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从特斯拉开始的,源于以韦小立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但在比亚迪达到了第一阶段高潮。
以10月份的交付量为节点,当月比亚迪交付量超21万辆,蔚来的理想达到了1万辆以上,而小鹏下降到了5000辆。今年1-10月,比亚迪共交付140万辆,月均14万辆,而韦小立交付量在10万辆左右,月均1万辆左右。
把时间轴看得更长一些,蔚来从今年10月成立至今,已经交付了近26万元,小鹏和理想分别在24万元和22万元左右,而比亚迪的交付量接近300万元(11月17日超过300万元)。
一个比亚迪的成就,比十个“韦小立”还要壮观。比亚迪在制造技术、供应链体系、销售渠道乃至品牌建设上都领先于以韦小立为代表的新势力。
比亚迪之所以强,在于布局早,基础深。早在本世纪初,比亚迪就开始研发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这些年来,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一直能做得很好。可以说是25年如一剑,现在是霜刃。
混合动力丰田,纯电动靠自研,半年卖100万辆。
比亚迪销量的秘诀一半来自混动,一半来自纯电。
在售车型均有混动和纯电的组合,不同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的消费者可以找到自己的选择。两者的核心技术——超级混动和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深耕多年的领域。
比亚迪的超级混动技术与混动鼻祖丰田关系密切。
2005年,比亚迪F3正式下线。作为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的首款车型,F3的策略很简单——把日系车的价格打下来。
比亚迪F3新车下线仪式
F3的设计与当时号称世界“最畅销汽车”的丰田卡罗拉高度相似。比亚迪在《齐鲁晚报》的广告更直白:我半价买了卡罗拉!标配卡罗拉,加上过硬的实力,让比亚迪F3销量飙升。
2005年9月,F3仅在山东一个月的订单就达到了9000辆。到2008年,比亚迪一年卖20万辆,F3卖16万多辆。
销售策略大获成功,但面对以专利保护著称的日系车企,比亚迪有些忐忑。然而,丰田并没有诉诸专利诉讼。
一位接近王传福的高层人士告诉新智家:“比亚迪当时对诉讼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没想到丰田不仅不起诉,反而要求比亚迪派一个100多人的团队去丰田交流学习,甚至指派了几个老师傅给比亚迪教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品牌,丰田的工业底蕴和技术沉淀给比亚迪的整车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丰田是混合动力技术的先驱。这个研究让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在起步阶段走了很多弯路。
2008年底,比亚迪F3 DM正式上市,搭载比亚迪第一代DM混合动力系统,成为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混动技术源于丰田,但最早在比亚迪实现商业化。
F3的普及让比亚迪在汽车行业站稳了脚跟,在丰田学到的基础混动技术也为后来的超级混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比亚迪超级混动问世。DM-i超级混动系统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的油电混动,可以明显降低油耗,即时提升驾驶体验。DM-p混动技术,百公里加速跑4秒以内,百公里油耗4.2L。
其核心部件是比亚迪研发的EHS超级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和小云-插电式专用高效发动机,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刀片电池的研发完全依靠比亚迪自身在电池领域的积累。
刀片电池
比亚迪一开始是做消费电池的。2006年,F3车型热销的时候,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F3e。但受限于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纯电车当时不具备上市条件,F3e被迫放弃。
此后,新能源逐渐出现。2015年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公布,国家政策逐渐偏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押宝三元电路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顺势而为,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中国三元锂电池装机量迅速超过磷酸铁锂电池,东风一度压倒西风。
凭借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一的比亚迪错过了政策机遇。
2021年后,动力电池白名单作废,以NCM 811为代表的新一代三元锂电池频频起火,让广汽、小鹏、蔚来等众多车企苦不堪言。以安全著称的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获得车企青睐,西凤再次奋起直追。比亚迪积累多年的电池制造技术终于迎来了春天。
