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扒一扒让汽车更轻、更快、更智能的7大「颠覆性」技术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人们总是在想象和憧憬:未来的汽车会进化成什么样?

如果有标准答案,那一定是更轻、更快、更智能。

以传统燃油车为例,它的进化意味着更低的油耗和排放。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减轻30%的重量,燃油效率可提高20%-24%,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20%。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是各大汽车公司竞相追求的方向。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为汽车智能化的演进提供了基础。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通常占整车质量的30% ~ 40%,明显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质量和空间比。

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轻量化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在轻量化的要求下,新能源汽车赛道有了新的规则和玩法,各种轻量化技术可以登上时代舞台,重新解构和诠释自己。

金刚石量子传感器

相比传统汽车配件,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安装让汽车更加智能,但即使目前汽车上有十几个传感器,也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场景的安全问题。

量子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量子机制的极其精密的传感器。简单来说,与传统传感器相比,量子传感器精度更高,灵敏度更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量子传感器商业化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量子传感器已经开始出现在医学和生物领域。

在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量子传感器也在加速走向汽车市场。量子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汽车提供“更灵敏的反应”和“视力更强的眼睛”。

此前,业内权威专家预测,“未来,量子传感器将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传统的量子传感器元器件多,体积大,重量大,要把它扛在车上似乎不太现实。

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硅片上制造了一种基于钻石的量子传感器。利用常规制造技术,将许多传统的巨大碎片压在一个宽度为十分之几毫米的正方形上。

经过三年的洗礼,钻石量子传感器有了新的进展。

近日,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基于钻石量子传感器的检测技术,首次将钻石量子传感器带入电动汽车电池领域。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是通过分析电池的电流输出来监测电池中的剩余电量,同时计算剩余里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存在10%的误差率,导致电池效率较低。

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的监测技术可以将错误率降低到1%甚至0.11%。

换句话说,在这种技术下,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可以延长10%,或者在同样的行驶里程下,电池的重量可以减轻10%。

据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钻石传感器还可以帮助监控温度和改善电池控制。

固体锂金属电池

来源:自然

在业内,固体锂金属电池技术被称为“颠覆性”技术,甚至被称为动力电池的未来。

什么是固体锂金属电池?

与目前市面上电动车电池使用的传统锂电池不同,一方面,固体锂金属电池使用锂金属代替市面上传统电池使用的石墨和硅,可以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或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可以防止锂离子的泄漏,从而减少电池短路的发生。

简单来说,与市场上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体锂金属电池体积小,重量轻,此外,充电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更安全。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资本界,对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追捧都变得疯狂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大大缓解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安全焦虑”和“里程焦虑”,也更符合未来电动车发展的轻量化趋势。

然而,长期难以突破的技术难关,使得固体锂金属电池很难真正走出实验室。

近年来,好消息此起彼伏。

3分钟内充满,充电循环超过10000次,续航超过20年。美国哈佛大学在固体锂金属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

去年5月,哈佛大学公布了固体锂金属电池的进展,但当时的技术停留在“10-20分钟内充满电,电池寿命10-15年”的水平。

固体锂金属电池技术的新突破,可以说直接提升了电池技术水平的平均线。如果真正大规模产业化,将成为解决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进一步赋能电动汽车产业。

目前,固体锂金属电池正在加速其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据了解,创业公司Adden Energy宣布获得了哈佛大学技术开发办公室授予的独家技术许可,以推动这项技术的商业化,目标是将电池缩小到手掌大小的“软袋电池”。

《2021-2025年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前首批固态锂金属电池将进入市场,未来10年,固态锂金属电池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钒阳极电池

来源:TyFast公司官网

在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一句“我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将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困局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

近年来,车企在寻找新供应商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市场带来新的“替代品”。

“钒阳极电池”这一新概念也在今年夏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6月,据外媒报道,TyFast宣布公司研发制造钒阳极电池,称钒阳极电池充电速度比普通锂离子电池快20倍,可延长使用寿命20倍,3分钟内充满电,支持20000次充电循环。据了解,该电池仍可提供当前电池80%至90%的能量密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钒阳极电池。

与去年开始一波讨论的钒电池(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不同,钒阳极电池仍然属于锂离子电池。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会受到锂离子进出正极速度的影响。用于阳极的石墨具有平面结构,可以在它们之间自由滑动。

