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新能源销量大涨94%,SEV成顶流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随着疫情趋于平缓,国内车市迅速回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份额达到23.5%。

其中,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93.9%。

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中,智能电动汽车(SEV)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智能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细分领域。

亿欧汽车对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定义是:装有动力电池,可由电能驱动,具有OTA升级能力,并配备了人车交互智能驾驶舱或L2以上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为40.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同比增长89.1%。1-9月,智能电动汽车(SEV)累计销量达到247.6万辆,同比增长131.4%。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亿欧智库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58.6万辆,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将达到838万辆,普及率将达到61.7%,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销量。到2025年,智能电动汽车的数量将超过2400万辆。

智能电动汽车(SEV)领先。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关键词是“三电、三智”,“三电”是电池、电机、电控,“三智”是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出现,车辆的核心价值从燃料时代的动力总成转变为智能电动时代的“三电”系统,“三智”成为后者独有的核心价值。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今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的车辆渗透率已从去年同期的12.8%上升至今年的22.2%。

亿欧智库预测,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8%,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普及率为20%。

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选择购买智能电动汽车(SEV)。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还明确,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20%左右。但规划的数据明显保守,2022年肯定会超过20%甚至接近30%。消费市场的反应远好于预期,因此业界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关注未来前景广阔的智能电动汽车(SEV)市场。

随着电气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0-1的突破。接下来,要想实现渗透性的飞跃,智力将成为重要的推手。

未来三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这将是各大地方省市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智能服务生态的重要时机,尤其是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另一方面,对于车企来说,这五年不仅是传统车企最艰难的转型期,也是新势力品牌的快速增长期和盈利期。

传统车企为了实现转型,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同时凭借多年积累的造车技术,强调车辆的基本价值感。

在此期间,新势力汽车公司实现了快速扩张。主要任务是丰富自主品牌的产品矩阵,保持智能科技的领先地位,在留住不断追逐科技感的客户的同时,拓展不同的客户群体。

2022年是下半年全球汽车工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用户对智能功能、前沿技术和高品质体验的追求,正在推动汽车向第三移动空间转变。

一二线城市领先,下沉市场需要渗透。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的智能电动汽车发展不平衡。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1-9月,中国主要城市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排行榜中,上海以16.2万辆位列第一,深圳和杭州紧随其后。

以北上广、深圳、天津、杭州为代表的限购城市和以成都、苏州、重庆、郑州、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智能电动车(SEV)产品的需求相对较高,其他城市的消费潜力有待提升。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销量分布也直接关系到各大省市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2021年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汽车产量610.5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在《中国汽车报》公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名单中,长三角有38家企业。

产业集群效应带来汽车制造的低成本、高速度运行,促使汽车企业聚集,使当地成为汽车销售大户。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分别拥有19116个、8200个、7891个、6919个、6514个充电站,位居全国前五省市。

就电站而言,北京以281座电站总数位居第一,2-4名仍被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占据。

珠三角、长三角等汽车产业链完善、新兴智能科技产业丰富的地区优势明显。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和智能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能源补充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反哺智能电动汽车(SEV)的销售,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正向循环。

虽然目前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未来随着消费者对SEV产品接受度的进一步提高,新一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趋势将会变得明显。

2022年5月31日,在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参加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车企及车型名单中,共有26家车企被公布。

这26家车企涉及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内的32个汽车品牌,参展车型超过70款。

2021年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企有18家,涉及新能源汽车52辆。更多车企和车型的参与,说明车企认可这个活动促进销量的效果。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成为其推广的“新战场”。智能电动车(S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力,自然会随着三四线城市销售市场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然而,三四线城市相对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仍然阻碍着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刻不容缓。同时,车企需要进一步降低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成本。

激光雷达等智能电动汽车(SEV)关键零部件成本逐渐降低,车企需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和智能制造技术,才能提供更廉价的智能电动汽车(SEV)产品。

比亚迪、特斯拉领先,自主品牌突围。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我们把目光放在各大车企身上,不难发现中国的自主品牌是非常强大的。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1-9月,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分别以102.2万辆、32万辆、15.2万辆位列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前三,小鹏紧随其后,韦小立、何忠、零跑紧随其后。

