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4月17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到2022年前,将取消纯电动汽车(EV)和商用车等汽车行业的所有外资股比限制。《日本经济新闻》4月18日报道称,中国着眼于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彰显出开放市场的姿态。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外资车企经营战略的自由度将提高。由于中国政府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将大幅放宽汽车等行业的外资限制,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各类型汽车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表。此前,外资车企在华的出资比例上限为50%。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具体时间为,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中国政府在2017年4月公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之前放宽外资限制,此次不仅将时间提前至2022年,还把放宽限制改为取消限制。
美国电动汽车企业特斯拉围绕能否过半出资问题,在中国建厂遇阻,中方的新政似乎也是瞄准了这一问题。同时,2022年还将取消外资车企在华的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在新政策下,包含日本车企在内,外资厂商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自由度将提高。一名大型外资车企的高管表示“如果没有中国方面的配合,会对中国业务造成不利影响,要提高出资比率需慎重考虑”。围绕具体放宽的限制,还有意见指出“如果不看今后公布的细则就不清楚”。在汽车以外领域,船舶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设计、制造、修理各环节。飞机制造行业2018年将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包括干线飞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浮空器等各类型。除了已经宣布的金融、汽车等行业开放措施外,还将在能源、资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等市场高度关注领域推出一系列开放措施。2017年中国的新车销量达2887万辆。是美国的1.7倍,日本的5.5倍。以乘用车为中心,大众、通用、日产、本田、丰田合资生产的品牌销量位居前列。由于中国政府放宽外资限制,本土车企和外资车企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有意见指出汽车行业将出现重组。中国在为本土品牌与外资全面竞争的时代布局。在邓小平时代,中国引进外资,通过合资生产汽车,扩大了汽车生产。不过,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受欢迎的几乎全是外资品牌。“这是个好消息。所有的大型汽车必须调整战略”,日产汽车会长卡洛斯?戈恩4月17日在电视节目中这样表示。一家日系车企的高管表示“是否提高出资比例是个重要的决定”。如果提高对中国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对合资公司的支配权将提高,还可能推高合并业绩。因此,不少观点认为大部分海外大型车企都将提高出资比例。中国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应对未来本土厂商与外资车企全面竞争的时代。对与外国车企组建合资公司的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进行换帅,并支援3家企业共同推进技术开发。有观点认为,未来将考虑推进3家进行经营整合。此外,中国企业收购经营不振的海外车企的情况也出现增多。在政府的支持下,民营企业浙江吉利控股成功收购沃尔沃汽车,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吉利还出资德国戴姆勒汽车,积极推进海外战略。有外资调查公司的分析师表示“除了中国国内的合纵连横外,急于提升竞争力的中国厂商还将对海外车企发起收购。以中国企业为开端,全球汽车行业可能推进重组”。
据外媒4月20日报道,宝马全新纯电动iX3概念车型采用全新的前进气格栅造型,经典的“双肾”造型变成贯穿式设计,新车将于2018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随着一代又一代手机的面世,“PLUS”这个概念逐渐流传开来。PLUS,字面意思为加,应用到产品上也就是升级款、高端款的意思。
1900/1/1 0:00:00据美国汽车媒体4月20日消息,英菲尼迪日前宣布将在中国推出5款新车型,以实现未来5年在华销量增加两倍的目标。英菲尼迪将在中国推出的首款车型是新款QX50中型跨界车,该车现已在美国发售。
1900/1/1 0:00:004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制定新的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及制造业开放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汽车行业将分类型实行过渡期开放,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1900/1/1 0:00:00据《日本经济新闻》4月19日报道,丰田汽车4月18日宣布,将在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在华首发插电式混合动力版PHV“卡罗拉”和“雷凌”。
1900/1/1 0:00:00北京国际车展将于4月25日开幕,届时猎豹汽车将携旗下主力车型亮相,包括猎豹Mattu、2019款CS9、2018款CS10、CS3EV和CT7,覆盖SUV、新能源和皮卡产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