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省武汉经济开发区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与绿色发展——构建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市经信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智慧汽车产业促进会、汽车地平线协办,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地平线为合作伙伴。蓝兔自由行、蓝兔梦想家和东风沈峰豪吉作为官方服务用车,为会议嘉宾提供出行服务。其中,6月28日下午,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泉在“多重创造——打造智能网联新生态”主题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下午好。软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在不断优化。车上有了软件,软件如何定义汽车的未来,驾驶舱的不断发展,对硬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未来的汽车迭代软件会迭代的很快,硬件会迭代的很快吗?硬件如何帮助助力车的发展?
我的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汽车发展趋势。可见,上线是汽车发展互动的过程和三个阶段。下面我更想说的是。能看出汽车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手机过去的发展吗?十几年前手机是很小的屏幕,3寸,苹果手机刚出3.5寸屏幕。大家都觉得是大屏。今天,手机的外形发展迅速。随着智能驾驶舱的发展,汽车将会发生迅速的变化。随着场景和经历的发展。
两大趋势,一个是智能化趋势,会带动车内的硬件,不仅是软件,硬件也会不断迭代。
另一个是电气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年以后,很多车厂的电动车覆盖率会非常高。到2040年,很难说燃油车的状态会是怎样。很多车厂都已经公布了,可能到时候燃油车就很少了。
基于以上两个趋势,可以看出屏幕在车内的应用趋势。有几个趋势,一个是高清,一个是大屏幕,一个是多屏。从仪表到中控,有一体化驾驶舱,还有投影显示,等等,屏幕的应用可以不断变化,从以前的小尺寸低分辨率到未来的尺寸和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这其实是在帮助汽车的智能驾驶舱的体验和功能。
我们总结了屏幕在汽车上的应用趋势。有一个词叫CAPTURE,C代表个性化设计和成本。个性化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如何将屏幕放在汽车内部,如何使其更具科技感,以及如何与汽车融为一体。还有就是成本。屏幕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关键,我们很清楚。a是建模,建模越来越重要。p就是性能,对性能的要求,无论是光学还是可靠性,包括抗电磁环境应用都越来越高。t是人机交互。对于屏幕来说,视觉获取信息的比例是所有感官中最高的。人和车之间如何交互,除了眼睛和其他触觉,还有指纹和人脸识别都会集成到屏幕应用中。
u是大屏,R是可靠性,电/智能引领行业潮流。可靠性和质量已经成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的问题……更加关注。这一点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屏幕变大以后,对整个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刚才同事也提到了,车内的应用不仅仅是我说的五个方面,远不止这些。
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案。首先是展示效果。我们已经开发了几代产品。之前车里屏幕中间有个盒子。看到的时候觉得档次不够高,未来才是正确的状态。车里的屏幕是和车融为一体的,或者是和车融为一体的,或者是黑色的,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档次感和科技感非常高的东西。
如何在屏幕明亮的情况下更好的显示,包括画质,也是几代新技术的不断迭代,不同的技术会给显示效果带来不同的感受。
其次,在高画质和高性能方面,要不断提高屏幕的响应速度,让显示效果在室温或者高低温下都一样好,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三是大屏方案,车内屏幕越来越大。在最近发布的几款车型中,屏幕都是30到50英寸甚至更大,这对屏幕的集成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汽车的工作环境中对可靠性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第四是造型多样。毕竟车的空间是有限的,就像手机一样。早期3.5寸屏幕很大,现在已经增长到6寸以上。你发现屏幕不能再大了,你的大手也拿不动。然后你出来的是另一个形状,只有折叠才能取下来。汽车未来可能会向这个方向发展。能不能多放点卷发和褶皱?不卷折的话,在车里差不多有四五十寸。
我们有很多量产的案例,有些产品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了。
第五,有一些新技术。刚才我们谈到了如何帮助驾驶舱不断升级发展。我们会在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上继续努力,包括天窗的应用,侧窗的应用,调光的应用,还有隐私风格等新技术都会应用,包括右上角的AR HUD,也有屏幕,屏幕是光源组件之一。
六是微领生态联盟,去年成立,联合上下游产业。如何共同构建汽车硬件生态系统,不仅需要软件的联盟,也需要硬件的联盟。如何把我们的产业链做上下游,把我们的下一代MIcro-LED显示技术推向行业的量产能力,帮助汽车新型显示技术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相对所有维度的技术。现阶段除了成本高,技术不成熟,其他都是严格意义上的。
