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晚,雷达车正式发布,首款车RD6也首次亮相。会后,我们与雷达汽车CEO凌石泉博士和雷达汽车首席业务增长官韩毅进行了交流,了解了更多关于雷达汽车的情况。“雷达车不是皮卡品牌,是户外旅行品牌。”这个论点为我们理解雷达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雷达车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和多元化已经成为产品的发展趋势。工作、家用、户外是使用场景的三极,户外需求的增长给了皮卡很多机会。据报道,许多钓鱼爱好者现在将注意力从SUV转向皮卡。除了钓鱼、户外露营、攀岩、越野等场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分享。很多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希望通过集体活动来分享快乐。
2021年,中国整个皮卡市场的销量仅超过50万辆,即使翻倍,也只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不到5%。然而,无论是国家信息中心还是欧洲IHS都预测2030年中国皮卡市场在300万辆以上,可见未来皮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在SEA广阔架构的赋能下,雷达车首款车RD6相比燃油皮卡的属性,可以拥有更多的装备容量,纯电动架构下的前备用箱容积超过70L,这是燃油皮卡无法想象的。同时还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
在很多车型只有3.3kW放电功率的市场环境下,RD6的外放功率可以达到6kW。这个设置还考虑了投影仪、电磁炉、焊接、切割等高负荷电动工具的户外使用场景。同时,电动皮卡在高环保、大扭矩输出方面也有先天优势。
不过,雷达汽车也坦言,作为一个新品牌,“对于我们皮卡新兵来说,雷达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也要向行业前辈学习。”未来产品将实现从中型皮卡到中型皮卡、全尺寸皮卡,再到SUV、ATV全地形车的全面覆盖,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相应产品。
以下为专访内容:
问:我想知道,雷达汽车提出的“新能源+多元化”的新赛道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想请你谈谈你创办雷达车以来的心路历程。
凌士权博士:老师们,晚上好!我是凌世全。“新能源+多元化”的新赛道,基于我们对经济趋势、用户需求、产品和技术的深刻洞察。
第一,从宏观来看,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趋势,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的十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业政策给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定义了一个新的轨道,我们国家领导人常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大变化。
第二,从人们的生活需求来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基本都是以工作和家居为主。但是现在,人们的时间和场景已经从工作和家两点发展到工作、家和户外三点。我们的生活需求正逐渐进入多元化户外活动的新轨道,户外旅行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兴趣的拓展。
再次,从汽车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在智能技术和驾驶体验上做得非常好,但是在皮卡领域,仍然依赖传统燃油技术,功能非常单一,要么侧重工具,要么侧重单一功能。所以我们认为皮卡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改变,通过多元化的户外定位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
刚才老师还问我们做雷达车都经历了什么?对我自己来说,我已经做了20多年的产品,也就是汽车制造,工艺研发,产品研发。我个人对制造、技术、产品都很有经验。关于品牌和产品定位,我们也是基于对市场、产品和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问:大家好!个人觉得雷达车选的这条赛道特别好。疫情过后,人们突然觉得户外的阳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珍贵,所以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选择户外和露营的生活方式。请问易老师,初创品牌注重与用户的共创和资源共享,那么雷达车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思路和规划?
韩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许多品牌创建和业务创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户外”的趋势正在逐渐显现,我们终端用户对户外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我们拜访了很多用户,交流之后决定了雷达车未来的产品和业务方向。我们也希望加强粉丝群的打造,把粉丝群的概念投射到车主和我们合作的多友品牌上,让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目的是让大家在多元户外生活的主题下给我们更多的刺激,让彼此有更多的参与,让更多志同道合的爱好者感受到户外生活带来的快乐。
未来会定期举办活动,包括汽车体验,满足人们用电出行的需求,同时也会研究基于场景的户外出行工具。当然,户外是我们切入的方向之一,针对家庭、工作、户外三极,我们会拓展更多的应用业务。比如现在媒体平台上,钓鱼很火,典型的钓鱼场景,对车的需求非常明确。现在很多钓鱼爱好者慢慢把目光从SUV转向皮卡。当然,除了钓鱼、户外露营、攀岩、越野等场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分享。很多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希望通过集体活动来分享快乐。雷达车也想参加,包括定期给大家举办各种活动等等。
所以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想法和行动。在刚刚的发布会上,我也宣布成立了生活方式精品子品牌雷达周末,将会做一些周边衍生品和生活方式精品的子品牌,就是为了让雷达汽车品牌满足更多朋友在多样化场景下的需求,我们也会开发更多超越用户预期的智能户外体验和产品服务生态,共同打造户外生态圈。
问:我刚刚看到一场发布会,聚焦多个场景打造旅行概念。这真的很新颖,很吸引人。同时我也注意到发布会上提到了雷达车,雷达车有三个独立,独立开发,独立平台,独立设计。我们一直专注于有技术价值的领域。所以也想请易老师给我们谈谈雷达的第一款产品RD6。这款产品有什么技术优势,使用场景维度有什么亮点?
