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极狐组织媒体走进BAIC蓝谷麦格纳镇江工厂。这是一件值得谈论的事情。从这几天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对麦格纳工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极福克斯汽车的高品质找到了答案。显然,企业的这一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上围绕北汽新能源,尤其是极其福克斯的车,有着各种各样的讨论,让北汽包括北汽新能源始终处于被动。我有话要说,但又不能说什么。经过麦格纳镇江工厂的活动,舆论的走向似乎发生了变化。大家更愿意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BAIC和BAIC新能源福克斯。这是一个好迹象。
实事求是地说,像北汽集团这样的传统国有汽车集团,从事的是新能源和新车,这意味着比后来者,尤其是其他行业的“闯入者”要困难和复杂得多。不仅仅是BAIC,中国其他传统的国有汽车集团也是如此,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被放大了。无论你怎么做,做什么,都会因为某种原因被“捡”走。近两年来,BAIC新能源“转型衰落”的轨迹显而易见,一定逃不过舆论的关注。此时,没有人能记得BAIC新能源已经领先行业多少年了。创业难,造车更难。这就是困难所在。一时领导不了,就得天天领导。如果一款车型没有成功,你就要把每一款都当做爆款来卖。传统国有汽车企业如何摆脱这种尴尬,肯定是个问题。
新能源和智能时代,汽车必须是新的,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逻辑。对于后来者,或者说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的新颖之处在于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这使得舆论场的天平自然倾向于后来者一方。我们曾经说过,新车不是后来者的专利,传统车企也可以是新生力量等等。理由很好,但是不会有多少人会相信。于是,一段时间以来,车、续航里程、百米加速、静音,甚至用户体验中心,都成了衡量一个车企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其实仔细想想,这些看似分化的指标其实已经同质化了。这样的过程让人越来越迷茫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车。更多的人只相信自己第一次对新车的感受。说实话,回过头来看,过去很多精力都要放在极限福克斯这种传统车企的新车所谓的性能指标上,所以人们不认同也在情理之中。传统车企作为经不起推敲的差异化东西,与用户沟通的难度注定会越来越大。
北汽北极狐要想摆脱被动,必须在差异化上下功夫。北极狐的差异化是什么?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有很多,但在我眼里,有1.5个核心区别是属于极狐的。其中最完整最无与伦比的就是极狐有麦格纳加持。能让极狐在产品质量和操控性能上在同类竞品中更上一层楼。
麦格纳是谁?很多人只知道它是“多元化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第四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为奔驰、宝马等世界知名豪华品牌制造的。2018年6月,北汽集团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R&D及制造中心。麦格纳镇江工厂是麦格纳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整车制造工厂,被称为“东方的格拉茨”。应该说,BAIC与麦格纳的合资是一个具有非常超前意识的“创新”举措。不仅仅是为福克斯独有的世界高品质背书,更是看到了新车的发展一定会遇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实今天很多后来者自己建厂造车,不仅成本高,品控也是软肋。镇江工厂不仅生产北极狐,还向行业开放。这是一个创举。试想一下,当用户得知polar fox是奔驰等豪华品牌代工制造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尤其是在很多用户抱怨新车质量问题越来越集中的今天,有麦格纳加持的极狐能有更多的信任吗?可惜过去知道这个的人不多。
华为是0.5极狐差异化。不可否认,在智能化方面,华为是目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极速福克斯阿尔法S华为HI的高配版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BAIC也非常希望华为的技术成为极狐非常有竞争力的一张牌。但外界不解的是,Alfa S华为HI高端版姗姗来迟的背后,是华为火力全开的“汽车轨迹”。这也是我把它当成极狐0.5分化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分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异化的难点在于发展过程中与同质化的转化关系。重要的是不断发现差异化,创造差异化。从目前来看,买polar fox在智能上领先是事实,不影响polar fox作为一张差异化的牌来打。
新车,不要以同质化为差异化来“玩”。那就是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分化。分化不需要那么多,也不可能那么多。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一个差异化的消费者记住了你,触动了他。比如像极狐麦格纳镇江工厂。