今年,刀片电池正式上车。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磷酸铁锂为核心,通过电池模块的结构创新,低成本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解决了磷酸亚铁锂能量密度低的致命劣势。再加上经过多次验证的“无畏针灸实验”,低成本、长寿命、长寿命、更安全的电池组成为比亚迪车型的动力来源。
今年也成为比亚迪关键的一年。
经过多年的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发展,新能源之风已经吹遍全球。比亚迪超级混动、刀片电池、E平台3.0在2021年全面开花。
2021年5月,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从100万辆到100万辆,用了13年。2022年5月,比亚迪第200万辆车下线,仅用了一年时间。同年11月,第300万辆车下线,仅用了半年时间。
比亚迪第300万辆车下线。
一年来……技术沉淀一夜爆发。随着车型的更新换代和销量的激增,比亚迪赢得了市场“王迪”的称号。比亚迪多年探索的壁垒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供应链上。
电池和芯片都是自备的,零件是“自主可控”的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不是缺电就是缺芯。
去年汽车芯片最缺的时候,st生产的一个基础芯片能从正常价格的20元飙升到3500元。今年以来,缺芯的情况并没有缓解,车企的交付流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预测公司AFS近日预测,截至10月3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约390.5万辆。
但相对来说,比亚迪受影响较小。在需求飙升和核心缺失的双向压力下,比亚迪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大大凸显。最出圈的是比亚迪旗下的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的主营业务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功率半导体(主要是IGBT和SiC)、智能控制iC(主要是MCU、功率IC和BMS AFE芯片)、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以及制造和服务。前两年,功率半导体和MCU是汽车行业最稀缺的芯片,也是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重点。
比亚迪半导体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比亚迪自有芯片60%以上可以由比亚迪半导体自供,这是其他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不具备的能力。
比亚迪半导体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以汽车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进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
除了关键的车级芯片,比亚迪在其他车身零部件上也有布局。
2020年,比亚迪成立了五家福迪公司,分别是福迪电池有限公司、福迪视觉有限公司、福迪科技有限公司、福迪电源有限公司和福迪模具有限公司..
福迪电池作为国内仅次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装机量远超二线电池企业,在汽车行业早已有口皆碑。其刀片电池不仅可以供应比亚迪车型本身,还可以对外供应。换句话说,在新势力因为电池容量影响交付而蛰伏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科技大厦外的时候,比亚迪没有这个麻烦。
其他四家公司也不容小觑。福迪视觉专注于车灯的研发和制造,被业界誉为“中国照明工厂”。福迪科技专注于汽车电子和底盘的研发,业务覆盖面广。福迪动力主要提供传统动力和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开发方案;福迪模具销售和设计各种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五家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所有的核心制造零部件,从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级芯片到车身底盘、车灯、模具等关键和非关键零部件,比亚迪都能实现自主可控。据36Kr统计,比亚迪韩的61个零件中,有37个可以自供。
福地电池厂
产业链的自主掌控,既保证了比亚迪的产能布局,也继承了多年来“性价比”的策略。
一般来说,同型号的纯电动版价格要高于混动版,因为纯电动车型的电池容量更大,电池成本更高,而混动车型不仅电池成本低,还具备小排量发动机的成本优势。
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型几乎可以和混动车型同价。以比亚迪韩为例,DM-i版续航21.58万121KM,EV标准续航版续航21.48万,价格甚至低于混动版。
原因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新智家:“比亚迪的电池由福迪电池独家供应,福迪电池的毛利率控制在5%以下。其他车企采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超过20%。在这两者之间,比亚迪绝对是同价位中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也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价格上。比亚迪海豹550KM续航版和700KM续航版分别搭载了61.2度和81.4度的叶片电池组。两个版本相差20千瓦时,但价格相差只有3万元。作为对比,蔚来ET7可选的电池组有75度和100度两个版本,相差25度,但贵了5.8万元。
