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12亿年薪为误读 威马CEO回应争议事件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日前,威马发布内部信称,为应对财务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主动降低M4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的薪酬,支付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支付基本工资的70%,取消年终奖金,暂停发放汽车补贴。

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威马汽车怎么了?近日,威马创始人兼CEO沈晖回应了市场关注和争议的热点话题。

沈晖,魏玛的创始人。

沈晖说,现在整个行业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这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用亏损换销量是不可行的。因此,威马追求的是“健康”分娩;同时,为应对资金寒冬、供应链压力等不利因素,公司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包括主动节流等。,其核心是理顺企业价值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主动战略收缩

今年以来,威马销量出现波动,不再呈现以往的线性增长。在此之上,又接连出现降薪等风波,让业界对威马的经营状况产生质疑。

针对上述情况,沈晖回应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遇冷,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环境十分严峻。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传统的“赔钱抵销量”模式逐渐失效,继续烧钱维持企业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企业越卖越欠,相应的股价和估值也跌得更多。

“现在的销售排名是亏损排名版,资本市场不认可这种打法。”沈晖透露,意识到这一潜在风险后,威马汽车早在6、7月份就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不再刻意追求销量数据,而是更加注重“健康”的交付,注重用户体验、产品品质、高级辅助驾驶等能力,让产品从停车到充电都安全完整。

“威马内部信截图”

沈晖呼吁,从行业交付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定不能再靠烧钱追求销量,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发展。

据悉,基于对整体环境的判断,威马汽车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支持下,主动优化组织架构。

“这些行动,包括裁员和降薪,对一些员工来说无疑是‘痛苦’,但我们希望公司通过这些行动提醒所有管理层和员工,最终,它会以效率和竞争力发展,而不是通过持续的融资。”沈晖说,我们的股东和董事也同意,因为这将更好地控制成本,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2亿年薪是个误会”

今年,在威马冲刺港股期间,有市场消息称,威马汽车CEO沈晖年薪高达12亿元。一时间,该新闻瞬间上了热搜,引发热议。

威马汽车公开招股说明书

对于此事,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做出了回应。他说香港的工资和内地的年薪是两个概念。12亿元为股权激励,性质为非现金,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支付。

“如果魏玛创业失败,这个数字是0,如果创业成功,这个数字甚至会超过12亿。招股书也明确披露了我的实际年薪是201万,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沈晖认为,“12亿”这个数字是过去五年公司估值不断提升的结果。股权激励是大多数科技型创业公司的主流选择。比如小米雷军股权激励99亿,实际上并没有进口袋;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未来十年薪酬计划”,按照这个计划,马斯克通过股权激励增加的财富仅超过700亿美元。单纯讨论股权激励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但还是要看股权激励制度能否激励团队带领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澄清事情原委后,沈晖还表示,如果有幸拿到12亿的股权激励,他会加大对公益项目的投入,设立研发基金。

Weimar automobile, concept, Tesla

"对管理层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沈晖告诉记者,在他的想法中,这种股权激励还可以用来建立一个“共同繁荣基金”,以充分发挥普遍获得科学技术的概念。在他看来,威马成立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买得起10万左右相对较好的车,通过好的服务解决用户的用车痛点。这些都是魏玛追求的理念和目标。

■力争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拼图”。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威马的诞生自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据悉,威马自成立以来就是上海国资系统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

“包括D轮融资阶段,上海的国资系统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沈晖透露,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和魏玛是相互需要的,魏玛正在努力成为上海打造智慧汽车城的关键拼图。

近日,上海市政府刚刚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这将为威马汽车的发展带来更多可预期的机遇。

Weimar automobile, concept, Tesla

沈晖坦言,“我们刚刚开始创业,还做得不够好。但我们致力于成为上海建设智能汽车城的关键拼图。同时,在威马成立之初,我也没有想过用太多的标签来标榜公司的产品。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前列。”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逐渐进入竞争的“下半场”,这对新创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革巨大的背景下,每一个新造车企业都在努力交出自己的“完美答卷”。威马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有抓住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新公司才能走在前面,发展得更健康。(文/证券日报,编译/汽车之家邢越洋)日前,威马发布内部信称,为应对财务压力,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包括主动降低M4及以上级别管理人员薪酬,支付50%基本工资;其他员工支付基本工资的70%,取消年终奖金,暂停发放汽车补贴。

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威马汽车怎么了?近日,威马创始人兼CEO沈晖回应了市场关注和争议的热点话题。

沈晖,魏玛的创始人。

沈晖说,现在整个行业需要回归商业本质,这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用亏损换销量是不可行的。因此,威马追求的是“健康”分娩;同时,为应对资金寒冬、供应链压力等不利因素,公司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包括主动节流等。,其核心是理顺企业价值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主动战略收缩

今年以来,威马销量出现波动,不再呈现以往的线性增长。在此之上,又接连出现降薪等风波,让业界对威马的经营状况产生质疑。

针对上述情况,沈晖回应称,今年以来,资本市场遇冷,受疫情、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场环境十分严峻。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传统的“赔钱抵销量”模式逐渐失效,继续烧钱维持企业运营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部分企业越卖越欠,相应的股价和估值也跌得更多。

