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航 汽车导航
Ctrl+D收藏汽车导航
首页 > 汽车资讯 > 正文

“理想”有什么理想?

作者:

时间:1900/1/1 0:00:00

理想汽车,特斯拉,理念

近日,理想汽车发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2020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总收入为94.6亿元,现金储备为298.7亿元。

据介绍,在财报发布前,理想汽车在内部信中宣布,其2025年的战略目标是占领20%以上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成为中国第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

根据公布的数据,到2025年,中国的电动汽车数量将达到800万辆左右,20%的市场份额意味着理想汽车必须提交一份到2025年年年销量达到160万辆的成绩单。

理想汽车在2020年全年交付了3.26万辆,与2025年160万辆的内部目标相比,理想汽车为自己设定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想”。

从2020年到2025年,从3.26万辆到160万辆,理想的思维是什么?

理想汽车,特斯拉,理念

在一个产品变得富有之后,他有了一个理想

2020年,营业现金流为31.4亿元,与2019年的17.9亿元相比,这似乎为实现产能的快速突破奠定了理想的基础。

目前,理想汽车唯一量产发布的车型是“理想One”。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一号”交付了14464辆汽车,环比增长67.0%。

与其他新动力品牌不同,待售的理想车型是单一的,使用了不同于纯电动技术的增程技术。

简而言之,增程技术是将汽油转化为电能,通过增程器驱动电机并输出牵引力的技术手段。

换句话说,“理想one”可以完全由电池组驱动,也可以完成“汽油”的转换→ 电能”在没有电能的情况下通过增程器,从而获得电能。

两种充电方式解决了部分车主的续航焦虑。续航里程问题作为汽车用户的基本需求,在增程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解决。通过单一产品成为新的发电厂的理想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

目前,北方地区的寒冷冬季较长,在冬季较长的地区,增程汽车确实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一直饱受诟病,而寒冷天气导致的电池能量衰减问题也让电动汽车有了“电动爸爸”的绰号。

目前,与加油站相比,充电基础设施的便利性仍然不足,因此大多数用户选择在家购买第一辆车。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而购买纯电动车辆的用户会在家里补充他们的第二辆车。

面对第一汽车用户的需求,增程汽车的续航里程优势显而易见,理想One的销售似乎证实了增程技术的可行性。一些汽车公司也开始探索增程技术的路线。

作为理想旗下的旗舰产品,理想一似乎从开发之初就准确定位了这款产品的用户需求。

“理想一号”是为首次使用家用汽车的用户设计的,有6个和7个座位可供选择,行李箱容量充足。作为一款中大型SUV产品,它的使用空间绰绰有余。

从“打造移动家,打造幸福家”的理想广告宣传中强调的“家”概念来看,“理想一号”的产品定位是针对首车用户、爸爸用户以及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消费群体。

“中大型SUV产品+增程技术”的理想智能汽车定位解决了空间、续航和质量的需求,同时与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形成了产品差异。

从“理想一号”的销量来看,对用户需求的精准定位确实为理想带来了成功。

理想汽车2020年的经营亏损从2019年的18.6亿元降至6.693亿元;

净亏损从2019年的24.4亿元降至1.517亿元,降幅为93.8%。

已经“烧着”业绩的理想,可能会觉得不断增长的经营现金流和健康的现金储备为其扩张和运营提供了筹码,也孵化出了从3.26万辆到160万辆的“理想”。

理想汽车,特斯拉,理念

理想”是丰满的,但屈服是骨感的

新能源汽车制造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在股票市场也备受追捧,理想汽车的市值也在不断增长。

截至2021 2月26日,Ideal Automobile的市值为227.72亿美元,已经达到1000亿人民币的水平。

与丰富的市值不同,2020年全年3.26万辆的交付量与160万辆的目标相比有些紧张。

基于理想内部公开信将市场份额列为三大关键支撑因素之一,以及到2025年实现20%市场份额的目标,理想的主要驱动力将是扩大销量和提高市场份额。

但理想的产能能否达到自己设定的20%的市场份额目标?

目前,理想在江苏常州的工厂设计为一期产能10万辆,二期产能20万辆。

据了解,目前已建成的生产车间,理想已经为再次增加产能时需要安装的冲压机基坑预留了空间。在增加新的冲压机时,可以在不停止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但尚不清楚这个已经挖好的“坑”何时会被填满。

增加市场份额的先决条件是生产更多的汽车并将其出售。目前,有两条路要走。

一种是通过降价来刺激用户购买需求,但降价必须通过降低成本来驱动才能实现。根据理想2020汽车销售毛利率数据,理想的毛利率从2019年的0.5%上升到16.4%,在新势力中处于领先水平。

理想毛利率高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产能的增加形成了规模效应,导致单车分担成本下降;