覆盖10-10万车型,渠道整合,经销商让利。
比亚迪在制造端实现了大部分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保证了性价比优势后,为了把车卖好,在销售端下足了功夫。
比亚迪的销售网络几经拆分重组,也熬过了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的黑暗时刻。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经销商网络格局。
去年年初,比亚迪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王超网销售事业部、E网销售事业部(即海洋网)、品牌与公关事业部、售后服务事业部四大事业部。成立四大事业部后,撤销销售公司,对销售、售后、品牌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
自此,王朝网和大洋网两大支柱正式诞生。随后,比亚迪收回了与戴姆勒不温不火的合资公司,成立了期待的高端品牌,加上明年即将推出的个性化品牌,正式形成了五大销售网络。
比亚迪的五大销售网络
一位接近比亚迪的高层人士对新智家表示:“比亚迪之所以能这么快理顺网络,是因为王传福亲自出马抓销量,敢打起来的经销商就要面临高额罚款。”
比亚迪五大销售网络各有定位,每个销售网络都有混动和纯电动两个整车系统。王超。com和海洋。com是比亚迪目前的两个主要销售网络。它们在车系、车辆定位、受众定位上都有所不同,价格主要覆盖10-30万元。
王超。com成熟稳重,多面向商务人士和家庭。旗下拥有秦、汉、唐、元等众多车型,是比亚迪销量的最大功臣。海洋网分为两个系统,纯电动海洋生物系统(海豹和海豚)和混合战舰系列(07护卫舰),定位和设计都是年轻化。
腾势主打中高端。目前只有一款D9在售,接下来还会推出三款,覆盖30-60万的价格区间。向上看,定位高端,面对800-150万的细分市场。再加上尚未发布的个性化品牌,比亚迪的车型几乎覆盖了10万到150万的所有细分市场。
在销售模式上,旺旺和个性化品牌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他们像……像腾势一样采取直销模式,而Wangchao.com和Haiyang.com则延续原有的经销商模式。
五大网络各有特长,根据不同的定位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再加上全国统一零售价,从销售模式上消除了燃油车时代经销商“内卷化”的现象。
此外,比亚迪现有的经销商网络已经非常稳定。前述人士透露:“比亚迪的渠道管控非常严格。为了保证现有渠道赚钱,不能只是加盟门店。谁找关系都没用。”
比亚迪的新店大多开在原来的经销商,而不是新客户,大洋网很多店基本都是从现有的王朝网门店扩建而来。
因此,随着比亚迪销量的激增,比亚迪现有的4S店经销商赚了很多钱。“在一线城市开店,一年赚2000万,绰绰有余。大家都赚了钱,抢着卖车给比亚迪。”
为了平衡王朝网和海洋网的销量,比亚迪真的是下了很大功夫来平衡一碗水端平。远洋网去年初才成立,这与王的定价略有重合。型号只有海豹突击队、海豚队、驱逐舰05和护卫舰07没有正式出售。与王相比,的劣势不言而喻。
为了扶持远洋网,比亚迪宋PLUS一上市就被转让给远洋网出售。宋PLUS作为比亚迪目前最畅销的车型,10月销量50072辆,独自承担了大洋网一半以上的销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从特斯拉开始的,源于以韦小立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但在比亚迪达到了第一阶段高潮。
以10月份的交付量为节点,当月比亚迪交付量超21万辆,蔚来的理想达到了1万辆以上,而小鹏下降到了5000辆。今年1-10月,比亚迪共交付140万辆,月均14万辆,而韦小立交付量在10万辆左右,月均1万辆左右。
把时间轴看得更长一些,蔚来从今年10月成立至今,已经交付了近26万元,小鹏和理想分别在24万元和22万元左右,而比亚迪的交付量接近300万元(11月17日超过300万元)。
一个比亚迪的成就,比十个“韦小立”还要壮观。比亚迪在制造技术、供应链体系、销售渠道乃至品牌建设上都领先于以韦小立为代表的新势力。
比亚迪之所以强,在于布局早,基础深。早在本世纪初,比亚迪就开始研发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这些年来,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一直能做得很好。可以说是25年如一剑,现在是霜刃。
混合动力丰田,纯电动靠自研,半年卖100万辆。
比亚迪销量的秘诀一半来自混动,一半来自纯电。
在售车型均有混动和纯电的组合,不同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的消费者可以找到自己的选择。两者的核心技术——超级混动和刀片电池——是比亚迪深耕多年的领域。
比亚迪的超级混动技术与混动鼻祖丰田关系密切。
2005年,比亚迪F3正式下线。作为比亚迪进军汽车行业的首款车型,F3的策略很简单——把日系车的价格打下来。
比亚迪F3新车下线仪式
F3的设计与当时号称世界“最畅销汽车”的丰田卡罗拉高度相似。比亚迪在《齐鲁晚报》的广告更直白:我半价买了卡罗拉!标配卡罗拉,加上过硬的实力,让比亚迪F3销量飙升。
2005年9月,F3仅在山东一个月的订单就达到了9000辆。到2008年,比亚迪一年卖20万辆,F3卖16万多辆。
销售策略大获成功,但面对以专利保护著称的日系车企,比亚迪有些忐忑。然而,丰田并没有诉诸专利诉讼。