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前十的汽车厂商中,除了特斯拉一家外企外,其余都是自主品牌。

除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外,第二梯队的何忠、吉利、理想、蔚来、长城、零跑等企业销量都在70-10万辆左右。

韦小立等新造车企业能挤进市场头部,也证明了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SEV)的认可。

同样榜上有名的吉利、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近年来在智能电动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至于比亚迪,作为第一家正式停产燃油车、专注新能源的传统汽车厂商,比亚迪的破釜沉舟也获得了市场的响应,其智能电动车(SEV)9月销量达到16.6万辆。

就具体车型而言,2022年1-9月智能电动车(SEV)销量TOP10,比亚迪宋以26万辆的累计销量获得智能电动车(SEV)销量冠军。比亚迪的宋、秦、韩、袁、海豚、唐都占了一个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比亚迪宋、秦家族车型价格更低。但比亚迪韩家的成交均价已经超过25万元,比亚迪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分别以22万辆和10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和第七。剩下的两个席位由李一和y占据

作为理想的唯一支柱,为了给“新一代”理想L8让路,李ONE仓促成为“受害者”,宣布10月停产。突然,刹车猝不及防。

Ideal L8作为ONE的后继机型,基于Ideal最新的第二代增强程序平台开发,针对ONE的痛点做了一些改进。如果Li ONE和Ideal L8同时发售,Li ONE的大部分潜在用户可能会被Ideal L8吸引。看来李一的停产已经注定,这也将对李一的销量带来致命的打击。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9月智能电动车(SEV)销量TOP10中,没有李一人,而是比亚迪、特斯拉、爱安、哪吒瓜分了世界。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在电气化时代,到2030年,将会有‘有路的汽车’。”爱安总经理顾惠南在9月15日的爱安品牌年轻化活动上表示。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背靠广汽,爱安发展迅速。10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广汽爱安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32.39亿元,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估值最高的。

2022年即将结束,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也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车企也开始了年终冲刺。

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宣布从即日起调整特斯拉在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从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从36.79万元降至34.99万元。Model Y后驱版从31.69万元降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通过降低价格来刺激需求是特斯拉的主要目的。

长城、广汽等车企四季度也将有重磅新品,共同上演年底大戏。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亿欧智库预测,10月中国智能电动车(SEV)销量将突破44万辆,12月突破60万辆,今年突破400万辆。

标签

智能电动汽车(SEV)是整合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引领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也正在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引领者。

自主品牌智能电动车(SEV)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场景创新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挖掘,将大放异彩,打破以往合资产品的压制,获得更大的利润蛋糕。随着疫情趋于平缓,国内车市迅速回暖。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份额达到23.5%。

其中,2022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5.5万辆和70.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和93.9%。

在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中,智能电动汽车(SEV)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智能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细分领域。

亿欧汽车对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定义是:装有动力电池,可由电能驱动,具有OTA升级能力,并配备了人车交互智能驾驶舱或L2以上智能驾驶功能的车辆。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为40.1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同比增长89.1%。1-9月,智能电动汽车(SEV)累计销量达到247.6万辆,同比增长131.4%。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亿欧智库预测,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58.6万辆,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将达到838万辆,普及率将达到61.7%,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销量。到2025年,智能电动汽车的数量将超过2400万辆。

智能电动汽车(SEV)领先。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关键词是“三电、三智”,“三电”是电池、电机、电控,“三智”是智能网联、智能驾驶舱、智能驾驶。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SEV)的出现,车辆的核心价值从燃料时代的动力总成转变为智能电动时代的“三电”系统,“三智”成为后者独有的核心价值。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今年9月,中国智能电动汽车(SEV)的车辆渗透率已从去年同期的12.8%上升至今年的22.2%。

亿欧智库预测,到2022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将达到28%,其中智能电动汽车(SEV)普及率为20%。