最后一个是整合大屏的能力。如何让车内的屏幕成为车内智能驾驶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讲天马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成就。天马多年来一直在制造显示屏,从1996年大众高尔夫的第一款车型开始。现在汽车的屏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有些车厂想直接跟我们沟通,因为技术要求越来越多,现在商业模式也多种多样。天马成立于1983年,我们是中国第一条显示屏生产线。相对于汽车智能化和软件化,或者电气化的发展,我们起步更早。
车载显示是天马非常重要的战略业务,产业基地遍布中国,总资产在780元左右,集团总资产近1500亿元。这个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芯片行业。屏幕产业走的早一点,中国把屏幕称为新型显示战略产业,比我们芯片走的早一点,感觉芯片也是沿着类似的道路逐渐发展壮大的。我相信……我相信有一天,芯片将成为一个强大的行业,帮助行业的发展,就像我们的显示器行业一样。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已经被全方位成功超越。在技术和全球客户覆盖方面,它已经完全超过了我们在日本、韩国和省的竞争对手。以上是我们过去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到,前年和去年是我们真正超越他们的非常关键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市场份额是全球第一。
这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全球80%的汽车品牌都使用我们的天马显示屏。我们主要与一级供应商合作。一些汽车制造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车辆展示的重要性,他们也寻求我们的直接合作。我们也在根据他们的需求朝这个方向努力。
最后说一下产品覆盖。无论在哪个方面,仪表,中控,平视,后视镜,我们这几十年做了几千辆车。我们有欧美日几家汽车厂商供应的产品,包括国内80%以上的品牌,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最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在屏幕方面的深入努力,希望随着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合作伙伴。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省武汉经济开发区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融合创新与绿色发展——构建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武汉市经信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智慧汽车产业促进会、汽车地平线协办,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地平线为合作伙伴。蓝兔自由行、蓝兔梦想家和东风沈峰豪吉作为官方服务用车,为会议嘉宾提供出行服务。其中,6月28日下午,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泉在“多重创造——打造智能网联新生态”主题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演讲:
各位下午好。软件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在不断优化。车上有了软件,软件如何定义汽车的未来,驾驶舱的不断发展,对硬件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未来的汽车迭代软件会迭代的很快,硬件会迭代的很快吗?硬件如何帮助助力车的发展?
我的报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汽车发展趋势。可见,上线是汽车发展互动的过程和三个阶段。下面我更想说的是。能看出汽车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模拟了手机过去的发展吗?十几年前手机是很小的屏幕,3寸,苹果手机刚出3.5寸屏幕。大家都觉得是大屏。今天,手机的外形发展迅速。随着智能驾驶舱的发展,汽车将会发生迅速的变化。随着场景和经历的发展。
两大趋势,一个是智能化趋势,会带动车内的硬件,不仅是软件,硬件也会不断迭代。
另一个是电气化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2030年以后,很多车厂的电动车覆盖率会非常高。到2040年,很难说燃油车的状态会是怎样。很多车厂都已经公布了,可能到时候燃油车就很少了。
基于以上两个趋势,可以看出屏幕在车内的应用趋势。有几个趋势,一个是高清,一个是大屏幕,一个是多屏。从仪表到中控,有一体化驾驶舱,还有投影显示,等等,屏幕的应用可以不断变化,从以前的小尺寸低分辨率到未来的尺寸和分辨率的不断提高,这其实是在帮助汽车的智能驾驶舱的体验和功能。
我们总结了屏幕在汽车上的应用趋势。有一个词叫CAPTURE,C代表个性化设计和成本。个性化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如何将屏幕放在汽车内部,如何使其更具科技感,以及如何与汽车融为一体。还有就是成本。屏幕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关键,我们很清楚。a是建模,建模越来越重要。p就是性能,对性能的要求,无论是光学还是可靠性,包括抗电磁环境应用都越来越高。t是人机交互。对于屏幕来说,视觉获取信息的比例是所有感官中最高的。人和车之间如何交互,除了眼睛和其他触觉,还有指纹和人脸识别都会集成到屏幕应用中。
u是大屏,R是可靠性,电/智能引领行业潮流。可靠性和质量已经成为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的问题……更加关注。这一点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屏幕变大以后,对整个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新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刚才同事也提到了,车内的应用不仅仅是我说的五个方面,远不止这些。
