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源于奥飞寺
量子比特报告|公众号QbitAI
理想汽车对最近备受关注的车祸做出了回应。
近日,青岛理想ONE在晚间高速上与一辆处于辅助驾驶状态的变道卡车相撞,导致副驾驶一名亲属受伤,并挤压了车辆前部
随后,相关行车记录视频发布,围绕事故的纠纷也随之开始,主要由两点组成:
1、 在这次事故中,理想ONE的A柱断裂,汽车的安全气囊也没有弹出。汽车本身的质量合格吗?
2、 声称L2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汽车”的理想ONE太明显了,以至于前方车辆没有被识别
作为以“智能”为差异化的造车新势力,此次事故引发的问题,无论是汽车安全还是智能能力,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至关重要。
事故是怎么发生的?
9月22日晚,22时许,青岛理想ONE车主带着父母和家人在G18高速公路内侧车道上行驶。
此时,右前方的一辆面包车在左转弯信号灯下变道,并试图进入内侧车道。
但理想ONE不仅没有减速,而且最终直接撞上了它。
事后,车主透露,车辆处于辅助驾驶系统激活状态,车速维持在120公里/小时左右。
在事故发生期间,理想ONE系统在没有警告或减速的情况下为前车变道。当他意识到接管为时已晚时,理想ONE与卡车右前方的左后方相撞。
事故发生后,车身发生了这样的碰撞:
因此:
依此类推:
理想ONE A柱断裂,导致副驾驶亲属面部受伤。幸运的是,没有危及生命安全,后方亲属也受到了撞击伤害。
但当遇到这样的碰撞时,车内的七个安全气囊都没有弹出——这也是理想车主事后质疑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什么?
非常适合在10月14日的官方调查之后提供回应。
理想是如何回应的?
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第一,责任。
理想情况下,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判断,这辆大卡车对此次事故中的非法并线承担全部责任。
第二,车辆质量和安全。
关于追尾事故后A柱断裂的问题,理想官方回应称,由于大型货车尾部安装符合国家要求的防护装置不正确,且高度较高,理想ONE大型货车追尾时,A柱直接卡在主货箱中,成为主要受力点,并且A柱不能单独承受如此大的冲击力。
理想还强调,理想ONE的A柱使用了1500MPA超高强度钢,其强度与宝马X7、奥迪Q7和沃尔沃CX90车型的A柱材料相同。
国内外测试以及实际道路交通事故表明,当客车与卡车相撞时,如果卡车的后部保护装置不符合标准,则客车的A柱无法承受货箱的直接碰撞或压缩。
在工作人员对没有安全气囊弹出的问题做出初步回应后,理想这次也给出了完整的解释:
在这次事故中,车辆的A柱被单独压缩,车辆的前纵梁、前指梁、防撞梁和能量吸收箱发生了显著变形。这种情况不属于安全气囊的保护场景。安全气囊传感器受其位置限制,无法检测到足够的减速,导致安全气囊无法启动。此外,目前销售车型中没有一款汽车为A柱设计了安全气囊传感器。
此外,理想官方补充道,在这种碰撞情况下,大型卡车的后部被挤压到车身中,即使……
气囊爆炸,它不提供任何保护。
并表示,如果媒体有任何疑问,他们愿意接受与相同工艺水平的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理想ONE免费提供支持。
最后,辅助驱动系统出现了问题。
理想承认,在这次事故中,车主使用了理想ONE辅助驾驶系统。
答复解释说:
目前,辅助驾驶系统在识别相邻车道上进入主车道的车辆方面存在局限性,并且当相邻车道上的车辆并入1/5车身时,无法将其识别为主要目标。这也是当前L2级辅助驱动系统的限制。
进一步提醒和强调:
L2级辅助驾驶仍然主要由驾驶员控制,并且不能完全取代驾驶员做出决策。建议用户安全使用Ideal ONE辅助驾驶系统。
如何评估?
毫无疑问,与那些经常将事故归咎于“车主不当使用自动驾驶系统”和“未能及时接管”的汽车制造商相比
理想汽车在态度和反应上都直面问题,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但即便如此,理想仍然没有完全回答这些问题,尤其是在辅助驾驶系统方面--
为什么理想的ONE系统在视频中如此明显而不突然,几乎是“盲目的”?
我认为这是L2辅助驾驶系统的局限性。。。就像一个常见的行业挑战?