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选择购买智能电动汽车(SEV)。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规划还明确,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20%左右。但规划的数据明显保守,2022年肯定会超过20%甚至接近30%。消费市场的反应远好于预期,因此业界不仅关注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关注未来前景广阔的智能电动汽车(SEV)市场。

随着电气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0-1的突破。接下来,要想实现渗透性的飞跃,智力将成为重要的推手。

未来三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

一方面,这将是各大地方省市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和智能服务生态的重要时机,尤其是广大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地区,从而进一步扩大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

另一方面,对于车企来说,这五年不仅是传统车企最艰难的转型期,也是新势力品牌的快速增长期和盈利期。

传统车企为了实现转型,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同时凭借多年积累的造车技术,强调车辆的基本价值感。

在此期间,新势力汽车公司实现了快速扩张。主要任务是丰富自主品牌的产品矩阵,保持智能科技的领先地位,在留住不断追逐科技感的客户的同时,拓展不同的客户群体。

2022年是下半年全球汽车工业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用户对智能功能、前沿技术和高品质体验的追求,正在推动汽车向第三移动空间转变。

一二线城市领先,下沉市场需要渗透。

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地区的智能电动汽车发展不平衡。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1-9月,中国主要城市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排行榜中,上海以16.2万辆位列第一,深圳和杭州紧随其后。

以北上广、深圳、天津、杭州为代表的限购城市和以成都、苏州、重庆、郑州、武汉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对智能电动车(SEV)产品的需求相对较高,其他城市的消费潜力有待提升。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销量分布也直接关系到各大省市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2021年长三角、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汽车产量610.5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的23%。在《中国汽车报》公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名单中,长三角有38家企业。

产业集群效应带来汽车制造的低成本、高速度运行,促使汽车企业聚集,使当地成为汽车销售大户。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分别拥有19116个、8200个、7891个、6919个、6514个充电站,位居全国前五省市。

就电站而言,北京以281座电站总数位居第一,2-4名仍被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占据。

珠三角、长三角等汽车产业链完善、新兴智能科技产业丰富的地区优势明显。

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充换电站基础设施和智能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完善。同时,能源补充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将反哺智能电动汽车(SEV)的销售,二者相辅相成,形成正向循环。

虽然目前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但未来随着消费者对SEV产品接受度的进一步提高,新一线及以下城市的渗透趋势将会变得明显。

2022年5月31日,在工信部发布的2022年参加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车企及车型名单中,共有26家车企被公布。

这26家车企涉及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内的32个汽车品牌,参展车型超过70款。

2021年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的车企有18家,涉及新能源汽车52辆。更多车企和车型的参与,说明车企认可这个活动促进销量的效果。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下沉”,三四线城市成为其推广的“新战场”。智能电动车(S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力,自然会随着三四线城市销售市场的发展而进一步发展。

然而,三四线城市相对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和服务体验仍然阻碍着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的进一步提升。

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刻不容缓。同时,车企需要进一步降低智能电动汽车(SEV)的成本。

激光雷达等智能电动汽车(SEV)关键零部件成本逐渐降低,车企需要不断完善产业生态和智能制造技术,才能提供更廉价的智能电动汽车(SEV)产品。

比亚迪、特斯拉领先,自主品牌突围。

智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迅速。作为汽车行业的主要参与者,我们把目光放在各大车企身上,不难发现中国的自主品牌是非常强大的。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2022年1-9月,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分别以102.2万辆、32万辆、15.2万辆位列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前三,小鹏紧随其后,韦小立、何忠、零跑紧随其后。

智能电动汽车(SEV)销量前十的汽车厂商中,除了特斯拉一家外企外,其余都是自主品牌。

除比亚迪、特斯拉、广汽外,第二梯队的何忠、吉利、理想、蔚来、长城、零跑等企业销量都在70-10万辆左右。

韦小立等新造车企业能挤进市场头部,也证明了消费者对智能电动车(SEV)的认可。

同样榜上有名的吉利、长城、广汽等传统车企,近年来在智能电动转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至于比亚迪,作为第一家正式停产燃油车、专注新能源的传统汽车厂商,比亚迪的破釜沉舟也获得了市场的响应,其智能电动车(SEV)9月销量达到16.6万辆。

