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广汽本田全新概念车VE-1将正式上市。这款车以本田宾智为基础,搭载53.6kWh锂电池,最大功率120kW,最大扭矩280N·m,最大综合续航里程401公里。
目前,大众、日产、本田、丰田可以说“霸占”了国内合资主流车系的畅销榜。在电动汽车市场,这些人也在摩拳擦掌,频繁发布电动化战略和车型。去年9月,日产推出了纯电动轩逸;今年8月,大众推出了纯电动朗逸,现在广汽本田推出了概念车VE-1。不久之后,东风本田的X-NV也将推出,将中国新能源市场作为一块大蛋糕。纯电动车型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无论它们是否甜蜜,几大海外品牌也蜂拥而至。在这个过程中,丰田似乎落后了?
01
日产:一个低调的先锋,不多说,一切都结束了。
2018年9月,日产推出了纯电动版轩逸。作为a级市场上最畅销的汽车,轩逸显然自带IP,其衍生的纯电动版至少解决了合资品牌纯电动车型在市场上的“是非”问题,尤其是对于限牌城市的消费者来说。由于政策变化等因素,其销售额波动较大。2019年5月,销量达到3300辆,而在最低点,每月仅售出几百辆。
轩逸的纯电动版是日产在中国推出的首款零排放车型,只是坐下来试水;
根据日产的计划,到2022年,日产还将推出三款新的零排放纯电动汽车——数量不多,但似乎已经足够了。
在中国大力推进汽车行业“新四化”的浪潮下,截至2018年底,东风日产已悄然完成其主销车网络的全面整合,其联合平台连接了100万辆汽车。当消费者为“天哪,日产的汽车配置相当先进和丰富”感到高兴时,日产正在悄悄地收集它需要的大数据。
在今年的成都车展上,东风日产还发布了“日产智能出行”计划,其中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三个方面的创新战略。日产在智能化和电气化发展方面的做法很明确:追求实用性和可靠性。
02
大众:请忽略朗逸纯电动MEB平台真的在这里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今年8月才上市的朗逸纯电动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它也是一款经典的畅销轿车。它一上市就被拉去与纯电动轩逸进行比较。尤其是综合工况下的278公里续航里程,更是遭到了不少吐槽。它来得很晚,而且没有明显的优势。大众汽车的电动布局真的让人失望。
但正如业内人士所知,在全球电气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声音总是响亮而昂贵的。2017年9月,大众汽车宣布,到2030年,其所有产品都将以电动汽车版本发布——你知道大众汽车有多少产品吗?毫无疑问,大众汽车是平台化的大师。
MEB平台是大众电动化平台的重要支撑,随着ID.3车型的推出,MEB平台也开始发力。据悉,大众汽车已经完成了I.D系列产品1-9的商标注册。为了与MEB平台的产能相匹配,大众汽车正在改造德国的三大工厂,并计划建造更多的电动汽车工厂。与此同时,它正在招聘人才,并建设一个智能软件平台。为了支持电动化战略的实施,大众汽车还计划投资700亿欧元,其中200亿欧元用于电动汽车,500亿欧元用于动力电池。
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朗逸纯电动可能来得太仓促了,下一款产品可能只能代表大众ID.4的真实水平。这款紧凑型电动SUV的最大功率约为221千瓦,综合续航里程约为500公里,已被纳入一汽-大众2020年新车计划。
03
丰田:如果你迟到了,让我们带着宁德时代(300750,库存)和比亚迪一起玩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丰田,它还没有在中国市场推出纯电动车型。事实上,日本本田和丰田之前都没有考虑到纯电动车型的发展。
根据丰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第一步是开发混合动力,第二步是开发氢燃料汽车。事实上,从技术角度来看,混合动力已经变得非常成熟和可靠,而氢燃料汽车是人类实现节能减排的终极梦想。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引入了其他品牌的电动化战略,再加上中国市场的政策导向,丰田似乎有点慌乱,更不愿意接受这个动荡尴尬的中间阶段。
经过紧张的募资,今年7月,丰田迅速调整了在中国市场的朋友圈:与宁德时代牵手,实现电池供应、开发、回收等方面的合作;
在比亚迪的手上,丰田联合开发了用于轿车和低底盘SUV的纯电动汽车,以及这些纯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通过与成熟的国内公司直接合作,丰田获得了时间和空间。
根据丰田的最新计划,到2025年,电动汽车将售出约550万辆,其中包括传统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的销量约为100万辆,比丰田2017年宣布的电动化步伐提前了整整5年。
04
本田:不要急着前进,不要落后,两款新车将如期上市
回到广汽本田概念车VE-1的发布,让我们看看本田的想法。
尽管本田对开发纯电动车型并不热心,但它并没有丰田那么固执。去年在北京车展上,本田宣布2018年是本田的“电动汽车元年”,广汽本田概念车VE-1的上市信息也在当时首次曝光。根据“双车战略”,东风本田即将推出的纯电动车型是X-NV,其基本性能应在各方面与概念车VE-1相媲美。
0
本田推出了纯电动车型,或推出了新的品牌辞令,或重新命名,没有像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那样匆忙增加“纯电动版”,至少可以看出本田有长远的计划。根据近日发布的相关信息,本田计划到2025年推出20多款电动汽车车型;到2030年,本田的电动系列产品将占其全球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二,约为65%;在65%的份额中,10%至15%的销售额将来自纯电动车型,而其余50%至55%的销售额将由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贡献。
1
事实上,在电动化浪潮中,发展纯电动汽车并不是首选,更不是唯一的技术路线。对于上述海外品牌来说,目前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推出似乎更多的是一种回应和尝试,目的不是短期的销售,而是更长期的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这场竞争才刚刚开始,玩家不仅仅是上述几家品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行业八卦。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宝骏汽车走的是亲民路线,旗下车型大多都比较实惠,像宝骏530这款紧凑级SUV,最低仅需7
1900/1/1 0:00:0010月17日晚,奔腾品牌之夜在黄河壶口举行,一汽奔腾携T77、T33以及即将上市的大五座智慧旗舰SUV车型T99悉数亮相。在“品牌之夜”上,笔者也首次识得“T99”真面目。
1900/1/1 0:00:0010月20日,北京凯迪拉克中心,凯迪拉克品牌之夜,凯迪拉克品牌旗下全新车型CT5,在热切的期待中跳票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没有错,它没有上市,着实让人意外。
1900/1/1 0:00:00自主品牌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型轿车市场一直被合资品牌牢牢占据着。2012年,长安汽车000625股吧推出了睿骋,拉响了自主品牌冲击高端中型车市场的序幕。
1900/1/1 0:00:00说起20万元级的合资轿车,不少人第一时间都会想起帕萨特、迈腾、凯美瑞等经典又畅销的商务车型。
1900/1/1 0:00:0020岁之后的20年来,一直没对某个车型产生过非买不可的念头,不管轿车还是城市SUV,运动或是舒适,气质上不符。硬派越野有点感觉,但更适合土豪,身份上不符。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