韩毅:今天的活动是雷达汽车的首次品牌发布会。作为我们的第一款车,纯电动皮卡RD6还在工程阶段。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工程研发阶段的产品,距离正式投放市场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款车有吉利集团的技术资源加持,在SEA的广阔架构上打造。是目前国内第一款基于纯电动平台研发的皮卡产品,区别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B端油改电皮卡。
从正面R&D的角度来看,RD6拥有纯电动架构带来的先天优势,比如空间感。视频中可以看到,RD6的前备用箱容积超过70L,适合城市和户外多次装载。你可以在车里放日常用品和户外装备,甚至包括一些特殊的工作装备,比如无人机、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等。
与燃油皮卡相比,RD6驾驶舒适,自动驾驶技术表现出色。当然,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还没有透露太多的具体细节。我们只介绍了未来产品的一些点,今天只是概述了我们的优势。
我想提一下,RD6不仅具备常规电动车的加速优势和成本优势,还具备外放功能,外放功率可达6kW。我们为什么不惜代价做6kW外放?重要的是……nt原因是在户外场景下,用户对用电负载的需求很大,既能满足用户使用投影仪、电磁炉的需求,又能满足用户使用焊接、切割等大功率、高负载的电动工具的需求。所以我们给RD6配备了这么庞大的移动电源。当然,RD6的亮点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老师们也可以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产品行动,并请大家多了解新能源皮卡行业和赛道。
问:我想问一下凌博士,我想知道我们雷达车和吉利汽车集团的区别和关系。谢谢大家!凌士泉博士:谢谢你,龚涛老师。雷达汽车是我们吉利新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吉利汽车的整个产业布局。品牌方面,未来将与吉利汽车其他品牌并肩发展。然而,关注的市场是不同的。雷达车主要是针对多元化和户外打造自己的产品属性和一些服务功能。从技术上来说,雷达RD6将利用吉利原有的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产品特性。这是从产品和技术上来说的,但是从品牌上来说,我们关注的市场是不一样的。
问:想请教一下凌博士,因为电动皮卡还是一个比较小的细分市场。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的皮卡都是非承载式车身和大梁,有些可能还有牵引功能。如果是电动皮卡,还有这些功能吗?另外就是能源补充方面,因为电动汽车可能会带我们去一些能源补充不是很方便的地方。如何考虑雷达车?
