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政策支持、技术开放、巨大的增量空间以及混合动力市场的复苏才刚刚开始竞争。
20世纪70年代,中东战争和两伊战争的持续爆发成为当时两次石油危机的导火索。丰田抓住全球汽车需求结构的变化,首次在全球推出首款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
通过这款小型节能轿车,丰田迅速开拓了全球市场,奠定了其在混合动力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汽车行业,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类型的混合动力,一种是丰田混合动力,另一种是其他混合动力。
截至2019年底,丰田的混合动力产品已在全球销售超过1200万辆,占全球混合动力市场的90%,显示了丰田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也改变了全球对汽车的需求结构,智能化、低碳和环保成为下一代汽车的标签。
行业龙头特斯拉于2020年6月从丰田手中接过“全球市值最大车企”的接力棒,市值不断创新高。短短6个月,特斯拉市值突破6500亿,成为丰田三大市值之和。
丰田不仅失去了市值第一的车企地位,其他传统汽车巨头也在这一波电动化浪潮中被新玩家赶超。
电动化是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已成为当今行业的共识。纯电动汽车在资本市场上被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车企也在纯电动车型的争夺战中苦苦挣扎。与此同时,国内汽车行业正在发生油电混合动力带来的“复兴”。
01传统汽车公司押注混合动力技术
11月12日,比亚迪发布了DM-i超级混合动力技术,其核心部件是SnapCloud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1.5L高效发动机,可实现43%的热效率。随后,该公司发布了搭载相关混合动力技术的秦Plus。
11月21日,吉利宣布将与戴姆勒合作,为下一代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开发高效的动力总成系统,预计明年将向市场推出第二代混合动力产品;
12月15日,长城汽车(601633,股吧)发布柠檬混动技术。一瞬间,混合动力技术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热点”,并被许多企业单独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截至目前,比亚迪、吉利、长城、广汽、上汽、奇瑞、长安等国内传统车企已经在混合动力技术领域做出了相关部署。
二级市场也对车企布局混合动力给予了充分回应。自混合动力技术发布以来,长城汽车的股价已经上涨了50%以上。
各大车企激烈竞争的背后,是政策引导下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发展前景看好。
10月27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预计到2035年,所有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转为混合动力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和新能源汽车各占年销量的50%,从而实现汽车行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从目前中国市场汽车产销数据来看,2020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11.9万辆和110.9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总产销量分别为22.9万辆和21.5万辆。但1-11月中国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2237.2万辆和2247万辆。
仅1%的产销率与50%的政策要求仍有巨大差距。这种巨大的差距也催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与一站式纯电动车型相比,为什么要选择混合动力?
为什么02是混合动力车?
从研发角度来看,丰田此前在混合动力领域占据绝对领先地位,并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专利申请和布局。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车企要么拥有卓越的研发能力,可以绕过本田的专利壁垒进行新产品技术研发,要么只能支付高昂的专利费。
随着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先驱的崛起,丰田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逐渐丧失。只有让更多的同行加入混合动力赛道,这个蛋糕才能做大。因此,丰田宣布在2019年开放约23740项与其电动化技术相关的专利。
只有推动混合动力市场化发展,才能对纯电动技术路线产生一定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优势。这是丰田的小算盘,也为中国本土企业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提供了摇篮。
在需求端,大多数纯电动汽车公司开发的电池技术、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无法满足当前车主对汽车的需求。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能否摆脱“电动爸爸”的称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发展。
为什么特斯拉和蔚来在众多玩家中脱颖而出?
