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实验的态度,在真实路况下测试每一辆新能源汽车,是“宇电实验室”的初衷。在这一期中,我们带给你的模型是吴洁·M5。M5在续航、自动驾驶辅助和车联网方面的表现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文杰M5是塞莱斯特推出AITO品牌后的首款车型,也是华为成熟技术赋能的智能增程式动力SUV。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体现华为工业美学的设计。当然,它最大的卖点是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系统的量产车。本期,御电实验室从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车辆体验三个维度全面测试这款增程式动力新能源汽车。
——01——
续航里程测试
在耐力测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AITO M5的官方数据。从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三款增程式动力车型的核心数据来看,两者差别不大。
文杰M5源自华为DriveONE纯电驱动增程平台,其纯电续航里程官方数据为150km。我们今天要回答的是这个数据有没有水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标定的150km纯电里程能否实现?
测试开始前,我们先将电池充满电,仪器显示剩余电量为96%,支持的纯电里程为170km。此时车载仪表上的总里程表为1454km。
为了最大限度的模拟日常行驶条件,本次纯电动续航里程测试包括城市道路和绕城高速,分为三天。目的是纳入冬季室外停车场景,让电池经历冬夜低温的考验,这样测试出来的数据会更实际。
在驾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纯电动优先”驾驶模式和“节能”驾驶模式。在驾驶方式上,没有刻意的省电。超车时果断加速,音响系统也频繁使用。行驶三天后,增程式发动机在功率还有21%时自动启动,这是增程式电动车在达到更低功率时会刺激的“强制”充电。
此时仪表显示剩余纯电里程仍为38km,总行驶里程表为1581km。与测试开始时的数据对比计算后可以知道,本次测试总里程为127km,仪表电量消耗为132km。
可见,M5的电量是高度可靠的。增程发动机从充满电状态到强制充电,只有5km的电量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就其可靠性而言,即使不强制发动机补充电量,依靠剩余电量跑完官方宣称的150km纯电里程也没问题。
因此,如果用户将其作为纯电动车使用,且日常通勤距离不太长,其续航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需求。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增程式动力和燃料汽车行驶150公里的费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增程式动力汽车在城市路况下基本可以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其车辆成本相比燃油汽车可以降低50%。
当然,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用40kWh的电跑150公里,百公里26.67kWh的耗电量,比绝大多数纯电动车要低很多。
但增程式动力车型最大的优势是可以依靠发动机补充电力提供800km以上的续航能力,这个数据也显示在仪表上。只是在智家军的三天测试中从来没有用过。
这恰恰体现了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优势——可以作为纯电动车使用,增程式发动机有保障,没有里程焦虑。
——02——
智能驱动
吴洁……配备了一个视觉感知摄像头,三个毫米波雷达,四个车外辅助监控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盲点监测、自动泊车等功能已经具备。
目前有一些声音认为,M5没有选择华为的MDC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上市时也没有重点宣传其智能驾驶能力。事实上,经过我们的真实道路体验,M5的智能驾驶能力在L2之上。
首先,如何在高速公路路段启动自适应巡航系统。在多功能方向盘的左侧,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一键开启,车速调节和跟车距离调节都是通过转向柱上的一个杆来操作。自适应巡航功能开启后,系统对车道标线和周围车辆的识别效率较高,实时图像显示在仪表上。
相邻车辆并线时,本车减速避让相对平缓,不会给驾驶体验带来困扰。在我双手离开方向盘的半分钟内,系统也会发出警告,提醒我握住方向盘。打开转向灯后,相应一侧的车道保持辅助将暂停,以便驾驶员执行平行操作。如果此时同侧盲区内有其他车辆,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从我们的测试中得知,L2智能驾驶的M5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已经达到了目前市场的一线水平,实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
体验自动泊车功能时,M5有两个功能。一个是透明底盘,让地面标线一目了然,方便我们精确控制车辆位置。当然,这在司机自主停车的情况下更实用。另一种是在自动泊车的每一个阶段,系统都会在屏幕上用一个灰色的边框标记出预设的停止位置,然后在车辆进入设定位置后开始下一阶段的操作。
这样司机就能了解各阶段的操作意图,便于安全监控。
——03——
汽车体验
最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吴洁·M5的汽车发动机系统的经验。作为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系统的汽车,吴洁M5的智能驾驶舱能否与华为智能终端完美匹配,实现无缝互联?
