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国内首部L3级法规发布,全球六国如何判定自动驾驶事故责任?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实施。《条例》中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因此被视为国内首个L3级法规。根据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体系,上述表达式对应的自动驾驶等级分别为L3-L5,L3为人机共存的驾驶状态,高于L3,完全交给机器驾驶。从责任认定的角度来看,L3是事故发生后人类驾驶员和系统责任归属的分水岭。系统接管后,责任归属一般在系统一方。《条例》规定,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有交通违法行为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有责任的,由汽车驾驶人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缺陷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人在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就是说,只要L3自动驾驶系统开启,如果车辆违章或者发生事故负有责任,第一责任人永远是驾驶员。这是该规定引起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规定的对象是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主体,而不是消费者理解的乘用车。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最早在下半年和明年,深圳将在适合的行政区全区域开放路测,即相关区域和时间需要确定。《条例》还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取得相关准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即使在指定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也需要获得准入资质。目前深圳和工信部都没有公布相关目录。6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出台自动驾驶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适时开展准入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据悉,工信部已成立自动驾驶汽车认证“专班”,预计年底发布。这样,地方性法规的作用就不会很明显。“最终以工信部L3牌照为核心。”从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去年年底允许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目前奔驰相关车型已经承诺司机可以合法使用智能手机、写邮件、看电影等。在一定条件下开启自驾功能后。如果发生事故,奔驰会负全责,宝马相关车型也有类似表态。但除了以上两个品牌,全球其他品牌都没有公开承诺对L3级事故负责。从各国立法来看,各国表述不一,司机并非无责,但投保已成惯例。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6月23日经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8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针对L3自动驾驶汽车的法规。这里的事故责任简而言之,L3级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为主要责任方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汽车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事故,驾驶员可以在赔偿后向汽车生产者、销售者追究责任。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但需要指出的是,规定的适用范围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准入和登记、使用管理等相关活动。示范应用是指在指定路段进行的具有先导和试用效果的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重运营活动。经主管部门申请确认后,路测示范申请主体需取得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实验机动车临时行驶号牌。因此,法规中的“L3级”不包括面向消费者的乘用车。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主要是指测试对象的安全员。如果发生事故,第一责任人必须是安全员或带薪驾驶的司机。百度专家解释,L3或L4车辆目前都配有司机或安全员。只要是有司机(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司机就要承担违反法律的责任,承担交通违法或责任事故的赔偿。现在市场担心很多智能汽车已经可以达到L3级别的能力。但由于事故责任认定的问题,掌握主动权的车企会以L2级别的定位销售,会推出无限接近L3的L2+产品,辅助驾驶的噱头会越来越足。在保险保障方面,此前《深圳市关于规范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指导意见》规定,测试主体应当具备赔偿能力,应当购买每辆车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者提供银行出具的不低于500万元的智能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担保。北京和成都的路测单车保额起点和深圳一样。百度解释称,深圳的《条例》立法具有原则性和可扩展性。整个体系架构为1+1+N(1部特区法规+1部政府法规+N部规范性文件),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除了深圳,上海浦东今年也将出台立法或规范性文件,或许有可能允许不设安全员的无人载人商业化。百度预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修改或出台更高一级的法律。德国:继奔驰宝马之后,下一个敢承诺负责任的品牌是谁?在中国以外,L3级自动驾驶政策最快,上路最多的车企是传统强国德国。2021年5月,德国自动驾驶法先后被联邦议院和参议院通过,成为在国家层面推动和规范自动驾驶技术实际应用的核心法律文件。2021年12月10日,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允许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车辆可以以不高于60 km/h的速度行驶在德国全境13191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可以解放双手,但不能睡觉。他们不允许向后看或连续离开驾驶座。如果有必要,人们需要接管车辆的驾驶权。符合上述场景、速度、行为三个条件,如果车辆发生事故,责任属于主机厂,即车辆生产单位。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参与日常交通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国家。《自动驾驶法》规定,装有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需要安装类似“黑匣子”的装置,记录系统运行、需要干预、人工驾驶等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以明确交通事故的责任。在手动驾驶阶段发生事故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如果发生在自动驾驶阶段,或者因系统故障导致事故,由汽车厂商承担责任。保险方面,《自驾车法》规定,自驾车车主必须购买一份责任险。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2021年12月9日,德国政府批准全球首个L3自动驾驶操作,安装在奔驰S级和EV EQS上。奔驰的L3自动驾驶系统被称为“Drive Pilot”。在L3自动驾驶期间,司机将可以合法使用智能手机、写电子邮件、上网和看电影。2022年5月,Drive Pilot系统开始向消费者开放,宣布奔驰将对使用Drive-Pilot系统时发生的任何事故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奔驰也在美国和中国测试与德国相同的L3自动驾驶仪。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继奔驰之后,宝马L3级自动驾驶系统“Personal Pilot”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上市,并有望率先安装在销往欧洲和中国的新一代宝马7系上。从2024年7月开始,该技术将应用于某些5系车辆。这意味着宝马和奔驰一样,将为L3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时发生的事故负责。英国:可以看电影,但是不能用手机。英国在立法层面一直走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前列。政府希望在2025年前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以支持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大规模部署。