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东风集团业务调整奏效了吗?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东风集团(全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母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营收下滑36.74%,归母净利润下滑35.8%。超30%的跌幅似乎暗示着东风汽车集团近两年的业务调整再次受挫。

在众多车企中,东风集团应该是人事和业务调整最频繁的公司之一。它会在差不多两三年内进行一波“大”调整,目的很明确——提振销量,提高盈利能力。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3月至今,与东风集团相关的大事记有近30件。

从近两年的销售业绩来看,集团业务整体效果有待提升。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两年半内近30件大事记

距离上一波人事变动不到两年,东风集团在2020年掀起新一轮调整。这波调整从人事变动扩大到股权转让、品牌年轻化、创立新品牌、剥离不良资产等。,影响神龙汽车、东风日产、东风乘用车等核心业务,以及东风雷诺、东风大岳起亚等边缘品牌。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人事变动仍占据调整重点。如你所见,工作变动最频繁的高管之一是陈豪。这个土生土长的“东风人”,2020年4月刚刚升任东风有限公司副总裁,继续担任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也管理启辰的工作。同年9月、12月连续升职,现为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高于次年7月成为的接班人,而是主管领导。

一般来说,频繁的人事变动会影响相关公司或品牌的团队稳定性和决策的一致性,容易陷入业绩下滑-人事变动-业务调整的恶性循环。

陈豪调任时,东风有限新一轮业务调整刚刚进行半年多。2020年12月底,东风股份将7个事业部整合为5个事业部。东风启辰和东风英菲尼迪被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分别为东风日产第二大品牌和独立业务总部。东风零部件和设备被整合到东风零部件集团。

当时,在陈豪的领导下,东风启辰、东风零部件和东风装备业务的整合比较顺利。东风英菲尼迪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的决定,直到今年1月才完成。5月确定东风日产销售总经理辛宇兼任英国菲尼迪业务总部负责人。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相比较而言,神龙汽车的人事变动和业务调整似乎从未停止。直到2020年迎来新任总经理陈彬,其旗下两大品牌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负责人也换成了中国区经理。凡尔赛发布后,市场表现好转,神龙汽车内部结构暂时稳定。目前,2020年发布的“元+”(元计划升级版)复兴计划正在实施中。

同时,自主乘用车板块也进行了调整。2020年3月,丁接替张祖同出任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或许是东风沈峰的销售业绩有所提升,目前的组织架构并没有明显改变。

与神龙的业务不同,东风雷诺和东风大岳起亚可以归为“不良资产”。因此,东风集团对两大业务进行了处置或整合,并收购股权将东风雷诺变为全资子公司,退出东风大岳起亚。

大……东风汽车的规模调整持续了两年多。在业内人士看来,几乎所有结构和业务调整频繁的板块都面临着销售业绩的窘境(要么下跌,要么遭遇增长“天花板”)。只有东风本田等少数板块销售业绩强劲,组织架构长期稳定。

整体改善效果有待商榷。

从东风集团近五年的销售趋势来看,整体调整效果似乎微不足道。

产销快报显示,近五年东风集团销量呈下降趋势。由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的下滑,东风集团2018年后年销量跌破300万辆。东风集团一直想重回30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今年设定的目标是347.1万辆,但截至7月,完成率仅为40%。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其中,东风日产近几年市场表现疲软应该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东风日产2019年销量为115.9万辆,但启辰纳入管理体系后(从2021年开始),销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到2021年减少了近9万辆。目前东风日产降幅进一步扩大,前7个月累计销量55.34万辆,同比下降8.99%。

有业内人士表示,东风日产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不如本田和丰田,与技术优势逐渐下降、主力车型销量疲软、新产品表现不理想有关。例如,琦君因其三缸发动机而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抵制,东风日产也很久没有发布琦君的销售数据。

同时,整体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也影响了东风商用车板块的市场表现。2020年后,东风商用车板块开始由增转降,今年1-7月累计同比跌幅扩大至48.11%。对此,东风集团解释称,商用车市场受物流行业产能过剩、油价上涨等重大因素影响,需求持续低迷。