第三个原因是,除了6座和7座车型外,只有“理想一号”产品的配置相同。通过大规模采购提高议价能力,降低了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成本,并由于装配生产线的普遍使用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如果“理想工厂”的产能继续增加,则采用“扩大规模效应”的方法→ 压缩成本→ 降低价格→ 刺激销售增长”将涉及市场需求饱和的问题。

“理想一号”的售价为30万元,拥有中大型SUV的空间,以及增程技术。在这些特征锚定的需求群体市场被消化后,“理想一号”的销售将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

在这一点上,遇到的销售瓶颈问题只能通过推出其他型号或不同价格的产品来解决。

这是增加市场份额的第二种方式,通过推出更多价格区间的车型和产品,并找到更多需求用户来增加销售额。

这种路径将不可避免地增加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开发新产品的投资风险。新产品的出现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还不得而知。考虑到新产品市场的销售反应可能不如预期,此前的投资基金面临成本下沉的风险。

要想获得20%的市场份额,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降低价格,另一种是推出新产品,一种是穿越黄河的冰封河流,另一个是攀登太行山的雪山。

理想有理想,但160万产能的道路就像四川之路。

理想汽车,特斯拉,理念

当新势力审视市场份额时,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

也许是中国人独特的内向和理想主义的增加产能的愿望没有直接表达,而是隐藏在20%的市场份额中。

另一方面,特斯拉,一家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公司,是汽车行业的新人。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他每年生产2000万辆汽车的目标。

当高举智能化旗帜的电动汽车公司都对市场份额感兴趣时,他们可能对销售汽车不感兴趣,而是在即将到来的自动驾驶之战中提前规划。

目前,造车新势力的研发有两大支出,一是汽车生产设计,二是自动驾驶技术。

一个大胆的猜测是,当自动驾驶时代临近时,没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将面临淘汰,而自动驾驶技术在某种意义上是功能性软件。

因此,当用户购买某个品牌的汽车时,在使用该硬件产品的同时,该品牌也在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以填充数据库,供人工智能独立学习。换句话说,用户正在反向向汽车公司输出自己的价值。

同时,不同品牌汽车系统的交互逻辑也不尽相同。当用户购买某个品牌的汽车使用时,他们会在学习成本上进行投资。如果用户将来必须更换品牌汽车,他们将不得不重新学习新品牌的系统操作逻辑。

在这一点上,存在锁定效应,用户在更换品牌时会因操作习惯而继续选择同一品牌的产品。

如果将智能汽车视为一个大型终端,并与当前生活中最常见的终端设备手机相比,当用户想要从IOS生态系统转移到Android生态系统时,会有硬件转移成本和学习成本,例如数据线的借口、无线耳机的响应速度和系统的操作逻辑,这通常会导致用户继续留在这个产品生态系统中。

至于生态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除了IOS和Android,人们还可以回忆起贾跃亭的乐视生态故事。

因此,当新势力关注市场份额时,他们不仅考虑自己卖出了多少辆汽车,还考虑这些汽车为公司创造了多少利润;相反,当我今天又增加了一些用户时,我正在考虑如何将用户留在我的生态系统中,并继续为企业带来价值。

理想的想法是什么?

理想正在实现的路上。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蓝莓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络的立场。投资者应据此操作,并承担风险。

标签:理想汽车特斯拉理念

汽车资讯热门资讯
Model3在日本降价随后需求暴增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3月5日早间消息,据报道,正如特斯拉公司预期的一样,该公司在日本调整了车辆售价之后,立刻就迎来了大笔订单。

1900/1/1 0:00:00
斯柯达计划削减2%行政岗位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旗下斯柯达公司计划2021年在捷克共和国削减2的行政工作岗位,主要是通过不再招聘新员工替换离职员工。

1900/1/1 0:00:00
大公司24小时丨五菱宏光击败特斯拉、民用载人飞艇年内首飞、优衣库日本降价……

1中芯国际敲定12亿美元光刻机订单3月4日,据媒体报道,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

1900/1/1 0:00:00
Tactile Mobility 推出首个轮胎胎纹深度测量解决方案 确保驾驶员和乘客安全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全球领先的触觉数据和虚拟传感技术公司TactileMobility宣布推出首个轮胎胎纹测量解决方案,可大大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性,并显著降低成本。

1900/1/1 0:00:00
瑞银:特斯拉和大众将成为电动车领域最赚钱企业

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3月3日,瑞银分析师表示,预计特斯拉和大众将成为未来电动车领域最赚钱的玩家。

1900/1/1 0:00:00
拆解完一辆大众ID.3 瑞银得出惊人结论:迄今最可信的电动车

虽然在电动化时代,大众、丰田这些传统车企落后了不少,目前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中,仅有特斯拉在疯狂攻城略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