与传统锂电池不同的是,TyFast采用锂钒氧化物(LVO)作为电池的正极,相比石墨有两大优势。

一方面,锂钒氧化物(LVO)的传输速度是石墨的10倍,大大减少了充电时间。另一方面,在充放电时,锂钒氧化物(LVO)的膨胀和收缩小于石墨,这意味着阳极的机械和化学损伤较小,从而延长了电池寿命。

然而,钒阳极电池也有缺点。同质量的LVO与石墨相比,离子含量更少,价格更贵,约为石墨阳极的两倍。然而,研究……am认为LVO因为生命周期更长,可以弥补其高成本。

2002年,UCSD纳米工程师和Tyfast的联合创始人在《自然》杂志上首次报道了LVO阳极。目前钒阳极电池的产品还在计划中。

随着技术的迭代,它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市场见面。

混合放电技术

资料来源:IEEE Spectrum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逐渐被新能源车撼动,电动化、智能化正在不断重塑整个汽车行业。然而,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依靠燃油的传统燃油车在碰撞时会引起火灾,那么依靠高压电池的电动车在碰撞后会触电吗?此前业内有一波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配电箱和高压线束构成了整车的高压系统。一般来说,电动车的电池电压在336-800V的范围内。

在整车制造中,为了防止高压触电,电动汽车会内置触电保护装置。发生碰撞后,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会切断相应的高压电路。具体来说,当车辆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电流不相等时,断路器会立即跳闸,将蓄电池与其他部件分离,并通过齿轮箱断开驱动电机。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规则R94规定,在碰撞后,除电池本身之外的任何车辆部件的电压必须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降低到安全水平(60 V)。

然而,在现实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分别储存在电容器和电动机中的剩余电能和机械能将在DC公交车中保持初始电流水平超过5分钟,这不仅违反了高压安全要求,还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今年7月,英国约克大学副教授胡义华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可以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发生概率的技术,相关研究发表在《IEEE电力电子通讯》上。

胡义华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外部放电电路可以通过内部电机绕组来辅助实现快速安全放电,并在实验室对电机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分压器和内部机器绕组的组合可以在短短5秒内将DC母线的电压安全地降低到60 V。

据了解,该技术可以缩小内部机烧组的尺寸,实现符合轻量化和低成本要求的放电技术。该团队目前正在与Dynex Semiconductor和Lotus Cars合作,在现实世界中测试这项技术。

碳陶瓷制动盘

在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大潮中,碳陶瓷刹车盘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刹车盘相比,碳陶瓷刹车盘更耐高温,摩擦性能更高,更稳定。在制动系统中,可以减少摩擦引起的发热和火灾事故。

碳陶瓷刹车盘密度较低。相同尺寸下,碳陶瓷刹车盘比传统刹车盘轻一半以上。碳陶瓷制动器作为电动汽车减重的关键部件,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追捧。

碳陶瓷刹车片更符合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使用碳陶瓷刹车片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制动距离。

最近汽车市场上频频提到碳陶瓷刹车盘。不久前,天一尚佳宣布获得某汽车企业的开发指定,即将进入其特定车型碳陶瓷刹车盘的开发供应流程。

今年6月,金博股份成为广汽爱安碳陶瓷刹车盘指定供应商,仅一个月后,又被比亚迪指定。

近年来,国内主机厂加大了碳陶瓷刹车盘的布局。

在……方面碳陶瓷刹车片出现在市场上还不算晚。早在1999年的国际汽车交易会上,碳陶瓷刹车盘就亮相了。2021年,特斯拉宣布将为其最快的量产车车型斯莱德提供碳陶瓷刹车套件。

碳陶瓷刹车盘优势明显,但在高成本的制约下难以大规模商业化。以前碳陶刹车盘只出现在高端品牌车型上,现在随着技术的迭代,成本降低,碳陶刹车盘正在加速“上车”。

2023年被认为是碳陶瓷刹车盘规模化元年。据招商证券统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8亿元,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

800伏充电系统

“喝一杯咖啡,电动车就能充满电了。”800伏充电系统出现后,这一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电动化趋势下,诞生了很多里程焦虑,“充电难”的问题让很多消费者对电动汽车望而却步。

