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十问李一男造车:自游家有多少牌可打?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经过三年的筹备,12月15日,小牛电动创始人李一男终于把自己创立的品牌带到了公众面前――中文名“self-traveler”,英文名“NIUTRON”。他本人透露,“NIUTRON”由“中子”转化而来,意为中子,代表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梦想。之所以用“牛”这个logo,是因为小牛电动本身就是一个让他骄傲的品牌。

“你以前为什么不制造汽车?现在我想制造一辆汽车。因为汽车是一个资本门槛很高的行业,2014年的时候,我自己判断我拿不出30亿美金来做这件事。现在感觉大概率能拿到这笔钱。”李一男说。目前,自助游已完成A轮融资,总金额5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COATUE和美华风险投资,李一男是其中的一个合作伙伴。

“造车后没有一天是没钱的”、“竞争力不重要”、“没想过”、“不知道”、“无可奉告”...李一男在沟通会上“简单粗暴”、“惜字如金”的表达,让习惯了公关辞令的媒体大吃一惊,但仔细想想,也很符合李一男不落俗套的风格。

没有明星高管,新车不会公开亮相,很难找到比李一男本人更有特色的自我旅行者标签。而李一男过去的履历,也足够“精彩”。从一个天才少年到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再到离开华为创办港湾网络...在正式宣布之前,2015年,李一男再次成立牛电科技,用了4年时间将小牛带到了美股市场。汽车圈总是更喜欢这种自带光环的科技圈,就像李彦宏和雷军在掌声中投身造车一样。

《李一男》

一个人的魅力和人格往往来自于他人格中的矛盾和冲突,这一点在李一男不到一个小时的公开亮相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一再强调,小腿和自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的经验。但在汽车之家之前的文章中指出,小牛电气设计副总裁刘传凯加入了自行者;他说,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性技术,激光雷达不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竞争力;他表示以后一定会走直营路线,并表示用户运营的话题暂时无法回答。

李一男的回答太坦率了,不管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还是因为他真的没有准备好。当然,也可能是监狱的经历磨平了青春的棱角。不可否认,李一男是最受欢迎的有自己话题的企业家。

关于自行者即将发布的首款新车,据了解,首款产品自行者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9月开始交付。新车定位为中大型SUV,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动力。官方说法是采用城市探索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城市-越野一体化风”。用李一男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始是一个城市代步工具,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李一男在观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除了“不”,就是“探索”。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至少应该去探索。关于这次创业,李一男没有说一定要成功或者一定会成功。“失败,至少把供应商的钱还清。”没有套路,让人拍手称快。

尽管李一男拒绝回答许多细节问题,但媒体的刁钻问题一个都没落下。甚至有人直接质疑,“感觉工厂还没准备好。新车明年能及时下线吗?”另一方面,李一男表达了对球队能力的信心。像汽车这样的高价值耐用品,消费者的决策周期一般较长,SOP计划在明年9月。

“我认为九个月足够了,”他坚定地说。

以下为对话(经过编辑):

问题:自助游自2018年11月立项以来,这三年主要做了什么?

答:我们是2018年11月开始做的。我觉得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一天偷懒。我一天都没缺钱,整个过程都没缺钱。人们认为我们做得很慢,我认为还不够快。但是好的产品是经过打磨的。它有很多细节,所以既有大体的平衡,又有数不清的细节。它涉及大量的设计工作以及工程工作。

我觉得汽车是一个资本门槛很高的行业。在2014年之前,我判断我无法融资30亿美元来做这件事。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大概率做到这一点。

第二个问题:发布会后,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表示:“牛创汽车是梅花投资的第二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从2016年投资李,到2020年投资牛创汽车,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进步。”那么,在这两轮投资中,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有没有下一轮融资的计划?

a:我们创始团队的时间是100%投入的。至于资金,我肯定不会分摊。下一轮融资还没开始。

三问:头部的新动力车企都开始宣传月交量过万了。游客这个时候进入游戏会不会太晚了?

答:单看录取时间的话,我们是迟到了。但是,也要分场景。比如日本就是汽车强国。在日本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本田比丰田和日产晚30年进入汽车行业。我不认为在这30年里,没有其他汽车品牌进入。在日本,本田之后不会有什么大的车企。我不这么认为。日本的情况和中国不太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认为至少应该探索一下。

四问:为什么选择常州作为生产基地?