与年销量持续下滑不同的是,东风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处于波动状态。2021年,东风集团净收入增长,收入1130.08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5.8%。东风集团董事长朱延峰解释,“集团通过抢占市场、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加强协调等措施,全年整体经营保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收入利润双增长、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根据报告期内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乘用车业务的高增长。东风集团乘用车业务2021年销售收入325.48亿元,同比增长约92.1%,抵消了商用车业务的下滑。

但2022年半年报的基本面“并不好看”。东风集团报告期内营收443.09亿元,同比下降36.74%;归母净利润为55.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6.13亿元下降35.8%。商用车业务大幅下滑是“罪魁祸首”,同期商用车业务半年营收下降超六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观点认为“(东风集团)一直在调整,但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效果”。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东风集团的业务调整是有效的,但由于规模较大,旗下各业务板块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业务调整的部分效果被淹没。

需要加快地方变革。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乘用车业务上,神龙、风神这样的人表现不错。”

神龙汽车的复兴计划从2021年开始生效,年销量重回10万+,实现了翻番。今年神龙汽车销量进一步回暖,1-8月累计销量约7.64万辆,同比增长43%。只是离17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有点远。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神龙汽车

自主乘用车领域也实现了增长。今年1-7月,自主乘用车共销售新车22.68万辆,同比增长59.8%,远高于市场。此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2.86万辆,同比增长1.9倍。

但神龙汽车总销量占集团比重较低,对集团的帮助暂时有限。甚至因为还处于业务调整期,可能还需要集团继续“输血”。

比如神龙汽车,距离自定的“年销量15万辆”盈亏平衡线还有一段距离。2021年刚刚获得两大股东的增资援助,这种援助将持续到2037年(母公司PSA承诺每年提供上亿元用于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品牌形象建设和渠道开拓)。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被东风集团寄予厚望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蓝兔,从2021年6月成立到今年6月,累计亏损14.4亿元,月均亏损上亿元,也说明其要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是考虑到投资大、周期长以及准备独立上市,蓝兔于8月初开始对外融资。

从蓝兔的市场表现来看,盈利转正并非遥遥无期。今年前8个月,蓝兔的交付量刚刚突破10000辆,之后交付的系列月销量已经突破7000辆,更不用说与理想、蔚来等竞争(月销量经常突破10000辆)。显然,蓝兔应该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东风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支柱。

在混合动力市场,东风集团也失去了机会。比亚迪子公司东风沈峰今年7月推出了一款混合动力车型。虽然24小时订单量突破1万辆,但与比亚迪的市场表现(7月销量突破16万辆)相比差距较大。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或许,可以期待一下勇士品牌?东风集团率先进入越野电动车市场。前几天的成都车展上,发布了勇士品牌。第一款概念越野车M-Terrain是由军车改装而来。如果2023年量产车市场反馈良好,有很大概率获得先锋奖金。

我不知道,是蓝兔、回力还是其他品牌成为了东风汽车“东风崛起”计划的主要推动者?即2025年实现三个“一百万”目标,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a……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前3。还是这个目标最终会调整?东风集团(全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母公司)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营收下滑36.74%,归母净利润下滑35.8%。超30%的跌幅似乎暗示着东风汽车集团近两年的业务调整再次受挫。

在众多车企中,东风集团应该是人事和业务调整最频繁的公司之一。它会在差不多两三年内进行一波“大”调整,目的很明确——提振销量,提高盈利能力。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从2020年3月至今,与东风集团相关的大事记有近30件。

从近两年的销售业绩来看,集团业务整体效果有待提升。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两年半内近30件大事记

距离上一波人事变动不到两年,东风集团在2020年掀起新一轮调整。这波调整从人事变动扩大到股权转让、品牌年轻化、创立新品牌、剥离不良资产等。,影响神龙汽车、东风日产、东风乘用车等核心业务,以及东风雷诺、东风大岳起亚等边缘品牌。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人事变动仍占据调整重点。如你所见,工作变动最频繁的高管之一是陈豪。这个土生土长的“东风人”,2020年4月刚刚升任东风有限公司副总裁,继续担任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也管理启辰的工作。同年9月、12月连续升职,现为东风汽车副总经理、党委常委。高于次年7月成为的接班人,而是主管领导。

