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1年岁尾的钟声敲响,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再次以世界第一的成绩定格在历史的记载中。与此同时,中国质量报刊社 中国质量新闻网首次发布“中国主流车市汽车可靠性指数”。其中,合资阵营各品牌平均得分为66.1、自主阵营各品牌平均得分为47.9、豪华阵营各品牌平均得分为37.6;雷克萨斯、北京现代和长城哈弗分别位居豪华、合资、自主阵营可靠性指数第一。可靠性专家担纲、千万条数据做基础中国质量报刊社副社长刘佳介绍“指数”推出的初衷时说:“虽然,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看到具有客观、科学、权威性的汽车可靠性评价指数给予用户消费指导,用户对汽车品质的认识仍然是以企业的宣传为主导。为此,中国质量报刊社 中国质量新闻网邀请了我国可靠性方面的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康锐教授担纲,联合上海乐意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数据支持,搭建了‘中国主流车市可靠性评价指数平台’。

是什么原因造成豪华品牌发动机故障频出?汽车产品专家万春雷指出:“自2012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燃油车降低油耗的刚性政策,以往依靠大排量生存的豪华品牌根据政策引导作出了积极的改变,即更换小排量发动机、搭载48V轻混系统等节能减排的方式成为了主流。在进行新一代动力总成的研发与探索的过程中,发动机总成故障频出,数据显示:有的品牌发动机平均故障发生率甚至逼近20%。”指数提示汽车研发:把握好产品可靠性与技术进步的平衡关系虽然,近几年自主品牌市场表现快速上升,但是当今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以合资车为主导,人们习惯将合资车按其合资品牌背景划分德系、日系和美系。德系车“高品质”、日系车“经济实惠”、美系车“时尚炫酷”……合资企业在中国深耕三十年,上述标签已经固化于用户的消费联想。事实果真如此吗?2020年底,2019款帕萨特在中保研C-IASI的碰撞测评中,刷新了25%偏置碰撞的历史最低分,A柱折弯防火墙入侵驾驶室,方向盘也带着安全气囊“跑偏”,测试假人受到严重伤害……第一次将“德系车高品质”的形象拉下神坛。

如果说那是一个令人们错愕的、偶然事件的话,本次指数合资阵营“大众”系“筑”底,再次坐实了“大众”系车品质已经进入快速下滑通道的事实。以上千万条汽车维修记录为基础,超过50万条有效统计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一向以德系产品严谨、高品质为傲的德系车整体表现不佳,合资阵营可靠性倒数前三被“大众”系中国三剑客包揽,“大众”系在本次可靠性指数中可谓“全军覆没”。而日韩系产品可靠性指数则表现良好,比如市场表现并不抢眼的北京现代却占据了合资阵营可靠性评价指数第一。而日系汽车,比如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南北丰田”均跨过了可靠性平均线。雷克萨斯品牌并不意外地夺得豪华阵营可靠性评价指数第一,美系品牌凯迪拉克则成为豪华阵营排名第二,实际位居本土产豪华可靠性评价指数汽车第一。是数据分析出问题了吗?还是我们以往的认知本来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上海乐意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骥分析说:“指数仅仅是从可靠性的角度呈现某汽车品牌产品的表现,且本次调查样本按公里数推算,多为2016年至2018年之间销售的汽车,当时汽车技术虽处于转型期间,但传统燃油车多数使用的仍是此前已使用多年的成熟技术。尤其在日韩系车企中较为常见,因此数据显示如发动机、传动、转向等方面,日韩系车企表现要更好。“例如,北京现代能够排在合资品牌综合指数第一,主要源于其技术稳定。本次调查样本中,北京现代超50%的样本为伊兰特车型。根据公里数计算,样本大部分车型为第四、第五、第六代伊兰特,其中第四代伊兰特销售时间为2006年至2016年,第五代为2010年至2016年,第六代为2016年至2020年。三代车型共同的特点为:均提供了1.6L G4ED型号发动机。换言之,此款发动机为三代车型服役了15年时间,且期间并未做过大幅度改动。其设计及生产制造技术相对成熟,可靠性较高。“相较而言,目前‘大众’旗下品牌大部分燃油车使用的几乎都是EA211及EA888两款发动机产品,均属于近十年内推出的新型发动机产品,其要求的工艺更精密,技术更为复杂,数据显示‘大众’系列产品发动机可靠性相对较低。“此外,‘大众’系在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电控系统等几个核心关键总成可靠性表现均低于合资阵营平均线。