英国实行机动车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2021年4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LKS)的安全使用:应对和下一步措施》。规定自动驾驶汽车正常行驶时,驾驶员不需要负责,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并允许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只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介入,第一时间将驾驶员从责任主体中剔除。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今年1月,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法律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联合报告》,建议出台新的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事故责任方将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或车企。4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修订公路法的最新提案。很明显,驾驶员可以检查娱乐功能(看电视和电影等。)在使用自动驾驶车辆时通过车辆的车载屏幕。但前提是司机停留在一条车道上,时速低于60公里,司机必须做好必要时收回车辆控制权的准备。但是使用手机仍然是非法的。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负责,司机不负责。下一步,英国还将公布首批符合“自动驾驶”条件的车辆名单。日本:允许使用手机,司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2017 ITS面向官员和市民的理念和路线图》中,日本明确了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的时间表: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L4级自动驾驶。2018年3月,日本政府提出了《自动驾驶相关系统维护大纲》,明确了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原则上,自动驾驶过程中的事故赔偿责任由车主承担,企业的责任仅限于汽车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时。当外部黑客入侵汽车系统并造成事故时,政府将对损失进行赔偿。2019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了《道路运输车辆法》和《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并于2020年4月生效,L3自动驾驶汽车被允许合法上路行驶。根据……道路交通法修正案,1。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驾驶员可以使用手机或观看车载电视,但必须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恢复手动驾驶;2.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有随时接管驾驶的义务。因困倦等原因未按系统要求切换驾驶模式的,驾驶员将承担刑事责任,处3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或5万日元以下罚金;3.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装载车辆运行状态记录装置,原则上记录保存期限为6个月。如果违反,将被处以3个月以下监禁或5万日元以下罚款;4.因系统误操作等明显故障发生事故时,可能由厂家承担过错;5.车险业务覆盖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事故,至少是L3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事故。2021年3月,日本政府批准本田的L3级自动驾驶传奇在日本上市,这是日本第一款被批准配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传奇”会在时速低于30公里时启动自动驾驶:系统自动控制方向盘和速度,自动停车和启动。这时候司机可以刷手机或者看视频,不需要监控车辆状况。如果车速上升到每小时50公里,系统会提醒驾驶员接管手动驾驶。该车还配备了紧急响应系统。如果司机仍然没有响应接管请求,系统将自动减速并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韩国:主要责任人是司机,最高限速可达100公里。2020年1月,韩国发布L3级自动驾驶安全标准,L3级自动驾驶汽车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成为全球首个制定L3级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和商业化标准的国家。不过,这时候司机要具备随时接管自动驾驶汽车的条件:1。行驶中遇高速公路出口、前方道路维修等紧急情况,应在15秒前提示驾驶员手动接管车辆;2.只有当驾驶员臀部落在车座上时,自动驾驶系统才能启动;3.经过半年的宽限期,搭载该技术的汽车可以申请相关认证,在满足安全标准和细则的背景下,可以向市场销售。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2019年4月,韩国颁布了《汽车事故赔偿法》(修正案),指出如果涉及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主要责任人为驾驶员本人。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存在缺陷,车企承担连带责任。今年4月,韩国众议院交通委员会成员计划提出修改《汽车事故赔偿法》的法案,明确涉及L3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该法案草案显示,所有购买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都必须购买一份汽车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首先为车主赔偿受害者。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即将实施。《条例》中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因此被视为国内首个L3级法规。根据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的分类体系,上述表达式对应的自动驾驶等级分别为L3-L5,L3为人机共存的驾驶状态,高于L3,完全交给机器驾驶。从责任认定的角度来看,L3是事故发生后人类驾驶员和系统责任归属的分水岭。系统接管后,责任归属一般在系统一方。《条例》规定,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有交通违法行为的,由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处罚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智能网联汽车一方有责任的,由汽车驾驶人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因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缺陷造成交通事故的,驾驶人在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就是说,只要L3自动驾驶系统开启,如果车辆违章或者发生事故负有责任,第一责任人永远是驾驶员。这是该规定引起关注和争议的焦点。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规定的对象是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主体,而不是消费者理解的乘用车。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介绍,最早在下半年和明年,深圳将在适合的行政区全区域开放路测,即相关区域和时间需要确定。《条例》还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可以列入国家汽车产品目录或者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目录,取得相关准入后方可销售。也就是说,即使在指定区域内,智能网联汽车也需要获得准入资质。目前深圳和工信部都没有公布相关目录。6月14日,工信部副部长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出台自动驾驶功能要求、信息安全等重要标准,适时开展准入试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据悉,工信部已成立自动驾驶汽车认证“专班”,预计年底发布。这样,地方性法规的作用就不会很明显。“最终以工信部L3牌照为核心。”从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去年年底允许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目前奔驰相关车型已经承诺司机可以合法使用智能手机、写邮件、看电影等。在一定条件下开启自驾功能后。如果发生事故,奔驰会负全责,宝马相关车型也有类似表态。