凌士权博士:在中国市场,皮卡市场非常特殊。在过去,它主要被归类为生产工具。所以无论是产品特性还是法律法规,还是法律对用户的保护,更多的是基于生产资料。例如,带有工具的皮卡车具有特殊的轴承特性。还有一种越野皮卡,在载重量方面也有要求。就车辆技术而言,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个是环保和能耗的新能源要求,一个是智能化。传统的石油汽车也可以制造智能汽车,但从电信号的特性来看,最好的应用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我们的乘用车到了新赛道,皮卡自然也到了新赛道。
说到扭矩,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大扭矩是电机的特点,拖动能力强。大家可以看到,国外皮卡品牌刚出现的时候,都是被传统车拖着走的。在这方面,新能源有比较高的扭矩,环保,加速。至于承重,由于传统皮卡大梁工字梁的结构,没办法做到真正的纯电。所以在设计平台的时候,浩瀚的架构会把车架整合成整个车架,车身的强度会更强,因为我们会采用更多的铝合金材料。
如何才能让汽车在用电方面让客户省心?里程方面,我们当然希望整车续航里程能根据用户的特点达到一个超级续航。从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补充来看,第一,雷达车依托吉利汽车原有的能量补充系统。第二,雷达车与第三方能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可以为我们国内市场大多数主流三方的产品赋能。第三,我们专门为用户策划了一些其他的应急预案。在能量补充方面,我们有三个措施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从产品本身来说,雷达车产品本身的续航时间很长,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环境。谢谢你
韩毅:我再补充一点,凌博士刚才说的相对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我认为有必要与老师们分享一些关于RD6的信息。首先,RD6的续航时间超过600公里。当然,600多公里可能离部分越野用户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但完全可以满足95%以上用户的日常续航需求。如果越野用户想去无人区之类的地方,纯电动车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未来我们规划了超级混合动力产品,可以作为西部一些富油少电地区的补充方案。所以,雷达不仅仅是一辆车。未来希望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在户外场景下对轻型越野、中型越野、重型越野车的需求。
问:在美国,我看到很多皮卡。马斯克的电动皮卡一直说还没出来,但中国是个比较小的地区。如果市场化,中国在这方面的市场有多大?
韩毅先生:正如凌博士刚才所说,家庭、工作和户外生活,实际上在五六十年代……r美国的战争,很多中产阶级的生活已经处于这样的三极分布,迅速推动了很多户外用品的迅速崛起。高峰时,皮卡整体渗透率能占到20%,甚至超过20%。在中国,去年皮卡整车渗透率仅为2.1%,比全球7%的平均水平低了近3倍。所以皮卡在中国是被严格限制的。此前由于车辆管理和道路管理的原因,皮卡被归为货车。再加上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行业标准,皮卡产品受到很大的压制,局限于生产工具和商品的需求。随着未来趋势的发展,出现了三重极化,尤其是户外需求的上升,更多的用户开始考虑皮卡等产品。更为积极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发改委还是交管部门,都对皮卡未来的产品管理和道路管理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尤其是最近国家为了刺激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苏,逐步放宽了轻卡和皮卡的进城限制。可以说这个信号会从两个方向助推中国皮卡市场的放松,但我认为未来对燃油皮卡还是会有一些限制,所以双向的利好其实更多的是针对新能源品牌。7月12日晚,雷达车正式发布,首款车RD6也首次亮相。会后,我们与雷达汽车CEO凌石泉博士和雷达汽车首席业务增长官韩毅进行了交流,了解了更多关于雷达汽车的情况。“雷达车不是皮卡品牌,是户外旅行品牌。”这个论点为我们理解雷达车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雷达车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能源和多元化已经成为产品的发展趋势。工作、家用、户外是使用场景的三极,户外需求的增长给了皮卡很多机会。据报道,许多钓鱼爱好者现在将注意力从SUV转向皮卡。除了钓鱼、户外露营、攀岩、越野等场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分享。很多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希望通过集体活动来分享快乐。