日前,北极狐组织媒体走进BAIC蓝谷麦格纳镇江工厂。这是一件值得谈论的事情……。从这几天的媒体报道中,我们对麦格纳工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极福克斯汽车的高品质找到了答案。显然,企业的这一活动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上围绕北汽新能源,尤其是极其福克斯的车,有着各种各样的讨论,让北汽包括北汽新能源始终处于被动。我有话要说,但又不能说什么。经过麦格纳镇江工厂的活动,舆论的走向似乎发生了变化。大家更愿意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BAIC和BAIC新能源福克斯。这是一个好迹象。
实事求是地说,像北汽集团这样的传统国有汽车集团,从事的是新能源和新车,这意味着比后来者,尤其是其他行业的“闯入者”要困难和复杂得多。不仅仅是BAIC,中国其他传统的国有汽车集团也是如此,被他们牵着鼻子走,被放大了。无论你怎么做,做什么,都会因为某种原因被“捡”走。近两年来,BAIC新能源“转型衰落”的轨迹显而易见,一定逃不过舆论的关注。此时,没有人能记得BAIC新能源已经领先行业多少年了。创业难,造车更难。这就是困难所在。一时领导不了,就得天天领导。如果一款车型没有成功,你就要把每一款都当做爆款来卖。传统国有汽车企业如何摆脱这种尴尬,肯定是个问题。
新能源和智能时代,汽车必须是新的,这是一个不可违背的逻辑。对于后来者,或者说造车新势力来说,他们的新颖之处在于打破了一个“旧世界”;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创新,这使得舆论场的天平自然倾向于后来者一方。我们曾经说过,新车不是后来者的专利,传统车企也可以是新生力量等等。理由很好,但是不会有多少人会相信。于是,一段时间以来,车、续航里程、百米加速、静音,甚至用户体验中心,都成了衡量一个车企竞争力的主要指标。其实仔细想想,这些看似分化的指标其实已经同质化了。这样的过程让人越来越迷茫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车。更多的人只相信自己第一次对新车的感受。说实话,回过头来看,过去很多精力都要放在极限福克斯这种传统车企的新车所谓的性能指标上,所以人们不认同也在情理之中。传统车企作为经不起推敲的差异化东西,与用户沟通的难度注定会越来越大。
北汽北极狐要想摆脱被动,必须在差异化上下功夫。北极狐的差异化是什么?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有很多,但在我眼里,有1.5个核心区别是属于极狐的。其中最完整最无与伦比的就是极狐有麦格纳加持。能让极狐在产品质量和操控性能上在同类竞品中更上一层楼。
麦格纳是谁?很多人只知道它是“多元化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100强第四名。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是奥地利格拉茨工厂为奔驰、宝马等世界知名豪华品牌制造的。2018年6月,北汽集团与麦格纳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开放共享的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R&D及制造中心。麦格纳镇江工厂是麦格纳在欧洲以外的第一家整车制造工厂,被称为“东方的格拉茨”。应该说,BAIC与麦格纳的合资是一个具有非常超前意识的“创新”举措。不仅仅是为福克斯独有的世界高品质背书,更是看到了新车的发展一定会遇到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其实今天很多后来者自己建厂造车,不仅成本高,品控也是软肋。镇江工厂不仅生产北极狐,还向行业开放。这是一个创举。试想一下,当用户得知polar fox是奔驰等豪华品牌代工制造的时候,会是什么感受。尤其是在很多用户抱怨新车质量问题越来越集中的今天,有麦格纳加持的极狐能有更多的信任吗?可惜过去知道这个的人不多。
华为是0.5极狐差异化。不可否认,在智能化方面,华为是目前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极速福克斯阿尔法S华为HI的高配版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BAIC也非常希望华为的技术成为极狐非常有竞争力的一张牌。但外界不解的是,Alfa S华为HI高端版姗姗来迟的背后,是华为火力全开的“汽车轨迹”。这也是我把它当成极狐0.5分化的原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是正常的。分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差异化的难点在于发展过程中与同质化的转化关系。重要的是不断发现差异化,创造差异化。从目前来看,买polar fox在智能上领先是事实,不影响polar fox作为一张差异化的牌来打。
新车,不要以同质化为差异化来“玩”。那就是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分化。分化不需要那么多,也不可能那么多。更多的时候,是因为一个差异化的消费者记住了你,触动了他。比如像极狐麦格纳镇江工厂。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韩国保健公司HutechIndustry将在2022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装有“声波振动按摩系统”的按摩椅,并将借该技术进军移动出行市场。
1900/1/1 0:00:001月1日消息,创维汽车全球共交订3409台纯电智能SUV,环比增长1794,创单月销量新高,实现了连续8个月的大幅环比增长。
1900/1/1 0:00:00日前,我们从蔚来汽车官方获悉,蔚来2021年新增605座换电站,累计达777座,其中有205座高速公路换电站。
1900/1/1 0:00:00日前,特斯拉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以及2021年全年的业绩。
1900/1/1 0:00:00作者田大鹏编辑王鑫来源汽车预言家12月27日,一场关于纯电动品牌电动屋的“企业发展沟通会”在京举行,
1900/1/1 0:00:00在2020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安波福正式推出智能汽车架构(SVA)的设计理念。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