答:我们“两轮”小牛电动的基地在常州,所以选择“四轮”在常州很正常。当然,我也看过很多其他地方,才最终选择。我们“两轮”小牛电动的基地在常州,选择“四轮”在常州很正常。

五问:旅者和小牛会不自觉地被外界联系在一起。你(李一男)会区别对待吗?有没有现成的经验或者团队技能可以直接从小腿转移到自助游上?

答:Traveler和Mavericks这两家公司是完全分离的,它们的品牌是……不同,而且他们在这一类是不同的。造两轮车的复杂程度和造四轮车完全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复制的。

六问:自助游首款车的定位和目标人群是什么?

答:我个人感觉我不想定义我们的目标群体。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探索、勤奋、快乐是我们的口号。我觉得至少可以探讨一下:一个光棍能不能买我们的车,两个人能不能买我们的车,一家三口四口能不能?我觉得一切都好。我不想定义我们的人口,我不想定义我们的年龄段,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也不想和任何人比。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为买我们的车或者开我们的自助游NV感到骄傲。

当然,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车没有问题,没有车也没有问题。它是工业产品,这么复杂的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能让大部分用户以拥有这个产品或者开放这个产品为荣吗?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不在乎和谁比。

总的来说,我们的产品定位肯定是高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一定是高端奢侈品,因为奢侈品是需要历史积淀的。

问题7:前面宣传画面中,很多都是上路旅行的户外场景。首汽约车的产品性能和现在的电动车有什么区别或优势?

答: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城市探索(Urban Exploring),这首先意味着它是一辆城市车辆,而不是一辆户外车辆,所以它也回答了包括性能在内的问题。是满足所有需求的交通工具,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此外,我们的最终量产车将几乎100%还原原型车。从内饰来看,按键、手柄、开关等客户需要高频触摸的部位采用了大部分豪华品牌都会采用的黑铬电镀工艺。具体参数会随着我们交流的节奏慢慢发布。

八问:到明年9月下线或者交付的时候,很多汽车品牌可能已经有量产的激光雷达模型或者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硬件了。届时,作为一个新品牌,自助游在智能上是否会有优势?

答:我们的智能驾驶舱是自己开发的,自动驾驶是自己定义和合作伙伴开发的。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性技术,但也需要时间去进化。新技术的到来必须建立在改善用户体验和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第一辆车上没有搭载激光雷达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如果我们的用户认为激光雷达是必要条件,我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至于竞争力的问题,我觉得最不重要的是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问题9:未来自助游的渠道模式会是怎样的?怎么做用户运营?

答:销售渠道没有区别。新品牌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潜在消费者知道,所以自建门店是必经之路。用户运营的问题我也忘了,现在还答不上来讲真。

问题10:李在常州也有生产基地,首款自驾旅行车也有动力增程。你(李一男)私下和李想讨论过造车的事吗?

a:自从决定造车后,我和李想就没怎么交流了。在这之前,我问他问题,他什么都知道。李想好好干,我衷心祝贺他。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外观都是一模一样的,(增程)后排气管完全隐藏,8米左右看不到排气管。我们在内部开玩笑。我们延长的旅程实际上是“电转油”。(文/汽车之家张)经过三年的筹备,12月15日,小牛电动创始人终于将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带到了大众面前――中文名“self-traveler”,英文名“NIUTRON”。他本人透露,“NIUTRON”由“中子”转化而来,意为中子,代表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梦想。之所以用“牛”这个logo,是因为小牛电动本身就是一个让他骄傲的品牌。

“为什么你没有……以前做过车?现在我想制造一辆汽车。因为汽车是一个资本门槛很高的行业,2014年的时候,我自己判断我拿不出30亿美金来做这件事。现在感觉大概率能拿到这笔钱。”李一男说道。目前,自助游已完成A轮融资,总金额5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IDG资本、COATUE和美华风险投资,李一男是其中的一个合作伙伴。

“造车后没有一天是没钱的”、“竞争力不重要”、“没想过”、“不知道”、“无可奉告”...李一男在沟通会上“简单粗暴”、“惜字如金”的表达,让习惯了公关辞令的媒体大吃一惊,但仔细想想,也很符合李一男不落俗套的风格。