2021年,中国整个皮卡市场的销量仅超过50万辆,即使翻倍,也只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不到5%。然而,无论是国家信息中心还是欧洲IHS都预测2030年中国皮卡市场在300万辆以上,可见未来皮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在SEA广阔架构的赋能下,雷达车首款车RD6相比燃油皮卡的属性,可以拥有更多的装备容量,纯电动架构下的前备用箱容积超过70L,这是燃油皮卡无法想象的。同时还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
在很多车型只有3.3kW放电功率的市场环境下,RD6的外放功率可以达到6kW。这个设置还考虑了投影仪、电磁炉、焊接、切割等高负荷电动工具的户外使用场景。同时,电动皮卡在高环保、大扭矩输出方面也有先天优势。
不过,雷达汽车也坦言,作为一个新品牌,“对于我们皮卡新兵来说,雷达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也要向行业前辈学习。”未来产品将实现从中型皮卡到中型皮卡、全尺寸皮卡,再到SUV、ATV全地形车的全面覆盖,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相应产品。
以下为专访内容:
问:我想知道,雷达汽车提出的“新能源+多元化”的新赛道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想请你谈谈你创办雷达车以来的心路历程。
凌士权博士:老师们,晚上好!我是凌世全。“新能源+多元化”的新赛道,基于我们对经济趋势、用户需求、产品和技术的深刻洞察。
第一,从宏观来看,我们国家的整体经济趋势,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的十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产业政策给企业发展的整体环境定义了一个新的轨道,我们国家领导人常说这是百年不遇的大变化。
第二,从人们的生活需求来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基本都是以工作和家居为主。但是现在,人们的时间和场景已经从工作和家两点发展到工作、家和户外三点。我们的生活需求正逐渐进入多元化户外活动的新轨道,户外旅行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兴趣的拓展。
再次,从汽车行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在智能技术和驾驶体验上做得非常好,但是在皮卡领域,仍然依赖传统燃油技术,功能非常单一,要么侧重工具,要么侧重单一功能。所以我们认为皮卡的技术和产品需要改变,通过多元化的户外定位给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
刚才老师还问我们做雷达车都经历了什么?对我自己来说,我已经做了20多年的产品,也就是汽车制造,工艺研发,产品研发。我个人对制造、技术、产品都很有经验。关于品牌和产品定位,也是基于我们对市场、产品、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问:大家好!个人觉得雷达车选的这条赛道特别好。疫情过后,人们突然觉得户外的阳光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非常珍贵,所以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选择户外和露营的生活方式。请问易老师,初创品牌注重与用户的共创和资源共享,那么雷达车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思路和规划?
韩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参与了许多品牌创建和业务创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户外”的趋势正在逐渐显现,我们终端用户对户外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我们拜访了很多用户,交流之后决定了雷达车未来的产品和业务方向。我们也希望加强粉丝群的打造,把粉丝群的概念投射到车主和我们合作的多友品牌上,让更多的朋友参与进来。目的是让大家在多元户外生活的主题下给我们更多的刺激,让彼此有更多的参与,让更多志同道合的爱好者感受到户外生活带来的快乐。
未来会定期举办活动,包括汽车体验,满足人们用电出行的需求,同时也会研究基于场景的户外出行工具。当然,户外是我们切入的方向之一,针对家庭、工作、户外三极,我们会拓展更多的应用业务。比如现在媒体平台上,钓鱼很火,典型的钓鱼场景,对车的需求非常明确。现在很多钓鱼爱好者慢慢把目光从SUV转向皮卡。当然,除了钓鱼、户外露营、攀岩、越野等场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想分享。很多参加活动的朋友都希望通过集体活动来分享快乐。雷达车也想参加,包括定期给大家举办各种活动等等。
所以我们以后会有更多的想法和行动。在刚刚的发布会上,我也宣布成立了生活方式精品子品牌雷达周末,将会做一些周边衍生品和生活方式精品的子品牌,就是为了让雷达汽车品牌满足更多朋友在多样化场景下的需求,我们也会开发更多超越用户预期的智能户外体验和产品服务生态,共同打造户外生态圈。
问:我刚刚看到一场发布会,聚焦多个场景打造旅行概念。这真的很新颖,很吸引人。同时我也注意到发布会上提到了雷达车,雷达车有三个独立,独立开发,独立平台,独立设计。我们一直专注于有技术价值的领域。所以也想请易老师给我们谈谈雷达的第一款产品RD6。这款产品有什么技术优势,使用场景维度有什么亮点?