如何提高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迫在眉睫。

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玩家开始将希望寄托在提高同等大小电池的电压或电流上,从而实现“超级快充”。其中,800伏充电系统成为提高充电效率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400伏充电系统,800伏充电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所谓的800伏充电系统,通过双倍的电压和相同的电流,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性能和整车运行效率。在同样的电池尺寸下,800伏的充电系统可以将充电时间缩短一半,从而大大降低电池体积和成本。

据了解,800伏350千瓦的充电器,百公里充电仅需5-7分钟。

800伏充电系统优势明显,但要大规模投入使用并不容易,而且面临成本的困难。

汽车配备800伏高压架构时,往往需要重新选择电池组、电驱动、PTC、空调压缩机、车载充电器等。电动汽车。

其次,相关设施配备。市面上的充电桩和配电网大多匹配400伏的充电系统。如果它们未经改造或创新就投入使用,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电气化改造规模巨大,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加大了800伏充电系统的布局。

ZF去年开始在中欧批量生产800伏电力电子产品,今年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资。今年9月,800伏碳化硅电驱动桥在杭州萧山工厂正式下线。此前,华为、博格华纳、汇川科技发布了800伏电驱动系统;奥迪E-tron GT和保时捷Taycan率先在市场上使用800伏充电系统。

国内车企也不甘落后。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e平台3.0和吉利海阔天空平台都选择了800V高压架构。人们总是在想象和憧憬:未来的汽车会进化成什么样?

如果有标准答案,那一定是更轻、更快、更智能。

以传统燃油车为例,它的进化意味着更低的油耗和排放。据调查数据显示,每减轻30%的重量,燃油效率可提高20%-24%,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减少20%。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是各大汽车公司竞相追求的方向。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为汽车智能化的演进提供了基础。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通常占整车质量的30% ~ 40%,明显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的质量和空间比。

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轻量化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这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生命线。

在轻量化的要求下,新能源汽车赛道有了新的规则和玩法,各种轻量化技术可以登上时代舞台,重新解构和诠释自己。

金刚石量子传感器

相比传统汽车配件,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安装让汽车更加智能,但即使目前汽车上有十几个传感器,也不能完全解决所有场景的安全问题。

量子传感器是一种基于量子机制的极其精密的传感器。简单来说,与传统传感器相比,量子传感器精度更高,灵敏度更强。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迭代,量子传感器商业化应用的呼声越来越高,量子传感器已经开始出现在医学和生物领域。

在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量子传感器也在加速走向汽车市场。量子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可以为汽车提供“更灵敏的反应”和“视力更强的眼睛”。

此前,业内权威专家预测,“未来,量子传感器将在汽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传统的量子传感器元器件多,体积大,重量大,要把它扛在车上似乎不太现实。

2019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硅片上制造了一种基于钻石的量子传感器。利用常规制造技术,将许多传统的巨大碎片压在一个宽度为十分之几毫米的正方形上。

经过三年的洗礼,钻石量子传感器有了新的进展。

近日,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基于钻石量子传感器的检测技术,首次将钻石量子传感器带入电动汽车电池领域。

一般来说,电动汽车是通过分析电池的电流输出来监测电池中的剩余电量,同时计算剩余里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存在10%的误差率,导致电池效率较低。

基于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的监测技术可以将错误率降低到1%甚至0.11%。

换句话说,在这种技术下,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可以延长10%,或者在同样的行驶里程下,电池的重量可以减轻10%。

据东京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钻石传感器还可以帮助监控温度和改善电池控制。

固体锂金属电池

来源:自然

在业内,固体锂金属电池技术被称为“颠覆性”技术,甚至被称为动力电池的未来。

什么是固体锂金属电池?

与目前市面上电动车电池使用的传统锂电池不同,一方面,固体锂金属电池使用锂金属代替市面上传统电池使用的石墨和硅,可以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代替液体或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可以防止锂离子的泄漏,从而减少电池短路的发生。

简单来说,与市场上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体锂金属电池体积小,重量轻,此外,充电速度更快,续航时间更长,更安全。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还是资本界,对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追捧都变得疯狂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它可以大大缓解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安全焦虑”和“里程焦虑”,也更符合未来电动车发展的轻量化趋势。

然而,长期难以突破的技术难关,使得固体锂金属电池很难真正走出实验室。

近年来,好消息此起彼伏。

3分钟内充满,充电循环超过10000次,续航超过20年。美国哈佛大学在固体锂金属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