“现在的销售排名是亏损排名版,资本市场不认可这种打法。”沈晖透露,意识到这一潜在风险后,威马汽车早在6、7月份就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不再刻意追求销量数据,而是更加注重“健康”的交付,注重用户体验、产品品质、高级辅助驾驶等能力,让产品从停车到充电都安全完整。

“威马内部信截图”

沈晖呼吁,从行业交付来看,新能源汽车企业一定不能再靠烧钱追求销量,长期来看不利于行业发展。

据悉,基于对整体环境的判断,威马汽车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支持下,主动优化组织架构。

“这些行动,包括裁员和降薪,对一些员工来说无疑是‘痛苦’,但我们希望公司通过这些行动提醒所有管理层和员工,最终,它会以效率和竞争力发展,而不是通过持续的融资。”沈晖说,我们的股东和董事也同意,因为这将更好地控制成本,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12亿年薪是个误会”

今年,在威马冲刺港股期间,有市场消息称,威马汽车CEO沈晖年薪高达12亿元。一时间,该新闻瞬间上了热搜,引发热议。

威马汽车公开招股说明书

对于此事,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做出了回应。他说香港的工资和内地的年薪是两个概念。12亿元为股权激励,性质为非现金,不会产生实际的现金支付。

“如果魏玛创业失败,这个数字是0,如果创业成功,这个数字甚至会超过12亿。招股书也明确披露了我的实际年薪是201万,和行业平均水平差不多。”沈晖认为,“12亿”这个数字是过去五年公司估值不断提升的结果。股权激励是大多数科技型创业公司的主流选择。比如小米雷军股权激励99亿,实际上并没有进口袋;特斯拉CEO马斯克的“未来十年薪酬计划”,按照这个计划,马斯克通过股权激励增加的财富仅超过700亿美元。单纯讨论股权激励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但还是要看股权激励制度能否激励团队带领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澄清事情原委后,沈晖还表示,如果有幸拿到12亿的股权激励,他会加大对公益项目的投入,设立研发基金。

Weimar automobile, concept, Tesla

"对管理层来说,钱不是最重要的."沈晖告诉记者,在他的想法中,这种股权激励还可以用来建立一个“共同繁荣基金”,以充分发挥普遍获得科学技术的概念。在他看来,威马成立的意义在于让消费者买得起10万左右相对较好的车,通过好的服务解决用户的用车痛点。这些都是魏玛追求的理念和目标。

■力争成为上海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拼图”。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威马的诞生自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据悉,威马自成立以来就是上海国资系统重点扶持的民营企业。

“包括D轮融资阶段,上海的国资系统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沈晖透露,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产业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汽车产业集群。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和魏玛是相互需要的,魏玛正在努力成为上海打造智慧汽车城的关键拼图。

近日,上海市政府刚刚发布了《关于促进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这将为威马汽车的发展带来更多可预期的机遇。

Weimar automobile, concept, Tesla

沈晖坦言,“我们刚刚开始创业,还做得不够好。但我们致力于成为上海建设智能汽车城的关键拼图。同时,在威马成立之初,我也没有想过用太多的标签来标榜公司的产品。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中国智能制造走向世界前列。”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逐渐进入竞争的“下半场”,这对新创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变革巨大的背景下,每一个新造车企业都在努力交出自己的“完美答卷”。威马的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有抓住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新公司才能走在前面,发展得更健康。(文/证券日报,编译/汽车之家邢越洋)

标签:威马汽车理念特斯拉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预计明年推出 曝梅赛德斯-奔驰CLE最新谍照

近日,一组奔驰CLE的最新路试谍照被曝光。新车外观采用最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内饰采用和奔驰C级相同的家族化设计,中控配有大尺寸竖置大屏。据悉,新车预计将于2023年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
累计销量241149台 埃安公布11月销售量

12月1日,埃安官方公布了其11月的销量成绩单:埃安10月销量28765台,同比增长91,该品牌111月累计销量241149台,同比增长128,提前实现全年销量翻倍。

1900/1/1 0:00:00
目前聚焦汽车主业,小鹏否认电池自研

11月28日消息,据36氪爆料,小鹏汽车将自研电池提上议程,目前已经招募前宝马高级电池工程师仲亮负责,后者在小鹏汽车职位是电池技术高级总监,加入已经超过半年。

1900/1/1 0:00:00
寒武纪行歌与天瞳威视达成战略合作

11月28日,寒武纪行歌(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歌科技)与苏州天瞳威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瞳威视)在上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900/1/1 0:00:00
宁德时代欲接盘斯诺威?天价锂矿何去何从

11月28日,雅江县斯诺威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诺威)破产重整案有了最新进展。斯诺威管理人发布公告确认,宁德时代为公司第一顺位候选重整投资人,协鑫能科为第二顺位候选重整投资人。

1900/1/1 0:00:00
动力电池包高压动态电性能的挑战与测试解决方案

随着电池成组技术和底盘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包括电池包在内的高压零部件(尤其是800V平台)进行电性能测试变得越来越重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