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阿尔法探索者”(ID: Deep _ Insights)。作者:陈,由未来汽车日报授权发布。
新能源汽车价格涨了。
特斯拉的涨价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明确了。目前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车型售价分别为26.57万元和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和2.1万元。2021年1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继续提价,12月底再次宣布提价。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价格两个月上涨2.5万元,调整为26.5652元。Model Y涨价后,全系未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补贴仅针对补贴前30万元以下的车型)。与2020年的多次降价不同,特斯拉去年宣布了针对不同车型的多次提价。
Model Y涨价后,全系已经超过30万。
来源:特斯拉官网
不仅仅是特斯拉,2022年,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开始涨价。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动车型整体加价5400元;
哪吒汽车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
广汽阿亚恩LX加价4000元,上市的全新AION S Plus比2021款加价7000多元。
……
这一波涨价并不突然,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下降的补贴政策有直接关系。
2022年1月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
原则上,2020-2022年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30%,即2022年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30%;
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在200万辆左右;
对在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络约租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20%;2022年12月31日,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补贴。
事实上,自2010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并决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以来,国家补贴政策逐步完善,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催化剂。
国家补贴实施11年间,新能源汽车产能、销量、普及率大幅提升。
目前尚未公布2021年全年的具体数据。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经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升至17.8%,全年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国家补偿完成历史使命,将逐步退出舞台。2022年是最后一个过渡期。
当红利消失,车企的部分成本必然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为了平稳过渡,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出台了限时保价政策。比如蔚来发布了2021年的成绩单,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1429辆。同时发布了购车补贴方案:2021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EC6,2022年3月31日前购车的用户,2021年仍可按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价由蔚来承担。
去年,造车新势力冠军小鹏年销量98155辆,还推出保价政策。“2022年1月1日至1月10日完成订单缴纳保证金后,仍可享受2021年国家综合补贴后的零售价,坡度差额由小鹏公司承担。”
春节前通常是汽车销售旺季,是汽车企业冲刺销量的时候。一些汽车公司还没有明确表态,包括比亚迪和奇瑞新能源。
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是短暂的。从车型来看,补贴退坡对强调性价比、定位低端市场的车型影响较大;对于没有补贴的高端机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成年期,面临更多挑战。2021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多事之秋。虽然汽车生产成本长期呈下降趋势,但疫情、缺芯、动力电池涨价、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叠加,造成汽车行业一系列连锁反应,汽车企业被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需求成倍增长。市场预测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450GWh,但供给端承压,上游锂矿资源紧缺,各种材料和组件价格持续上涨。
去年10月,比亚迪《关于电池涨价的联系函》流出,显示受市场变化和限电限产叠加影响,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持续上涨,其中正极材料LiCoO2价格上涨超200%,电解液价格上涨超150%,正极材料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决定将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上调不低于20%。动力电池涨价的压力必然会传导到车企身上。
材料和工艺的创新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质变。为了抵御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在各地采购锂矿,特斯拉等车企也在此布局。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拥有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上游的材料、零部件、下游的电力交换、回收利用等。车企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家赔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才刚刚进入深水区。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阿尔法探索者”(ID: Deep _ Insights)。作者:陈,由未来汽车日报授权发布。
新能源汽车价格涨了。
特斯拉的涨价在去年年底就已经明确了。目前国产Model 3和Model Y的后轮驱动车型售价分别为26.57万元和30.18万元,分别上涨1万元和2.1万元。2021年11月,特斯拉国产Model 3和Model Y车型继续提价,12月底再次宣布提价。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价格两个月上涨2.5万元,调整为26.5652元。Model Y涨价后,全系未纳入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规定补贴仅针对补贴前30万元以下的车型)。与2020年的多次降价不同,特斯拉去年宣布了针对不同车型的多次提价。