一位接近王传福的高层人士告诉新智家:“比亚迪当时对诉讼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没想到丰田不仅不起诉,反而要求比亚迪派一个100多人的团队去丰田交流学习,甚至指派了几个老师傅给比亚迪教技术。”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品牌,丰田的工业底蕴和技术沉淀给比亚迪的整车研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丰田是混合动力技术的先驱。这个研究让比亚迪的混动技术在起步阶段走了很多弯路。
2008年底,比亚迪F3 DM正式上市,搭载比亚迪第一代DM混合动力系统,成为全球首款双模电动车。混动技术源于丰田,但最早在比亚迪实现商业化。
F3的普及让比亚迪在汽车行业站稳了脚跟,在丰田学到的基础混动技术也为后来的超级混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21年,比亚迪超级混动问世。DM-i超级混动系统不同于其他自主品牌的油电混动,可以明显降低油耗,即时提升驾驶体验。DM-p混动技术,百公里加速跑4秒以内,百公里油耗4.2L。
其核心部件是比亚迪研发的EHS超级电动混合动力系统和小云-插电式专用高效发动机,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壁垒。
刀片电池的研发完全依靠比亚迪自身在电池领域的积累。
刀片电池
比亚迪一开始是做消费电池的。2006年,F3车型热销的时候,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F3e。但受限于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纯电车当时不具备上市条件,F3e被迫放弃。
此后,新能源逐渐出现。2015年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公布,国家政策逐渐偏向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押宝三元电路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顺势而为,成为动力电池行业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中国三元锂电池装机量迅速超过磷酸铁锂电池,东风一度压倒西风。
凭借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位居国内第一的比亚迪错过了政策机遇。
2021年后,动力电池白名单作废,以NCM 811为代表的新一代三元锂电池频频起火,让广汽、小鹏、蔚来等众多车企苦不堪言。以安全著称的磷酸铁锂电池再次获得车企青睐,西凤再次奋起直追。比亚迪积累多年的电池制造技术终于迎来了春天。
今年,刀片电池正式上车。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以磷酸铁锂为核心,通过电池模块的结构创新,低成本大幅提升能量密度,解决了磷酸亚铁锂能量密度低的致命劣势。再加上经过多次验证的“无畏针灸实验”,低成本、长寿命、长寿命、更安全的电池组成为比亚迪车型的动力来源。
今年也成为比亚迪关键的一年。
经过多年的产业转型、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发展,新能源之风已经吹遍全球。比亚迪超级混动、刀片电池、E平台3.0在2021年全面开花。
2021年5月,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从100万辆到100万辆,用了13年。2022年5月,比亚迪第200万辆车下线,仅用了一年时间。同年11月,第300万辆车下线,仅用了半年时间。
比亚迪第300万辆车下线。
一年来……技术沉淀一夜爆发。随着车型的更新换代和销量的激增,比亚迪赢得了市场“王迪”的称号。比亚迪多年探索的壁垒不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供应链上。
电池和芯片都是自备的,零件是“自主可控”的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不是缺电就是缺芯。
去年汽车芯片最缺的时候,st生产的一个基础芯片能从正常价格的20元飙升到3500元。今年以来,缺芯的情况并没有缓解,车企的交付流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数据预测公司AFS近日预测,截至10月30日,由于芯片短缺,今年全球汽车市场减产约390.5万辆。
但相对来说,比亚迪受影响较小。在需求飙升和核心缺失的双向压力下,比亚迪对全产业链的掌控能力大大凸显。最出圈的是比亚迪旗下的比亚迪半导体。
比亚迪半导体的主营业务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功率半导体(主要是IGBT和SiC)、智能控制iC(主要是MCU、功率IC和BMS AFE芯片)、智能传感器、光电半导体以及制造和服务。前两年,功率半导体和MCU是汽车行业最稀缺的芯片,也是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重点。
比亚迪半导体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比亚迪自有芯片60%以上可以由比亚迪半导体自供,这是其他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不具备的能力。
比亚迪半导体在招股书中写道:公司以汽车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进工业、家电、新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半导体业务发展。
除了关键的车级芯片,比亚迪在其他车身零部件上也有布局。
2020年,比亚迪成立了五家福迪公司,分别是福迪电池有限公司、福迪视觉有限公司、福迪科技有限公司、福迪电源有限公司和福迪模具有限公司..