“对于技术代差较低、机械技术成熟的产品而言,其经过了日积月累的可靠性试验,同时也在市场中经历了大量的多工况考验,对于汽车企业在收集核心零部件故障数据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种优势更有利于零部件可靠性方面的表现,是汽车企业不断试错、升级的产物。因此,这一类产品可靠性相对较好。”针对我们的疑问,康锐教授证言道:“对于技术进步较快的产品,由于技术推出时间短,还处于试错和技术升级阶段,在可靠性方面表现相对较差,这也符合可靠性科学的基本规律。”指数提醒消费者:切忌过于追捧汽车新、奇、特功能今年以来,汽车产业“芯”荒不仅仅暴露了汽车产业链发展的问题,同时指数显示当前我国在售车辆可靠性问题的焦点是电气系统。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飞速转型,电气系统故障率一峰突起,豪华阵营、合资阵营、自主阵营电气故障在其每万台次维修记录中总成故障数量占比分别是:58.28%、38.90%、61.95%。电气系统包含了整车所有用电的总成,近四年的召回信息显示,无论是豪华、合资还是自主品牌,电控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相对较大,高田气囊就是例子。而这三个阵营的品牌电气系统出现问题的概率基本取决于产品电气化程度。从中国质量新闻网近两年收到的用户投诉数据来看,90%为汽车电气系统质量问题,也证明了汽车电气系统可靠性的不稳定,已经成为我国汽车品质保证的新瓶颈。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对汽车智能化、新功能的追捧,汽车企业为抢占市场迎合用户的诉求,纷纷在电气化、智能化的道路一路狂奔,甚至有的企业在产品功能配套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便在新品上市发布会上向用户大秀新功能。被误导的用户买了产品之后才发现:他们直奔去的功能,还停留在企业上市时宣传的PPT上。专家指出:一款车型的研发周期大约3-5年,一项核心技术的研发周期可能需要更久。近年来电气化无论从政策还是技术发展层面来看,其更新速度加快,导致与电气化相关的技术研发周期变短,如48V轻混、车机系统、辅助驾驶等满足电气化发展需求的技术无法达到完全成熟便推向市场,导致可靠性不足。值此,从汽车可靠性分析的角度,我们提示广大汽车消费者:不要过于热情地追捧新、奇、特功能,这种浪涌式地推动技术进步,最终品尝技术不成熟苦果的终究是用户自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消化、吸收”开始,我国轿车工业发展走过了三十年。本次可靠性数据、结合中国质量新闻网售后服务调研,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民营自主从正向研发、制造工艺到售后服务体验,正在大步流星地追赶上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下的战书“终结合资车霸凌时代”正在成为现实。
2022年伊始,联动天翼新品发布会在上海中心举行,来自政府、电动汽车企业、行业机构、投资机构、供应链合作伙伴、主流媒体以及意见领袖等300多名行业人士出席了发布会,
1900/1/1 0:00:002021年对汽车市场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全球疫情、芯片短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高速增长,以年度销量突破300万辆的销量数据向世界交出了答卷。
1900/1/1 0:00:00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整个汽车市场展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也呈现出了更加多元化的局面。
1900/1/1 0:00:00随着三胎政策逐步放开和七座车被正式纳入6年免检范围,2021年下半年开始,MPV车型在国内车市呈现一片向好的繁荣景象。
1900/1/1 0:00:002021年,宝马集团与中国伙伴通力协作,共同应对新冠疫情、芯片短缺等诸多挑战,在中国市场又一次创下销量新高,共交付846237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销售总量稳居高档车市场首位。
1900/1/1 0:00:00能源紧缺、气候变暖早已是全球性问题,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大国,我们早已定下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900/1/1 0:00:00