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主要为自动驾驶研发提供底层核心技术。华为主要为自动驾驶构建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第三方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
来吧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回想起左茂轩
编辑编辑:张若思
在2019年上海车展首次亮相汽车行业后,华为再次站在国内顶级车展的中心。在9月26日开幕的2020北京国际车展上,华为再次单独设立展台。
与一年前用“PPT”展示未来计划并提出成为“汽车零部件增量供应商”的目标相比,华为今年的汽车业务布局逻辑更加清晰。一年前提出的大部分计划已经取得了成果,华为也在车展期间发布了几款新产品。
我们去年提到的三个域控制器和三个操作系统都准备好了。从去年到今年,我们能够在去年4月展示我们想做的事情。接下来,我们计划在2022年初将这些东西安装到汽车上。这就是华为的步伐,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智能汽车巨大的商业前景被华为视为未来新的增长极,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吸引人才。
2019年5月29日,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以实施其智能网联汽车战略。此后,华为布局多年的汽车业务被整合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并升级为与三大BGs同等级别的一级部门地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王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事业部员工总数已超过4000人。
徐直军透露,华为今年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投资超过5亿美元,目前不考虑盈利问题。
从短期来看,我们根本没有考虑汽车业务部门的盈利能力。汽车行业是正规的,我们对此很有耐心。尽管投资巨大,但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我们抓住这个机会,未来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将是巨大的,”徐直军说。
由此可见,华为正在深度融入汽车行业。华为想要做的几乎涵盖了智能汽车未来的几个关键技术。华为希望在汽车“新四化”带来的汽车行业重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华为的雄心壮志在汽车行业内外都得到了体现。
广泛的业务布局
图像/视觉中国
华为一再强调,它不生产汽车,而是在行业中扮演供应商的角色。然而,自从华为在汽车行业做出努力以来,外界一直相当关注华为的汽车业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根据华为汽车BU提供的信息,华为汽车BU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为汽车公司提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云服务等领域的智能网联车辆增量零部件。华为汽车事业部的一名员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前四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上,而智能汽车云产品部往往更专注于软件产品。
目前,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布局非常广泛。9月25日,华为在北京举办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介绍了华为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云服务三个领域的进展和发展逻辑。
华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主要为自动驾驶研发提供底层核心技术。华为主要为自动驾驶构建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第三方合作伙伴以此为基础进行开发。华为提供MDC计算平台、操作系统AOS/VOS和自主驾驶……
ng云服务八达通,通过开放合作加速智能驾驶的实施。9月25日,华为发布了两款新产品,一款是为L2+级自动驾驶汽车提供算力的MDC 210,另一款是可以为L3和L4级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算力。
在智能座舱领域,主要关注手机的鸿蒙生态系统,打造车机版操作系统HOS,从而构建智能座舱的整个生态系统。华为在这一领域的布局逻辑与目前阿里巴巴和腾讯在车联网和智能座舱方面的商业逻辑相似。
华为的智能汽车云服务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能力,为车企提供四大解决方案:自动驾驶云服务、高精度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和V2X云服务。此外,华为还为电动汽车提供三电云服务,集成电池机制和数据模型,实现电池安全预警和精准寿命管理。
华为汽车业务的主要布局涵盖了未来汽车行业最核心的竞争领域,如自动驾驶、车联网和云服务,而不是像BAT这样的公司更专注于其中一个领域。
徐直军表示,之所以进行广泛布局,是基于华为多年来的技术积累所提供的支持。我们参与了与公司以前的业务相关的每一项业务。虽然有很多,但它们都是基于我们从某个行业扩展到汽车行业。对华为来说,进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是我们在汽车领域投入巨资以适应智能网联车辆场景的技术的延伸,”徐直军表示。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商业方向上,很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足够的成功。而且,没有人能够对智能汽车未来的商业前景做出100%准确的判断。对于最近进军汽车行业的华为来说,更广阔的布局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试错空间。在这些领域,华为未来可能会选择部分增加投资,以获得更高的成功概率。
基于供应商的身份定位,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基于2b。尽管华为布局全面,但为了与车企实现更高的合作效益,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技术不是打包出售的,而是可以根据车企和合作伙伴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匹配或组合。
我们创建一个平台,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产品。未来,不同的车企将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策略做出不同的选择。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操作系统,有些人可能只选择我们的硬件,还有一些人可能自己做。然而,我们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徐直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他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华为汽车事业部正在与合作伙伴合作,创造一些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以前简单的买卖模式。在智能汽车中,软件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价值体现在其不断迭代的开发过程中。传统的商业模式将不再适用。只有开辟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才能应对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
成为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华为作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有自己的实力和核心优势。如果它进入汽车行业,它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其现有的业务能力与未来自动驾驶和汽车行业的数字化应用密切相关。
对于华为进入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内部有不同的观点。汽车产业链中的企业也有不同的态度。
对于中国本土车企来说,华为等技术实力雄厚的中国ICT公司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可以为中国本土车企业在全球汽车行业“新四化”转型中创造新的机遇。
当然,在定义c的时代,华为等ICT公司的布局会给掌握传统汽车行业多项核心技术的零部件巨头带来“焦虑”……
s配备了智能汽车软件。
有观点认为,在智能汽车时代,华为可能会成为像博世一样的汽车供应链巨头。当然,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公司都在努力改进汽车软件开发,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华为在汽车行业有许多竞争对手。除了博世等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互联网巨头也将是其重要竞争对手。与华为相比,谷歌和英美烟草在中国的汽车领域布局重叠。
平台与生态、赋能与合作,几乎是巨头跨界进军汽车行业的宣传口号。每家企业的战略高度相似,竞争也非常激烈。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已经深度布局汽车的BAT相比,华为被认为是一个“新人”,仍处于客户积累阶段。
目前,大多数车企对跨界合作持相对开放的态度。许多汽车公司与多家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并同时加入不同的联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与不同的汽车合作来寻求自己的发展方向。
对于行业的各个参与者来说,现在讨论谁能在未来引领智能汽车还为时过早,但未来的竞争肯定会变得白热化。
然而,对于仍处于早期阶段的华为来说,其频繁出现在国内汽车行业传达的关键信息是,希望与更多制造商建立合作,提高其在汽车行业的地位。
尽管华为汽车事业部成立仅一年就在业界引起了轰动,但华为的汽车业务远未达到回报期。正如徐直军所说,尊重汽车行业的投资规律,耐心等待。如果我们抓住机会,汽车将在未来为华为创造巨大利润。
本期编辑:陈思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玛莎拉蒂全新超跑MC20中国首发。新车使用与Dallara合作的碳纤维单体壳,前脸扁平格栅配以LED大灯,整体具有冲击力。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EHS9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区间55万75万元。新车整体造型庄重典雅,前脸大面积直瀑式进气格栅气场十足。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全新MG5已于2020北京车展首发。新车外观采用全新家族样式,整体视觉效果偏向于年轻运动。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官方获悉,长安欧尚X5正式开启预定。新车前脸使用了“光瀑式格栅”设计,整体风格个性动感。内饰方面,新车采用悬浮式中控屏幕和液晶仪表,来烘托其科技感。
1900/1/1 0:00:00据国内媒体报道,在第三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开幕式上发表了主旨演讲。柳青表示,无人驾驶会成为交通领域的“青霉素”。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工信部获得一汽大众奥迪Q5LSportback申报图。新车采用了和现款Q5L相同的设计语言;作为轿跑SUV车尾是其重点所在,溜背造型赋予其独特的美感。另外,新车将在北京车展亮相。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