福迪电池作为国内仅次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装机量远超二线电池企业,在汽车行业早已有口皆碑。其刀片电池不仅可以供应比亚迪车型本身,还可以对外供应。换句话说,在新势力因为电池容量影响交付而蛰伏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科技大厦外的时候,比亚迪没有这个麻烦。
其他四家公司也不容小觑。福迪视觉专注于车灯的研发和制造,被业界誉为“中国照明工厂”。福迪科技专注于汽车电子和底盘的研发,业务覆盖面广。福迪动力主要提供传统动力和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开发方案;福迪模具销售和设计各种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
五家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所有的核心制造零部件,从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级芯片到车身底盘、车灯、模具等关键和非关键零部件,比亚迪都能实现自主可控。据36Kr统计,比亚迪韩的61个零件中,有37个可以自供。
福地电池厂
产业链的自主掌控,既保证了比亚迪的产能布局,也继承了多年来“性价比”的策略。
一般来说,同型号的纯电动版价格要高于混动版,因为纯电动车型的电池容量更大,电池成本更高,而混动车型不仅电池成本低,还具备小排量发动机的成本优势。
比亚迪的纯电动车型几乎可以和混动车型同价。以比亚迪韩为例,DM-i版续航21.58万121KM,EV标准续航版续航21.48万,价格甚至低于混动版。
原因是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新智家:“比亚迪的电池由福迪电池独家供应,福迪电池的毛利率控制在5%以下。其他车企采用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的毛利率超过20%。在这两者之间,比亚迪绝对是同价位中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也体现在具体的产品价格上。比亚迪海豹550KM续航版和700KM续航版分别搭载了61.2度和81.4度的叶片电池组。两个版本相差20千瓦时,但价格相差只有3万元。作为对比,蔚来ET7可选的电池组有75度和100度两个版本,相差25度,但贵了5.8万元。
覆盖10-10万车型,渠道整合,经销商让利。
比亚迪在制造端实现了大部分零部件的自主可控,保证了性价比优势后,为了把车卖好,在销售端下足了功夫。
比亚迪的销售网络几经拆分重组,也熬过了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的黑暗时刻。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清晰的经销商网络格局。
去年年初,比亚迪进行了内部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王超网销售事业部、E网销售事业部(即海洋网)、品牌与公关事业部、售后服务事业部四大事业部。成立四大事业部后,撤销销售公司,对销售、售后、品牌进行全面精细化管理。
自此,王朝网和大洋网两大支柱正式诞生。随后,比亚迪收回了与戴姆勒不温不火的合资公司,成立了期待的高端品牌,加上明年即将推出的个性化品牌,正式形成了五大销售网络。
比亚迪的五大销售网络
一位接近比亚迪的高层人士对新智家表示:“比亚迪之所以能这么快理顺网络,是因为王传福亲自出马抓销量,敢打起来的经销商就要面临高额罚款。”
比亚迪五大销售网络各有定位,每个销售网络都有混动和纯电动两个整车系统。王超。com和海洋。com是比亚迪目前的两个主要销售网络。它们在车系、车辆定位、受众定位上都有所不同,价格主要覆盖10-30万元。
王超。com成熟稳重,多面向商务人士和家庭。旗下拥有秦、汉、唐、元等众多车型,是比亚迪销量的最大功臣。海洋网分为两个系统,纯电动海洋生物系统(海豹和海豚)和混合战舰系列(07护卫舰),定位和设计都是年轻化。
腾势主打中高端。目前只有一款D9在售,接下来还会推出三款,覆盖30-60万的价格区间。向上看,定位高端,面对800-150万的细分市场。再加上尚未发布的个性化品牌,比亚迪的车型几乎覆盖了10万到150万的所有细分市场。
在销售模式上,旺旺和个性化品牌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他们像……像腾势一样采取直销模式,而Wangchao.com和Haiyang.com则延续原有的经销商模式。
五大网络各有特长,根据不同的定位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再加上全国统一零售价,从销售模式上消除了燃油车时代经销商“内卷化”的现象。
此外,比亚迪现有的经销商网络已经非常稳定。前述人士透露:“比亚迪的渠道管控非常严格。为了保证现有渠道赚钱,不能只是加盟门店。谁找关系都没用。”
比亚迪的新店大多开在原来的经销商,而不是新客户,大洋网很多店基本都是从现有的王朝网门店扩建而来。