一般来说,频繁的人事变动会影响相关公司或品牌的团队稳定性和决策的一致性,容易陷入业绩下滑-人事变动-业务调整的恶性循环。

陈豪调任时,东风有限新一轮业务调整刚刚进行半年多。2020年12月底,东风股份将7个事业部整合为5个事业部。东风启辰和东风英菲尼迪被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分别为东风日产第二大品牌和独立业务总部。东风零部件和设备被整合到东风零部件集团。

当时,在陈豪的领导下,东风启辰、东风零部件和东风装备业务的整合比较顺利。东风英菲尼迪纳入东风日产管理体系的决定,直到今年1月才完成。5月确定东风日产销售总经理辛宇兼任英国菲尼迪业务总部负责人。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相比较而言,神龙汽车的人事变动和业务调整似乎从未停止。直到2020年迎来新任总经理陈彬,其旗下两大品牌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负责人也换成了中国区经理。凡尔赛发布后,市场表现好转,神龙汽车内部结构暂时稳定。目前,2020年发布的“元+”(元计划升级版)复兴计划正在实施中。

同时,自主乘用车板块也进行了调整。2020年3月,丁接替张祖同出任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或许是东风沈峰的销售业绩有所提升,目前的组织架构并没有明显改变。

与神龙的业务不同,东风雷诺和东风大岳起亚可以归为“不良资产”。因此,东风集团对两大业务进行了处置或整合,并收购了……uity将东风雷诺转为全资子公司,并退出东风大岳起亚。

东风汽车的大规模调整持续了两年多。在业内人士看来,几乎所有结构和业务调整频繁的板块都面临着销售业绩的窘境(要么下跌,要么遭遇增长“天花板”)。只有东风本田等少数板块销售业绩强劲,组织架构长期稳定。

整体改善效果有待商榷。

从东风集团近五年的销售趋势来看,整体调整效果似乎微不足道。

产销快报显示,近五年东风集团销量呈下降趋势。由于乘用车和商用车业务的下滑,东风集团2018年后年销量跌破300万辆。东风集团一直想重回300万辆以上的年销量。今年设定的目标是347.1万辆,但截至7月,完成率仅为40%。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其中,东风日产近几年市场表现疲软应该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之一。东风日产2019年销量为115.9万辆,但启辰纳入管理体系后(从2021年开始),销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到2021年减少了近9万辆。目前东风日产降幅进一步扩大,前7个月累计销量55.34万辆,同比下降8.99%。

有业内人士表示,东风日产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不如本田和丰田,与技术优势逐渐下降、主力车型销量疲软、新产品表现不理想有关。例如,琦君因其三缸发动机而受到一些消费者的抵制,东风日产也很久没有发布琦君的销售数据。

同时,整体商用车市场持续低迷,也影响了东风商用车板块的市场表现。2020年后,东风商用车板块开始由增转降,今年1-7月累计同比跌幅扩大至48.11%。对此,东风集团解释称,商用车市场受物流行业产能过剩、油价上涨等重大因素影响,需求持续低迷。

与年销量持续下滑不同的是,东风集团的营收和净利润都处于波动状态。2021年,东风集团净收入增长,收入1130.08亿元,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同比增长5.8%。东风集团董事长朱延峰解释,“集团通过抢占市场、内部挖潜、降本增效、加强协调等措施,全年整体经营保持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收入利润双增长、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根据报告期内的财务报告分析,这主要是由于乘用车业务的高增长。东风集团乘用车业务2021年销售收入325.48亿元,同比增长约92.1%,抵消了商用车业务的下滑。

但2022年半年报的基本面“并不好看”。东风集团报告期内营收443.09亿元,同比下降36.74%;归母净利润为55.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6.13亿元下降35.8%。商用车业务大幅下滑是“罪魁祸首”,同期商用车业务半年营收下降超六成。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观点认为“(东风集团)一直在调整,但没有看到特别明显的效果”。但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东风集团的业务调整是有效的,但由于规模较大,旗下各业务板块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业务调整的部分效果被淹没。

