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新闻》5月21日报道称,在中国,纯电动汽车(EV)电池市场的争夺战被认为在数年内必将到来。由于中国政府变更政策,此前令日企痛苦不堪的“中国企业优先”举措将逐步被取消。为了甩开充满野心的中国厂商的追赶,在纯电动汽车用电池领域居全球首位的松下将应对未来的市场增长。中日企业之间的交锋迅速变得激烈。新兴企业迅猛增长从北京市内向东南方向驱车2小时左右,就能看到中国大型电池厂商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总部。力神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创立于1997年。向苹果、戴尔、三星电子集团、华为技术等供应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用电池。根据中国将于2019年启动的新能源车规定,汽车厂商必须制造和销售一定比率的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等新能源车。能否确保大量的电池供应将成为事关车企生死的问题。力神的一位员工表示,“我们没给日本车供过货,但有些正在洽谈”。
力神在车载电池领域是新兴企业,2012年才开始向电动巴士供货,但显示出惊人的增长曲线。2017年,力神的车载和消费类电池的合计产能达到10吉瓦时。虽然产量并非全部面向车载领域,但该公司表示“为了应对纯电动汽车需求的增长,到2020年产能将增加至30吉瓦时,到2025年增至60吉瓦时”,可见增长势头强劲。居全球首位的松下携手美国特斯拉在内华达州建设的巨大电池工厂“Gigafactory”的产能为35吉瓦时。比较之下可以看出中国新兴企业工厂的巨大规模。松下的社长津贺一宏提及电池业务的前景时表示,“将来如果纯电动汽车真正掀起热潮,将需要巨大的电池容量。例如(投资2000亿日元左右的)10个Gigafactory左右的产能。那时才是真正的一决胜负。要在那时获得胜利,需要不断进行准备”。不过近年来,日系电池企业多次被迫进行战略转型。日产把与NEC共同出资的车载电池子公司出售给中国的投资基金。大型电池制造商杰士汤浅(GS Yuasa Corporation)退出了和德国博世等共同开发车载电池单元的合资公司。松下则采用与丰田磋商合作的方式分散过度倒向特斯拉的风险。日系电池企业被迫一味打防御战的原因是中国的本国优先政策。不过,目前中国政府向圈定的电池企业提供补贴的“白名单”制度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2016年前后启动的面向电动车提供补贴的制度,采用日系企业电池的汽车也有望享受补贴。市场扩大的预期日本和欧美汽车厂商预计在2019年全面启动新能源车的制造和销售。在4月25日开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丰田透露了在中国生产自主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并在2020年上市的战略。此外,本田也宣布了到2025年推出20多款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的计划。在中国扩大商机的可能性明显提高。中国企业将制定大胆的投资计划。中国最大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宣布了到2020年把产能增至50吉瓦时规模的计划。透露出寻求向日系车企等全球厂商扩大供货的想法。此外,日本电池厂商也不甘落后。松下3月起在大连工厂启动了车载锂离子电池的量产。按供货量计算,松下在这一领域全球居首。松下负责车载电池业务的久田元史表示,首先向北美供货,但“最快将在年内开始向中国合资公司供货”。中国的新能源车积分制度1年后即将到来,这一制度可能会改变传统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的序列。对于以松下为代表的日系电池企业来说,将被迫做出艰难的选择,但同时也将成为最大的机会。
5月22日,工信部发布撤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名单,对2017年1月1日以前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车型的产量或进口量进行了核查,
1900/1/1 0:00:00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18日报道,本田5月17日宣布将调整在华生产体制。本田将把运营广州出口车工厂的子公司本田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出售给与广州汽车对半出资的合资公司广汽本田。
1900/1/1 0:00:00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公告》,英国豪华汽车公司捷豹路虎今日宣布,下调在华销售的捷豹和路虎品牌的进口车型厂商建议零售价,即日起生效,
1900/1/1 0:00:00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4日报道,本田在2012年首次发布飞度电动版,但销售时间不长。现在,本田正与一家大型电池制造商合作,开发全新飞度电动汽车。
1900/1/1 0:00:00英菲尼迪在2018北京车展中,带来了全新QX50车型,这也是其近两年来首次发布的全新国产车型。根据此前企业的新车规划,在未来五年内,将引入国产5款新车。
1900/1/1 0:00:004G网络的快速普及,让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工具。诸如语音地图导航、查询天气预报、在线购物及支付这类互联网化的服务,也都依赖于智能手机实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