第二部分是解决方案。首先是展示效果。我们已经开发了几代产品。之前车里屏幕中间有个盒子。看到的时候觉得档次不够高,未来才是正确的状态。车里的屏幕是和车融为一体的,或者是和车融为一体的,或者是黑色的,这样我们就能看到档次感和科技感非常高的东西。
如何在屏幕明亮的情况下更好的显示,包括画质,也是几代新技术的不断迭代,不同的技术会给显示效果带来不同的感受。
其次,在高画质和高性能方面,要不断提高屏幕的响应速度,让显示效果在室温或者高低温下都一样好,这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三是大屏方案,车内屏幕越来越大。在最近发布的几款车型中,屏幕都是30到50英寸甚至更大,这对屏幕的集成度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汽车的工作环境中对可靠性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第四是造型多样。毕竟车的空间是有限的,就像手机一样。早期3.5寸屏幕很大,现在已经增长到6寸以上。你发现屏幕不能再大了,你的大手也拿不动。然后你出来的是另一个形状,只有折叠才能取下来。汽车未来可能会向这个方向发展。能不能多放点卷发和褶皱?不卷折的话,在车里差不多有四五十寸。
我们有很多量产的案例,有些产品已经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了。
第五,有一些新技术。刚才我们谈到了如何帮助驾驶舱不断升级发展。我们会在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上继续努力,包括天窗的应用,侧窗的应用,调光的应用,还有隐私风格等新技术都会应用,包括右上角的AR HUD,也有屏幕,屏幕是光源组件之一。
六是微领生态联盟,去年成立,联合上下游产业。如何共同构建汽车硬件生态系统,不仅需要软件的联盟,也需要硬件的联盟。如何把我们的产业链做上下游,把我们的下一代MIcro-LED显示技术推向行业的量产能力,帮助汽车新型显示技术的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它是相对所有维度的技术。现阶段除了成本高,技术不成熟,其他都是严格意义上的。
最后一个是整合大屏的能力。如何让车内的屏幕成为车内智能驾驶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部分讲天马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成就。天马多年来一直在制造显示屏,从1996年大众高尔夫的第一款车型开始。现在汽车的屏幕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多。有些车厂想直接跟我们沟通,因为技术要求越来越多,现在商业模式也多种多样。天马成立于1983年,我们是中国第一条显示屏生产线。相对于汽车智能化和软件化,或者电气化的发展,我们起步更早。
车载显示是天马非常重要的战略业务,产业基地遍布中国,总资产在780元左右,集团总资产近1500亿元。这个行业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芯片行业。屏幕产业走的早一点,中国把屏幕称为新型显示战略产业,比我们芯片走的早一点,感觉芯片也是沿着类似的道路逐渐发展壮大的。我是……eve有一天,芯片会成为一个强大的行业,帮助行业的发展,就像我们的显示器行业一样。通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的技术已经被全方位成功超越。在技术和全球客户覆盖方面,它已经完全超过了我们在日本、韩国和省的竞争对手。以上是我们过去的市场份额。可以看到,前年和去年是我们真正超越他们的非常关键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市场份额是全球第一。
这是我们的主要客户。全球80%的汽车品牌都使用我们的天马显示屏。我们主要与一级供应商合作。一些汽车制造商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车辆展示的重要性,他们也寻求我们的直接合作。我们也在根据他们的需求朝这个方向努力。
最后说一下产品覆盖。无论在哪个方面,仪表,中控,平视,后视镜,我们这几十年做了几千辆车。我们有欧美日几家汽车厂商供应的产品,包括国内80%以上的品牌,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最后,通过我们这么多年在屏幕方面的深入努力,希望随着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合作伙伴。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仅供参考。请勿转载!
2022年6月2729日,以“融合创新、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圆满落幕。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锂商LiontownResources与福特汽车签署了一份锂供应协议。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与特斯拉以及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ES签署类似协议。
1900/1/1 0:00:006月27日29日,2022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在湖北武汉经开区举办,本届大会主题为“融合创新、绿色发展打造中国汽车产业新生态”。
1900/1/1 0:00:00日前,《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News)发布了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
1900/1/1 0:00:00吉利与百度闹掰?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6月28日,宝马集团宣布将从2023年3月起扩展其BMW操作系统8(BMWOperatingSystem8),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