因此,随着比亚迪销量的激增,比亚迪现有的4S店经销商赚了很多钱。“在一线城市开店,一年赚2000万,绰绰有余。大家都赚了钱,抢着卖车给比亚迪。”
为了平衡王朝网和海洋网的销量,比亚迪真的是下了很大功夫来平衡一碗水端平。远洋网去年初才成立,这与王的定价略有重合。型号只有海豹突击队、海豚队、驱逐舰05和护卫舰07没有正式出售。与王相比,的劣势不言而喻。
为了扶持远洋网,比亚迪宋PLUS一上市就被转让给远洋网出售。宋PLUS作为比亚迪目前最畅销的车型,10月销量50072辆,独自承担了大洋网一半以上的销量。比亚迪宋PLUS
年轻的海洋网在比亚迪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以海豹为例。“海豹是比亚迪目前唯一生产的车,在江苏常州有独立生产线生产。产量很高,现在车很多。其他型号共用一条生产线。”比亚迪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如是说。
比亚迪五大销售网络的形成,最高车型售价达到150万,也让比亚迪逐渐脱离了“低端廉价”的刻板印象。
品牌重塑一手全国化一手高端化
“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
这是最近网上流行的一个笑话。上面说以前买车预算低只能买比亚迪,现在就算预算高也买不起比亚迪。
曾几何时,比亚迪一直被车主视为低端车的代名词。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的“比亚迪”标志似乎总是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如今,随着比亚迪汽车的设计升级和产品迭代,比亚迪品牌走出了泥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比亚迪的品牌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民族化,一个是高端化。
民族化的改变并不是来自于汽车本身,而是来自于比亚迪的制造能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确诊人数不断攀升,急需口罩和防疫物资。当时恰逢比亚迪复工复产。比亚迪的工厂有超过25万名员工。按照每人每天两个口罩计算,口罩需求量一天50万个,一个月就是1500万个。当时口罩供不应求,很难采购到这么大量的口罩。
王传福马上做了决定,自己做面膜!根据比亚迪官方披露的数据,比亚迪动员了3000多名工程师和10万名产业工人,翻修了一座50万平方米的净化厂。结果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3天开始量产,24天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比亚迪最高产量达到一天1亿辆。
比亚迪口罩生产线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一季度靠卖口罩赚了2.69亿元。但有知情人士告诉新智家:“远不止这个数字,应该有60亿,一天赚一个亿。”
卖口罩不仅给比亚迪带来了收入,也让“比亚迪”二字在短时间内上升为民族品牌,在民间的知名度飙升,一度有与华为比肩的趋势。
比亚迪品牌向上的另一个方向是高端。
比亚迪早期的高端发力主要来自于刀片电池、超级混合动力等技术对车价的加持。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单车均价超过17万元,代表车型比亚迪韩的价格定在21.48万-32.98万元,这是一款中档车型的标准价格。用低配这个词来定义比亚迪已经过时了。
比亚迪千韩崔山限量版
比亚迪的“颜值”也逐渐提升。宋MAX上市前,比亚迪的车身设计就饱受诟病。多年来,它坚持模仿丰田和本田的外观,让“比亚迪汽车丑”妇孺皆知。
直到2017年宋MAX出现,全新的龙脸龙脸设计赋予了比亚迪全新的形象。然后,所有的比亚迪车型都采用了这种家族式设计,每一辆比亚迪的销量都可以在侃侃谈。“这是前奥迪设计师艾格先生为比亚迪量身定制的设计语言”。随着龙脸的不断升级,很多消费者甚至高呼比亚迪的模式“颜值即正义”。
比亚迪要想在高端走得更远,就必须依靠新品牌“抬头”。
在燃油车市场,高端车型往往与动力性能、安全、娱乐配置息息相关,百万豪车百公里四秒内可跑。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汽车市场后,一辆40万的电动车几乎拥有百万级燃油车的所有配置,豪华车的定义逐渐模糊。以前体现“高端”的卖点,都被电动车进入市场冲掉了。
电动车怎么叫高端?在智能驾驶还没有完全释放的今天,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点,这可能是我们几乎很难看到有轨电车可以承担百万保费的原因。
期待新品牌发布,据说会搭载“颠覆性黑科技”。
比亚迪一直以低调著称。这种提前高调宣传也证明了这种黑科技的应用可能是期待能够承担百万保费的重要原因。正是在期待品牌正式公布后,网上出现了“现在没钱买比亚迪”的嘲讽。