韩毅:今天的活动是雷达汽车的首次品牌发布会。作为我们的第一款车,纯电动皮卡RD6还在工程阶段。今天给大家展示的是工程研发阶段的产品,距离正式投放市场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这款车有吉利集团的技术资源加持,在SEA的广阔架构上打造。是目前国内第一款基于纯电动平台研发的皮卡产品,区别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B端油改电皮卡。
从正面R&D的角度来看,RD6拥有纯电动架构带来的先天优势,比如空间感。视频中可以看到,RD6的前备用箱容积超过70L,适合城市和户外多次装载。你可以在车里放日常用品和户外装备,甚至包括一些特殊的工作装备,比如无人机、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等。
与燃油皮卡相比,RD6驾驶舒适,自动驾驶技术表现出色。当然,在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还没有透露太多的具体细节。我们只介绍了未来产品的一些点,今天只是概述了我们的优势。
我想提一下,RD6不仅具备常规电动车的加速优势和成本优势,还具备外放功能,外放功率可达6kW。我们为什么不惜代价做6kW外放?重要的是……nt原因是在户外场景下,用户对用电负载的需求很大,既能满足用户使用投影仪、电磁炉的需求,又能满足用户使用焊接、切割等大功率、高负载的电动工具的需求。所以我们给RD6配备了这么庞大的移动电源。当然,RD6的亮点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老师们也可以持续关注我们的后续产品行动,并请大家多了解新能源皮卡行业和赛道。
问:我想问一下凌博士,我想知道我们雷达车和吉利汽车集团的区别和关系。谢谢大家!凌士泉博士:谢谢你,龚涛老师。雷达汽车是我们吉利新能源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吉利汽车的整个产业布局。品牌方面,未来将与吉利汽车其他品牌并肩发展。然而,关注的市场是不同的。雷达车主要是针对多元化和户外打造自己的产品属性和一些服务功能。从技术上来说,雷达RD6将利用吉利原有的技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自己的产品特性。这是从产品和技术上来说的,但是从品牌上来说,我们关注的市场是不一样的。
问:想请教一下凌博士,因为电动皮卡还是一个比较小的细分市场。在我的印象中,以前的皮卡都是非承载式车身和大梁,有些可能还有牵引功能。如果是电动皮卡,还有这些功能吗?另外就是能源补充方面,因为电动汽车可能会带我们去一些能源补充不是很方便的地方。如何考虑雷达车?
凌士权博士:在中国市场,皮卡市场非常特殊。在过去,它主要被归类为生产工具。所以无论是产品特性还是法律法规,还是法律对用户的保护,更多的是基于生产资料。例如,带有工具的皮卡车具有特殊的轴承特性。还有一种越野皮卡,在载重量方面也有要求。就车辆技术而言,在目前的环境下,一个是环保和能耗的新能源要求,一个是智能化。传统的石油汽车也可以制造智能汽车,但从电信号的特性来看,最好的应用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上,我们的乘用车到了新赛道,皮卡自然也到了新赛道。
说到扭矩,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大扭矩是电机的特点,拖动能力强。大家可以看到,国外皮卡品牌刚出现的时候,都是被传统车拖着走的。在这方面,新能源有比较高的扭矩,环保,加速。至于承重,由于传统皮卡大梁工字梁的结构,没办法做到真正的纯电。所以在设计平台的时候,浩瀚的架构会把车架整合成整个车架,车身的强度会更强,因为我们会采用更多的铝合金材料。
如何才能让汽车在用电方面让客户省心?里程方面,我们当然希望整车续航里程能根据用户的特点达到一个超级续航。从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补充来看,第一,雷达车依托吉利汽车原有的能量补充系统。第二,雷达车与第三方能源平台的互联互通,可以为我们国内市场大多数主流三方的产品赋能。第三,我们专门为用户策划了一些其他的应急预案。在能量补充方面,我们有三个措施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从产品本身来说,雷达车产品本身的续航时间很长,能够满足日常使用环境。谢谢你
韩毅:我再补充一点,凌博士刚才说的相对来说更具有战略性。我认为有必要与老师们分享一些关于RD6的信息。首先,RD6的续航时间超过600公里。当然,600多公里可能离部分越野用户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但完全可以满足95%以上用户的日常续航需求。如果越野用户想去无人区之类的地方,纯电动车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未来我们规划了超级混合动力产品,可以作为西部一些富油少电地区的补充方案。所以,雷达不仅仅是一辆车。未来希望通过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在户外场景下对轻型越野、中型越野、重型越野车的需求。
问:在美国,我看到很多皮卡。马斯克的电动皮卡一直说还没出来,但中国是个比较小的地区。如果市场化,中国在这方面的市场有多大?