由于智佳君拿到的测试车还处于试装状态,车主APP还在内测阶段,所以还不能体验车机互联功能。官方表示,3月量产版落地后,相关功能将正式落地。
然而,智家军对鸿蒙系统体系有着深刻的体会。
首先,10.4英寸的曲面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的2K中控面板视觉体验不错,清晰度和色彩效果都达到了目前的一流水平。前面说过,这块中控面板采用了华为Pad的科技美学,边框极窄。中控面板触摸准确,系统对手指的反馈迅速,各项操作流畅。
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最明显的变化是带来了最小化的交互、统一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高效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桌面图标采用卡片设计,对车内人员直观友好,易于识别。
在车载系统中,已经包含了常用的功能,如在线导航、在线音乐、在线视频、信息查询等。,也可以下载安装第三方app。
在汽车生态方面,华为的态度是开放的,包括华为自己的生态,包括华为云、通讯软件等。,但它也允许第三方应用程序应用……或者和解。
所以有些竞争的应用,比如导航,可以使用华为自主研发的地图导航系统:花瓣地图。
花瓣地图拥有黑暗模式、空调联动、智能显示交互、智能分屏等人性化设计。智能分屏支持地图应用和其他应用的分屏显示。用户可以定制导航信息在不同类型屏幕上的显示,如中控屏、仪表盘、HUD、多应用切换等。它有一个模拟出行的小设计,可以通过在车主出行前演示模拟的出行路线,让驾驶者对出行过程有一个神的视角。
聪明的助手萧艺的唤醒词是“萧艺·萧艺”。系统对自然语音指令识别准确,智佳骏三天试驾过程中几乎没有失误。同时系统对指令的反馈也足够快,基本不存在等待的情况。这些功能涵盖了车联网软件的功能以及对诸如窗户和空调等硬件的控制。
但是这个语音交互系统需要提高识别英文单词的能力。智家军说“导航到向外SOHO”的时候,之前两次都被识别为“向外搜索”,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另外,系统对自然语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说“我饿了”、“我困了”、“我肚子疼”时,系统只会简单回应,不会直接推荐餐厅、酒店、医院的地址信息。因此,在使用语音交互时,用户需要给出“查找附近的餐厅”、“导航到附近的酒店”等更具体的指令。
经过三天的试驾体验,智驾君还发现了三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细节设计,为整体用车体验增色不少:
首先,M5驾驶舱内部的摄像头配有滑盖,不需要时可以关闭,消除了隐私泄露的隐患。
其次,手机无线充电板下端设有吹气口,戴上手机自动开启,摘下手机自动停止,解决了手机无线充电时温度会升高的问题。
第三,多功能方向盘左侧控制区配有全景影像开启按钮,方便驾驶员停车时一键查看车身周边情况。
文杰M5是AITO品牌的第一款落地车型,但从整体实力来说已经进入同类市场的一线阵营,没有明显的短板。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从其25-32万元的预售价来看,M5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款同价位的。同样质地的蓝鸟FREE和李ONE,入门价格更高,块头更大;同类产品价格比M5低,制造工艺和配置相差太大。
从三维角度看M5的性价比,它的优势是非常直观的。当然,本次评测的遗憾之处在于没有体验到鸿蒙系统系统多终端的无缝互联。希望三月份交车的时候这个功能能给你更多惊喜。分享实验的态度,在真实路况下测试每一辆新能源汽车,是“宇电实验室”的初衷。在这一期中,我们带给你的模型是吴洁·M5。M5在续航、自动驾驶辅助和车联网方面的表现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文杰M5是塞莱斯特推出AITO品牌后的首款车型,也是华为成熟技术赋能的智能增程式动力SUV。
在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体现华为工业美学的设计。当然,它最大的卖点是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系统的量产车。本期,御电实验室从续航里程、智能驾驶、车辆体验三个维度全面测试这款增程式动力新能源汽车。
——01——
续航里程测试
在耐力测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AITO M5的官方数据。从市场上最受关注的三款增程式动力车型的核心数据来看,两者差别不大。
文杰M5源自华为DriveONE纯电驱动增程平台,其纯电续航里程官方数据为150km。我们今天要回答的是这个数据有没有水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标定的150km纯电里程能否实现?