去年5月,哈佛大学公布了固体锂金属电池的进展,但当时的技术停留在“10-20分钟内充满电,电池寿命10-15年”的水平。

固体锂金属电池技术的新突破,可以说直接提升了电池技术水平的平均线。如果真正大规模产业化,将成为解决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进一步赋能电动汽车产业。

目前,固体锂金属电池正在加速其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据了解,创业公司Adden Energy宣布获得了哈佛大学技术开发办公室授予的独家技术许可,以推动这项技术的商业化,目标是将电池缩小到手掌大小的“软袋电池”。

《2021-2025年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预计2025年前首批固态锂金属电池将进入市场,未来10年,固态锂金属电池将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

钒阳极电池

来源:TyFast公司官网

在2022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红一句“我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将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困局彻底暴露在大众面前。

近年来,车企在寻找新供应商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市场带来新的“替代品”。

“钒阳极电池”这一新概念也在今年夏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6月,据外媒报道,TyFast宣布公司研发制造钒阳极电池,称钒阳极电池充电速度比普通锂离子电池快20倍,可延长使用寿命20倍,3分钟内充满电,支持20000次充电循环。据了解,该电池仍可提供当前电池80%至90%的能量密度。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钒阳极电池。

与去年开始一波讨论的钒电池(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不同,钒阳极电池仍然属于锂离子电池。

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会受到锂离子进出正极速度的影响。用于阳极的石墨具有平面结构,可以在它们之间自由滑动。

与传统锂电池不同的是,TyFast采用锂钒氧化物(LVO)作为电池的正极,相比石墨有两大优势。

一方面,锂钒氧化物(LVO)的传输速度是石墨的10倍,大大减少了充电时间。另一方面,在充放电时,锂钒氧化物(LVO)的膨胀和收缩小于石墨,这意味着阳极的机械和化学损伤较小,从而延长了电池寿命。

然而,钒阳极电池也有缺点。同质量的LVO与石墨相比,离子含量更少,价格更贵,约为石墨阳极的两倍。然而,研究……am认为LVO因为生命周期更长,可以弥补其高成本。

2002年,UCSD纳米工程师和Tyfast的联合创始人在《自然》杂志上首次报道了LVO阳极。目前钒阳极电池的产品还在计划中。

随着技术的迭代,它将在不久的将来与市场见面。

混合放电技术

资料来源:IEEE Spectrum

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逐渐被新能源车撼动,电动化、智能化正在不断重塑整个汽车行业。然而,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依靠燃油的传统燃油车在碰撞时会引起火灾,那么依靠高压电池的电动车在碰撞后会触电吗?此前业内有一波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这种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在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压配电箱和高压线束构成了整车的高压系统。一般来说,电动车的电池电压在336-800V的范围内。

在整车制造中,为了防止高压触电,电动汽车会内置触电保护装置。发生碰撞后,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会切断相应的高压电路。具体来说,当车辆电源的火线和零线电流不相等时,断路器会立即跳闸,使蓄电池与其他部件分离,并通过齿轮箱断开驱动电机。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规则R94规定,在碰撞后,除电池本身之外的任何车辆部件的电压必须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降低到安全水平(60 V)。

然而,在现实中,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分别储存在电容器和电动机中的剩余电能和机械能将在DC公交车中保持初始电流水平超过5分钟,这不仅违反了高压安全要求,还增加了触电的可能性。

今年7月,英国约克大学副教授胡义华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可以显著降低这种情况发生概率的技术,相关研究发表在《IEEE电力电子通讯》上。

胡义华博士和他的研究团队提出外部放电电路可以通过内部电机绕组来辅助实现快速安全放电,并在实验室对电机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电路分压器和内部机器绕组的组合可以在短短5秒内将DC母线的电压安全地降低到60 V。

据了解,该技术可以缩小内部机烧组的尺寸,实现符合轻量化和低成本要求的放电技术。该团队目前正在与Dynex Semiconductor和Lotus Cars合作,在现实世界中测试这项技术。

碳陶瓷制动盘

在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大潮中,碳陶瓷刹车盘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与传统的金属材料刹车盘相比,碳陶瓷刹车盘更耐高温,摩擦性能更高,更稳定。在制动系统中,可以减少摩擦引起的发热和火灾事故。

碳陶瓷刹车盘密度较低。相同尺寸下,碳陶瓷刹车盘比传统刹车盘轻一半以上。碳陶瓷制动器作为电动汽车减重的关键部件,近年来在市场上受到追捧。

碳陶瓷刹车片更符合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使用碳陶瓷刹车片可以显著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制动距离。

