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1日,客运协会发布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售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额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汽车总批发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额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两者的市场走势是明显分化的。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会越来越快。
从销售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悄然来袭。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包括特斯拉、Xpeng Motors、广汽AION S Plus、大众的ID.6 CROZZ、ID.4 CROZZ在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均宣布涨价,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涨幅最大,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AION S Plus紧随其后,价格上涨7000至14000元。小鹏的三种型号也提高了价格,从4300元到5900元不等。其他没有直接提价的电动车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车企这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政策补贴下降、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30%。同时,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和企业平稳过渡,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尤其是助力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趋势。“补贴”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可以预见,未来补贴完全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将稳步有序增长。缺芯持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回顾2021年,“芯片荒”是全球汽车市场和所有汽车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中国车市累计减产198.2万辆,全球车市累计减产1012.2万辆。众所周知,去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量疲软,OEM厂商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很多车企陷入了“无米之炊难”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为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于是也出现了高价买芯片的现象。与此同时,因缺芯而火起来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即使到现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没有摆脱核心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黑暗时刻”已经过去,但是……臀部紧张会持续很长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芯片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因此,即使能恢复正常的芯片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仍是合理的发展趋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上涨。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产能不足和价格上涨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只有5万元/吨,最近涨到了29万元/吨,短短一年涨幅高达480%。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涨到38万元/吨,涨幅近60%。此外,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供,最高增幅超过170%。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上涨,所以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宣布电池产品价格上涨20%。天能锂电、郭萱高科、彭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出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车企在制造过程中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或多或少体现在产品价格上。例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比亚迪将对Wangchao.com、Haiyang.com相关新能源汽车官方指导价进行1000-7000元的调整,调价于2月1日生效。根据目前的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带动车载终端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从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来看,更恰当的说法是,这波涨价与其说是新能源车企有意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可以预见,2022年各类新能源汽车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根据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至少有十几款纯电动新车将在今年上市,如SAIC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新车的价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如今,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必然稳步提升,同时随着补贴红利的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从而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2022年1月11日,客运协会发布了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年度销售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额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双百”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1年燃油汽车总批发量为1779万辆,同比下降4%;零售总额1716万辆,同比下降6%。可以说两者的市场走势是明显分化的。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和选择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2022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向“电动化”转型的步伐必然会越来越快。
从销售数据来看,过去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供需两旺的背后,新能源汽车“涨价潮”悄然来袭。近日,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包括特斯拉、Xpeng Motors、广汽AION S Plus、大众的ID.6 CROZZ、ID.4 CROZZ在内的多家新能源汽车均宣布涨价,其中国产Model 3和Model Y涨幅最大,分别为1万元和2.1万元。广汽AION S Plus紧随其后,价格上涨7000至14000元。小鹏的三种型号也提高了价格,从4300元到5900元不等。其他没有直接提价的电动车也取消了相关购车优惠。车企这波“集体涨价”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受政策补贴下降、动力电池涨价、芯片短缺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降低30%。同时,文件指出,为保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市场销售趋势和企业平稳过渡,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买补贴将于同年12月31日终止,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国内长达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马拉松”将正式到达终点。
事实上,任何政策的改变都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尤其是助力中国实现汽车强国梦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可否认,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但目前来看,这些政策也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初步完成了由政策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购买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趋势。“补贴”不再是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可以预见,未来补贴完全退出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前景依然乐观,市场份额将稳步有序增长。缺芯持续,导致新能源汽车供不应求。回顾2021年,“芯片荒”是全球汽车市场和所有汽车公司面临的共同挑战。AFS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5日,中国车市累计减产198.2万辆,全球车市累计减产1012.2万辆。众所周知,去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芯片供应商产量疲软,OEM厂商需求旺盛导致市场供需失衡。最终很多车企陷入了“无米之炊难”的尴尬境地,“芯荒”甚至成为各大车企高层的共同心病,于是也出现了高价买芯片的现象。与此同时,因缺芯而火起来的二手车市场也成为去年车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即使到现在,全球汽车市场也没有摆脱核心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许“黑暗时刻”已经过去,但是……臀部紧张会持续很长时间。此外,与过去相比,现在的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芯片数量增加了一倍,这也增加了汽车的制造成本。因此,即使能恢复正常的芯片供应,新能源汽车涨价仍是合理的发展趋势。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上涨。除了芯片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领域产能不足和价格上涨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终端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以动力电池中的主要材料碳酸锂为例。2021年初,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只有5万元/吨,最近涨到了29万元/吨,短短一年涨幅高达480%。从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钴的价格也从不到24万元/吨涨到38万元/吨,涨幅近60%。此外,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20年Q4相比,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电池相关原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供,最高增幅超过170%。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动力电池成本上涨,所以2021年下半年,比亚迪宣布电池产品价格上涨20%。天能锂电、郭萱高科、彭辉能源等企业也纷纷发出调整电池或电池原材料价格的通知函,车企在制造过程中付出的更多成本最终或多或少体现在产品价格上。例如,1月22日,比亚迪官方发布了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比亚迪将对Wangchao.com、Haiyang.com相关新能源汽车官方指导价进行1000-7000元的调整,调价于2月1日生效。根据目前的市场表现,多家专业机构表示,预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带动车载终端价格迎来新一轮上涨。从综合政策、硬件、原材料来看,更恰当的说法是,这波涨价与其说是新能源车企有意为之,不如说是“形势所迫”。可以预见,2022年各类新能源汽车开启“涨价模式”是必然趋势。根据国内各大车企透露的信息,至少有十几款纯电动新车将在今年上市,如SAIC荣威科莱威、小鹏G9等。如果不出意外,这些新车的价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如今,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以时间换空间”的阶段已经过去。在绿色消费理念和“双碳”目标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必然稳步提升,同时随着补贴红利的倒计时,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也将刺激主机厂加大技术和产品研发的投入,从而引领行业完成从追求“量”到追求“质”的转变。
标签:发现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福特在1月24日证实,该公司将暂停接受来自客户的Maverick车型订单,这是一款福特在去年6月推出的紧凑型皮卡。
1900/1/1 0:00:001月22日,蔚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斌表示,蔚来ET5将于2023年春季在挪威和其他几个全球市场上市。
1900/1/1 0:00:002022年1月11日,乘联会发布2021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据统计,112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批发总量达到3312万辆,同比增长1810;零售总量为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
1900/1/1 0:00:00长城汽车副董事长辞职1月23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收到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女士的书面辞职报告,
1900/1/1 0:00:00据彭博社报道,有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透露,中国电动汽车新势力企业合众新能源汽车计划在香港上市前融资5亿美元。
1900/1/1 0:00:00日前,企查查显示,1月21日游侠汽车董事长卫俊被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冻结了4500万元的股权,被执行公司为上海游侠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冻结期为3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