测试开始前,我们先将电池充满电,仪器显示剩余电量为96%,支持的纯电里程为170km。此时车载仪表上的总里程表为1454km。
为了最大限度的模拟日常行驶条件,本次纯电动续航里程测试包括城市道路和绕城高速,分为三天。目的是纳入冬季室外停车场景,让电池经历冬夜低温的考验,这样测试出来的数据会更实际。
在驾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纯电动优先”驾驶模式和“节能”驾驶模式。在驾驶方式上,没有刻意的省电。超车时果断加速,音响系统也频繁使用。行驶三天后,增程式发动机在功率还有21%时自动启动,这是增程式电动车在达到更低功率时会刺激的“强制”充电。
此时仪表显示剩余纯电里程仍为38km,总行驶里程表为1581km。与测试开始时的数据对比计算后可以知道,本次测试总里程为127km,仪表电量消耗为132km。
可见,M5的电量是高度可靠的。增程发动机从充满电状态到强制充电,只有5km的电量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就其可靠性而言,即使不强制发动机补充电量,依靠剩余电量跑完官方宣称的150km纯电里程也没问题。
因此,如果用户将其作为纯电动车使用,且日常通勤距离不太长,其续航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需求。让我们来计算一下增程式动力和燃料汽车行驶150公里的费用。
从上表可以看出,增程式动力汽车在城市路况下基本可以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其车辆成本相比燃油汽车可以降低50%。
当然,这里必须说明一下,用40kWh的电跑150公里,百公里26.67kWh的耗电量,比绝大多数纯电动车要低很多。
然而,增程动力车型的最大优势……它可以依靠发动机补充电力来提供超过800km的续航能力,并且这个数据也显示在仪表上。只是在智家军的三天测试中从来没有用过。
这恰恰体现了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优势——可以作为纯电动车使用,增程式发动机有保障,没有里程焦虑。
——02——
智能驱动
吴洁M5配备了一个视觉感知摄像头,三个毫米波雷达,四个车外辅助监控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雷达。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适应巡航、自动刹车、盲点监测、自动泊车等功能已经具备。
目前有一些声音认为,M5没有选择华为的MDC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上市时也没有重点宣传其智能驾驶能力。事实上,经过我们的真实道路体验,M5的智能驾驶能力在L2之上。
首先,如何在高速公路路段启动自适应巡航系统。在多功能方向盘的左侧,自适应巡航系统可以一键开启,车速调节和跟车距离调节都是通过转向柱上的一个杆来操作。自适应巡航功能开启后,系统对车道标线和周围车辆的识别效率较高,实时图像显示在仪表上。
相邻车辆并线时,本车减速避让相对平缓,不会给驾驶体验带来困扰。在我双手离开方向盘的半分钟内,系统也会发出警告,提醒我握住方向盘。打开转向灯后,相应一侧的车道保持辅助将暂停,以便驾驶员执行平行操作。如果此时同侧盲区内有其他车辆,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
从我们的测试中得知,L2智能驾驶的M5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已经达到了目前市场的一线水平,实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高。
体验自动泊车功能时,M5有两个功能。一个是透明底盘,让地面标线一目了然,方便我们精确控制车辆位置。当然,这在司机自主停车的情况下更实用。另一种是在自动泊车的每一个阶段,系统都会在屏幕上用一个灰色的框标记出预设的停止位置,然后在车辆进入设定位置后开始下一阶段的操作。
这样司机就能了解各阶段的操作意图,便于安全监控。
——03——
汽车体验
最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吴洁·M5的汽车发动机系统的经验。作为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系统的汽车,吴洁M5的智能驾驶舱能否与华为智能终端完美匹配,实现无缝互联?