就具体车型而言,2022年1-9月智能电动车(SEV)销量TOP10,比亚迪宋以26万辆的累计销量获得智能电动车(SEV)销量冠军。比亚迪的宋、秦、韩、袁、海豚、唐都占了一个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特斯拉Model Y等车型,比亚迪宋、秦家族车型价格更低。但比亚迪韩家的成交均价已经超过25万元,比亚迪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有所建树。

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分别以22万辆和10万辆的销量位列第三和第七。剩下的两个席位由李一和y占据

作为理想的唯一支柱,为了给“新一代”理想L8让路,李ONE仓促成为“受害者”,宣布10月停产。突然,刹车猝不及防。

Ideal L8作为ONE的后继机型,基于Ideal最新的第二代增强程序平台开发,针对ONE的痛点做了一些改进。如果Li ONE和Ideal L8同时发售,Li ONE的大部分潜在用户可能会被Ideal L8吸引。看来李一的停产已经注定,这也将对李一的销量带来致命的打击。

据亿欧汽车&;据亿欧统计,9月智能电动车(SEV)销量TOP10中,没有李一人,而是比亚迪、特斯拉、爱安、哪吒瓜分了世界。

BYD, Tesla, Li ONE, Ai 'an, Ideal L8

“在电气化时代,到2030年,将会有‘有路的汽车’。”爱安总经理顾惠南在9月15日的爱安品牌年轻化活动上表示。

作为广汽集团旗下的高端智能纯电动品牌,背靠广汽,爱安发展迅速。10月20日,广汽集团宣布广汽爱安完成A轮融资,投后估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32.39亿元,成为国内未上市新能源车企中估值最高的。

2022年即将结束,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也将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大车企也开始了年终冲刺。

10月24日,特斯拉官方宣布从即日起调整特斯拉在销售的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

其中,Model 3后驱版从27.99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从36.79万元降至34.99万元。Model Y后驱版从31.69万元降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降至39.79万元。通过降低价格来刺激需求是特斯拉的主要目的。

长城、广汽等车企四季度也将有重磅新品,共同上演年底大戏。

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亿欧智库预测,10月中国智能电动车(SEV)销量将突破44万辆,12月突破60万辆,今年突破400万辆。

标签

智能电动汽车(SEV)是整合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引领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也正在成为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引领者。

自主品牌智能电动车(SEV)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场景创新和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挖掘,将大放异彩,打破以往合资产品的压制,获得更大的利润蛋糕。

标签:比亚迪特斯拉理想ONE埃安理想L8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将自研电池 蔚来汽车正式成立电池公司

据企查查显示,蔚来于近日在安徽合肥成立了一家公司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新公司注册资本为20亿元,由蔚来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李斌担任董事长一职。

1900/1/1 0:00:00
大众获得近一半西班牙电动车补贴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西班牙工业部在10月25日表示,大众集团的西班牙子品牌西雅特将获得该国政府分配给电动汽车发展的近9亿欧元(约888亿美元)补贴中的几乎一半。

1900/1/1 0:00:00
【国际快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 AI或将倒闭;英特尔Mobileye上市;特斯拉面临美国司法部调查

传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AI或将倒闭知情人士透露,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rgoAI将关闭运营,其员工和部分业务将被其主要投资者福特和大众吸纳。

1900/1/1 0:00:00
电动汽车制造商Via Motors计划将总部转移至密西根州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ViaMotors正寻求将犹他州的总部搬到底特律郊区,该公司将在那里投资1240万美元并创造300个就业岗位。

1900/1/1 0:00:00
起亚因起火风险在美国召回7.1万辆老款狮跑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起亚将在美国召回71万辆2008至2009年款的狮跑(Sportage)车型,并建议车主将车停在外面,直到维修完成。此前该车型也曾在2016年因起火风险而被召回。

1900/1/1 0:00:00
子公司章鱼博士上海落成,蜂巢能源探索锂电行业智造升级之路

10月25日,蜂巢能源在上海嘉定区举行仪式,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章鱼博士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章鱼博士”)正式落成。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