特斯拉在充电站的研发速度方面一直领先于行业参与者。250KW V3超级充电站可以在15分钟的充电时间内将车辆续航里程增加250公里,并正在加速登陆中国市场。
目前,广泛使用的V2超级充电站的功率也可以达到120KW,而国内直流充电站的普通功率约为60KW。
另一方面,NIO更简单粗暴,通过更换电解质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它每月可以享受6次免费电池更换服务,每次电池更换仅需3分钟。
对于害怕改用旧电池的用户,NIO直接提供电池租赁服务,解决了他们的担忧,同时也降低了他们的购车成本。
但对于大多数车企来说,它们没有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布局和领先技术,无法通过快充技术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他们也不能像NIO那样,在财政实力雄厚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建设替代发电站。
新能源突出了“新”这个词。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时间让消费者接受,而对于市场来说,也需要时间进行概念的普及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充电桩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新基础设施,但存在严重的不匹配……
在现阶段的需求和供应之间,无论是车辆桩的比例、私人桩的数量,还是直流快速充电桩的比例。
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一辆可以在正常通勤期间收费并节省驾驶成本,并且可以加油以解决长途里程焦虑的汽车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需求是产品的反向表达,从这个角度来看,混合动力技术自然成为汽车电气化过渡阶段的完美技术解决方案。
结合研发端和需求端的情况,中国也为混合动力市场增加了政策上的激增。在提出到2035年将所有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转变为混合动力车型的计划之前,新的双重信贷政策还包括明确的信贷计算和低油耗乘用车概念的优惠规则。
2021至2023年间,低油耗乘用车的生产或进口量将分别按其数量的0.5倍、0.3倍和0.2倍计算。对于车企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车企信贷计算中对低油耗车型的优惠将逐渐增加,这进一步迫使车企升级技术。
03谁将成为下一个混合动力巨头
在“研发、需求、政策”三驾马车的推动下,中国混合动力技术市场成功点火,也迎来了最佳发展机遇。
这种由混合动力技术带来的复兴也为市场带来了许多潜在的投资机会。
对于车企来说,在行业可能再次发生变化的时候,也是他们进行品牌建设的最佳时机。
除了拥有混合动力技术的汽车制造公司有望成为下一个混合动力巨头之外,从产业链来看,90%以上的混合动力技术产业链已经实现了国产化,这也孕育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电动化转型的最佳解决方案,但在架构方面,如何在传统发动机和电池的双重架构下降低成本并创造有竞争力的产品是混合动力技术发展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购买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不是环保和节能,而是车牌指标和成本节约。
在混合动力汽车的情况下,购买成本高于汽油车,甚至电动汽车。然而,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在汽油车节能的情况下,节油节省的资金甚至无法填补购车时的成本缺口,这已成为高低成本产品之间的矛盾。
与发动机的发展相比,电池技术的发展仍然有很高的天花板。未来,根据摩尔定律,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和性能的提高,市场上纯电动汽车的成本和定价很有可能低于同类燃油汽车。
在技术转型期,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在此期间,汽车公司需要将混合动力技术打造成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在于价格、市场知名度,更在于产品本身的性能。对于汽车来说,易开、省心、可靠是消费者衡量汽车价值的永恒标准。
一方面是纯电动汽车的加速布局,另一方面是混动老大哥的挑战。它能否成为比纯电动和日本混合动力汽车更高质量的产品,是车企成为下一个巨头的财富密码。
行业政策支持、技术开放、巨大的增量空间以及混合动力市场的复苏才刚刚开始竞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阿尔法工作室。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Nuvve和IoTecha公司联手推出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电解决方案,并将其投入商用。
1900/1/1 0:00:00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认为,与丰田等传统对手相比,苹果进军汽车行业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
1900/1/1 0:00:00汽车情报局1长安新款CS15上市售619769万元2全新MINICOUNTRYMAN渲染图曝光3新款沃尔沃V60正式上市实现全系轻混4
1900/1/1 0:00:00如果你玩过《极品飞车2》的话,相信你对下面这辆超跑肯定不陌生。日前,据外媒报道,IsderaCommendatore112i将于明年2月由RM苏富比在巴黎进行拍卖。
1900/1/1 0:00:001月9日,蔚来在NIODay发布新纯电动轿车ET7,以及新的150kWh大容量半固态电池、高配置的智能驾驶方案。
1900/1/1 0:00:00尽管有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股价被严重高估,已经处于泡沫状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目前,其市值高达606979亿,几乎相当于全球九大汽车公司市值的总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