Model Y涨价后,全系已经超过30万。
来源:特斯拉官网
不仅仅是特斯拉,2022年,很多新能源汽车都开始涨价。
一汽-大众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动车型整体加价5400元;
哪吒汽车U部分车型上调3000-5000元,哪吒V部分车型上调2000元;广汽阿亚恩LX加价4000元,上市的全新AION S Plus比2021款加价7000多元。
……
这一波涨价并不突然,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持续下降的补贴政策有直接关系。
2022年1月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
原则上,2020-2022年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上年基础上分别降低10%、20%、30%,即2022年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30%;
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在200万辆左右;
对在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络约租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2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20%;
2022年12月31日,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补贴。
事实上,自2010年国家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并决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五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以来,国家补贴政策逐步完善,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大催化剂。
国家补贴实施11年间,新能源汽车产能、销量、普及率大幅提升。
目前尚未公布2021年全年的具体数据。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经超过300万辆,销量接近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升至17.8%,全年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1.6倍。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驱动,国家补偿完成历史使命,将逐步退出舞台。2022年是最后一个过渡期。
当红利消失,车企的部分成本必然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为了平稳过渡,不少新能源车企都出台了限时保价政策。比如蔚来发布了2021年的成绩单,销量创历史新高,达到91429辆。同时发布了购车补贴方案:2021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EC6,2022年3月31日前购车的用户,2021年仍可按国家补贴标准享受补贴,差价由蔚来承担。
去年,造车新势力冠军小鹏的年销量为98,155辆,还推出了保价政策。“2022年1月1日至1月10日完成订单缴纳保证金后,仍可享受2021年国家综合补贴后的零售价,坡度差额由小鹏公司承担。”
春节前通常是汽车销售旺季,是汽车企业冲刺销量的时候。一些汽车公司还没有明确表态,包括比亚迪和奇瑞新能源。
补贴政策退坡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价格波动的影响是短暂的。从车型来看,补贴退坡对强调性价比、定位低端市场的车型影响较大;对于没有补贴的高端机型,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步入成年期,面临更多挑战。2021年也是新能源汽车企业多事之秋。虽然汽车生产成本长期呈下降趋势,但疫情、缺芯、动力电池涨价、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叠加,造成汽车行业一系列连锁反应,汽车企业被动。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需求成倍增长。市场预测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超过450GWh,但供给端承压,上游锂矿资源紧缺,各种材料和组件价格持续上涨。
去年10月,比亚迪《关于电池涨价的联系函》流出,显示受市场变化和限电限产叠加影响,2021年锂电池原材料持续上涨,其中正极材料LiCoO2价格上涨超200%,电解液价格上涨超150%,正极材料供应持续紧张,导致综合成本大幅上升。因此决定将CO8M等电池产品单价上调不低于20%。动力电池涨价的压力必然会传导到车企身上。
材料和工艺的创新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质变。为了抵御上游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动力电池厂商纷纷在各地采购锂矿,特斯拉等车企也在此布局。
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拥有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上游的材料、零部件、下游的电力交换、回收利用等。车企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充满了不确定性。国家赔偿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1、蔚来与浙江商业集团合作建设换电站日前,蔚来汽车宣布与浙江商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浙江高速换电网络。双方计划在2022年6月前,在浙江省至少1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内部署换电站。
1900/1/1 0:00:00近日,现代起亚公布了2021年全球销量,其中现代汽车2021年度全球销量依然达到了3890981辆,相比2020年增长39,并将2022年全球销量目标定为4323000辆。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布里斯托尔复合材料研究所(BristolCompositesInstitute)的科学家利用可持续性纤维素,制造高性能钠和钾离子电池。
1900/1/1 0:00:00日前,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特别提出,为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将出台二手小客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办法,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1900/1/1 0:00:00以打败上一秒的自己为座右铭的高合汽车,正在以豪华智能纯电品牌为目标不断的攻城拔寨,并且高合也拿出了行动不断证明自己。
1900/1/1 0:00:001月7日,全球领先的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举行“文远小巴Robobus运营首发仪式”,宣布正式在广州国际生物岛对外开放运营全无人驾驶小巴,为市民提供无人驾驶微循环公交服务。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