但除了以上两个品牌,全球其他品牌都没有公开承诺对L3级事故负责。从各国立法来看,各国表述不一,司机并非无责,但投保已成惯例。中国:《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6月23日经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8月1日起实施。据悉,这是国内首个针对L3自动驾驶汽车的法规。这里的事故责任简而言之,L3级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驾驶员为主要责任方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但如果是汽车产品质量缺陷造成的事故,驾驶员可以在赔偿后向汽车生产者、销售者追究责任。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但需要指出的是,规定的适用范围是:智能网联汽车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准入和登记、使用管理等相关活动。示范应用是指在指定路段进行的具有先导和试用效果的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载重运营活动。经主管部门申请确认后,路测示范申请主体需取得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实验机动车临时行驶号牌。因此,法规中的“L3级”不包括面向消费者的乘用车。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主要是指测试对象的安全员。如果发生事故,第一责任人必须是安全员或带薪驾驶的司机。百度专家解释,L3或L4车辆目前都配有司机或安全员。只要是有司机(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司机就要承担违反法律的责任,承担交通违法或责任事故的赔偿。现在市场担心很多智能汽车已经可以达到L3级别的能力。但由于事故责任认定的问题,掌握主动权的车企会以L2级别的定位销售,会推出无限接近L3的L2+产品,辅助驾驶的噱头会越来越足。在保险保障方面,此前《深圳市关于规范智能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的指导意见》规定,测试主体应当具备赔偿能力,应当购买每辆车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或者提供银行出具的不低于500万元的智能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担保。北京和成都的路测单车保额起点和深圳一样。百度解释称,深圳的《条例》立法具有原则性和可扩展性。整个体系架构为1+1+N(1部特区法规+1部政府法规+N部规范性文件),预计未来还会继续出台相应的法律文件。除了深圳,上海浦东今年也将出台立法或规范性文件,或许有可能允许不设安全员的无人载人商业化。百度预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修改或出台更高一级的法律。德国:继奔驰宝马之后,下一个敢承诺负责任的品牌是谁?在中国以外,L3级自动驾驶政策最快,上路最多的车企是传统强国德国。2021年5月,德国自动驾驶法先后被联邦议院和参议院通过,成为在国家层面推动和规范自动驾驶技术实际应用的核心法律文件。2021年12月10日,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允许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车辆可以以不高于60 km/h的速度行驶在德国全境13191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可以解放双手,但不能睡觉。他们不允许向后看或连续离开驾驶座。如果有必要,人们需要接管车辆的驾驶权。符合上述场景、速度、行为三个条件,如果车辆发生事故,责任属于主机厂,即车辆生产单位。德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允许无人驾驶汽车参与日常交通并在全国范围内应用的国家。《自动驾驶法》规定,装有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需要安装类似“黑匣子”的装置,记录系统运行、需要干预、人工驾驶等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以明确交通事故的责任。在手动驾驶阶段发生事故的,由驾驶员承担责任;如果发生在自动驾驶阶段,或者因系统故障导致事故,由汽车厂商承担责任。保险方面,《自驾车法》规定,自驾车车主必须购买一份责任险。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2021年12月9日,德国政府批准全球首个L3自动驾驶操作,安装在奔驰S级和EV EQS上。奔驰的L3自动驾驶系统被称为“Drive Pilot”。在L3自动驾驶期间,司机将可以合法使用智能手机、写电子邮件、上网和看电影。2022年5月,Drive Pilot系统开始向消费者开放,宣布奔驰将对使用Drive-Pilot系统时发生的任何事故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奔驰也在美国和中国测试与德国相同的L3自动驾驶仪。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继奔驰之后,宝马L3级自动驾驶系统“Personal Pilot”计划于2023年底正式上市,并有望率先安装在销往欧洲和中国的新一代宝马7系上。从2024年7月开始,该技术将应用于某些5系车辆。这意味着宝马和奔驰一样,将为L3自动驾驶系统启动时发生的事故负责。英国:可以看电影,但是不能用手机。英国在立法层面一直走在自动驾驶行业的前列。政府希望在2025年前建立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以支持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大规模部署。英国实行机动车强制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2021年4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自动车道保持系统(ALKS)的安全使用:应对和下一步措施》。规定自动驾驶汽车正常行驶时,驾驶员不需要负责,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并允许驾驶员双手离开方向盘,只需要在紧急情况下介入,第一时间将驾驶员从责任主体中剔除。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今年1月,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法律委员会联合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联合报告》,建议出台新的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车内驾驶员和乘客无需承担任何责任,事故责任方将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企业或车企。4月,英国交通部发布了修订公路法的最新提案。很明显,驾驶员可以检查娱乐功能(看电视和电影等。)在使用自动驾驶车辆时通过车辆的车载屏幕。但前提是司机停留在一条车道上,时速低于60公里,司机必须做好必要时收回车辆控制权的准备。但是使用手机仍然是非法的。当汽车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保险公司会对事故负责,司机不负责。下一步,英国还将公布首批符合“自动驾驶”条件的车辆名单。日本:允许使用手机,司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在《2017 ITS面向官员和市民的理念和路线图》中,日本明确了自动驾驶技术推广的时间表:到2025年,实现高速公路L4级自动驾驶。2018年3月,日本政府提出了《自动驾驶相关系统维护大纲》,明确了L3级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时的责任:原则上,自动驾驶过程中的事故赔偿责任由车主承担,企业的责任仅限于汽车系统存在明显缺陷时。当外部黑客入侵汽车系统并造成事故时,政府将对损失进行赔偿。2019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了《道路运输车辆法》和《道路交通法》修正案,并于2020年4月生效,L3自动驾驶汽车被允许合法上路行驶。根据……道路交通法修正案,1。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时,驾驶员可以使用手机或观看车载电视,但必须能够在必要时快速恢复手动驾驶;2.在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有随时接管驾驶的义务。因困倦等原因未按系统要求切换驾驶模式的,驾驶员将承担刑事责任,处3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或5万日元以下罚金;3.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装载车辆运行状态记录装置,原则上记录保存期限为6个月。如果违反,将被处以3个月以下监禁或5万日元以下罚款;4.因系统误操作等明显故障发生事故时,可能由厂家承担过错;5.车险业务覆盖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事故,至少是L3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事故。2021年3月,日本政府批准本田的L3级自动驾驶传奇在日本上市,这是日本第一款被批准配备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