在理想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中,视觉系统和雷达是主要组件,使用Mobileye EyeQ4视觉芯片和77GHz毫米波雷达,这是目前非特斯拉智能汽车的“标准解决方案”。
在这个计划的支持下,理想ONE主要可以实现三种能力:
全速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
自动紧急制动:
以及自动泊车:
即使仅就这三项能力而言,理想ONE在此次事故中的表现和结果也令人惊讶。
也许夜间照明、卡车识别和侧前方等因素都可以被视为个别情况下的特殊挑战。
但主要的弱点可能在于辅助驱动系统硬件解决方案的局限性,这可能仍然取决于其自身的硬度。
济州网援引此前理想工作人员的话称,一方面,理想one使用了横向视角52?EyeQ4版本-而不是具有更大视角的100°版本;
另一方面,在用于高速和远距离探测的毫米波雷达方面,理想ONE只使用了一个——作为比较,NIO使用了五个,威马使用了三个,小鹏G3使用了三
尽管传感器方案不能简单地基于参数的总和来比较智能水平。
然而,在当前自动驾驶软硬件初步应用的时期,传感器越多,就可以实现更好的安全冗余。
当然,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但对于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冗余作为保证,智能化的卖点将建立在浮沙之上。
一方面,我们希望在驾驶过程中尽可能解放车主,另一方面,由于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硬件冗余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车主可以在必要时随时接管
此外,售价在10-15万元之间的小鹏G3和威马都可以尽可能高端。为什么售价32万元的理想ONE如此自信,以至于在安全相关的传感冗余方案中只需要一个毫米波雷达?
因为特斯拉Model 3只使用一个?
德尔塔特斯拉Model 3深圳事故,系统也无法识别变道卡车
但如果我们直接对标特斯拉,我们仍然需要在FSD硬件、摄像头和感知距离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对标。
事实上,汽车爱好者此前曾报道过理想ONE在传感器解决方案方面的不足,他们表示也可以用额外的钱进行升级。
0
然而,现实是,当涉及到前端量产时,理想ONE很难直接做出回应,不管它能不能。它只能表明在使用变道辅助时,积极观察周围环境和使用条件很重要。
隐含的含义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没有人能想象到,在实际驾驶场景中有太多的挑战,比如长尾。青岛车主对理想ONE辅助驾驶系统的过度信任,让一家人在旅途中遭遇了悲剧。
是理想ONE传感解决方案和智能驾驶能力的“软肋”导致的吗?
也许不能像这样直接归因。
毕竟,辅助驾驶需要车主的注意力集中,车辆安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这也是为什么理想的汽车响应为a柱断裂和没有安全气囊弹出提供了冗长的解释。
1
但对于以智能为卖点的新车公司理想汽车来说,这样的事故结果非常现实:
在一个不断推动汽车制造质量和安全“百年积累”的行业,差异化的智能能力无论在开始还是结束都应该取得这样的结果,这似乎很尴尬。
理想可能不一定有纯电动和加速新能源转型的理想主义,但与安全可靠的智能化理想的距离也暴露了这起事故中的关键问题。
这些缺点会在下一代得到解决吗?
毕竟,CTO最近已经到位,自动驾驶方面也声称使用了NVIDIA最新的ORIN自动驾驶芯片,传感方案也应该通过额外的编码进行优化
因为理想ONE是第一辆车,所以理想还有时间和机会。
而在此次事故发生前后,理想股价并未受到影响,市值创下新高。
2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和小鹏也都在崛起,中国造车的整体新势力正在被欺负。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是基于长期的,可能不会因为一两次事故而暂时改变。但如果事故背后暴露出的弱点不能及时弥补,可能会导致趋势的终结。
理想是如此,智能汽车也是如此。
你怎么想?你认为理想ONE的事故和反应如何?
附件是对理想汽车事故的回应全文:
3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量子比特。这篇文章的内容属于作者的……
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9月26日,第16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举办,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共785台产品参展,包括全球首发车82台、概念车36台、新能源车160台。
1900/1/1 0:00:00投资界9月28日消息,小鹏汽车宣布与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全资企业广州凯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凯得提供40亿元人民币融资以支持小鹏汽车加速拓展业务,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相关渠道获悉,全新日产奇骏有望2021年国产,项目代号为P33A,规划年产能25万辆。据悉,国产奇骏预计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上市。
1900/1/1 0:00:00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紧凑型轿车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少年轻消费者都会在选购第一台车时考虑一台紧凑型轿车。
1900/1/1 0:00:00如果选购一辆轻客的话,你会注重的有哪几点?灵活的车内空间、轻松的城市驾驶体验以及像SUV那样智能的车机系统等。
1900/1/1 0:00:00日前,网通社从相关渠道获悉,极星将在成都工厂投产3款新车型,代号分别为P519、P419、723K。据悉,三款车型包括Precept概念车以及旗下首款SUV,有望2021年正式发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