没有明星高管,新车不会公开亮相,很难找到比李一男本人更有特色的自我旅行者标签。而李一男过去的履历,也足够“精彩”。从一个天才少年到华为最年轻的副总裁,再到离开华为创办港湾网络...在正式宣布之前,2015年,李一男再次成立牛电科技,用了4年时间将小牛带到了美股市场。汽车圈总是更喜欢这种自带光环的科技圈,就像李彦宏和雷军在掌声中投身造车一样。

《李一男》

一个人的魅力和人格往往来自于他人格中的矛盾和冲突,这一点在李一男不到一个小时的公开亮相中就可以看出来。他一再强调,小腿和自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没有可以直接复制的经验。但在汽车之家之前的文章中指出,小牛电气设计副总裁刘传凯加入了自行者;他说,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性技术,激光雷达不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竞争力;他表示以后一定会走直营路线,并表示用户运营的话题暂时无法回答。

李一男的回答太坦率了,不管是因为人们的需要,还是因为他真的没有准备好。当然,也可能是监狱的经历磨平了青春的棱角。不可否认,李一男是最受欢迎的有自己话题的企业家。

关于自行者即将发布的首款新车,据了解,首款产品自行者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预订,同年9月开始交付。新车定位为中大型SUV,提供增程式和纯电动两种动力。官方说法是采用城市探索的设计理念,旨在打造“城市-越野一体化风”。用李一男的话来说就是“一开始是一个城市代步工具,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李一男在观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除了“不”,就是“探索”。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至少应该去探索。关于这次创业,李一男没有说一定要成功或者一定会成功。“失败,至少把供应商的钱还清。”没有套路,让人拍手称快。

尽管李一男拒绝回答许多细节问题,但媒体的刁钻问题一个都没落下。甚至有人直接质疑,“感觉工厂还没准备好。新车明年能及时下线吗?”另一方面,李一男表达了对球队能力的信心。像汽车这样的高价值耐用品,消费者的决策周期一般较长,SOP计划在明年9月。

“我认为九个月足够了,”他坚定地说。

以下为对话(经过编辑):

问题:自助游自2018年11月立项以来,这三年主要做了什么?

答:我们是2018年11月开始做的。我觉得整个过程中我们没有一天偷懒。我一天都没缺钱,整个过程都没缺钱。人们认为我们做得很慢,我认为还不够快。但是好的产品是经过打磨的。它有很多细节,所以既有大体的平衡,又有数不清的细节。它涉及大量的设计工作以及工程工作。

我觉得汽车是一个资本门槛很高的行业。在2014年之前,我判断我无法融资30亿美元来做这件事。现在我觉得我可以大概率做到这一点。

第二个问题:发布会后,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表示:“牛创汽车是梅花投资的第二家新能源汽车公司。从2016年投资李,到2020年投资牛创汽车,我们看到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进步。”那么,在这两轮投资中,公司的财务状况如何?有没有下一轮融资的计划?

a:我们创始团队的时间是100%投入的。至于资金,我肯定不会分摊。下一轮融资还没开始。

三问:头部的新动力车企都开始宣传月交量过万了。游客这个时候进入游戏会不会太晚了?

答:单看录取时间的话,我们是迟到了。但是,也要分场景。比如日本就是汽车强国。在日本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本田比丰田和日产晚30年进入汽车行业。我不认为在这30年里,没有其他汽车品牌进入。在日本,本田之后不会有什么大的车企。我不这么认为。日本的情况和中国不太一样。长江后浪推前浪,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认为至少应该探索一下。

四问:为什么选择常州作为生产基地?

答:我们“两轮”小牛电动的基地在常州,所以选择“四轮”在常州很正常。当然,我也看过很多其他地方,才最终选择。我们“两轮”小牛电动的基地在常州,选择“四轮”在常州很正常。

五问:旅者和小牛会不自觉地被外界联系在一起。你(李一男)会区别对待吗?有没有现成的经验或者团队技能可以直接从小腿转移到自助游上?

答:Traveler和Mavericks这两家公司是完全分离的,它们的品牌是……不同,而且他们在这一类是不同的。造两轮车的复杂程度和造四轮车完全不同,没有什么可以直接复制的。

六问:自助游首款车的定位和目标人群是什么?