“传奇”会在时速低于30公里时启动自动驾驶:系统自动控制方向盘和速度,自动停车和启动。这时候司机可以刷手机或者看视频,不需要监控车辆状况。如果车速上升到每小时50公里,系统会提醒驾驶员接管手动驾驶。该车还配备了紧急响应系统。如果司机仍然没有响应接管请求,系统将自动减速并将车停在安全的地方。韩国:主要责任人是司机,最高限速可达100公里。2020年1月,韩国发布L3级自动驾驶安全标准,L3级自动驾驶汽车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成为全球首个制定L3级自动驾驶安全标准和商业化标准的国家。不过,这时候司机要具备随时接管自动驾驶汽车的条件:1。行驶中遇高速公路出口、前方道路维修等紧急情况,应在15秒前提示驾驶员手动接管车辆;2.只有当驾驶员臀部落在车座上时,自动驾驶系统才能启动;3.经过半年的宽限期,搭载该技术的汽车可以申请相关认证,在满足安全标准和细则的背景下,可以向市场销售。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2019年4月,韩国颁布了《汽车事故赔偿法》(修正案),指出如果涉及L3级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主要责任人为驾驶员本人。如果自动驾驶汽车存在缺陷,车企承担连带责任。今年4月,韩国众议院交通委员会成员计划提出修改《汽车事故赔偿法》的法案,明确涉及L3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故责任。该法案草案显示,所有购买自动驾驶汽车的车主都必须购买一份汽车保险,一旦发生事故,保险公司将首先为车主赔偿受害者。然后,将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缺陷检查,以确定汽车制造商是否应对事故负责。据媒体报道,现代汽车高端品牌Jennisseth G90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韩国推出支持L3级自动驾驶的车型。JYNISES G90的自动驾驶速度被限制在每小时60公里。2021年3月,联合国下属的汽车安全标准国际协调论坛制定了一项国际标准,将L3级自动驾驶的速度限制在每小时60公里。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0