最近汽车市场上频频提到碳陶瓷刹车盘。不久前,天一尚佳宣布获得某汽车企业的开发指定,即将进入其特定车型碳陶瓷刹车盘的开发供应流程。

今年6月,金博股份成为广汽爱安碳陶瓷刹车盘指定供应商,仅一个月后,又被比亚迪指定。

近年来,国内主机厂加大了碳陶瓷刹车盘的布局。

在……方面碳陶瓷刹车片出现在市场上还不算晚。早在1999年的国际汽车交易会上,碳陶瓷刹车盘就亮相了。2021年,特斯拉宣布将为其最快的量产车车型斯莱德提供碳陶瓷刹车套件。

碳陶瓷刹车盘优势明显,但在高成本的制约下难以大规模商业化。以前碳陶刹车盘只出现在高端品牌车型上,现在随着技术的迭代,成本降低,碳陶刹车盘正在加速“上车”。

2023年被认为是碳陶瓷刹车盘规模化元年。据招商证券统计,2025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78亿元,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亿。

800伏充电系统

“喝一杯咖啡,电动车就能充满电了。”800伏充电系统出现后,这一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电动化趋势下,诞生了很多里程焦虑,“充电难”的问题让很多消费者对电动车望而却步。

如何提高电池寿命和充电效率迫在眉睫。

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玩家开始将希望寄托在提高同等大小电池的电压或电流上,从而实现“超级快充”。其中,800伏充电系统成为提高充电效率的重要载体之一。

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400伏充电系统,800伏充电系统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

所谓的800伏充电系统,通过双倍的电压和相同的电流,提高了电池的充电性能和整车运行效率。在同样的电池尺寸下,800伏的充电系统可以将充电时间缩短一半,从而大大降低电池体积和成本。

据了解,800伏350千瓦的充电器,百公里充电仅需5-7分钟。

800伏充电系统优势明显,但要大规模投入使用并不容易,而且面临成本的困难。

汽车配备800伏高压架构时,往往需要重新选择电池组、电驱动、PTC、空调压缩机、车载充电器等。电动汽车。

其次,相关设施配备。市面上的充电桩和配电网大多匹配400伏的充电系统。如果它们未经改造或创新就投入使用,将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电气化改造规模巨大,相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加大了800伏充电系统的布局。

ZF去年开始在中欧批量生产800伏电力电子产品,今年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投资。今年9月,800伏碳化硅电驱动桥在杭州萧山工厂正式下线。此前,华为、博格华纳、汇川科技发布了800伏电驱动系统;奥迪E-tron GT和保时捷Taycan率先在市场上使用800伏充电系统。

国内车企也不甘落后。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比亚迪e平台3.0和吉利海阔天空平台都选择了800V高压架构。800伏充电系统的“超级快充”属性无疑是电动汽车充电的一大趋势。

CTC技术

2022年,站在动力电池的风口,蔚来和中石化高举大旗,大摇大摆走向换电技术之路。在另一个岔路口,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特斯拉相继跟进。

这个岔路口就是CTC(Cell to Chassis)技术。

在了解CTC技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传统电池组和CTP电池。

传统电池组的内部结构是“电池-模块-电池组”,大量的线缆和结构件串联在一起。在这种结构下,电池组中的可用空间较低,整个动力电池较重。

为了提高电池组的利用效率,CTP技术应运而生。CTP技术通过将电池直接集成在电池组中,形成“电池-电池组”的内部结构,提高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在CTP技术下,电池功率可以比传统电池组提高5%-10%。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CTP技术的集成。

CTC技术被认为是CTP技术的进一步整合。所谓CTC技术,就是取消PACK设计,直接在车身上安装电池或模块,利用车身结构作为电池组外壳。

与CTP电池相比,CTC电池集成度更高,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据了解,CTC技术可以在CTP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电池功率5%-10%。

CTC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路线的重点方向,各家都在争夺。

早在去年1月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就透露,高度集成的CTC电池技术将于2025年左右正式推出,同年6月,特斯拉公布了CTC方案。

目前,CTC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应用水平。零跑C01率先应用自主研发的CTC技术,德国柏林特斯拉生产的Modle Y也将使用CTC电池(特斯拉称之为结构电池)。

