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共同驱动,让充电桩建设更快更稳更好,才能助力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推动未来交通加速到来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为引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前不久,工信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全球领先,产销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超过450万辆,占全球50%以上。新能源汽车突飞猛进的背后,充电桩建设功不可没。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充电桩保有量达132.2万个,过去5年,车桩比从8.8∶1迅速下降至3.1∶1。 尽管总量令人振奋,充电配套不断改善,但行业短板依旧不容忽视。从私人充电桩来看,受限于车位不足、电力负荷不足等原因,安装率偏低,目前约有31.2%的新能源汽车未能随车配建充电桩;从公共充电桩来看,燃油车占位多、市场布局不合理、故障率高等,影响着用户的充电体验。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保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接着民生,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一头联结着产业,关乎新能源汽车行业能走多好。近年来,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领域政策不断完善,助推充电桩产业步入快车道,但要想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化解“私桩不够用、公桩不好用”等难题,还需以创新作动力,实现产业跃升。 在管理上下功夫,寻求创新解决之道。实现车桩相随的产业目标,还需在规模上持续发力,倘若能通过管理创新盘活存量资源,不失为有效缓解充电难的一剂良方。比如,一些地方面对老旧小区局促空间,通过挖掘现有资源,优化闲置空间,下绣花功夫进行精细管理,为新能源汽车腾挪出充电车位。解决公桩的油车占用和故障问题,也可采取加强公共停车场的人员巡逻、加大运营商定期检查的力度和频次等方式。不断探索管理创新,对于补上充电桩建设和使用短板,有效且紧要。 在技术上多发力,以新手段破解老问题。早在2015年9月,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便为我国充电桩建设划定明确路径,提出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事实上,借助智能化技术手段应对充电难问题正在各地落地见效。在北京,新能源汽车大数据联盟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成功为解决“在哪建”“建多少”难题提供数据支撑;在成都,一些充电桩运营商探索运用智能地锁、APP一键提醒挪车、开启超时占用费扣款功能等技术手段,让充电桩使用更为高效。用好智能技术,才能精准挖掘充电桩建设和使用的潜力。 在模式上大胆摸索,用多元举措实现共赢。无论是拓展私人充电桩的“增量”还是优化公共充电桩的“存量”,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充电难问题,在着眼充电桩建设的同时,也不妨探索充电新模式。从现有实践来看,换电模式正在兴起,共享充电桩、车网互动等新模式也不断涌现,为缓解充电难拓展了新思路。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乘着新基建的东风,充电桩建设正迎来新的机遇。未来充电桩建设不只是基础设施建设,还将与通信、云计算、智能电网、车联网等技术融合,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只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共同驱动,让充电桩建设更快更稳更好,才能助力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推动未来交通加速到来。 《 人民日报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商用车市场增长势头不减,有力推动了整个汽车行业逐步回暖,成为今年我国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
1900/1/1 0:00:00中国车市大变局,豪华车攻城略地今年是中国车市进入连续下跌的第三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车市下跌幅度较之前两年大幅加深,引发中国汽车产业更加剧烈的变革与洗牌。
1900/1/1 0:00:00此前,从工信部了解到,上汽大众版iD4正式现身工信部目录,新车定名为ID4X,有望于今年10月正式亮相。
1900/1/1 0:00:00据报道,当地时间8月17日,比亚迪与西班牙地面公共交通运营商马德里市政交通公司签订30台纯电动大巴采购协议。据悉,此前比亚迪已向EMT交付15台纯电大巴。
1900/1/1 0:00:00日前,从网络上获取了一组新款BEIJINGEX3专利申报图。可以看到,新车只是针对部分细节进行了调整,为中期改款车型,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发布。新车外观延续了现款EX3的设计语言。
1900/1/1 0:00:00日前,从相关渠道获悉,全新保时捷Panamera将于8月底正式首发,而新车在国内市场的售价也或将同步公布。外观方面和现款车型基本保持一致,仅在细节处有所改变。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