据悉,在JYNISES G90上市后,现代汽车计划根据各国国情提高自动驾驶限速,未来公司还计划通过OTA逐步取消限速。在官方的规划中,未来L3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50%;在出行服务领域,每年将实现30%的高速增长。美国:在联邦法规的制定中,一些州的自行车保险是500万美元。目前,美国关于确定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联邦法规仍在制定中,大部分立法由各州独立通过。大多数州都有侵权责任法和制造责任法,明确了制造商对任何产品缺陷的责任。在密歇根州和内华达州,制造商声明对第三方擅自改装的车辆不负责,责任有限。根据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车主应该对事故和交通违规负责,而在田纳西州,自动驾驶系统被控制的任何情况下,制造商都应该承担责任。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1

佛罗里达州并不禁止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而是允许持有驾照的测试人员操作自动驾驶汽车,明确了车辆制造商的责任,并确定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测试的具体条件。2013年1月,华盛顿特区实施了自动驾驶汽车法案(B19-0931),要求司机随时做好接管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备,限制对现有车辆的改装,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的责任。根据加州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立法,制造商需要购买500万美元的保险,以便能够应对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判决。怀俄明州参议院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应该被允许在开放的道路上行驶,只要它们能够在没有司机在场的情况下遵守所有交通法律,并符合所有适用的安全标准、设备要求以及州和联邦法律的性能要求。该法案提出,配备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商用车辆应投保500万美元,并在车头、车尾和每侧都有“适当的标志”,让公众和执法机构知道它们是自动运行的。2016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上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时,与前方一辆拖车卡车相撞,导致S型电动汽车司机死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涉案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和性能上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同时指出自动驾驶系统存在局限性。当采用这种模式时,司机应充分注意交通环境,并随时准备采取行动以避免碰撞。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2