韩毅先生:正如凌博士刚才所说,家庭、工作和户外生活,实际上在五六十年代……r美国的战争,很多中产阶级的生活已经处于这样的三极分布,迅速推动了很多户外用品的迅速崛起。高峰时,皮卡整体渗透率能占到20%,甚至超过20%。在中国,去年皮卡整车渗透率仅为2.1%,比全球7%的平均水平低了近3倍。所以皮卡在中国是被严格限制的。此前由于车辆管理和道路管理的原因,皮卡被归为货车。再加上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行业标准,皮卡产品受到很大的压制,局限于生产工具和商品的需求。随着未来趋势的发展,出现了三重极化,尤其是户外需求的上升,更多的用户开始考虑皮卡等产品。更为积极的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无论是发改委还是交管部门,都对皮卡未来的产品管理和道路管理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尤其是最近国家为了刺激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复苏,逐步放宽了轻卡和皮卡的进城限制。可以说这个信号会从两个方向助推中国皮卡市场的放松,但我认为未来对燃油皮卡还是会有一些限制,所以双向的利好其实更多的是针对新能源品牌。问:从产品上看,雷达车进入了新能源皮卡的新赛道。雷达车将如何操作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皮卡的固有观念?无论皮卡在国内是细分还是小众车型,得益于近两年政策的完善和多元化需求的出现,皮卡在更多领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发布会来看,多户外雷达车的出发点是很好的,那么雷达车如何看待皮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你对皮卡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韩毅:对于我们皮卡新兵来说,雷达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也要向业内前辈学习。之前的皮卡市场因为一些双重限制,处于非良性发展阶段,但随着皮卡全面解禁,市场逐渐开放。我们的一些经销商、投资者、朋友都表示看好皮卡市场,尤其是一二级市场用户。买皮卡不再局限于生产工具。一旦市场打开,需求会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我们抓住“新能源+多元化”新赛道的一部分原因。
另外,我们不是皮卡品牌,而是户外旅行品牌。所以我们未来的产品会实现从中型皮卡到中型皮卡、全尺寸皮卡,再到SUV、ATV全地形车的全面覆盖,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用户运营呢?一方面是我们雷达车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刻研究,也包含了对市场客观情况的尊重;另一方面是来自吉利汽车内部,吉利汽车有过千万的客户,未来我们会考虑整合集团的资源。
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带来市场突破的不是我们一个品牌的运作方式,而是整个皮卡市场百花齐放的春天。2021年,中国整个皮卡市场的销量仅超过50万辆,即使翻倍,也只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不到5%。然而,无论是国家信息中心还是欧洲IHS都预测2030年中国皮卡市场在300万辆以上,可见未来皮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凌世全博士:影响皮卡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市场,也就是客户需求,第二是国家政策。每个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像我们的多元化,比如传统的工具皮卡,人们希望有更舒适的用车体验;如果是越野皮卡,人们希望更加多样化。除了越野场景,最好用在日常生活中。总的来说,皮卡市场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多元化扩张和更好的用车体验。雷达车的产品正好做到了这一点,新能源、新技术、多元化等属性。二、政策引导,关于政策引导有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法规,在去年颁布的法规中,传统皮卡的法规开始向乘用车的法规转变,这与产品定位有关;二是关于企业政策引导,对皮卡市场非常友好;三是对消费者有利,皮卡进城政策逐步放开。要想扩大皮卡市场,让皮卡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逐步开放政策,逐步完善路权等其他方面。我相信未来的皮卡市场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链的增长点和换股点。
问:雷达车的名字和电动皮卡有什么联系吗?一听到雷达车,我就想到了马斯克的超级皮卡,因为“雷达”这个词给我一种精准硬派的感觉。
韩毅:其实除了硬核和准确理解,“雷达”对于智能技术更重要,因为雷达的发明为人类探索未知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早年发明雷达,其实是为了感知外界,发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所以雷达有探索未知的意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将品牌命名为“雷达”。