需要加快地方变革。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乘用车业务上,神龙、风神这样的人表现不错。”

神龙汽车的复兴计划从2021年开始生效,年销量重回10万+,实现了翻番。今年神龙汽车销量进一步回暖,1-8月累计销量约7.64万辆,同比增长43%。只是离17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有点远。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神龙汽车

自主乘用车领域也实现了增长。今年1-7月,自主乘用车共销售新车22.68万辆,同比增长59.8%,远高于市场。此外,新能源汽车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2.86万辆,同比增长1.9倍。

但神龙汽车总销量占集团比重较低,对集团的帮助暂时有限。甚至因为还处于业务调整期,可能还需要集团继续“输血”。

比如神龙汽车,距离自定的“年销量15万辆”盈亏平衡线还有一段距离。2021年刚刚获得两大股东的增资援助,这种援助将持续到2037年(母公司PSA承诺每年提供上亿元用于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的品牌形象建设和渠道开拓)。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被东风集团寄予厚望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蓝兔,从2021年6月成立到今年6月,累计亏损14.4亿元,月均亏损上亿元,也说明其要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是考虑到投资大、周期长以及准备独立上市,蓝兔于8月初开始对外融资。

从蓝兔的市场表现来看,盈利转正并非遥遥无期。今年前8个月,蓝兔的交付量刚刚突破10000辆,之后交付的系列月销量已经突破7000辆,更不用说与理想、蔚来等竞争(月销量经常突破10000辆)。显然,蓝兔应该很难在短时间内成为东风汽车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的支柱。

在混合动力市场,东风集团也失去了机会。比亚迪子公司东风沈峰今年7月推出了一款混合动力车型。虽然24小时订单量突破1万辆,但与比亚迪的市场表现(7月销量突破16万辆)相比差距较大。

Dongfeng, Nissan, Qichen, Warrior, Kia

图片来源:东风汽车

或许,可以期待一下勇士品牌?东风集团率先进入越野电动车市场。前几天的成都车展上,发布了勇士品牌。第一款概念越野车M-Terrain是由军车改装而来。如果2023年量产车市场反馈良好,有很大概率获得先锋奖金。

我不知道,是蓝兔、回力还是其他品牌成为了东风汽车“东风崛起”计划的主要推动者?即2025年实现三个“一百万”目标,商用车、自主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辆,a……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前3。还是这个目标最终会调整?

标签:东风日产启辰猛士起亚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国内首个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放测试,安途首批50台RoboTaxi开跑

9月1日,WAIC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无人驾驶企业AutoX(安途)宣布推出上海第一个市中心城区RoboTaxi示范应用载人服务,并于当日正式投入对外公开运营。

1900/1/1 0:00:00
李想发布理想L8新消息:有6座和5座两种座位布局

近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上透露了L8车型的部分消息,新车将有6座和5座两种座位布局,而且两种版本都可选Pro或Max配置,原文如下:“6座和5座VIP都可以选择Pro和Max,

1900/1/1 0:00:00
威马亮相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无人驾驶+出行生态成焦点

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本次大会期间,金桥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正式启动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运营工作,成为全国首个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开放道路测试区域。

1900/1/1 0:00:00
现代Nexo中国版有望年内引入,HTWO广州工厂计划年内投产

近日,现代汽车透露消息称,现代Nexo中国版将于2022年内引入中国市场。此外,现代首个海外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和销售基地“HTWO广州”,也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投产。

1900/1/1 0:00:00
广汽埃安8月销量27,021辆,同比增长133%

9月1日,广汽埃安公布8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广汽埃安8月销售新车27021辆,同比增长133,18月累计销量152305辆,同比增长134。

1900/1/1 0:00:00
日本呼吁投资240亿美元提高电池竞争力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日本工业部在8月31日表示,该国需要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超过240亿美元的投资,从而发展有竞争力的电池制造基地,用于电动汽车和能源存储等领域。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