与资本对CTC技术的热情不同,消费者对CTC技术的发展略感担忧。

一方面,在CTC技术中,电芯直接参与碰撞力,在没有模块和电池组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CTC电池的集成一体式结构,后期维护拆卸不便,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写在最后

调查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重量每减轻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减重”已经成为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点命题,而轻量化技术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江湖中最大的杀手锏。

上面提到的这些技术,有的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有的已经大踏步走向市场,但在真正量产之前,都将面临技术和成本上的困难。

但最终“成功”还是“失败”,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800伏充电系统的“超级快充”属性,无疑是电动汽车充电的一大趋势。

CTC技术

2022年,站在动力电池的风口,蔚来和中石化高举大旗,大摇大摆走向换电技术之路。在另一个岔路口,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特斯拉相继跟进。

这个岔路口就是CTC(Cell to Chassis)技术。

在了解CTC技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传统电池组和CTP电池。

传统电池组的内部结构是“电池-模块-电池组”,大量的线缆和结构件串联在一起。在这种结构下,空间可用性……电池组中ble低,整个动力电池重。

为了提高电池组的利用效率,CTP技术应运而生。CTP技术通过将电池直接集成在电池组中,形成“电池-电池组”的内部结构,提高电池组的空间利用率。在CTP技术下,电池功率可以比传统电池组提高5%-10%。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就是CTP技术的集成。

CTC技术被认为是CTP技术的进一步整合。所谓CTC技术,就是取消PACK设计,直接在车身上安装电池或模块,利用车身结构作为电池组外壳。

与CTP电池相比,CTC电池集成度更高,能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据了解,CTC技术可以在CTP技术的基础上提高电池功率5%-10%。

CTC被认为是未来电池技术路线的重点方向,各家都在争夺。

早在去年1月的第十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就透露,高度集成的CTC电池技术将于2025年左右正式推出,同年6月,特斯拉公布了CTC方案。

目前,CTC技术已经进入商业应用水平。零跑C01率先应用自主研发的CTC技术,德国柏林特斯拉生产的Modle Y也将使用CTC电池(特斯拉称之为结构电池)。

与资本对CTC技术的热情不同,消费者对CTC技术的发展略感担忧。

一方面,在CTC技术中,电芯直接参与碰撞力,在没有模块和电池组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另一方面,CTC电池的集成一体式结构,后期维护拆卸不便,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

写在最后

调查数据显示,“纯电动汽车重量每减轻10kg,续航里程可增加2.5km”。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减重”已经成为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重点命题,而轻量化技术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江湖中最大的杀手锏。

上面提到的这些技术,有的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有的已经大踏步走向市场,但在真正量产之前,都将面临技术和成本上的困难。

但最终“成功”还是“失败”,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标签:特斯拉比亚迪奥迪埃安保时捷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Fisker将在巴黎车展上发布最高配置版Ocean SUV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Fisk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将在2022年巴黎车展期间推出Ocean纯电动SUV的最高配置版。

1900/1/1 0:00:00
保时捷市值超越法拉利,成为全球市值第五大车企

据外媒报道,9月29日,保时捷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当天,保时捷的股价从8676欧元的盘中高点回落至发行价,收于825欧元。

1900/1/1 0:00:00
EV晨报 | 自游家NV将10月8日发布;爱驰U6将10月上市;领克09 EM-P远航版预售35.8-37.8万元

1、自游家NV将于10月8日发布,自在驾驭探索城市与远方9月29日,自游家汽车宣布,自游家NV将于10月8日正式发布,届时将公布产品售价及用户权益等更多信息。

1900/1/1 0:00:00
吉利新专利可释放防晕车气体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申请的“防晕车气体的释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系统及车辆”专利公布。

1900/1/1 0:00:00
通用申请抗菌车舱表面专利 可减少车辆中的病菌和气味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通用汽车为一种抗菌车辆座舱表面系统提交了两项专利申请,其中一项为抗菌金属接触表面,另一项涉及抗菌表面或自清洁自消表面。

1900/1/1 0:00:00
特斯拉开通“北疆纯电之旅”充电线路,西北新能源补电能力再提升

分享截止目前,新疆公路总里程已突破20万公里,并享有“自驾游天堂”美誉。在特斯拉充电网络拓展之后,更多新疆地区的消费者将可体验更便捷的纯电动出行生活方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