答:我个人感觉我不想定义我们的目标群体。就像我们刚才说的,探索、勤奋、快乐是我们的口号。我觉得至少可以探讨一下:一个光棍能不能买我们的车,两个人能不能买我们的车,一家三口四口能不能?我觉得一切都好。我不想定义我们的人口,我不想定义我们的年龄段,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也不想和任何人比。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为买我们的车或者开我们的自助游NV感到骄傲。

当然,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的车没有问题,没有车也没有问题。它是工业产品,这么复杂的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肯定会出现问题。但是总的来说,我们能让大部分用户以拥有这个产品或者开放这个产品为荣吗?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我们不在乎和谁比。

总的来说,我们的产品定位肯定是高端,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一定是高端奢侈品,因为奢侈品是需要历史积淀的。

问题7:前面宣传画面中,很多都是上路旅行的户外场景。首汽约车的产品性能和现在的电动车有什么区别或优势?

答: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城市探索(Urban Exploring),这首先意味着它是一辆城市车辆,而不是一辆户外车辆,所以它也回答了包括性能在内的问题。是满足所有需求的交通工具,但同时又有一定的探索能力。

此外,我们的最终量产车将几乎100%还原原型车。从内饰来看,按键、手柄、开关等客户需要高频触摸的部位采用了大部分豪华品牌都会采用的黑铬电镀工艺。具体参数会随着我们交流的节奏慢慢发布。

八问:到明年9月下线或者交付的时候,很多汽车品牌可能已经有量产的激光雷达模型或者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硬件了。届时,作为一个新品牌,自助游在智能上是否会有优势?

答:我们的智能驾驶舱是自己开发的,自动驾驶是自己定义和合作伙伴开发的。

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性技术,但也需要时间去进化。新技术的到来必须建立在改善用户体验和绝对安全的基础上。第一辆车上没有搭载激光雷达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如果我们的用户认为激光雷达是必要条件,我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至于竞争力的问题,我觉得最不重要的是竞争力,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给用户带来什么。

问题9:未来自助游的渠道模式会是怎样的?怎么做用户运营?

答:销售渠道没有区别。新品牌最重要的是如何让潜在消费者知道,所以自建门店是必经之路。用户运营的问题我也忘了,现在还答不上来讲真。

问题10:李在常州也有生产基地,首款自驾旅行车也有动力增程。你(李一男)私下和李想讨论过造车的事吗?

a:自从决定造车后,我和李想就没怎么交流了。在这之前,我问他问题,他什么都知道。李想好好干,我衷心祝贺他。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外观都是一模一样的,(增程)后排气管完全隐藏,8米左右看不到排气管。我们在内部开玩笑。我们延长的旅程实际上是“电转油”。(文/汽车之家张)

标签:本田理想汽车理念丰田日产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比亚迪投80亿 在抚州建15GWh动力电池产业园

12月17日,比亚迪与江西省抚州市签署合作协议,比亚迪将投资80亿元在抚州高新区建设15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项目。

1900/1/1 0:00:00
开飞机和Model Y的不同/谁买走了电动车

每周一更,不见不散,新能源周刊汇集本周精彩内容,一次看过瘾上天入地的实测开飞机和开ModelY有何不同?汽车限购11年了,

1900/1/1 0:00:00
禾赛科技为英伟达提供自动驾驶核心设备

12月16日,全球领先的激光雷达公司禾赛科技宣布与英伟达NVIDIA达成合作,

1900/1/1 0:00:00
宝马集团“电动提速”,明年将在华投放5款纯电动车

12月16日,宝马集团对外宣布,将企业战略与中国发展目标保持协同,升级中国战略,在中国加速推进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1900/1/1 0:00:00
大众集团2021年全球销量或因缺芯低于900万辆

盖世汽车讯据德国杂志《经理人》ManagerMagazin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半导体瓶颈拖累汽车生产,大众汽车今年在全球的销量预计将略低于900万辆。

1900/1/1 0:00:00
“韭里韭气”的特斯拉周边

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周边产品,一枚刻着“别惹特斯拉”(DontMessWithTesla)字样的皮带扣,上线后很快被抢购一空。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