特斯拉FSD Beta被认为是目前最强的量产辅助驾驶,但这个功能始终处于L2水平。今年5月,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参与FSD测试的车主数量将从现在的10万增加到年底的100万。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今年将实现全自动驾驶(L5级别)。2018年3月,美国优步科技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道路上撞到了一名行人,导致其死亡。这起事故也是世界上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2019年3月5日,美国检方认定事故是由司机的疏忽造成的,优步对此不负刑事责任。2019年11月,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认定人为失误导致了这起事故,但建议优步和司机共同承担事故善后的责任。然后,将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缺陷检查,以确定汽车制造商是否应对事故负责。据媒体报道,现代汽车高端品牌Jennisseth G90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韩国推出支持L3级自动驾驶的车型。JYNISES G90的自动驾驶速度被限制在每小时60公里。2021年3月,联合国下属的汽车安全标准国际协调论坛制定了一项国际标准,将L3级自动驾驶的速度限制在每小时60公里。

< img alt =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Te……a、Janice,Discovery " 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184159218353/6 . jpg "/>

据悉,在JYNISES G90上市后,现代汽车计划根据各国国情提高自动驾驶限速,未来公司还计划通过OTA逐步取消限速。在官方的规划中,未来L3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将占新车销量的50%;在出行服务领域,每年将实现30%的高速增长。美国:在联邦法规的制定中,一些州的自行车保险是500万美元。目前,美国关于确定自动驾驶汽车运营责任的联邦法规仍在制定中,大部分立法由各州独立通过。大多数州都有侵权责任法和制造责任法,明确了制造商对任何产品缺陷的责任。在密歇根州和内华达州,制造商声明对第三方擅自改装的车辆不负责,责任有限。根据德克萨斯州的法律,车主应该对事故和交通违规负责,而在田纳西州,自动驾驶系统被控制的任何情况下,制造商都应该承担责任。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1

佛罗里达州并不禁止汽车在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技术,而是允许持有驾照的测试人员操作自动驾驶汽车,明确了车辆制造商的责任,并确定了自动驾驶汽车可以测试的具体条件。2013年1月,华盛顿特区实施了自动驾驶汽车法案(B19-0931),要求司机随时做好接管自动驾驶汽车的准备,限制对现有车辆的改装,明确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的责任。根据加州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和部署立法,制造商需要购买500万美元的保险,以便能够应对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判决。怀俄明州参议院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应该被允许在开放的道路上行驶,只要它们能够在没有司机在场的情况下遵守所有交通法律,并符合所有适用的安全标准、设备要求以及州和联邦法律的性能要求。该法案提出,配备高度自动驾驶系统的商用车辆应投保500万美元,并在车头、车尾和每侧都有“适当的标志”,让公众和执法机构知道它们是自动运行的。2016年5月,一辆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高速公路上以自动驾驶模式行驶时,与前方一辆拖车卡车相撞,导致S型电动汽车司机死亡。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调查报告显示,涉案车辆的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和性能上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同时指出自动驾驶系统存在局限性。当采用这种模式时,司机应充分注意交通环境,并随时准备采取行动以避免碰撞。

Mercedes-Benz, BMW, Tesla, Janice, Discovery2

特斯拉FSD Beta被认为是目前最强的量产辅助驾驶,但这个功能始终处于L2水平。今年5月,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参与FSD测试的车主数量将从现在的10万增加到年底的100万。马斯克曾透露,特斯拉今年将实现全自动驾驶(L5级别)。2018年3月,美国优步科技公司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亚利桑那州坦佩市的道路上撞到了一名行人,导致其死亡。这起事故也是世界上首例无人驾驶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2019年3月5日,美国检方认定事故是由司机的疏忽造成的,优步对此不负刑事责任。2019年11月,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认定人为失误导致了这起事故,但建议优步和司机共同承担事故善后的责任。

标签:奔驰宝马特斯拉捷尼赛思发现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理想铁质下摆臂涂银色,是装铝合金还是另有所图?

7月13日,有网友发文称理想L9的下摆臂明明是用铸铁材质,但是却被涂装成了银白色,于是认为理想L9是“猪鼻子里插大葱,装象”想靠涂成银白色就把铸铁的下摆臂伪装成铝合金材质的,

1900/1/1 0:00:00
意法半导体推出汽车高边开关控制器 具有灵活诊断和保护功能

盖世汽车讯7月13日,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T)宣布推出汽车高边开关控制器VNF1048F,将增强的系统保护和诊断功能与其I2t硅熔断器技术相结合。

1900/1/1 0:00:00
在印度顺利投产 博泽助力两轮车电动化

近日,博泽宣布携手全球最大的两轮车制造商之一,为印度的电动两轮车提供电机、控制单元和动力电子部件。近日,相关产品已在博泽印度浦那驻地顺利投产,支持当地两轮车电动化发展。

1900/1/1 0:00:00
高合HiPhi X 6月销量535辆,再获50万以上豪华纯电动车销冠

7月12日晚,高合汽车公布6月销量数据。6月,高合HiPhiX以535辆终端市场上险数的佳绩,再度荣获50万以上豪华电动车市场销量冠军。

1900/1/1 0:00:00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操纵方式首次展示:方向盘和右侧手柄控制飞行

7月13日,小鹏汇天首次展示飞行汽车操作方式,通过方向盘和右侧手柄,即可实现对飞行汽车的飞行控制。

1900/1/1 0:00:00
Cerence、CerebrumX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 构建人工智能平台

盖世汽车讯7月13日,汽车软件公司Cerence宣布与CerebrumX达成战略合作,以推出基于亚马逊云科技(AmazonWebServices)的人工智能平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