如果期待明年投放市场,表现良好,比亚迪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品牌从低到高的艰难跨越。也可能给“高端电车”带来一个全新的定义点。
写在最后
20世纪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崛起。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向前奔跑,追赶汽车工业强国。
然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燃油汽车的市场格局早已成型,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生产工艺由丰田、大众等老牌车企主导。即使在国内,面对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也不占优势。
但新能源市场的爆发,让所有车企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市场广阔,成绩斐然。电动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给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额,比亚迪击败一汽大众夺冠,靠卖电车击败燃油车。变化来了。
比亚迪过去依赖销售低价汽车的利润来反哺研发。花了20多年才坐上“王迪”的位置,却苦战保家。
目前,新能源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电气化的上半场,…而智能化下半场的大幕隐现,还没有完全拉开。比亚迪这种为王的电气化技术,上半场已经领先了,但是下半场的智能化,会是攻守兼备。“韦小立”将通过积累智能技术挑战比亚迪。
不仅如此,产能不断提升后如何控制质量也是比亚迪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海豚空调喷铝粉事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警钟,千里之堤,总在蚁穴里坍塌。
比亚迪,远没有让你放松警惕。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比亚迪宋PLUS
年轻的海洋网络在比亚迪也是被寄予厚望的。以海豹为例。“海豹是比亚迪目前唯一生产的车,在江苏常州有独立生产线生产。产量很高,现在车很多。其他型号共用一条生产线。”比亚迪4S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如是说。
比亚迪五大销售网络的形成,最高车型售价达到150万,也让比亚迪逐渐脱离了“低端廉价”的刻板印象。
品牌重塑一手全国化一手高端化
“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
这是最近网上流行的一个笑话。上面说以前买车预算低只能买比亚迪,现在就算预算高也买不起比亚迪。
曾几何时,比亚迪一直被车主视为低端车的代名词。公交车和出租车上的“比亚迪”标志似乎总是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如今,随着比亚迪汽车的设计升级和产品迭代,比亚迪品牌走出了泥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比亚迪的品牌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民族化,一个是高端化。
民族化的改变并不是来自于汽车本身,而是来自于比亚迪的制造能力。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确诊人数不断攀升,急需口罩和防疫物资。当时恰逢比亚迪复工复产。比亚迪的工厂有超过25万名员工。按照每人每天两个口罩计算,口罩需求量一天50万个,一个月就是1500万个。当时口罩供不应求,很难采购到这么大量的口罩。
王传福马上做了决定,自己做面膜!根据比亚迪官方披露的数据,比亚迪动员了3000多名工程师和10万名产业工人,翻修了一座50万平方米的净化厂。结果3天出图纸,7天出设备,13天开始量产,24天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比亚迪最高产量达到一天1亿辆。
比亚迪口罩生产线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一季度靠卖口罩赚了2.69亿元。但有知情人士告诉新智家:“远不止这个数字,应该有60亿,一天赚一个亿。”
卖口罩不仅给比亚迪带来了收入,也让“比亚迪”二字在短时间内上升为民族品牌,在民间的知名度飙升,一度有与华为比肩的趋势。
比亚迪品牌向上的另一个方向是高端。
比亚迪早期的高端发力主要来自于刀片电池、超级混合动力等技术对车价的加持。今年第二季度,比亚迪单车均价超过17万元,代表车型比亚迪韩的价格定在21.48万-32.98万元,这是一款中档车型的标准价格。用低配这个词来定义比亚迪已经过时了。
比亚迪千韩崔山限量版