另外,你提到Cybertruck在你的印象中非常硬核。其实对于雷达车的未来产品,比如我们的第一款RD6车型,6不仅代表了雷达车的中等尺寸,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此外,雷达车还有中大型和全尺寸车型,全尺寸皮卡(尺寸近6米),造型、风格、拖拽、越野能力都将进一步提升。今天是雷达车的第一天,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能力去拓展未知的空间和未知的领域。正如顾先生刚才所说,皮卡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有限的小众市场环境,未来以什么样的速度和节奏向其他领域拓展,也是受客观市场因素影响的。问:从产品上看,雷达车进入了新能源皮卡的新赛道。雷达车将如何操作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皮卡的固有观念?无论皮卡在国内是细分还是小众车型,得益于近两年政策的完善和多元化需求的出现,皮卡在更多领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发布会来看,多户外雷达车的出发点是很好的,那么雷达车如何看待皮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你对皮卡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韩毅:对于我们皮卡新兵来说,雷达车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也要向业内前辈学习。之前的皮卡市场因为一些双重限制,处于非良性发展阶段,但随着皮卡全面解禁,市场逐渐开放。我们的一些经销商、投资者、朋友都表示看好皮卡市场,尤其是一二级市场用户。买皮卡不再局限于生产工具。一旦市场打开,需求会更加多元化,这也是我们抓住“新能源+多元化”新赛道的一部分原因。
另外,我们不是皮卡品牌,而是户外旅行品牌。所以我们未来的产品会实现从中型皮卡到中型皮卡、全尺寸皮卡,再到SUV、ATV全地形车的全面覆盖,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相应的产品。那么如何更好的做好用户运营呢?一方面是我们雷达车对市场和用户的深刻研究,也包含了对市场客观情况的尊重;另一方面是来自吉利汽车内部,吉利汽车有过千万的客户,未来我们会考虑整合集团的资源。
很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带来市场突破的不是我们一个品牌的运作方式,而是整个皮卡市场百花齐放的春天。2021年,中国整个皮卡市场的销量仅超过50万辆,即使翻倍,也只占中国乘用车总销量的不到5%。然而,无论是国家信息中心还是欧洲IHS都预测2030年中国皮卡市场在300万辆以上,可见未来皮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凌世全博士:影响皮卡行业未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市场,也就是客户需求,第二是国家政策。每个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像我们的多元化,比如传统的工具皮卡,人们希望有更舒适的用车体验;如果是越野皮卡,人们希望更加多样化。除了越野场景,最好用在日常生活中。总的来说,皮卡市场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多元化扩张和更好的用车体验。雷达车的产品正好做到了这一点,新能源、新技术、多元化等属性。二、政策引导,关于政策引导有三个方面:一是产品法规,在去年颁布的法规中,传统皮卡的法规开始向乘用车的法规转变,这与产品定位有关;二是关于企业政策引导,对皮卡市场非常友好;三是对消费者有利,皮卡进城政策逐步放开。要想扩大皮卡市场,让皮卡进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需要逐步开放政策,逐步完善路权等其他方面。我相信未来的皮卡市场将是未来汽车产业链的增长点和换股点。
问:雷达车的名字和电动皮卡有什么联系吗?一听到雷达车,我就想到了马斯克的超级皮卡,因为“雷达”这个词给我一种精准硬派的感觉。
韩毅:其实除了硬核和准确理解,“雷达”对于智能技术更重要,因为雷达的发明为人类探索未知空间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早年发明雷达,其实是为了感知外界,发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所以雷达有探索未知的意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将品牌命名为“雷达”。
另外,你提到Cybertruck在你的印象中非常硬核。其实对于雷达车的未来产品,比如我们的第一款RD6车型,6不仅代表了雷达车的中等尺寸,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此外,雷达车还有中大型和全尺寸车型,全尺寸皮卡(尺寸近6米),造型、风格、拖拽、越野能力都将进一步提升。今天是雷达车的第一天,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能力去拓展未知的空间和未知的领域。正如顾先生刚才所说,皮卡面临的是一个相对有限的小众市场环境,未来以什么样的速度和节奏向其他领域拓展,也是受客观市场因素影响的。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公司AuroraInnovation推出其自动驾驶汽车故障管理系统(FaultManagementSystem),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7月14日,日本太阳诱电株式会社(TAIYOYUDENCOLTD)宣布推出绕线金属功率电感器MCOILLCEN系列。
1900/1/1 0:00:00分享北汽魔方是北京汽车推出的首款“全场景定义智能汽车”,在车联网服务方面实现了更多提升。这是由于其搭载了华为智能座舱,海量应用以及车机与手机的无缝流转令其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使用需求。
1900/1/1 0:00:007月15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布了其2022年上半年销量数据。
1900/1/1 0:00:007月15日,2022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其合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共交付汽车超147万辆(同比下降205)。
1900/1/1 0:00:007月15日,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康股份”)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介绍了业绩预告以及业绩亏损原因。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