隔开,形成高效的隔热、阻燃、绝缘保护层。简单理解,立体隔热层为每个电芯定制了独立的安全仓,即使单个电芯着火,也不会蔓延到周围的电池。

在被动安全防护方面,蓝兔采用PACK(电池组)五层安全防护,包括定制车身防护、高强度车架、压力传递、变形吸能、电池双保险。蓝兔自由光在车身关键部位大量应用了1500Mpa级超高强度钢和2000Mpa级热成型钢,提高车身防护能力。电池组外壳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和多重加强筋的特殊设计,增强电池组的结构强度。在电池组内部,蓝兔设计了加强梁(两横一竖)来分解和吸收外部碰撞能量,从而防止电池单元受损。

此外,蓝兔还为电池组预留了30mm以上的变形吸能空间。如果车辆遭遇猛烈撞击,高效的变形吸能设计可以防止电池受损,尽可能降低热失控的风险。防爆阀和熔断装置是最后一道“结构保险”。如果有极端的冲击侵入(如针刺),电池短路或电池内压力升高,双保险机构可立即切断电池内的短路电路,释放额外压力,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

一般来说,传统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只能提供单车数据计算和3-5天的短期信息存储。蓝途云BMS可同时在线服务百万辆车,一秒内响应95%的请求,分析并永久存储PB级数据,数据可靠性高达99.99%。

蓝途云BMS搭载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模型,可根据电池的历史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检测隐患,实现关键故障的早期预测。官方称,这套系统可以提前两小时预测冒烟、着火、爆炸等关键故障,提前一周预警电池短路、欠压等故障。

电池组是否安全,光是纸上谈兵是不够的,实际检验后才知道。因此,蓝兔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在实验室举行了电池安全测试,以验证蓝兔免费电池系统的安全性。测试样品为蓝兔FREE的纯电动版“琥珀”电池系统,采用2170 NCA圆柱形电池,电池容量为88kWh。

目前,国际上有20多个电池安全……电动汽车标准。在此基础上,蓝兔汽车新增了60项,形成了80项150项的严格检测体系。在中汽中心的实验室里,工程师现场演示了挤压试验、模拟碰撞试验和高温喷水试验。

挤压试验中,试验台通过半径为75mm的刚性半圆柱体,以200kN的力挤压电池组(国标要求100kN),挤压时间保持10分钟。挤压10分钟后,继续观察1小时,再完成试验。在实际测试中,蓝兔FREE的电池组只是在边框边缘有轻微变形,电池组本体并未受到影响,更谈不上起火爆炸。

模拟碰撞试验相对复杂。测试中用活塞冲击电池组,加速度G值为50g/60ms(国标最大值为28g/60ms),然后观察2小时,模拟整车碰撞产生的加速场景。在模拟碰撞测试中,电池组无泄漏,外壳无裂纹,无起火爆炸现象。绝缘电阻不低于100ω/v

高温淋水试验是模拟高温高压洗车的场景。用75-85℃、10MPa的高温高压水流冲击电池组连接器和所有密封面3分钟,然后拆开电池组进行检查。经测试,电池系统无水,电池组无起火爆炸现象。蓝兔FREE达到了IPX9K防水级别,是新国标中的最高级别。

不久前,一辆中国品牌纯电动汽车在碰撞测试后48小时内自燃。据涉事各方分析,起火原因疑似冷却剂泄漏导致线路短路,并引发相关部件燃烧。值得一提的是,蓝兔汽车的冷却液泄漏实验标准远高于新国标。实验中,电池组倾斜30度角,就是让水冷板的冷却液全部进入电池组,充分流动。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蓝兔免费电池组仍然不会着火或爆炸。

虽然实验室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电池安全测试,但是耐久性不应该依赖于此,需要整车路试来查缺补漏。蓝兔自由行车辆耐久路试总里程超过300万km,经历了干热、湿热、干冷、温暖等气候条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相差90℃。今年7月,我的同事王开着免费的增程版进了西北(传送门),期间吃了不少苦头。西北的气候条件自然不如江南,但相比耐久性路试,已经很“文明”了。

面向未来,蓝兔汽车计划开发更尖端的电池技术。不久,蓝兔将量产高镍三元柔性电池,实现完全无热失控,实现行业领先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此外,固态电池也已列入蓝兔商业发展议程,后续动向值得期待。能量补充方面,蓝兔即将量产大功率快充技术,实现20分钟充60%;第二代超级快充技术也在研发中,有望实现10分钟续航400km。

编辑点评:蓝兔虽然是一个新势力品牌,但背靠东风集团这棵大树,享有孟新没有的造车背景和R&D资源。各个车企都在强调电池安全,但是真正卖安全的产品很少,大部分都是海外品牌。凭借完善的电池安全技术,蓝兔荣获中国品牌和新锐电源品牌荣誉。坦白说,我不能完全认同蓝兔自由侠的产品策略,但对电池安全的投入无疑会成为蓝兔汽车乘风破浪的重要筹码。

一个劲降十次!爱歌试驾蓝兔免费增程版

三元锂也是可靠的。浅谈蓝兔免维护电池的安全技术

智能豪华+续航无忧亮点揭晓

标签:岚图汽车北京东风smart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奥升德展示Trinohex? Ultra电解质添加剂和特种尼龙 可提升电池性能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在最近举行的北美电池展上,奥升德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AscendPerformanceMaterials)展示了其电池和电动出行解决方案。

1900/1/1 0:00:00
2021年8月国内热销新能源排行榜榜单

日前,中国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8月的全国汽车工业报告,其中2021年8月的国内热销车SUV,轿车,MPV,新能源车车型的排行榜也被公布出来。

1900/1/1 0:00:00
2021年8月国内热销轿车排行榜榜单出炉

日前,中国工业协会正式发布了2021年8月的全国汽车工业报告,其中2021年8月的国内热销车SUV,轿车,MPV,新能源车车型的排行榜也被公布出来。

1900/1/1 0:00:00
FF与吉利合作取得进展;马斯克暗示特斯拉或将建设新的超级工厂

1、FF将开设旗舰店并与吉利合作取得进展日前,FaradayFuture(法拉第未来,后文简称:FF)在“919未来主义者共创节”上宣布,FF与吉利控股的双方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900/1/1 0:00:00
荷兰学生发明“在车轮上自给自足的房子” 完全以太阳能为动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EindhovenUniversityofTechnology)的学生制造了一辆名为StellaVita的汽车。

1900/1/1 0:00:00
蔚来汽车发布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计划

9月21日,蔚来中心长沙溪悦荟正式开业,这是蔚来开设的第28家蔚来中心(NIOHouse)。同时,蔚来发布高速换电网络布局计划,五纵三横四大都市圈高速换电网络将于2022年春节前建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