比亚迪的“颜值”也逐渐提升。宋MAX上市前,比亚迪的车身设计就饱受诟病。多年来,它坚持模仿丰田和本田的外观,让“比亚迪汽车丑”妇孺皆知。
直到2017年宋MAX出现,全新的龙脸龙脸设计赋予了比亚迪全新的形象。然后,所有的比亚迪车型都采用了这种家族式设计,每一辆比亚迪的销量都可以在侃侃谈。“这是前奥迪设计师艾格先生为比亚迪量身定制的设计语言”。随着龙脸的不断升级,很多消费者甚至高呼比亚迪的模式“颜值即正义”。
比亚迪要想在高端走得更远,就必须依靠新品牌“抬头”。
在燃油车市场,高端车型往往与动力性能、安全、娱乐配置息息相关,百万豪车百公里四秒内可跑。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汽车市场后,一辆40万的电动车几乎拥有百万级燃油车的所有配置,豪华车的定义逐渐模糊。以前体现“高端”的卖点,都被电动车进入市场冲掉了。
电动车怎么叫高端?在智能驾驶还没有完全释放的今天,还没有一个合适的定义点,这可能是我们几乎很难看到有轨电车可以承担百万保费的原因。
期待新品牌发布,据说会搭载“颠覆性黑科技”。
比亚迪一直以低调著称。这种提前高调宣传也证明了这种黑科技的应用可能是期待能够承担百万保费的重要原因。正是在期待品牌正式公布后,网上出现了“现在没钱买比亚迪”的嘲讽。
如果期待明年投放市场,表现良好,比亚迪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品牌从低到高的艰难跨越。也可能给“高端电车”带来一个全新的定义点。
写在最后
20世纪末,以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崛起。中国汽车工业正在向前奔跑,追赶汽车工业强国。
然而,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燃油汽车的市场格局早已成型,关键零部件和核心生产工艺由丰田、大众等老牌车企主导。即使在国内,面对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也不占优势。
但新能源市场的爆发,让所有车企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市场广阔,成绩斐然。电动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给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
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额,比亚迪击败一汽大众夺冠,靠卖电车击败燃油车。变化来了。
比亚迪过去依赖销售低价汽车的利润来反哺研发。花了20多年才坐上“王迪”的位置,却苦战保家。
目前,新能源市场已经基本完成了电气化的上半场,…而智能化下半场的大幕隐现,还没有完全拉开。比亚迪这种为王的电气化技术,上半场已经领先了,但是下半场的智能化,会是攻守兼备。“韦小立”将通过积累智能技术挑战比亚迪。
不仅如此,产能不断提升后如何控制质量也是比亚迪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海豚空调喷铝粉事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警钟,千里之堤,总在蚁穴里坍塌。
比亚迪,远没有让你放松警惕。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微信官方账号:雷锋网)
雷锋的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见转载说明。
盖世汽车讯当锂离子电池发生故障时,电池内部可能发生反应,从而产生热量,并导致电芯发生化学分解。
1900/1/1 0:00:0011月,在全国疫情严重,经济明显下行的情况下,理想、蔚来、极氪等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再创新高,实属不易。埃安11月交付28765辆,环比下降43稳居冠军。
1900/1/1 0:00:00近日,一组奥迪A6etron的最新路试谍照曝光。新车外观上的变化很大,融入了很多时下流行的设计,科技感提升明显。
1900/1/1 0:00:0012月1日,岚图汽车公布11月交付数据。2022年11月,受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岚图共交付新车1508辆,同比增长32。自2021年8月以来,岚图汽车已累计交付24471辆。
1900/1/1 0:00:00日前,车质网从相关渠道获悉,丰田TRD高性能部门为雷克萨斯RXFSportPerformance车型推出了TRD专属运动套件,用于进一步提升该车的运动属性。
1900/1/1 0:00:002022年11月,小鹏汽车总交付5811台,环比增长14。其中,小鹏G9交付1546台,环比增长148。2022年111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109465台,同比增长33。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