由于智佳君拿到的测试车还处于试装状态,车主APP还在内测阶段,所以还不能体验车机互联功能。官方表示,3月量产版落地后,相关功能将正式落地。
然而,智家军对鸿蒙系统体系有着深刻的体会。
首先,10.4英寸的曲面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的2K中控面板视觉体验不错,清晰度和色彩效果都达到了目前的一流水平。前面说过,这块中控面板采用了华为Pad的科技美学,边框极窄。中控面板触摸准确,系统对手指的反馈迅速,各项操作流畅。
鸿蒙系统智能驾驶舱最明显的变化是带来了最小化的交互、统一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高效的多任务操作。系统桌面图标采用卡片设计,…这对于车内的人来说是直观和友好的,并且易于识别。
在车载系统中,已经包含了常用的功能,如在线导航、在线音乐、在线视频、信息查询等。,也可以下载安装第三方app。
在汽车生态方面,华为的态度是开放的,包括华为自己的生态,包括华为云、通讯软件等。,但也允许第三方app申请结算。
所以有些竞争的应用,比如导航,可以使用华为自主研发的地图导航系统:花瓣地图。
花瓣地图拥有黑暗模式、空调联动、智能显示交互、智能分屏等人性化设计。智能分屏支持地图应用和其他应用的分屏显示。用户可以定制导航信息在不同类型屏幕上的显示,如中控屏、仪表盘、HUD、多应用切换等。它有一个模拟出行的小设计,可以通过在车主出行前演示模拟的出行路线,让驾驶者对出行过程有一个神的视角。
聪明的助手萧艺的唤醒词是“萧艺·萧艺”。系统对自然语音指令识别准确,智佳骏三天试驾过程中几乎没有失误。同时系统对指令的反馈也足够快,基本不存在等待的情况。这些功能涵盖了车联网软件的功能以及对诸如窗户和空调等硬件的控制。
但是这个语音交互系统需要提高识别英文单词的能力。智家军说“导航到向外SOHO”的时候,之前两次都被识别为“向外搜索”,直到第三次才成功。
另外,系统对自然语音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说“我饿了”、“我困了”、“我肚子疼”时,系统只会简单回应,不会直接推荐餐厅、酒店、医院的地址信息。因此,在使用语音交互时,用户需要给出“查找附近的餐厅”、“导航到附近的酒店”等更具体的指令。
经过三天的试驾体验,智驾君还发现了三个令人赏心悦目的细节设计,为整体用车体验增色不少:
首先,M5驾驶舱内部的摄像头配有滑盖,不需要时可以关闭,消除了隐私泄露的隐患。
其次,手机无线充电板下端设有吹气口,戴上手机自动开启,摘下手机自动停止,解决了手机无线充电时温度会升高的问题。
第三,多功能方向盘左侧控制区配有全景影像开启按钮,方便驾驶员停车时一键查看车身周边情况。
文杰M5是AITO品牌的第一款落地车型,但从整体实力来说已经进入同类市场的一线阵营,没有明显的短板。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从其25-32万元的预售价来看,M5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款同价位的。同样质地的蓝鸟FREE和李ONE,入门价格更高,块头更大;同类产品价格比M5低,制造工艺和配置相差太大。
从三维角度看M5的性价比,它的优势是非常直观的。当然,本次评测的遗憾之处在于没有体验到鸿蒙系统系统多终端的无缝互联。希望三月份交车的时候这个功能能给你更多惊喜。
分享你可能不是一个车迷,但你一定见过大众T系列“面包车”的形象。大众T系列已经超越了代步工具的范畴,成为代表着经典、时尚、乐趣的一个符号。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隶属于CMTMotoresTrmicos研究所的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PV)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展一项国际项目,以提高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1900/1/1 0:00:00在极端低温环境下,通过对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底盘技术和电子电气系统的整体功能性测试和验证,确保车辆能够在实现零排放驾驶乐趣的同时,为客户带来非凡运动性能与舒适驾乘体验。
1900/1/1 0:00:003月6日,“和颜粤色约会美豹广汽传祺影豹百变女神节”在广州市BIG海珠湾艺术园举行,众多影豹女性车主聚集在此,共同见证广汽传祺影豹官方女性车友会“EMPOW宝豹团”正式成立。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固态电池采用锂金属等固态电极和固态电解质,通常能量密度较高,可以避免起火风险。但是,固态电解质和两侧电极之间的界面具有不稳定性,大大影响了此类电池的寿命。
1900/1/1 0:00:00近日,我们从特斯拉官网获悉,特斯拉对目前在售的Model3参数询价和ModelY参数询价部分车型的售价进行了调整,有三款车型的价格进行了上调,上调幅度均为1万元整,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